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春天》小班教案

《春天》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天》小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春天》小班教案

《春天》小班教案1

 一、活動內容:《春天》

 二、活動要求

引導幼兒用節奏動作來表現歌曲的情緒。通過肢體各種動作,讓幼兒體驗到音樂優美的旋律。

 三、活動準備

1 .春天的背景掛圖一張、磁帶

2 .太陽、小花、柳樹、蝴蝶、小白兔貼紙圖片各一張

四、活動過程

1 .談話或引出歌曲

“春姑娘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你們仔細聽一聽,春姑娘帶了什麼啊!”放(放《春天》的音樂)

 2 .複習歌曲《春天》

師跟着鋼琴,有節奏地邊唱歌邊根據歌詞有序地出示貼紙圖片

 3 .師提問,啟發引導動兒嘗試用節奏動作為歌曲伴奏

( 1 )小朋友的肢體動作也能打節奏,小朋友快找一找,有哪些?

( 2 )啟發幼兒提出一些辦法,如用拍手、拍腿、跺腳等動作來打節奏。

( 3 )拍擊什麼樣的節奏最好呢?

“今天,我請了一位小客人,看看她是怎樣把春姑娘請出來的。”

( 4 )讓幼兒與客人一起表演

( 5 )啟發幼兒大膽想像嘗試各種節奏型

如:花兒都開了除了用手掌託在下巴外,還可以用手臂來表現。“彎彎腰” XO XO |X-| 拍手與拍腿結合外,還可以“彎”(叉左腰),“彎”(叉右邊腰),“腰”(鞠躬)

( 6 )將幼兒一對一的進行完整演唱、演奏歌曲《春天》

( 7 )結束活動

師:“天黑了,春寶寶們回家了。”

幼兒隨音樂做動作出活動室。

《春天》小班教案2

【教材分析】

歌曲《春天》短小精練,歌曲通過對天氣、花兒、楊柳、蝴蝶、蜜蜂、小白兔變化的描寫,巧妙概述了春天的特徵。結合小班年齡特點樂於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環境中的聲音,模仿有趣的動作、表情和聲調,活動中幼兒通過觀察圖片、學唱歌曲、動作表演等方式,理解歌詞、熟悉旋律,進一步加深對春天的熟悉和喜愛。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優美的旋律,學習按歌詞分角色自然地接唱。

2.能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進行表演唱。

3.感受春天的美麗,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唱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春天》、圖譜課件、太陽、小花、柳樹、小白兔等貼絨圖片。

2.家長或者教師提前帶領幼兒觀察春天的景象。

【活動建議】

一、創設情境,引導幼兒用“呼”音和歌曲旋律,做發聲練習

二、出示課件圖片,引導幼兒結合圖片理解歌詞內容

1.談話,鼓勵幼兒説出春天的特徵。

提問:你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你發現春天有什麼變化?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總結出歌詞,並有節奏地邊念歌詞邊根據歌詞有序的出示貼絨圖片。

三、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唱歌曲1.教師隨伴奏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

要點:用輕柔、甜美、連貫的聲音演唱,唱出第(7)小節和第(15)小節的休止符號。

2.教師帶領幼兒隨伴奏演唱,提示幼兒運用甜美連貫的聲音演唱。

3.以各種形式引導幼兒熟悉、演唱歌曲,學習按歌詞分角色自然的接唱。

4.可採用教師唱,幼兒小聲跟唱或幼兒和老師填空式延長等方法熟悉歌曲。重點引導幼兒按歌詞分角色接唱。

四、分組演唱展示,引導幼兒用動作、聲音演唱歌曲鼓勵幼兒為歌曲加上適當的動作,能邊演唱歌曲邊做動作。

《春天》小班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認讀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粗略地瞭解春天的美麗。

【教學重、難點】

1、學會認讀、書寫生字。

2、朗讀、背誦課文。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自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3、粗略地瞭解春天的美麗。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誰嗎?(想)

2、放音樂《小燕子》 同學們注意聽,猜一猜 (小燕子)教師出示燕子模型

3、師語:小燕子還有話對大家説呢,想不想聽?(放錄音)

錄音:小朋友,你們好,我首先在這裏祝大家過年好,我是剛剛從南方趕來找春天的,可是找着找着,春天不見了,你們願意幫幫我嗎?(願意)

師語:你們真是樂於助人的好孩子,現在,老師告訴你們,小燕子找的春天已悄悄地鑽進了我們的課本,請大家打開書,從文中把春天找出來,並且還要讀給小燕子聽,能行嗎?(同學們口答:行)

二、初讀課文,掃清生字障礙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生字。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識字方法。

3、請小老師上講台進行識字教學,班內交流識字方法,並給生字找新朋友(組詞)篩出難認的字,重點教學。如“羞、嫩、掩、溪、搖”等。

三、生自由識字

四、鞏固識字

師語:剛才我們在文中幫小燕子找春天,現在,我們來找生字

1、師出示字卡:學生開火車認讀。

2、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進行朗讀。

五、自由朗讀全文

1、自己讀課文。

2、指導朗讀:

師語:誰願意把自己找到的春天讀給小燕子聽?

