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關於貓教案彙編七篇

關於貓教案彙編七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貓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貓教案彙編七篇

貓教案 篇1

活動準備

小老鼠卡片、小背心、帽子和書包、花環、頒獎音樂、老貓頭飾、圖片3張。

活動目標

對民間童謠有興趣,喜歡用童謠做遊戲。

傾聽指令,並根據指令作出反應,提高思維的邏輯性和敏捷性。

活動過程

一、學習童謠

教師可通過出示圖片,引出兒歌。

二、遊戲一

“貓捉老鼠幾點了”

玩法:幼兒扮老鼠,老師扮貓,一問一答念兒歌,最後老師説出銜走花花洋傘的老鼠是怎樣的,符合條件的老鼠要趕快逃到旁邊,否則要被貓抓走。教師和幼兒共同檢查是否逃得對,沒有逃的是否有遺漏。

規則:能聽清指令,正確逃跑的老鼠為贏。沒有逃或逃錯的老鼠為輸,要被老貓抓走。

三、遊戲二

“根據教師提供的圖片幼兒裝扮自己,將自己變成穿着不同的老鼠”

玩法:幼兒根據自己選擇的卡片上老鼠的樣子,用背心、書包和帽子等裝飾物來裝扮自己,並記住自己的號碼,能用完整語言表述自己是一隻怎樣的老鼠。玩法同前,幼兒扮老鼠,老師扮貓,一問一答念兒歌,老師説出銜走花花洋傘的老鼠是怎樣的。遊戲不斷進行,教師提出的條件不斷變化,並增加難度。如戴帽子穿背心、穿背心不背書包……

規則:裝扮完請兩位好朋友幫助檢查自己的打扮是否與圖片吻合;聽清條件逃跑正確的老鼠為贏,沒有逃或逃錯的老鼠為輸。

四、遊戲三

“根據老鼠號碼進行遊戲”

玩法:幼兒知道自己圖片上的號碼,教師要不斷變化要求,並增加難度。如號碼比6小、比2大比8小、號碼是比6大的雙數、不穿背心號碼比8小……

規則:在規定時間內,迅速做出反應,否則也算遊戲失敗,接受暫停一次遊戲的懲罰。

遊戲結束教師可根據幼兒的遊戲狀況為勝利者頒獎,評選本次遊戲中的“機靈鼠”。

駙兒歌

(上海話原版)貓捉老鼠幾更天? 一更天。 貓捉老鼠幾更天? 二更天。

貓捉老鼠幾更天? 三更天。 天要亮麼? 亮了。

雨要落麼? 落了。 我頂花花洋傘呢? 給只老鼠銜走了。

伊長啥樣子? ……

(普通話改編)貓捉老鼠幾點了?

貓捉老鼠幾點了?

雨下了嗎?

它長什麼樣子呀?

兩點了。 貓捉老鼠幾點了? 四點了。

六點了。 天亮了嗎? 亮了。

下了。 我的花花洋傘呢? 被只老鼠偷走了。它是隻…”

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鑽爬,增強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2.懂得遵守遊戲規則,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場地佈置(老奶奶家),門簾,紙箱三隻,櫃子四隻,小貓頭飾若干,小老鼠若干,律動音樂,鈴鐺若干。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進入情境。

"我是貓媽媽,你們都是我的貓寶寶。寶寶們,你們都有哪些本領?"(跳的本領,爬樹的本領,捉老鼠的本領等等。)(小貓用動作表現自己的本領。)

二、展示本領。

"小貓們都有許多的本領,會跳,會爬樹,會捉老鼠,那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展示自己的本領吧!"

三、貓媽媽帶領小貓捉老鼠。

1."寶寶們,老奶奶最近犯愁了,經常有老鼠偷吃她家的東西,老奶奶可着急了,她知道我們寶寶會捉老鼠,想請你們幫她捉住老鼠,你們願意嗎?"

