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稿件 >

《夢想的力量》評課稿4篇

《夢想的力量》評課稿4篇

《夢想的力量》評課稿1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在五(2)班聽了一堂高效課堂的入門課,課題是《夢想的力量》。

《夢想的力量》評課稿4篇

這節課的基本流程都有,先是老師導入課堂,然後是學生自己讀課文,對子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最後展示、評學。課堂上老師講的也不多,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參與課堂自主學習。老師設計的導學案中,在自學部分,設計了7道題目,學生在預習當中,已經完成了這些題目。在課堂上,老師又給每個小組分一個題目,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然後再把學習當中遇到的問題展示在各小組的黑板上,全班進行討論學習。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表現的也非常活躍,參與主動積極。當中也有同學就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見解,相互之間有簡單的爭論探究,這可以説是這節高效課堂入門課的亮點。但每個小組的展示模式基本相同,缺少特色。而且問題都是預習中已經接觸過的,沒有新意,更沒有課堂隨機生成問題的新奇,我感覺學生缺乏活力,探討問題的興趣沒有充分激發出來。我感覺如果導學案上少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討論課堂上生成的問題,這節入門課會增色不少。

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想法,説出來和大家相互交流、探討,在這個過程中共同提高。

《夢想的力量》評課稿2

實習老師鄭江講的《夢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讀課文,文中瑞恩的愛心、決心和執着,感染着每一個人。要引導學生從字裏行間感受瑞恩美好的心靈以及產生的巨大力量。教育學生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鬥才能夢想成真。

一、“讀”起着重要作用。

讀之前的資料展示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視,帶着種種疑問和強烈的心靈震撼去讀,會刺激學生的形象思維的調動,學生感悟的表達方式很多,如果是感情朗讀,教師可以引導其研究讀的方法,這一研究當然要從人物內心情感的體會入手,研究的過程也是體悟情感的過程,一舉兩得。

二、要善於引導學生的“想”

設身處地地想他人所想也是情感體驗的重要方法。本文中結尾的情節就值得利用,可捕捉文中可以發揮的空白,也可以把自己當成圖片中的某一人,觀察、想象人物內心。

三、“寫”是最好的宣泄

情的感染可以通過“寫”來達到極致,無論是寫給瑞恩、非洲兒童,還是給自己都行,文字不在多,關鍵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教師更可藉機引導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善良,這將使教學達到最高的境界。

人道是“看花容易繡花難”,但我的思考可以警策自己,做教育其實也同做人,接近“真”,才會更接近“美”。

《夢想的力量》評課稿3

今天,有幸聆聽了王老師執教的《夢想的力量》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堂上,王老師以她優美的教學語言,嫻熟的教學技巧,獨創的教學設計把學生帶到了一個充滿人性美的世界,巧妙地將語文實踐和人文精神的薰陶融為一體,充分展示了語文課堂教學的無窮魅力。可以説,這節課上得很成功,亮點也很多,在這裏,我就不一一陳述,我想就略讀課究竟應該怎麼上,談一下我的感受。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來聊聊略讀課文的編排意圖:葉聖陶曾經説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意於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讀文章,只能把它認作例子與出發點,既熟悉了例子,只定了出發點,就得推廣開來,閲讀略讀書籍。”葉老十分精闢地闡述了精讀與略讀的關係,精讀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它們都是閲讀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讀與精讀一樣重要。這一點我們從五六年級略讀課文的編排也可以看出來,五六年級精讀和略讀課文各佔一半。《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加強對閲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這裏同樣提出了略讀的要求。其實,在信息時代,略讀更能迅速、便捷地獲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讀比精讀應用更為廣泛。

但是,長久以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略讀課文不列入考試範圍),許多老師只重視精讀課文的教學,對略讀課文的教學研究甚少,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點,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出現兩種傾向,要麼與精讀課文的教學沒有什麼區別,字詞句段、篇章結構,面面俱到、精雕細琢;要麼就輕描淡寫、囫圇吞棗,一讀帶過,學生根本沒有留下什麼印象。那麼,略讀課文教學的目標究竟是什麼?教學中又如何體現它的教學特點呢?王老師在這節課中,做了有意義的探索,也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回答。

首先,略讀課文教學不等於略讀。

略讀課文教學不只是讓學生在略讀實踐中獲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習與運用略讀方法,提高學生的略讀能力。在略讀課文教學中光讓學生略讀是不夠的,還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學。有時,為了提高學生的閲讀速度,可以教給學生猜讀、掃讀、跳讀和根據要求選擇讀等方法。

王老師在教學《夢想的力量》一文時,就教給了學生許多讀書方法,或者説是複習了許多讀書方法,如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扣詞感悟的方法,旁批感受等等,這樣就使得學生能夠把自己在精讀課文中掌握的學習方法加以應用,提高閲讀能力。