(抽生讀、生開火車讀、分角色讀。)

3、下面大家一起把我們找到的春天讀給小燕子聽,好嗎?

(齊讀課文)

4、小結:

小燕子聽了以後,非常高興,還對大家説:“謝謝你們,相信你們以後會更棒。”

六、指導書寫

1、師語:小朋友們,生字小朋友們玩累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好嗎?(出示9個要求會寫的生字,再次認讀)

2、教師範寫,學生仿寫。

3、教師巡視指導。

七、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一、複習舊知

認讀字卡 出事帶有生字的句子朗讀。

二、感情朗讀

1、輕聲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2、聽錄音朗讀。

3、模仿錄音朗讀。

4、自由讀課文。

5、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6、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同桌互讀班內讀)

三、質疑問難,合作探究(生生互動,自主學習)

1、小組合作交流,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

2、小組討論:

⑴ 小朋友們幫小燕子找到了什麼?它們分別被稱為什麼?

⑵ 春天有什麼特點,你能説説嗎?

四、鞏固練習(準備四份題,分別發給每個小組一份)

1、連線:

小草是春天的 琴聲

《春天》小班教案4

主題來源

春天代表希望,春天充滿生機,春天來了,脱下厚厚的棉衣,孩子們自由地奔跑在明媚的春光裏,讓歡樂的笑聲灑落在春天的每個角落,小班幼兒對春天帶來的變化,已不僅僅侷限與於顏色,春天還是一個充滿好奇和故事的季節,風變暖了,樹發芽了,自然界的點點滴滴的變化會讓孩子們體驗到春天的腳步近了,春天的風、春天的雨、春天的草、春天的樹、春天的花都會成為孩子們關注的焦點。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春天的美好,能關注自己身邊的美麗春景,併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

2、能用音樂、美術、詩歌等手段來表現春天的美麗,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

3、在學習和操作活動中,能自己動手動腦,克服困難。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5、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環境創設

(一)、主題牆設置

1、充分利用走廊或室內的牆面白瓷磚,與幼兒共同繪製主題網。

2、在活動室創設《美麗的春天》牆飾,如各式各樣的花朵、柳樹、小動物等,要隨着活動的不斷深入及時豐富內容。

(二)、活動區設置

語言區為幼兒提供與春天有關的圖書、圖畫、錄音帶,引起幼兒對春天的關注和興趣。

養殖區提供多樣的活動材料和場地,開設自然角,培養幼兒對種植和飼養的興趣(如種綠豆、油菜;飼養小蝌蚪、小青蛙等)、。

表演區準備冬眠動物的頭飾若干。

主題實施

活動一語言《春天的火車》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體驗坐火車時感知的春天景色。

2、學習詞語綠油油、金黃色、鑽、瞧。

活動準備

1、有坐過火車、汽車的經驗,知道從車窗往外看風景。

2、教室內四周掛上長幅掛圖A、B綠油油的麥苗、金黃色的油菜花等,大紙箱做成的山洞。

活動過程

一、遊戲坐火車。

1、引發幼兒回憶以前坐火車、坐汽車向外觀看風景的感覺。

提問你坐過火車嗎?你坐過汽車嗎?坐在裏面向外看,能看見什麼?

2、引發幼兒坐火車的興趣。(幼兒自由地搭乘"小火車")

3、通過遊戲感知散文的內容。

老師帶幼兒一起玩"開火車"的遊戲分別走過長幅掛圖A、B,引導幼兒一會兒看麥苗,一會兒看油菜花,並鑽過大紙箱做的山洞,讓幼兒體驗火車鑽山洞的感覺。

二、欣賞散文。

1、老師配樂朗誦散文。

坐在火車上向外瞧,我們看見了什麼?(學習詞語綠油油、金黃色、鑽、瞧)、為什麼會什麼也看不見呢?