2.小貓跟隨貓媽媽去捉老鼠。

(1)"老奶奶家在那兒,寶寶們跟着我一起出發,要是發現老鼠趕快捉住。"

(2)小貓爬進老奶奶家後發現老鼠,都去捉老鼠,老鼠速度太快都鑽進了洞裏。

"老鼠真狡猾都逃掉了,我們回去歇會吧。"

(3)小貓和貓媽媽一起找原因。

"我們剛剛為什麼沒有捉住老鼠?""老奶奶家門簾下面有很多小鈴鐺,剛剛我們鑽進去時碰到了,這次我們鑽的時候,身體要低一點(我們來練練看),不要碰到鈴鐺。"

3.小貓們再次去捉老鼠。

(1)小貓們再次進入老奶奶家,又發現老鼠。

"你們跟着媽媽出發吧。當心不要碰到門簾,發現老鼠:快捉住它們。""小老鼠逃得太快了,我們再回去歇會。"

(2)再次找原因。

"我們剛剛已經輕輕鑽過門簾,怎麼又沒捉到呢?(老鼠逃跑的速度實在太快了。)""那我們再練練怎麼爬得快。"

4.小貓們第三次去捉老鼠。

再次強調要輕,快。

"準備出發,這次還要輕輕鑽過門簾,看見老鼠要爬得快,捉住它。出發。""啊呀,寶寶們捉住老鼠了,再找找還有哪兒有老鼠。都捉到老鼠了,快帶回家。"四。小貓和貓媽媽,老奶奶一起跳舞慶祝。

"寶寶們我們一起來數數有幾隻。"老奶奶出現:"謝謝你們幫我捉到了老鼠。""我們一起來慶祝吧。"

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詞,正確讀寫“性格、任憑、貪玩、盡職、屏息凝視、稿紙、梅花、跌倒、變化多端、開闢、枝折花落”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作者是如何把對貓的特點寫具體,並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

4.產生熱愛生活的情趣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他小時候的可愛。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你們想見識一下嗎?(出示貓的圖片)這位朋友,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來,我們一起來呼喚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老舍先生筆下的貓是怎樣的。(課件出示課題)2.介紹老舍。讓學生先説。

3.小結:老舍原名舒慶春,又叫舒舍予。是我國著名的小説家和戲劇家,被譽為“語言大師”。他除了寫作生平還有兩大最突出的愛好,一是養貓,而是養花。《養花》我們也會在六年級的時候學到。讓我們先在《貓》這篇課文的字裏行間去感受老舍先生的語言魅力,去體會他的情感世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掌握生字詞

(一)明確自學要求。

1.讀準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認為難讀的詞語和同桌多讀幾遍。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為止。

3.學生自學,巡迴指導。

4.檢查自學效果。

(1)課件出示生字詞。指名讀一讀,其他正音。

性格任憑無憂無慮屏息凝視盡職稿紙抓癢豐富多腔遭殃蹭開闢枝折花落

(2)根據學生的認讀情況進行讀音上的再強調。重點注意:“蹭、癢、憑、殃,注意“折”的多音。

(3)指名説説生字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麼。

重點注意“耍”與“要”、“乖”與“乘”、“慮”與“虛”的區別。

(4)讓學生一起讀一讀,讀中鞏固對生字的掌握。指名認讀,全班齊讀。

(二)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1.自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中一共寫了幾隻貓?

(2)每個自然段都寫了貓的什麼特點?

(3)作者分別寫了什麼時候的貓?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中?

2.交流

(1)第一自然段:寫大花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寫大花貓高興與不高興時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寫大花貓又膽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寫大花貓小時候的可愛。

(2)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寫大花貓的性格特點,第四自然段寫大花貓小時候的可愛。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小花貓的可愛

出示大花貓小時候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大花貓小時候可愛的樣子。

1.默讀第四自然段,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

2.課件出示:

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

(1)你為什麼最喜歡這句呢?

(2)我們把“更”字換成“很”字放入句子中讀一讀。

(3)課件出示:小貓滿月的時候很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

(4)把這兩句話對比一下,你覺得那句比較好?為什麼?

(5)小結:一個“更”字讓我們知道了大花貓的可愛,也讓我們知道了小花貓更可愛,這是一句(過渡句),我們在寫作文時也可以使用過渡句,使文章思路更清晰,段與段之間的連接更自然。

(6)課件再出示: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

(7)我們一起把小貓的可愛讀出來。

3.課件出現:它的頭撞在門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1)你為什麼喜歡這句?

(2)這句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

(3)小結:這是一句(擬人句),小花貓就像小孩子一樣淘氣、堅強。賦予了它人的靈性,我們在寫作時也要賦予動植物人的語言,人的表情,人的情感。

(4)請喜歡這句話的同學來把這句話讀一遍,讀出小貓的淘氣和堅強。

4.課件出現:它在花盆裏摔跤,抱着花枝打鞦韆,所過之處,枝折花落。你見了,絕不會責打它,它是那麼的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1)你為什麼喜歡這句?