其次,粗知大意並不是淺知。

略讀課文不像精讀課文那麼嚴格細緻,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並不意味着就可以馬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讀書停留在初讀階段,不加總結,讀到的東西就會成為過眼煙雲。如果教師理解上有差異,就會使教學陷入盲目性。以為粗知就是淺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實,粗知是相對精讀課文而言的,略讀課文少了識字、學詞學句等許多頭緒,教學目標更為集中,教學重點更為突出,但在閲讀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讀,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是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使略讀與精讀互相融合,綜合運用,通過有層次的閲讀,在內容理解、情感感染與語言感悟上也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王老師在教學《夢想的力量》一文時,先讓學生初知全文大意,看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瞭解夢想的起因。初讀環節後,王老師並沒有精細耕作,面面俱到的講解,而是大刀闊斧,推進板塊感悟。她根據課文重難點精心設計了兩大板塊,板塊一:引領學生理解瑞恩的不懈努力,板塊二:放手學生自悟眾人的愛心奉獻。而且這兩大板塊也是有層次的,第一個板塊還是在教師的引領下進行的,第二個板塊則是放手讓學生自己感悟,教師角色實現了從引領者到幫助者、促進者、服務者、夥伴的轉變。關於略讀課文教學中教師的角色的`定位問題,我想借用一句名言來説明:我不會站在你的前面,因為我不想帶領你;我也不會站在你的後面,因為我不會跟隨你;還是讓我站在你的左右吧,讓我們攜手同行!王老師在這點做得確實非常好,首先做好服務者、幫助者、促進者,萬不得已才成為引領者。

學生通過細細的品讀,設身處地地去讀去想去説,不但被小瑞恩的純樸善良所感動,同時還欣賞和積累了課文準確、精美的語言,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這裏,通過初讀感知、重點精彩部分細讀,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及語言特點都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並非一般意義上的“粗知”,賦予了“粗知大意”比較豐富的內涵。

最後,自主閲讀不等於自學。

略讀課上學生應該有更多的自主閲讀的時機,把在精讀課上習得的閲讀方法加以遷移運用,還應該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讀書心得的機會。略讀課上,學生學得更自主、更開放,教師説得更少、更精到。因為這樣,有的老師就乾脆退讓一邊,一言不發,任由學生天花亂墜,課堂似乎成了學生的天下,教學也似乎更加民主與開放,似乎體現了略讀課文的教學特色。但是,自主閲讀是不是就是讓學生自己閲讀?自主閲讀是不是就不要教師的引領?自主閲讀又如何體現閲讀的層次性?當略讀成為一項教學活動的時候,作為教師勢必應該發揮其主導作用,引領學生深入、有效地開展有層次的閲讀。《夢想的力量》一文的教學,王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了三個層面的閲讀。第一層面是對課文全文內容的初略把握,由問題“瑞恩的夢想是什麼”引領,讓學生第一次自主搜索有效信息,在充分閲讀的基礎上暢談閲讀收穫,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時地通過評價梳理學生所獲的信息,滲透整理信息的方法,初步感知全文大意。第二層面是對課文精彩片段的深入閲讀,感受瑞恩為實現夢想所付出的努力,感受一個夢想所產生的巨大力量,它不僅讓瑞恩的生命變得更加充實精彩,更喚醒了眾人的愛心,給非洲的人民送去了温暖,改變了非洲人的生活狀態。第三層面是暢談感受,昇華情感。讓學生在感動之餘,更加明白了一個人光有夢想還不行,還要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奮鬥。

除此之外,還有兩點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感受:

1、大量文字資料的補充,加深了學生的理解,也增大了教學的寬度。

不知道是那位大師説過這麼一句話,我印象一直很深刻,他説: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讀得多遠比讀得深重要。在這節課的教學中,王老師出示了許多補充資料,可以説,每一次出示這些資料,都會讓我們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讓我們的感受變得更加豐富。所以説,略讀教學更應該注意拓展延伸,把學生帶到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讓他們自主地去搜集資料,去學習。正因為老師有這樣的意識,所以學生的思維才更開闊,學生的回答才會異彩紛呈。

2、善於激發學生的想象,豐富了學生對文本的感知。

想象,是人類創造性思維的一種重要形式。馬克思曾經説過:“想象是促進人類發展的偉大天賦。”愛因斯坦也強調指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可以這樣説,一切創造發明都是從想象開始的,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發明。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的任務一方面要教會學生聽、説、讀、寫,另一方面要挖掘學生的潛力、發展學生的智力,而培養想象力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王老師在教學《夢想的力量》一課時,就能夠巧妙的利用文本的資源,培養學生想象力,豐富學生對文本的感知。如讀完第二自然段以後,讓學生想象非洲孩子的生活;學完第二部分,想象還有哪些人幫助了瑞恩;站在“瑞恩的井”旁,你想説些什麼等等。如果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能夠堅持這樣做,讓邊讀邊想成為了一種習慣,那麼學生的閲讀能力肯定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夢想的力量》評課稿4