2、幼兒邊坐"火車"、看掛圖、鑽"山洞",邊再次欣賞散文。老師引導幼兒學説"一會兒是……一會兒是……"

三、户外活動開火車。

老師帶着幼兒一個跟一個地拉着衣服開火車,邊開火車邊嘗試替換散文中的詞句,並將幼兒園裏的風景仿編在散文裏。

四、引導幼兒下完火車後,尋找春天的足跡,自然結束教學活動。

延伸活動

要儘可能地將幼兒帶出活動室,帶出幼兒園,到大自然中去,讓大自然做主題教育活動的"活動室",讓幼兒感知、觸摸春天,與春天互動,這樣才能產生相應的情緒、情感體驗,從而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反思

這是一個簡單而有趣的語言活動,圍繞"坐火車"這一幼兒常見的形式,讓幼兒在遊戲中理解散文的內容,感知春天的景色。活動時我讓幼兒把小椅子排成火車狀,讓幼兒邊開火車邊欣賞散文。首先讓幼兒説説自己所瞭解的火車的特點長長的,一節一節的,在開時還有聲音;其次讓幼兒開着火車觀察春天,引導幼兒關注教室裏佈置的圖片"綠油油的麥苗","金黃色的油菜花"。在學習散文時,根據散文的順序出示圖片,讓幼兒能更好的學習詞語,再讓幼兒説説喜歡文中的那一句話,加深對文中詞語的學習。幼兒在學習時由於有了一定的情景,所以學習散文及詞語時掌握較快,不過大多數孩子急於表達,而不能説完整句,下次活動中應多讓孩子鍛鍊説的機會,多説,多講,發展完整的語言表達能力。

《春天》小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粗淺地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會用甜美的聲音歌唱。

2、能根據歌詞內容用自己喜歡的動作進行表演。

3、感知春天的美好,在歌唱活動中萌發這種美好的情緒。

活動準備

1、課件。

2、曾觀察過春天的景色,教師與學生討論過春天的特徵。

活動過程

1、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

(1)聽着歌曲歡快的進入活動室。

(2)教師:你聽到剛才這首歌的時候覺得怎麼樣?

學生:很高興;很舒服;心裏暖洋洋的;很快樂。

2、學唱歌曲。

(1)學生傾聽歌曲。

教師:你聽到歌裏面唱了什麼?

學生:花兒;柳樹;蝴蝶;蜜蜂;小白兔。

(2)觀賞課件,根據圖片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3)學生將歌詞與旋律相匹配,跟着老師輕聲唱。

3、引導學生創編各種形象的動作。

(1)教師:春天真美呀!我們一起站起來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好嗎?

學生大膽表演,老師觀察。

教師:剛才我發現**小朋友做的動作真美,請你上來做給大家看看吧!

教師請學生模仿動作,鼓勵更多不同的表演動作。

(2)能夠根據歌詞內容進行完整表演。

4、結束活動。表演給客人老師看一遍。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學生情緒很高,心情愉快,活動中積極主動,感受到了歌曲優美、歡快的情緒初步學會了演唱歌曲;但是本次活動的目標多了一個,應該以學唱歌曲為主,創編動作可以放在延伸活動中或者是第二課時。課件也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如果能夠先由老師清唱,並用動作提示,學生就能很快理解並記住歌詞。

《春天》小班教案6

一、教學內容:

教材分析:春天是最美的季節,是萬物復甦、萬樹萌綠、綠草如茵、百花爭豔的生機蓬勃的季節。春天來了是《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個主題。本單元的`設計中以“走進大自然”作為一個切入點,從各方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豐富多彩,體驗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關係,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春天來了”,通過人們到郊外賞春的情景以看、聽、聞、想等方式去找春天,留心觀察春天的特徵。教材從一些春天的典型特徵作為範例引導學生多側面觀察春天。

二、學情分析:

小學一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探究新鮮事物,但是缺少發現的方法,在教師的帶領引導下,他們喜歡自己去探尋新鮮事物,善於去發現,注意力集中時間短,需要注重營造愉悦、歡快的學習氛圍,運用多種活動增強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使他們在親身體驗中進行有效的學習,保持他們學習的慾望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三、教學設計特點:

這個教學設計按照“填——説——贊——想”這一思路,通過看、寫、畫、唱等方式引導學生有重點、有目的地觀察,引導學生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自然的熱愛與讚美,強化學生對春天的美的感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整個過程都以兒童認知和自然變化軸線,緊密貼近學生生活,力求在活動中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從而有所感悟,感悟到春天不僅是美麗的,而且對萬事萬物是很有用的,從而做社會的小主人,增強環保意識。