(2)在介紹作者時,我們瞭解到老舍先生是最喜歡(養花的),現在這個淘氣的小貓把它最愛的花折斷了,但是他卻絕不會責打它,説明了什麼呢?

(3)因為疼愛它,所以老舍先生評價它是那麼(生氣勃勃,天真可愛)。“生氣勃勃”是什麼意思?不懂的可以查字典,注意要聯繫上下文去理解。

(4)小結:所過之處折射花落,這真是一隻淘氣的小貓,但是在老舍先生的眼中它卻是那樣的(可愛)。

(5)你們願意把小貓的淘氣和可愛讀出來?

5.歸納

(1)如果這隻小貓是你家的,你會怎樣評價它?根據老師的指示説説。這真是一隻_____________的小貓。

(2)我們知道老舍先生非常喜歡這隻貓,你和它產生的情感是一樣的嗎?

(3)我們一起來把第四自然段讀一讀,注意讀出喜歡的感情。

四、課堂小結

可愛的一隻小貓。全身都洋溢着淘氣與生氣,它長大後會有怎樣的表現?我們明天再學。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背誦第四自然段。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聽寫鞏固詞語。

無憂無慮呼喚抓癢遭殃責打生氣勃勃

2.複習第四自然段。

二、講讀第1—3自然段,體會情感及寫法

提問:課件出示長大之後的貓的圖片,小時候的貓是可愛的,那麼長大之後的貓是怎樣的呢?

(一)瞭解貓的性格古怪。

1.自由讀1—3自然段,找出這三個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寫?

課件相應出示: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2.這一句的重點詞是那個?(板書:古怪)

3.重點學習第一自然段。

提問:默讀第一自然段,想想大花貓的古怪性格體現在哪?找一找,畫出來。(板書:老實、貪玩、盡職)

體會貓的老實

(1)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你從那個句子感受到貓很老實?(説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麼事也不過問。)

(2)你們都找到了這一句,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3)這兩句那些詞讓你體會到貓的老實?(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等)

(4)小節:多麼悠閒啊!你覺得怎樣讀才能表現貓的老實,誰願意來讀一讀。

體會貓的貪玩

提問:貓是怎樣貪玩的?(可是,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去一天一

夜,任憑誰怎麼呼喚,它也不肯回來。)

(1)指名讀句子

(2)説説會有誰在呼喚它(老舍),會怎麼呼喚?(喵——)

(3)可是,齊讀句子。

(4)小節:一天一夜不回家,玩得忘乎所以,難怪老舍先生説它貪玩了。

(5)誰能用“任憑,也”這對關聯詞造句

體會貓的盡職

(1)師引領“盡職”句: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響動,又是多麼盡職。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2)課件出示圖片:結合圖片説説什麼叫“屏息凝視”。

(3)連幾乎聽不到的呼吸聲都要控制,那讀的時候時候該怎樣表現?(生練讀)

創設情境進一步體會:同學們,讓我們找準目標,屏息凝視20秒,感覺怎樣?

(4)而貓呢?生再讀。

4.體會貓的性格古怪,總結第一段的學習方法

(1)看黑飯上的板書,老實、貪玩、盡職,作者是怎樣把它們聯繫起來的。用了怎樣的句式?(説它??可是)

(2)難怪老舍先生説——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課件出示)

(3)現在我們來做一道練習題:

課件出示:

1.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説它()吧,可是又();説它(),可是又()。

5.自學2—3自然段。

(1)請同學們根據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方法自學2—3自然段,然後完成第二和第三道題。

(2)課件出示:

2.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説它()吧,可是又()。

3.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説它()吧,可是又()。

(3)分小組朗讀這三句話,注意讀出貓的古怪。

(二)品詞品句,體會對貓的喜愛之情

提問:長大之後的貓除了古怪,你還能從它的身上感受到什麼?(可愛)你從哪些句子感受到的呢?找出來,讀一讀。)

1.感受人愛貓,貓愛人的場面

課件出示: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

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雙腳立定跳遠,要求跳過30釐米寬的距離

2、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跳躍能力和動作的協調性。

3、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一些當作糧食的雪花片片若干。

2、場地佈置:畫兩條距離為了30釐米的線作河。

【活動過程】

一、進入場地。

進入場地之前,教師用鈴鼓指揮幼兒由一路縱隊練習走、跑交替,提醒幼兒注意間隔距離。進入場地後,教師整理隊伍,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這個環節一定要讓幼兒按規則來站隊)

二、身體活動準備。

整理隊伍之後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活動的身體的準備。

師:請你們跟着老師來做動作。(扭一扭腰,轉一轉頭,踢踢腿,手臂上舉,前平舉,打開放到兩旁,側平舉,蹲下、腹背運動)我們的骨頭和脛骨都打開了,你們感覺怎麼樣啊?那我們就來做個遊戲吧!