各位老師,談不上評課,只是把自己的學習心得與大家分享,説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20xx年的第一場雪,似乎來得有些晚些,因為我和大家一樣早就盼望着聽這節課。但是不要緊,春雪,更燦爛,更容易融化在我們的血液中。

大家可以從這節課中看到,我們的學生是燦爛的,我們的老師是燦爛的,我們的課堂也是燦爛的。

這節課燦爛在理念的新穎。

有了愛就有了一切,課標在低年級閲讀要求中,把喜愛閲讀放在第一條來説,這是很有見地的。長期以來,我們的閲讀和閲讀教學都太功利,是沒有人的閲讀和閲讀教學。閲讀應當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因為閲讀能呵護心靈,能給心靈普照陽光。我們的閲讀教學要致力於讓閲讀成為學生的快樂的慾望。今天我們的老師是這樣做的,從課堂上看,孩子們真地讀進去了,他們走進了文本,走近了瑞恩,走近了瑞恩身邊的人,也走進了自己的心靈。這是我要説的理念新穎的第一點。理念新穎還表現在對略讀教材的處理上。略讀教材是用來幹什麼的?我個人以為就是運用精讀課文中學來的方法自讀,這堂課的教學正是這樣做的。從預習到課堂上的讀我們的孩子完全是自主地讀,他們能自覺地運用精讀課文的方法,如一個孩子對“執着”一詞的品析,品析得多麼到位啊,聯想又是多麼豐富啊!

燦爛在目標的簡明。

崔巒先生提出要“簡簡單單教語文”,所謂簡單,我的看法是就是要集中目標,不要搞繁瑣哲學。這節課的目標就兩個,一是運用精讀的方法自讀課文,二是使學生受到思想的啟迪、情感的陶冶。老師只是在關鍵的時候作點撥、總結歸納,而這種歸納也是指向於學習方法的梳理。如“你能聯繫上下文來讀課文很好”等。

燦爛在設計的簡明。

整節課沒有繁複的步驟,沒有花哨的課件。但是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教師引領學生所經歷的三個層次:感知、感受、感悟。感知,對全文的整體把握,對重要信息的提取;感受,營造一種靜讀對話的氛圍,讓孩子們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與文中的人物對話,作批註;感悟,悟出夢想的力量,關照他人,更關照自己。層次分明。最後是拓展。

燦爛在情感的真切。

課堂上,教師的情感是真切的,只有教師投入了真的情感,首先被課文感動,才能讓學生被感動。學生的情感是真切的,他們富有個性的發言,可謂妙語連珠,精彩紛呈,可以佐證這一點,因為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説“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因為孩子們情感的河牀發生了傾斜,言語就會像潮水一樣湧動不息。賈志敏老師説:舞台藝術的魅力在於美,而教學藝術的魅力則在於真,只有真的課堂才能培育出真性情的人。

燦爛在方法的靈活。

特別是讀的方法,默讀、朗讀、分組讀、齊讀,讀得形式多樣,方法靈活。

燦爛在拓展的有效。

很多課堂上我都能看到拓展。適當拓展是課標的要求,是我們課程意識增強的表現。但是不少課堂拓展只是一種點綴,看不到對課內學習有什麼幫助。本節課的補充閲讀有效地幫助了學生走進文本,催生了有質量有深度的對話。

最後提出兩點意見:

1、本課的課題原叫《瑞恩的井》,人教版再版時改為《夢想的力量》,我想這一改是大有深意的。夢想的力量,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老師更多關注的是夢想給別人的力量,而沒有引導學生去感悟夢想給瑞恩自己帶來的力量:瑞恩放棄休閒、放棄節假日的力量從哪裏來?夢想關照了別人,更關照了自己。一個有夢想的人與沒有夢想的人的生活狀態是不同的。

2、後面的拓展,出示了那麼多貧困地區的需要幫助的人們的圖片,老師的意圖是明顯的,是要激發學生做一個關愛他人的人。後來還聯繫到叢飛,我以為這有點過了。語文教學的藝術就是把握分寸的藝術。人文性和工具性,誰該濃誰該淡,決定了你這節課是語文課還是思想品德課。語文教學內容是繁富的,在考慮課時,需要我們具有強烈的本位意識,因為我們是語文老師,是教學生愛語文、學語文、用語文的。

最後我想套用大詩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來一首《春日喜雪》作為今天評課的結束語,同時也將這首詩獻給在座的各位老師,獻給為我們上示範課的兩位老師:

好雪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入梅園,課堂異彩呈。對話有深度,感悟個性明。明日教苑裏,百花笑鵬城。

謝謝大家!

標籤: 力量 評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gaojian/x9xr3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