四、學習目標:

1、積極參加“找春天”的活動,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2、通過觀察、感受,發現春天的主要特徵。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大自然的能力,懂得賞春活動中應有的文明行為,具有初步的環境意識。

4、初步體會農民春耕春種的辛勞及他們對新的一年的期望,感受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季節。

五、教學重、難點:

1.積極參加“找春天”的活動,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2.通過觀察、感受,發現春天的主要特徵。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大自然的能力。

六、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反映春天特徵的音像、圖片資料。

2、學生準備:

(1)利用課餘時間到自己生活的社區或附近公園裏去找春天,記錄春天天的特徵。

(2)收集反映春天特徵的圖片或照片。

(3)收集表現春天的歌曲、詩歌。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冬天過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輕輕地向我們走來。

二)填一填:找春天

春天剛剛到來的時候,腳步輕輕,若隱若現,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們必須留心觀察,才會發現春天的蹤跡,觀察一下課本,再到校園裏觀察和尋找,看一看春天在哪裏。把自己所發現的最能表現春天特徵的現象填在表內。

三)説一説:小組裏説説你找到的春天,選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根據回答相機課件出示圖片:春天開放的花(桃花杏花梨花等)、垂柳、春筍、小蝌蚪、燕子、小草等。

四)讚一讚:畫一畫唱一唱

春天,百花開放了,我們看到了她;百鳥鳴不停,我們聽到了她;花兒開放,清香撲鼻,我們聞到了她;冰雪融化,泉水叮咚,我們觸到了她。同學們喜歡春天嗎?讓我們用我們喜歡的方式來表達我們對春天的喜愛和讚美吧。

1、用你多彩的畫筆來畫一畫美麗的春天,完成第25頁塗顏色的練習,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願把春天塗上顏色,展示給大家看。

2、唱一唱、跳一跳讚美春天的歌舞。

3、朗誦一兩首描寫春天的兒歌、詩句。

小結:春天在柳枝上盪鞦韆,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在喜鵲、杜鵑嘴裏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春天多美啊!

五、想一想

1、小組合作:結合同學們的觀察和課本20頁的問題,把春天和冬天比一比,看看春天裏的萬事萬物有哪些變化?完成課本第22頁的填空。想一想: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

2、説説自己在春天喜歡的活動,思考:活動和遊玩時應該怎麼做才能留住美麗的春天,滲透環保教育。

3、出示名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理解感悟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季節。

六、總結

一年之計在於春,同學們,我們要珍惜大好春光,努力學習,到秋天也會有大好收穫的。

七、延伸:

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大自然中尋找春天。

《春天》小班教案7

教學思路:

“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是新課標中的新教學理念其一。本課選用了貼近孩子生活、以孩子最感興趣的春遊活動為主題的歌曲。教學過程()通過歌曲聽辨、唱遊、律動等自主探究手段,讓學生感受春天萬物復甦的勃勃生機和鳥語花香的美景,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熱情。

本課的教學設計將情境、情感和學習內容三者有機結合,通過“聽聽、看看、唱唱、動動”等音樂活動,層層展開、步步深入,使學習活動趣味盎然、高潮迭起。

教學目標:

1、能積極、主動參與音樂學習活動。在音樂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2、喜歡聆聽樂曲《郊外去》、《野蜂飛舞》。在聽賞中能感受樂曲的基本情緒、感受音樂的快慢、強弱對比。並能用跑、跳、蜜蜂飛舞等動作來表現音樂的變化。

3、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來了》。有創造性地用動作來表現歌曲,主動用歌聲、動作來表現對春天美好向往的情感。

4、通過音樂學習來認識、親近大自然,培養熱愛大自然、關注環保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能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來了》。

2、能感受兩首樂曲的基本情緒,並能用動作(或律動)主動參與表現音樂中的快慢、強弱變化。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音樂中感受、體驗和表現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並能大膽、自信、創造性地參與音樂學習活動。激發熱愛大自然、關注環保的情感。

教具準備:

音響、課件、打擊樂器、“小明星”獎章等

教學方法:聆聽法、啟發法、聽唱法、表現法、遊戲法、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設計表:

教學環節

教學步驟

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

(説説看看)

1.聽音樂《春之聲圓舞曲》進入教室。師生問好。

2.“説説”——

師:學生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

生:春天!

師:春天美嗎?

生:美!

師:你們能説説春天有些什麼漂亮的景色嗎?