三、遊戲進行。

師:今天我們要玩的遊戲的名字叫貓和麻雀。遊戲要怎麼樣玩呢?那你們要怎麼樣做呢?(提醒幼兒要安靜聽老師講玩法)

介紹遊戲的玩法及規則:小麻雀餓了,所以他就要到糧倉裏找食吃,可是糧倉外面有一道溝,小麻雀要用雙腳向前跳過去,可別掉進溝裏了,糧倉裏面有一隻貓在睡覺,它被吵醒了就會捉我們,大家要趕快跳出溝來。

師:先看看老師扮演小麻雀怎麼樣去偷食物,(教師示範遊戲,在做立定跳遠的時候教師要重複幾次,以便幼兒記住動作的要領)

讓幼兒練習立定跳遠:老師讓幼兒在圓圈旁邊的兩條一組的橫線上進行分散練習立定跳遠,提醒幼兒屈膝,兩腳用力蹬地跳起,輕輕落地保持身體平衡。

遊戲《貓和麻雀》。請一個幼兒戴上頭飾小貓,蹲在家裏,其餘的幼兒扮小麻雀,圍在大圓圈外蹲下,教師扮麻雀媽媽,説:貓醒了,我們快去找食吃吧!帶領幼兒雙腳站立,向前輕輕跳進糧倉作吃糧食狀。一會兒麻雀媽媽説:貓醒了,我們快走吧!扮貓的幼兒站起來去追捉“小麻雀”。小麻雀跳出圓圈後蹲下,“小貓”就不能再捉。

整理隊伍。教師帶領幼兒做放鬆身體活動。

【結束活動】

我們都累了,我們就回去休息一下好嗎?

老師講評遊戲活動情況,表揚做得好的幼兒,帶領幼兒做放鬆整理活。

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樂意用動作進行表現。

2、能聽辯音樂中的滑音部分並作出反應,學習遵守遊戲規則。

3、在輕鬆愉快的遊戲場景中主動地參與遊戲。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説説歌曲意思。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學過歌曲《貓捉老鼠》的前三段,由配班教師扮演大貓。

2、材料準備:活動場地內擺放自制的立體的樹木、花朵、蘑菇等,《貓捉老鼠》音樂完整版及分段版,貓和老鼠的胸飾若干。

活動過程:

1、小老鼠吃米

(1)明確角色,提煉動作。

師(戴上鼠媽媽的胸飾,給幼兒戴上鼠寶寶的胸飾):寶寶們,你們知道我是誰嗎?嗯,我是鼠媽媽,你們是......

師:聽,鼠寶寶們在做什麼?(播放《貓捉老鼠》前三段音樂)

師:你會跑來跑去嗎?誰會輕輕地跑來跑去?(幼兒個別及集體相結合做動作。)

(2)跟着音樂做動作。

師:哎呀,我的肚子好餓。你們餓嗎?我們一起出去找點米吧!(引導幼兒在場地中間根據音樂的變化做動作。)

師:米的味道怎麼樣?你是怎麼吃米的?(請個別幼兒示範。)

(3)再次表現。

師:你還想吃點什麼米?我們一起去找一找。(鼓勵幼兒嘗試運用不同動作表現“吃”這一行為。)

師:寶寶們,吃了這麼多米,讓我們回去休息一下吧!

師(小結):剛才有的鼠寶寶會輕輕地跑來跑去,找到米還會一口一口地吃,這些鼠寶寶真能幹!

2、大貓來了

(1)聽辯音樂。

師:聽,誰來了?它來做什麼?(播放歌曲的第四段。)

師:你是從哪裏聽出來的?

師:大貓是在什麼時候發現小老鼠的?(再次聽辯第四段音樂中的滑音部分。)

(2)明確遊戲規則。

師:聽到大貓的叫聲,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師:對,我們要一起快快地逃回家。

3、遊戲:貓捉老鼠

(1)由教師扮演大貓,師幼共同遊戲。教師鼓勵每個幼兒參與遊戲,觀察幼兒能否遵守遊戲規則,即聽到滑音後逃回家。

(2)由幼兒扮演大貓,師幼共同遊戲。

師:大貓是什麼時候出來的?它是什麼時候去捉老鼠的?(幫助幼兒梳理遊戲情節,將其與音樂進行匹配。)

師:誰想做大貓?

