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垃圾”回家》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垃圾”回家》含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垃圾”回家》含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垃圾”回家》含反思

設計背景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美麗的花壇旁邊有人們丟棄的果皮,隨手亂扔紙巾。這種現象潛移默化地影響下一代對待生活的態度。幼兒期的生活還處在他律的階段,他們並不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別人這樣做,他們也會這樣做。作為老師應該讓幼兒或得正確的'情感體驗,要讓幼兒明白不文明行為對我們的社會、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要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關心、愛護周圍的環境,關注自身的生存空間,養成講衞生、愛清潔、愛護環境的好習慣,使他們在內化的過程中成為良好行為習慣的宣傳者、執行者,並將良好的習慣泛化到周圍人身上,從中找到快樂。選擇“垃圾回家”作為教材,使幼兒瞭解我們生活中的垃圾,哪些可以再利用,哪些不可回收,哪些是有害的,讓幼兒在丟棄時能做到分類投放,真正做到讓垃圾“回家”,萌發幼兒愛護生存環境的情感,從小幫助幼兒樹立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瞭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其危害,並能區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

2、養成不亂丟棄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引導幼兒願意為維護環境衞生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幫助幼兒區分垃圾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

活動難點:是為環保宣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

1、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和垃圾分類標誌、教學錄像。

2、請幼兒觀察居住小區環境及周圍的環境,和父母一起討論收集有關生活中的垃圾及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讓幼兒瞭解垃圾的來源。(播放錄像)垃圾從哪裏來?垃圾有什麼危害?

二、基本部分:

1、瞭解垃圾的分類及處理。垃圾可以分成幾類?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們該怎麼做?

2、送垃圾回家遊戲親身嘗試,將實物垃圾送到環保垃圾筒內。“你們認識這個垃圾筒嗎?為什麼他們有不同的顏色?“可回收是什麼顏色?不可回收是什麼顏色?有害垃圾是什麼顏色?你們能將他們送回家嗎?

三、結束部分:

設計環保標誌結合自身説説我們該如何保護環境,引出設計“環保標誌”“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我們該做些什麼?”

教學反思

我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物,本着《綱要》提出的內容,從生活中的點滴入手,用一些直觀的教學手法來完成本活動。此次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設計理念來源於生活,通過垃圾引出環保,從生活中小事體現環保這件大事,以小見大,激起幼兒關注生存的環境,樹立環保意識,並在動手、動腦、動口的活動中,獲得了無窮樂趣,也懂得環保從身邊點滴做起這個道理。多媒體技術將圖、文、聲音、像為一體,形象、生動展現環境污染帶來的危害。一次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是其他教育活動的引子。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更多地關注我們生存的空間、生存的環境,這是本次教育的潛在效應。體現了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4r274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