(學生自由説出春天的各中景色)

3.“看看”——

師:在漂亮春天裏,人們都喜歡去春遊,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有關春天的相片和圖片(播放本班學生去春遊的相片和春天的美景圖)

創設春天的情境,讓學生一走入教室就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播放學生自己去春遊的照片,這樣從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説説”、“看看”中自然地走入新課的學習活動中。

二、感受體驗1

(聽聽動動)

1.師:春天有那麼多漂亮的景色,今天,老師想和學生們一起在音樂中走到漂亮的郊外,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播放鋼琴曲《郊外去》,師生隨音樂做走、跑、跳的動作。)

2.分別聽賞《郊外去》的快、慢音樂片段,讓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

3.師:我們來到了漂亮的郊外,到處是樹木、花草,漂亮極了!瞧,還有幾之小野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我們一起來聽聽小野蜂的音樂……

(播放小提琴曲《野蜂飛舞》,師生隨音樂做野蜂飛舞的律動。)

4.師:你聽到這段《野蜂飛舞》的音樂,能想象到野蜂在做什麼嗎?(學生自由發言)

5.“聽聽比比”——

師:你們知道《野蜂飛舞》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嗎?

生:小提琴。(出示小提琴圖)

師:《郊外去》是用什麼樂器的演奏的?

生:鋼琴。(出示鋼琴圖)

(對比聽賞兩段音樂,邊聽邊模仿鋼琴、小提琴的演奏姿勢。)

學生在“聽聽動動”的音樂活動中,感受音樂快慢對比、強弱對比。教師引導學生用動作、律動來表現音樂的情緒及快慢、強弱對比。

三、感受體驗2

(唱唱創創)

1.師:在春天裏,不僅有優美的景色,還有許多優美動聽旋律、歌曲。下面我們來學習一首日本歌謠《春天來了》。(播放歌曲範唱)

2.學唱歌曲

A.隨範唱拍出歌曲節拍。

B.隨範唱拍出歌曲節奏。

C.按節奏讀歌詞。

D.聽唱歌曲。

3.唱唱創創

鼓勵學生創編動作來表現歌曲。

4.課外延伸、環保教育

師:學生們學會了這首日本歌曲《春天來了》,關於春天音樂和歌曲還有許多

許多。今天,老師給學生們帶來了另外一段有關春天的音樂,音樂裏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播放動畫片段)

師:故事中的小女孩,在森林中長大,她從小就愛護大自然中花草樹木、主動照顧森林裏的小動物,正是由於她的善良和勇敢,才能使鬆百合在寒冬裏開放。

請學生們説説,我們應該怎樣學習她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做?

(學生自由討論、回答)

學唱歌曲的步驟,體現了音樂以“聽”為本的原則,先讓學生多聽,並且每聽一遍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聽音樂拍節拍、聽音樂拍節奏等。再用聽唱的方法學唱歌曲。

歌曲學會後,引導學生有創造性地用動作表現歌曲,進一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歌曲學習後,動畫片段的欣賞,是教師精心設計課外音樂欣賞的延伸。讓學生聽賞課外有關春天的音樂,並藉故事加以情感的薰陶和環保的教育。

四、鼓勵評價

課堂小結

1.讓學生互相討論、評價自己在音樂活動中的表現,評出“小明星”。教師發給“小明星”獎章。

2.師:今天,我們在音樂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希望學生們都能做一名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好孩子。

教師根據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態度、積極性,評價以鼓勵為主。

《春天》小班教案8

教學目標:

1、在音樂和遊戲中感受春天的美,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

2、瞭解春天主要特徵,結合肢體動作大膽表演。

3、在欣賞音樂的基礎上完整學唱歌曲。

教學準備:

磁帶、春天背景圖(花、柳樹、蝴蝶、蜜蜂、小白兔)

教學過程:

一、 聽《春天》音樂自由進場。

二、 出示春天背景圖。

1、圖片上有什麼?是什麼季節?

2、春天美嗎?你們喜歡春天嗎?

三、 瞭解春天的主要特徵。

1、你知道春天有哪些特徵?

