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打字機》教案

《打字機》教案

教學目標

《打字機》教案

一、藉助音樂中各種音效從不同角度和途徑展開欣賞,在聆聽、參與、體驗、表現音樂的同時培養學生節奏感和聆聽音樂的習慣。

二、在參與音樂活動中加強對主題音樂的記憶,並能聽辯出節奏、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的變化,區分音樂形象、劃分音樂段落、感知體驗樂曲的情緒及風格。

三、通過欣賞樂曲,引導學生對生活中聲音的關注、對音樂的關注。

教學重點

聽辨與熟悉音樂主題,瞭解音樂的基本曲式結構。

教學難點

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感知、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及風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1、請你仔細的聽一聽,這是什麼聲音?(鍵盤打字發出的聲音)

師:我來告訴你是打字機(出示圖片),他可是個老古董,我們很少能看到他了,現在的電腦鍵盤就是來源與打字機的鍵盤,在電腦誕生之前,打字機的作用可大了,美國的辦公大樓裏處處傳出打字機的聲音。

二、聆聽《打字機》

(一)今天老師帶來一首跟打字機有關的音樂作品,聽一聽,音樂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學生説……為樂曲取個名字吧?學生説……

(二)聆聽和表現主題A段

1、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樂曲第一部分的主題,請你説説音樂的速度和情緒?

速度:很快。情緒:輕快、活潑

師:為什麼作曲家要用這麼快的速度來表現這首樂曲,他想表達什麼呢?

生:表達打字員打字速度快。

師:這麼快的速度説明打字員的技術怎麼樣?

生:高超‘嫻熟。

師:從音樂中你感覺打字員的心情怎麼樣?

生:很愉快,很高興

師:你看,打字員打出了漂亮的歌譜(出示圖譜)請你聽一聽,每行樂譜都代表什麼?

2、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主題旋律。(師生合作)

3、再次欣賞,請注意其中鈴聲和倒機聲出現了幾次?

生:四次

師:如果一次鈴聲和一次倒機聲表示打了一行字,那麼四次打了幾行字?

生:四行

師:讓我們再來聽一次,檢驗一下這份文件是不是打了四行字?(二聽主題)

師:仔細看看,打字員前三行字打的怎麼樣?

生:很短,很整齊。

師;每一排有幾拍?

生:六拍

師:那最後一行有幾拍呢?

生:十拍。

師:一行字代表一個樂句,那第一主題共有幾個樂句。

生:四個樂句

師: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打印這四行文件。師生數着拍子練習。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練習準確的打印這四行文件,看你是不是個合格的打字員,和音樂的表現能不能吻合,鈴聲和倒機聲你能不能做的很準確。

5、欣賞樂曲第一部分,主題音樂出現了幾次,請聽到主題音樂時起立。用兩個字説出第一部分音樂給你的'感受。

(三)、聆聽與表現B段

①師:現在我們來聽下一段音樂,你覺得音樂還是那麼忙碌、緊張嗎?打字有什麼變化?

(節奏寬了、速度慢了,有很多休止符。)

我們看看旋律有變化嗎?

教師畫圖形譜

②再聽,這一次鈴聲出現在哪裏。

③演示;老師加入一個動作,問學生老師在哪裏加入動作,學生觀察。

學生跟着老師做空手動作——學生拿口風琴做一做——四個動作在相應的地方準確出現—跟着錄音做一次。

(四)、聆聽第三部分音樂

提問:和哪一部分相似?

師:對了,和第一部分基本相同。他們的區別在哪裏呢?(學生自由回答)

師:我感覺樂曲最後一句表示打字員開心的把工作做完了。

(五)、聆聽與表現全曲

師:剛才我們對樂曲分段進行了欣賞和表現,現在讓我們全班一起來完整聽全曲。(聆聽全曲)

師:你們聽的真認真,説説你對這首音樂作品的感受?

生:回答。

師:那你想不想知道這首有趣的音樂是誰創作的呢?

GPPT簡介作者

師:這首《打字機》是由美國作曲家、指揮家安德森創作的,他在辦公室打字的時候,聽到打字機發出的“嗒嗒嗒”的擊鍵聲以及換行的“叮”聲,促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巧妙地把打字聲、鈴聲、倒機聲這幾種特別的聲音一直貫穿在整首樂曲當中,讓我們感覺很特別!寫下了這首世界聞名的管絃樂小品。

三、拓展聆聽

師:安德森是一位很有童心的作曲家,他不僅喜歡利用身邊的小物品創作音樂,還擅長用音樂表現生活中的樂趣呢!其實我們以前就聽過他的作品,不知同學是否還記得?

聆聽《調皮的小鬧鐘》片段

四、小結

師:其實生活中處處都充滿着音樂。音樂就在我們身邊,希望同學們也能用心去聆聽生活中美妙的聲音!

標籤: 打字機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0njp3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