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幼兒語言領域中秋教案(精選10篇)

幼兒語言領域中秋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語言領域中秋教案(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語言領域中秋教案(精選10篇)

幼兒語言領域中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着用搓、壓的方法,把泥搓園壓扁,並能用工具在泥面上刻印各種花紋。

2、喜歡民間節日,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泥工工具以及刻、印的工具

活動過程:

1、談話:八月十五中秋節

2、出示月餅,讓孩子們講講月餅的形狀和花紋

——引出孩子們活動興趣

3、老師講解並示範用橡皮泥做月餅的方法。

A、先搓圓再壓扁,然後在泥面上用工具畫花紋。

B、用印模的方法做月餅。

4、孩子們操作老師指導。鼓勵孩子們大膽繪製花紋。

5、月餅展覽會。——孩子們互相參觀自己做的月餅,並説説誰做的好?為什麼?

幼兒語言領域中秋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團圓節;激發幼兒愛長輩的情感。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3、參與節日遊戲。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有關中秋節的資料、 月餅

活動形式:

班級集體主題活動

活動過程:

一、介紹節日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曆8月15日是中秋節。

二、教師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知道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引導幼兒尊敬長輩的情感。

三.欣賞故事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瞭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麼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四、談話品嚐:

1、中秋節吃什麼?

2、幼兒品嚐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五·活動結束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雲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

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後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象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釦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象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説:"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象一隻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歎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説:"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

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在還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很高, 預設的活動目標基本上能達到,孩子們不僅在課堂上了解了中秋節的習俗和意義。

幼兒語言領域中秋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選擇色彩印畫“月餅”,並展開想象,讓“月餅”飛起來,感受成功的喜悦。

2、知道中秋節到了,月亮圓了,感受團圓、快樂的節日氣氛。

3、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4、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藍色背景圖(長卷)、大蘿蔔切片做印章、黃色圓盤(後面貼兩翅膀)。

2、各色顏料、薄海綿、冰盒、美工服;

3、有關中秋的歌曲,電腦。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中秋節我們要做些什麼的?”(賞月,吃月餅)

二、展示背景圖

師:“藍色的夜空靜悄悄的,月亮在哪呢?”

出示圓盤,“月亮在這裏呢!月亮你快飛到天上去吧!”

打開圓盤後面的翅膀,演示飛到背景圖上。“中秋節月亮寶寶一個人在天上好孤單,她想請圓圓的月餅陪她一起玩。月餅在哪裏?你們知道月餅在哪裏嗎?”

三、教師示範用蘿蔔蘸顏料印月餅

師:“月餅月餅在這裏”(用蘿蔔蘸色印在畫紙上)。引導幼兒一起説:月餅月餅在哪裏?月餅月餅在這裏。

師:“小朋友們的月餅在哪裏呢?我們也來印月餅吧!”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重點:提醒孩子蘸色時顏料不要混在一起。鼓勵孩子交換顏色印畫。

伴奏:《爺爺為我打月餅》

五、想象添畫

1、師:“這麼多可愛的月餅寶寶,我們怎麼讓它們飛到天上去和月亮寶寶玩呢?”

鼓勵幼兒想象出不同的方法,師簡筆畫出。説到長翅膀時,教師演示雙手蘸色印的方法。

重點:翅膀要印在“月餅”的兩側。

2、幼兒添畫,提供勾線筆和顏料,用畫或印的方法讓“月餅寶寶”飛起來。

六、展示作品

1、將幼兒作品佈置在主題牆飾上,體驗成功的喜悦。

2、“‘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亮寶寶好開心啊,她給小朋友們送來了月餅感謝。”

出示圓圓的月餅,讓小朋友聞聞,一起切月餅,分享。

活動評價:

孩子已經融入了主題,知道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還有圓圓的月餅,他們參與活動是快樂的,自由的。對色彩是敏感的。用印章蘸色印畫是第一次嘗試,孩子們特別感興趣,拿起“月餅”就印滿了畫紙,似乎也過於投入自己的作畫遊戲而忘記了還有更多漂亮的色彩等着他們去碰觸。尤其在讓月餅“飛起來”時,讓雙手蘸上喜歡的顏色,印在圓圓的“月餅”上,讓孩子的快樂達到了高潮。通過這個活動,我也更加體會了目標為教學、為孩子服務的意識,什麼才是適合孩子的,有利於孩子發展的,生成孩子喜歡的活動內容。教學內容是要我們去選擇的,根據本班孩子的特點,有意識的設立孩子感興趣的活動,豐富課程內容,更好地為孩子服務。

活動反思:

一個完整的活動不是老師一個人的操作過程,而是包含了很多前期的觀察和了解,對孩子的觀察,對孩子能力的瞭解,設立一個可行性的目標,適合孩子才是正確的。在一個活動中,孩子獲得了什麼發展是在老師的預設之內的,也有是預設之外的,這才是活動本身帶給我們的思考。孩子是活動的主體,是我們圍繞的中心,只有關注了孩子,才能發現活動的價值。本次活動可以説是較完滿的,在幼兒示範印畫時可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相信孩子。

幼兒語言領域中秋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中班綜合活動《月餅圓圓》

教學目標:

1、知道月餅是中秋節使用的中國傳統食品。

2、嘗試在油泥上用壓、刻、纏繞、團的方法制作月餅。

3、瞭解中秋節的文化內涵。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5、參與節日遊戲。

教學準備:

1、PPT。

2、各色橡皮泥、泥工板、雪花片。

教學重點與難點:

嘗試在橡皮泥上用壓、刻、纏繞、團的方法制作月餅。

教學方法與手段:欣賞法、練習法、討論法、多媒體課件法等。

教學反思:

今天我很是開心,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創造,自己去探索,而不是強制性的左右他們的想法,這樣更能促進兒童的身心的全面發展,增添學習的興趣,激發創作的慾望,享受其中的樂趣。不足之處是我應該給孩子提供充足的操作工具,讓孩子信手塗鴉、製作,無意中會充實孩子的學習經驗,讓孩子們擁有一個從容自信的心態促進他們良好的發展。

幼兒語言領域中秋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嘗試後能發現中秋節節慶食品的食用方式

2、體驗活動的快樂,進一步感知中秋節熱鬧的氣氛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實物或圖片:紅菱、藕、毛豆、芋艿

活動過程:

1、認識提供的實物

回憶在中秋節中食用過,還食用過哪些東西

2、討論講述:

(1)這些食品是怎麼吃的?

(2)還有哪些食用這些食品的方式?

3、嘗試食用

幼兒用各種方式吃這些食品

教學反思: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重大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嚐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

幼兒語言領域中秋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瞭解中秋節的故事。

2、記住中秋節在那一天,並在這一天説一聲“中秋快樂”。

3、體會過中秋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嫦娥、月亮、月餅、后羿等圖片

活動重難點:瞭解故事並説出中秋節快樂。

活動過程:

一、月餅導入。

小朋友們看看老師手上的是什麼呀?月餅!月餅一般什麼時候吃?中秋節!為什麼呀?

二、進入故事。

那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關於中秋節的'故事吧。

三、讓小朋友記住故事。

那麼,小朋友們想一想,故事的開頭,后羿為什麼要射日呀?然後后羿得到什麼?他吃了嗎?這顆藥去哪兒了?嫦娥怎麼了?最後,嫦娥停在了哪裏?那裏有什麼?

四、學會中秋快樂。

那麼,小朋友們知道中秋節這一天是什麼時候嗎?恩,八月十五。還有兩天啦。在這一天,我們要記得對家長説一聲“中秋快樂!”

五、聊一聊自己中秋要做什麼。

那麼,小朋友們對即將到來的中秋有什麼計劃呢?大家一起聊一聊吧。

幼兒語言領域中秋教案 篇7

教案目標:

1、知道月亮是會變化的,中秋節的月亮是圓的。

2、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學習圍繞主題“月亮”進行談話。

3、喜歡與同伴交談,並安靜地傾聽同伴説話。

教案准備:

1、不同造型月亮的圖片(彎月、圓月)。

2、有關中秋賞月的1幅圖畫。

3、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磁帶、CD、練習冊。

教案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孩子們昨天在家裏有沒有吃月餅呀!月餅是什麼樣子的呢?昨天為什麼要吃月餅呀?(請幾個孩子來回答)

2、因為昨天是8月15中秋佳節,每個人的家裏都有圓圓的月餅吃,圓圓的月餅又香又甜真好吃。

二、幼兒欣賞中秋節的圖畫。

1、教師:你們見過月亮嗎?圖畫裏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你見到過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請幾個小朋友回答)

2、幼兒分組討論,教師參與指導,提醒幼兒安靜地傾聽同伴説話。

教師:一個小朋友在説話的時候,其他小朋友要安靜地聽他説,等他説完以後再補充。

3、教師邊出示月亮的圖片邊請幼兒回答:月亮有時候是圓圓的,有的時候是彎彎的。

4、教師完整地朗誦一遍。

教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關於月亮的。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提醒小朋友仔細傾聽)

三、幼兒學習。

1、教師:裏説月亮是什麼樣子的?什麼時候變成圓圓的呢?(請幾個小朋友來回答,老師給幼兒提示及補充)

2、裏面説中秋到,月兒圓圓慶國慶,那是因為我們國家的國慶節馬上就要到了。

3、教師:我們一起來念一念這首。根據幼兒對的熟悉度,可重複幾次。

4、幼兒集體念一遍。

小朋友們真棒!我們知道了中秋節的時候,月亮是圓圓的,圓圓的月亮就像我們的小圓臉。

四、幼兒畫一畫月亮。

教師:請小朋友們在練習冊上畫一個你喜歡的月亮

幼兒傳書(老師繼續教孩子學習傳書)

活動結束

幼兒語言領域中秋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瞭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説。

3、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膽發言的習慣,學説普通話。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塊月餅,並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汽。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活動過程: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銘家的民間節日。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3、瞭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麼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麼?