2、根據幼兒回答逐一出示圖片,並請幼兒表演(花、柳樹、蝴蝶、蜜蜂、小白兔)。

3、教師以故事形式小結。

四、 幼兒學唱歌曲。

1、播放音樂,讓幼兒感受聆聽春天美。

2、教師範唱。

3、幼兒學唱。

五、 表演唱

1、教師示範表演唱。

2、幼兒練習表演唱。

3、分角色表演。

六、 遊戲

1、教師扮老虎出場,進入遊戲。

2、“老虎”帶領小動物出場。

《春天》小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看看、説説、玩玩中,理解兒歌內容,激發幼兒大膽説話的願望。

2.初步理解詩歌內容,並喜歡用動作表達自己對詩歌的感受。

3.感知春天的美景激發幼兒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前帶幼兒觀察春景,積累粗淺的感性經驗。

2.多媒體課件《畫春天》

3.歌曲《春天》磁帶一份。配樂詩歌朗誦《畫春天》

活動過程:

一、表演唱《春天》。

二、通過課件初步感受詩歌的內容。

1.點擊課件(紅紅的桃花咪咪笑,有笑臉的桃花)。

2.繼續課件:綠綠的柳枝彎彎腰(擬人化,柳樹手插腰)。

3.繼續課件:燕子高高飛

4.繼續課件:花蝴蝶“小朋友們別忘了還有我呢!”

三、完整欣賞兒歌

1.彩筆畫出的春天真美,讓我一起來完整地聽一聽,仔細地看一看。

2.播放多媒體課件。

3.根據兒的回答,課件演示相應的畫面。

四、朗誦兒歌

1.讓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説一説彩筆畫出的春天。

2.播放多媒體課件。看畫面,朗誦兒歌。

五、分角色表演兒歌

六、活動結束

《春天》小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能夠注意傾聽歌曲。

2、感知樂曲的優美旋律。

準備材料:

歌曲《春天》、鋼琴、磁帶

重點難點:

聽出歌曲的內容,感知樂曲的優美旋律。

活動地點:

活動室

活動形方式:

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欣賞樂曲的興趣,告訴幼兒歌曲的名稱和簡單內容。

2、播放歌曲《春天》。欣賞兩遍後,老師提問:這首歌好聽嗎?歌裏唱的是什麼?請幼兒議論之後,再聽一二遍。

3、師幼一起隨錄音唱《春天》,注意表達歌曲的優美意境。

4、師幼唱着《春天》,到户外去感受春天的美。

《春天》小班教案11

活動由來:

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代表着希望,充滿了生機。春天來了,天氣變暖了,萬物復甦,有着明顯的季節變化特徵,非常適合幼兒觀察春天的變化現象,為了能有效的利用大自然的現有資源,將自然資源融入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活動中,我特意為託班幼兒設計了"柳樹發芽了"的科學活動方案,旨在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和參與自然科學活動的積極性,表達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知道柳樹發芽了,學會説"春天,發芽"等詞語。

2、體會春天的變化,感受陽光的温暖,表達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3、體驗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4、通過觀察,瞭解春天的一些顯著特徵。

5、觀察春天的花與鳥,激發幼兒對動、植物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柳樹發芽了,表示春天來了。

活動準備:

1、《春天》的磁帶,錄音機。

2、冬天和春天的柳樹圖,《春天》的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入

師:小朋友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二、認識春天

1、老師播放《春天》的課件,引導幼兒仔細觀看課件。

2、老師提問:剛才你們看到了什麼?柳樹有什麼變化?

3、老師出示課件中的放大的柳樹嫩牙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告訴幼兒,春天到了,柳樹發芽,並指給幼兒看。

4、老師出示冬天的柳樹圖,提問:這是春天的柳樹嗎?為什麼?

5、老師出示春天的柳樹圖,提問:這是春天的柳樹嗎?為什麼?你還看到了什麼?

6、老師邊念春天兒歌,邊做肢體律動,引導幼兒跟隨老師做肢體律動。

附兒歌:

春天來了

春天來了,(兩臂上舉,兩手做招手的動作)

柳樹發芽了,(兩手併攏,掌心相對,慢慢做張開的動作)

大雁飛回來了,(兩手自然張開,上下襬動雙臂做飛翔的動作)

我們真呀真高興!(兩手併攏,掌心相對,做笑臉的動作)

三、小結:

春天來了,柳樹發芽了,大雁飛回來了,讓我們一起去外面看看春天的景色吧!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輕鬆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春天》小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會用甜美連貫和活潑跳躍的唱法歌唱。

2、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進行表現演。

活動準備:

帶領幼兒觀察過春天的景色。

春天景色的圖片,小白兔、小蜜蜂、小鳥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聽音樂入座感受音樂氛圍 2、律動《小手爬》,要求幼兒有節奏地演唱並表演。

3、複習歌曲“大紅花”,要求幼兒口齒清楚,有表情地唱。

4、老師出示圖片,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示引導幼兒説出春天的特徵,知道春天天氣暖和了,花開了,柳樹發芽了。