(3)引導幼兒變換躲藏地點進行遊戲。

師:如果我們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找米吃,大貓來了,我們還可以躲在哪裏呢?(如大樹後面、花叢後面等。)(遊戲進行2——3次,教師逐漸退出遊戲。)

師:寶寶們,現在我們到更遠的地方去找一找還有些什麼米可以吃。

活動反思:

第一、創設情境。活動中教師用自制的立體、色彩鮮豔的樹木、花叢等道具佈置森林的場景,分散在場地四周,形象而生動,深深地吸引了幼兒的視線。這樣的場景不僅能使幼兒主動參與、融入遊戲,而且能夠幫助幼兒逐步制定和完善遊戲規則。

第二、變化玩法。本次活動的環節層層遞進,在鞏固歌詞、熟悉歌曲最後一個音為抓、逃信號的規則後,教師通過變化玩法來調控遊戲的節律。首先,是師幼共同遊戲,由教師扮演“大貓”,幼兒扮演“老鼠”;接着,由一位幼兒扮演“大貓”,其餘幼兒扮演“老鼠”;最後,引導幼兒根據場地特點任意躲藏在自己覺得隱蔽的地方,增加遊戲難度。教師通過變化玩法,不斷添加新的刺激與挑戰,使幼兒在遊戲中始終保持積極的情緒。

第三、適時退出。在幼兒熟悉遊戲規則後,教師給予幼兒自主學習的時間與機會,逐漸減少語言提示,引導幼兒專注地傾聽音樂,並通過表情和肢體動作給予暗示,直到完全退出。孩子們在自然、輕鬆的遊戲氛圍中個個躍躍令人令人慾試,熱情高漲。

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詼諧瞭解故事情節。

2、引導幼兒自由創編老鼠偷東西時的準備動作以及貓抓到老鼠的得意動作。

3、體驗韻律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 椅子 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藏在音樂裏你們仔細聽聽看,聽完之後告訴我聽到了誰?

*播放音樂

提問:你聽到了誰?他們在幹什麼?

*幼兒--------(有貓在睡覺,小老鼠的叫聲。)

二、基本部分

1、完整講述故事

師:這是發生在晚上的一個關於貓和老鼠的故事,有一隻愛睡覺的老貓睡着了,小老鼠偷偷出來準備做做熱身運動伸伸臂,踢踢腿,彎彎腰,蹦蹦跳,在老鼠準備的時候貓醒來了,一把抓住老鼠,貓是最後的.勝利者,得意的跳起了舞。

2、分解動作

*貓是怎樣睡覺的?躲在油瓶後面,呼呼大睡。

*小老鼠是怎樣出來的。

師提示;輕輕的,踮起腳尖,慢慢的走到油瓶面前,

3、幼兒練習

*小老鼠看到貓在睡覺,做準備動作,會做哪些準備動作呢?

幼兒創編(伸伸臂,彎彎腰,壓壓腿,蹦蹦跳)

*師將幼兒的創編動作有序安排,方便幼兒記憶,(從上向下,頭部運動----上肢運動-----腰部運動----下肢運動)

*配樂練習,師幼互動,師當貓。幼兒當老鼠。

*在播放音樂重音時候,問誰來了,你是怎麼知道的?

*引導幼兒坐在座位上聽音樂知道重音時貓醒了,抓住了老鼠。

*哈哈,小老鼠還是被老鼠抓到了。老貓可高興啦!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得意的動作呢?(幼兒創編做動作)光這樣還不得意加上音樂把你們得意的動作表現出來。

4、配樂練習

*分配角色

*交換角色

三、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表演的是貓和老鼠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晚上,所以我們給這個舞蹈個們名字,貓鼠之夜..