4、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A、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B、月餅為什麼是圓的呢?

C、老師小結。

D、分享月餅。

5、聽故事《嫦娥奔月》。

活動反思: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以中秋節為主題設計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助於助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相關文化,感受花好月圓和合家團圓的美好氛圍。

從本次活動的整個開展情況來看,對孩子進行節日文化教育,孩子的直接體驗是非常重要,只有直接體驗到的,感受才會更加深刻,教育目標的達成度才會更好,當然這對於教師和家長的要求就會高些,但是隻要對孩子是好的,老師就應該用心去做好的,相信也一定會取得好的成績!

幼兒語言領域中秋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由於很多中班幼兒生活經驗的缺少,不瞭解中秋節的內涵與來歷,只有部分幼兒瞭解中秋節要吃月餅。為了提高幼兒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瞭解與興趣,加深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和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熱愛之情。由此,我開展了此主題。

活動目標:

1、瞭解中秋節的由來及有關習俗。

2、積極參與表達與交流怎樣過中秋節。

3、體驗中秋節家人團聚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1、實物:關於中秋節的視頻及圖片、八月十五字卡、月餅若干。

2、經驗準備:瞭解有關中秋節的傳説。

活動過程:

一、瞭解中秋節的由來,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1、播放關於中秋節的視頻。幼兒欣賞。

師小結:嫦娥為了保護后羿才吃了仙丹,結果呀他們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只能遠遠地互相對望,互相思念。人們呀非常敬重嫦娥,為了紀念她,人們就把月亮又圓又大的那一天訂位中秋節。

2、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師:你們知道是哪一天嗎?對!是農曆八月十五(出示字卡)農曆八月十五是什麼節?

二、知道中秋節是全家團圓的日子。

1、 師:前幾天我們小朋友也都調查了中秋節想和誰過,怎麼過,現在請你去和好朋友説一説吧!

2、集中交流。

師:現在請你説一説,中秋節你和誰一起過?感覺怎麼樣呀?

師小結:哦!原來中秋節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快快樂樂。

三、瞭解中秋節的有關習俗。

1、瞭解本地中秋節吃月餅的風俗。

師:那你們想怎樣過中秋節呢?你吃過什麼月餅呢?你還知道月餅的餡是什麼做的,還有什麼餡的月餅呢?誰吃過和他們不一樣的月餅?……師小結:原來月餅

的餡不同,那月餅的味道也(不一樣)。

師:你吃過什麼味道的月餅呢?甜甜的月餅表示什麼呀?還吃過什麼味道的月餅?

師小結:恩!現在呀!還有各種各樣口味的月餅呢!那月餅是什麼樣子的呢?為什麼月餅做成圓圓的呢?

師幼:表示一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的在一起)。

2、瞭解賞月、猜燈謎活動。

師:中秋節還會幹什麼呢?中秋的月亮看上去怎麼樣呀?還有什麼活動呢? 師小結:中秋的月亮呀特別圓,特別亮,全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欣賞月亮,真幸福呀!中秋節還有有趣的猜燈謎活動呢!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中國人非常重視它。

四、慶祝中秋節。

1、跳舞慶祝中秋節的到來。

師:中秋節的活動真豐富呀!中秋節就要到來了,我們也來提前慶祝中秋節,圍成圓圈一起來跳月吧!

五、結束活動。

剛才我們小朋友還帶來了月餅呢,我們一起去教室品嚐月餅吧!

幼兒語言領域中秋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仔細傾聽錄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説説中秋節的來歷、習俗。

3、感受傳統節日的風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鄉情。

4、引導幼兒在故事中學習,感悟生活。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佈置環境的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目標1和2

難點:目標3

活動準備

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活動過程

1、導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導入活動主題

2、傾聽《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3、引導幼兒説説中秋節的習俗,大人,小孩怎樣過中秋節。

4、説説課本里的小動物怎樣過中秋節?並着重認識“中秋節、團圓”這兩個詞。

5、老師講解中秋節的象徵意義:中秋節是一個美好、團圓的節曰。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6、結束:老師,幼兒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教學反思

1、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對傳統節日認知的需要,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

2、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所選的歌曲和錄音故事作為學習的主體始終貫穿於活動的整個過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兒的比較喜歡,參與性強。

3、幼兒能簡單、流暢講述中秋節的習俗,很好的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03zxk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