5、將幼兒討論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成歌詞內容,然後邊指圖片邊念歌詞。幫助幼兒回憶歌詞的內容。

6、教師用輕柔,甜美,連貫的嗓音範唱要求幼兒仔細傾聽。

7、老師清唱歌曲,請幼兒跟着輕聲哼唱。

8、幼兒跟着老師和鋼琴姐姐的伴奏唱,並鼓勵幼兒根據歌詞內容表演動作。

9、老師分發小白兔、小蜜蜂、小鳥、柳樹條,請幼兒進行表演。

10、注意對與別人不同動作的幼兒給予肯定鼓勵及示範。

11、請個別幼兒進行表演唱。

12、講評,請幼兒聽音樂放小椅子。

《春天》小班教案1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棉籤在柳樹上添畫柳條。

2、喜歡觀察周圍的花草樹木,感知春天明顯的季節特徵。

活動準備:PPT(春天)柳樹圖片、幼兒操作包、棉籤、水彩顏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

1、現在是什麼季節啊?

2、你從哪裏看出來春天來了?

(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膽表達,教師進行小結)(小樹發嫩芽了,花兒都開了,燕子朝南方飛來了,小蝌蚪也游來了)

二、出示柳樹,教師示範添畫柳條

1、看一看,這是什麼?(柳樹)

2、柳樹媽媽的柳條象什麼呢?(小辮子等)

3、春風一吹,柳樹媽媽的頭髮越長越長了,怎麼辦呢?

4、我來幫柳樹媽媽梳頭髮,怎麼梳呢?

(教師示範添畫柳條)

三、幼兒添畫柳條,教師巡迴指導

引導幼兒用棉籤在柳樹上添畫柳條,並粘貼春天的相關貼紙,教師巡迴進行指導。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看一看,誰的柳樹最漂亮?嫩芽都出來了。

延伸活動:

在班級的個別化學習活動中提供幼兒操作包、棉籤、水彩顏料等,供幼兒繼續操作。

《春天》小班教案14

活動內容:歌曲《春天》

活動目標:

1.加深對春天的認識,初步理解第一段歌詞,學會跟唱。

2.萌發對春天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各種小動物的頭飾,事前幼兒對春天已有過認識和觀察。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春天》

1.帶領幼兒在《春天》的樂曲聲中幼兒扮演春天裏的小動物入場。如:小蜜蜂,小蝴蝶,小青蛙等;

2.幼兒坐到位後,請幼兒都互相觀察一下教室裏都有哪些小動物;

3.請幼兒説説聽了這首歌曲之後感受怎麼樣?(幼兒自由回答)

二.欣賞旋律,感受樂曲歡快情緒,知道歌曲的名字

1.教師再次彈奏歌曲旋律,請幼兒説説自己聽了這首歌曲覺得怎麼樣?

2.引導幼兒再次傾聽歌曲旋律,並啟發幼兒聽音樂做出歡快動作,告訴幼兒這是一首春天的歌,名字叫做《春天》

三.新授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的第一段,請幼兒説説你聽到些什麼?

2.教師範唱第二遍,可以邊唱邊畫;

3.教師邊指圖片邊清唱,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歌詞,可以讓幼兒輕輕跟唱;

4.教師帶領幼兒邊根據歌詞內容邊有節奏的朗誦1—2遍;

5.幼兒聽音樂可以拍手輕輕的哼唱1-2遍;

6.在《春天》的伴奏下,幼兒做歡快動作。

活動延伸:建議帶領孩子觀察春天的動物,植物的變化,引導孩子用自己的身體動作模仿。

3.加深對春天的認識,初步理解歌曲內容,學會跟唱歌曲;

4.萌發對春天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各種小動物的頭飾,事前幼兒對春天已有過認識和觀察。

《春天》小班教案15

教學思路:

“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是新課標中的新教學理念其一。本課選用了貼近孩子生活、以孩子最感興趣的春遊活動為主題的歌曲。教學過程通過歌曲聽辨、唱遊、律動等自主探究手段,讓學生感受春天萬物復甦的勃勃生機和鳥語花香的美景,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熱情。

本課的教學設計將情境、情感和學習內容三者有機結合,通過“聽聽、看看、唱唱、動動”等音樂活動,層層展開、步步深入,使學習活動趣味盎然、高潮迭起。

教學目標:

1、能積極、主動參與音樂學習活動。在音樂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2、喜歡聆聽樂曲《郊外去》、《野蜂飛舞》。在聽賞中能感受樂曲的基本情緒、感受音樂的快慢、強弱對比。並能用跑、跳、蜜蜂飛舞等動作來表現音樂的變化。

3、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來了》。有創造性地用動作來表現歌曲,主動用歌聲、動作來表現對春天美好向往的情感。

4、通過音樂學習來認識、親近大自然,培養熱愛大自然、關注環保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能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來了》。

2、能感受兩首樂曲的基本情緒,並能用動作(或律動)主動參與表現音樂中的快慢、強弱變化。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音樂中感受、體驗和表現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並能大膽、自信、創造性地參與音樂學習活動。激發熱愛大自然、關注環保的情感。

教具準備:

音響、課件、打擊樂器、“小明星”獎章等

教學方法:

聆聽法、啟發法、聽唱法、表現法、遊戲法、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設計表:

教學環節教學步驟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

(説説看看)1.聽音樂《春之聲圓舞曲》進入教室。師生問好。

2.“説説”——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

生:春天!

師:春天美嗎?

生:美!

師:你們能説説春天有些什麼美麗的景色嗎?

(學生自由説出春天的各中景色)

3.“看看”——

師:在美麗春天裏,人們都喜歡去春遊,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有關春天的相片和圖片(播放本班同學去春遊的相片和一些春天的美景圖)

創設春天的情境,讓學生一走入教室就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播放學生自己去春遊的照片,這樣從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説説”、“看看”中自然地走入新課的學習活動中。

二、感受體驗1

(聽聽動動)1.師:春天有那麼多美麗的景色,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在音樂中走到美麗的郊外,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播放鋼琴曲《郊外去》,師生隨音樂做走、跑、跳的動作。)

2.分別聽賞《郊外去》的快、慢音樂片段,讓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

3.師:我們來到了美麗的郊外,到處是樹木、花草,漂亮極了!瞧,還有幾之小野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我們一起來聽聽小野蜂的音樂……

(播放小提琴曲《野蜂飛舞》,師生隨音樂做野蜂飛舞的律動。)

4.師:你聽到這段《野蜂飛舞》的音樂,能想象到野蜂在做什麼嗎?(學生自由發言)

5.“聽聽比比”——

師:你們知道《野蜂飛舞》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嗎?

生:小提琴。(出示小提琴圖)

師:《郊外去》是用什麼樂器的演奏的?

生:鋼琴。(出示鋼琴圖)

(對比聽賞兩段音樂,邊聽邊模仿鋼琴、小提琴的演奏姿勢。)

學生在“聽聽動動”的音樂活動中,感受音樂的快慢對比、強弱對比。教師引導學生用動作、律動來表現音樂的情緒及快慢、強弱對比。

三、感受體驗2

(唱唱創創)1.師:在春天裏,不僅有優美的景色,還有許多優美動聽的旋律、歌曲。下面我們來學習一首日本歌謠《春天來了》。(播放歌曲範唱)

2.學唱歌曲

A.隨範唱拍出歌曲節拍。

B.隨範唱拍出歌曲節奏。

C.按節奏讀歌詞。

D.聽唱歌曲。

3.唱唱創創

鼓勵學生創編動作來表現歌曲。

4.課外延伸、環保教育

師:同學們學會了這首日本歌曲《春天來了》,關於春天的音樂和歌曲還有許多許多。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另外一段有關春天的音樂,音樂裏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播放動畫片段)

師:故事中的小女孩,在森林中長大,她從小就愛護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主動照顧森林裏的小動物,正是由於她的善良和勇敢,才能使鬆百合在寒冬裏開放。

請同學們説説,我們應該怎樣學習她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做?

(學生自由討論、回答)學唱歌曲的步驟,體現了音樂以“聽”為本的原則,先讓學生多聽,並且每聽一遍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聽音樂拍節拍、聽音樂拍節奏等。再用聽唱的方法學唱歌曲。

歌曲學會後,引導學生有創造性地用動作表現歌曲,進一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歌曲學習後,動畫片段的欣賞,是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外音樂欣賞的延伸。讓學生聽賞課外有關春天的音樂,並藉故事加以情感的薰陶和環保的教育。

四、鼓勵評價

課堂小結1.讓學生互相討論、評價自己在音樂活動中的表現,評出“小明星”。教師發給“小明星”獎章。

2.師:今天,我們在音樂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希望同學們都能做一名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好孩子。教師根據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態度、積極性,評價以鼓勵為主。

標籤: 小班 教案 春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0lgze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