貓教案 篇7

知識與技能 :

理清了課文敍述的順序及線索,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

學習文章第一部分,瞭解第一隻貓的故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作者對第一隻貓亡的酸辛的感情。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

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很多家庭因為貓惹人喜愛而養它。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過三隻小貓。從養這三隻小貓的過程中,他領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麼樣的哲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鄭振鐸先生的散文《貓》。板書課題、作者)

2作者介紹。

鄭振鐸(1898-1958),福建長樂縣人。現代作家、文學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

究所所長、全國作協理事等職。1958年10月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前往阿富汗等國進行友好訪問時,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國歷史參考圖譜》《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海燕》《山中雜記》等。

二、學習字詞。(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體教學,檢查學生注音、解釋) 污澀 ( )慫恿( )婢女( ) 蜷伏( )懲戒( )

悵然( )詛罵( )紅稜 ( )

三、學生自由朗讀全文,標號段序。思考以下問題:(目標1)

1.文章寫了幾隻貓?重點寫哪一隻?

明確:文章共寫了四隻貓,即自家餵養的三隻貓和偷吃芙蓉鳥的黑貓。重點寫了第三隻貓,其篇幅佔了三分之一有餘。

2.全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找出有關起止段落,劃分文章結構。 明確:課文寫了三次養貓的故事,據此,文

章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寫第一隻貓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寫活潑可愛的第二隻貓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寫第三隻貓的亡失讓我難過自責。

四、研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一隻貓的故事。(目標2)

1.學生齊讀課文第一部分。

2.指名學生複述第一隻貓的故事。

3.學生思考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①作者從哪兩個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

②家裏的人對這隻貓的態度怎樣?從哪些細節描寫可以看出來?

③這隻貓的結局怎麼樣?家裏人的態度是怎樣的?

指名回答後明確:①作者從貓"剛要來的時候"和"後來"兩個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主要寫了貓的兩種形態。一是自身的形態,剛來時是花白的毛,很活潑,白雪球似的。而後來,光澤的毛也污澀了,毫無生意,懶惰鬱悶。二是逗着玩的形態,滾來滾去,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後來卻是不肯出來,不理會。

②家裏人都很喜歡這隻貓,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根繩子,在它面前來回的拖搖着;作者則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們,可以微笑着消耗過一二小時的光陰""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因為小貓活潑可愛,一家人都很喜歡它。

③這隻貓最終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東西"就已經埋下伏筆。對於這隻貓的"病死",三妹"很難過","我"心裏也感着一縷的酸辛。

五、小結本課。(目標3)

本文的第一部分寫了第一隻貓的故事。作者運用質樸的文字寫出了第一隻貓的可愛有趣,讓人"感着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同時,也表達了對第一隻貓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六、佈置作業。

1.繼續預習課文第二、三部分

2.思考並概括文章的主題

第二課時

知識與技能:

學習課文第二、第三部分內容。

過程與方法:

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作者同情、憐愛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步驟:

一、温故知新,複習舊知。(3分鐘)

1.聽寫上節課所學詞語。

2.指名朗讀第一部分。

二、研讀文章第二部分:第二隻貓的故事

1.學生自由朗讀第二部分。(目標1)

2.思考以下問題:

①第二隻貓的"更有趣、更活潑",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的?

指名回答後,明確:從性情和本領等方面來表現。"園中亂跑""不怕生人""有時由樹上躍到牆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現它的性情;"會爬樹""捉蝴蝶""會捉鼠",這是它的本領。

②畫出文段中表現家裏的人對它的態度的詞句,體會家裏人對它的感情。

明確:大家都非常喜歡這隻貓。主要詞句有"提心吊膽""查問得好幾次""笑着罵""飯後的娛樂;是看它爬樹"等。

③這隻貓的結局怎麼樣?大家持什麼感情?

明確:這隻貓最終亡失了。對於這隻貓的"亡失",三妹"很不高興",作者也是"悵然""憤恨""詛罵。

④家裏人對周家的丫頭,不知名的捉去描的人所持的態度,説明了什麼?

明確:家裏人責怪周家的丫頭,詛罵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周家的丫頭"代表着事不關己、漠不關心的一類人,"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代表着不顧別人,自私自利的一類人。作者借第二隻貓的失蹤事件,表達了對那種不顧別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為的譴責與鞭撻。

三、研讀課文第三部分內容。(目標1)

1.默讀第 15 16段。

思考:①第三隻貓的"可厭",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的?

指名回答後歸納:是從形態和性情等方面來寫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燒脱了好幾塊""憂鬱""懶惰"。

思考:②對第三隻貓的厭惡,作者寫了這樣幾句話:"大家都不大喜歡它""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於它也不加註意""它在我家仍是一隻若有若無的動物。"這幾句話在表現的角度上有什麼不同?

討論後明確:第一、三句話是一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個別人的角度,足見第三隻貓被人厭惡的程度。

標籤: 彙編 七篇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4klyn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