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稿件 >

《雞兔同籠》評課稿

《雞兔同籠》評課稿

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後的教學延伸。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雞兔同籠》評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雞兔同籠》評課稿 篇1

《雞兔同籠》是六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教材主要讓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以此來讓學生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受到祖國優秀數學文化的薰陶和感染。

這節課在設計時主要想體現以下特色:

一、注重解題策略的多樣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要突出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教學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運用了猜測、列表、假設、方程等多種方法分析解題。這樣,通過多種解題方法的探索和對比,使學生充分體會到解題策略的多樣性,讓學生積累了解決問題的經驗,掌握瞭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同時也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

在教學過程中,史老師在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所採用的策略中,有意識的滲透了數學思想。如:把《孫子算經》中的原題數據改小,變為例1的過程中滲透化繁為簡的思想;“列表”的策略中便滲透了變化和函數思想,“算術法”的策略中滲透了假設思想,“方程”的策略中滲透了代數思想等等。這些無疑給我們今後在數學課上靈活滲透數學思想是一個啟迪。

三、注重學生思維的培養

對於雞兔問題,在數據不大的情況下,都能用猜測、畫圖或列表解決,但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説,當數據較大時,猜測、畫圖和列表就有它們各自的侷限性,所以真正能夠適應於此類問題的具有普遍意義的一般方法還是假設法和代數法。在教學中,史老師注重了這些方法之間的聯繫和層次,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了思維培養。如:課始讓學生經歷無序猜想——有序嘗試的思維歷練過程。學生一開始接觸到這個問題肯定是摸不到頭緒,首先是猜想到底是幾隻雞,幾隻兔?接着嘗試列表解決,從8只雞、0只兔開始……於是就覺得依次嘗試能得到答案有些麻煩,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這樣就讓學生自然而然的結合表格進入到假設法的深層次思維與探究之中。學生的學習過程步步深入,思維也層層拔高,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學到了一種探索、學習的普遍思維方式和方法。

四、體現了教研活動的主題

本次教研活動主要圍繞學案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史老師的整節課堂設計時的各個環節無不體現了這一點。從每個學生的學案,教師對各個環節的要求,還有小組活動,集體交流等過程,都在讓學生通過預習、思考、交流等形式去理解知識,掌握方法。

建議:

容量太大了,很多學生還消化不了。與其這樣還不如把方程法砍掉,只講列表法和假設法,讓學生弄清楚弄透,也可以節約出練習的時間。

《雞兔同籠》評課稿 篇2

有幸聽了鄭老師上的《雞兔同籠》的一課,本想認真聽,好好做做筆記,吸取些經驗。可是聽得入了迷,坐在那裏,屏息靜氣地聽,在那兒算,雞幾隻,兔幾隻,三輪車幾輛,自行車幾輛。完全被講課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一樣,忘記了做聽課筆記。我想想這就是一節好課。現回想鄭老師的這節課,我覺得有以下亮點:

一、思維能力的培養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課初鄭老師提了一個問題“牛頓是一個什麼人?”“數學是用來幹什麼?”看似與本課無關的問題,可通過這問題他讓學生明白分類越多,想法也就越多。培養學生髮散的思維。為了取得牢固的知識,還必須進行思考,在讀完《孫子算經》原題,讓學生説題目是什麼意思?解決問題後,看着算式,説一説每一步什麼意思。用數學語言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在學完“8頭、26足”後,回到《孫子算經》原題“35頭、94足”這個問題,學生能快速想到幾種不同的解決方法,做到有始有終。教師還努力達到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使知識地運用中得到發展。

二、數學思想的滲透

“數學的價值不在模仿,而在創新,數學的本質不是技能而是思想”。本節課鄭老師有意識得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用“列表法”解決問題,滲透了函數的思想和方法;用“畫圖法”解決問題,滲透了數與形結合思想;用“假設法”解決問題,滲透了假設的思想和方法;用容易探究的小數量轉化《孫子算經》原題中的大數量的“轉化”解決問題,滲透了轉化的思想和方法;這些對於學生而言,無疑奠定了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把《孫子算經》中用“抬腿法”這種特殊而靈巧的方法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鄭老師用表演、編口令形式再現於課堂,極大地激發和調動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充分地傳承和弘揚了經典的數學文化,較好地體現和提升了課堂的教學品味。

三、解題策略的多樣

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是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充分發展的有效途徑。教學中,鄭老師組織學生先後運用列表法、畫圖法、假設法、等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方法:化繁為簡、化多為少、化亂為序、化雜為純四種解決問題策略。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了創新意識。

四、評價目標的多元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學習,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他們在數學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鄭老師在檢查學生預習中,對書中表格全填完的學生進行表揚,對錶格沒有填完也進行了表揚,讓學生懂得看侍一件事可以一分為二。經常聽到鄭老師説“沒準你就是馬頓、林頓”,“你太有才了”這類表揚的話,這類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話。

我的困惑:在一節課裏給學生介紹這麼多的解題策略,學生能消化得了嗎?是否對這些策略進行優化呢?在這節課裏重點要讓學生學會哪個解題策略呢?平時對於後進生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能讓他的思維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呢?

總之在鄭老師的課堂體現:教師應該為思維而教,讓學生形成運用知識的能力,並注重培養學生的這種智慧,使他們最終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師還努力達到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讓思維之花永綻放。

拓展:

雞兔同籠教學反思

雖然課已經上完,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也已經結束,但是我明白我們的教學工作並沒有結束,我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是就應靜下心來,好好地自我反思、總結的時候了。

一、對教材的分析要全面、到位,把握內在聯繫,分清主次輕重。

從一開始對教材的理解,就讓我對本課的教學倍感壓力,總有個疑惑:有部分學生已經能理解並解釋應用假設法來解決問題了,為什麼北師大版的教材卻不同人教版的教材一樣,提倡教給學生運用假設法、畫圖法、金雞獨立法、代數法、列表法……等多種方法解題,甚至是要求教師除了列表法以外的方法都不宜補充教學,以免干擾學生思緒。難道教學不就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水平出發?學生已經掌握的我們還要給硬逼回原點,從零開始嗎?

這一連串的疑惑多虧了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一語道破,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讓我重新細細地、全面地解讀教材,才明白其實假設法、畫圖法等與列表法並不是孤立的、互不相干的幾部分,而恰恰相反的,假設法、畫圖法與列表法一樣都是在應用假設的數學思想,它們是相互關聯的。教材將這一經典、傳統的題目“雞兔同籠”選編為“嘗試與猜測”一節,其目的是藉助“雞兔同籠”這個問題作為載體,讓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引導學生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的'觀察與思考,從而發現一些特殊的規律,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即逐一列表法、跳躍列表法和取中列表法。

二、注重思維潛力的培養和數學思想的滲透。

讓學生在參與觀察、猜想、驗證、綜合實踐等數學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潛力。用數學語言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培養學生思維潛力的重要途徑。從課初的隨意猜想到表格中的有序猜想,從一般驗證到表格中數據變化規律的發現,從列表法很快自然聯想到畫圖法、假設法,學生的思維經歷了從無序到有序、從特殊到一般、從借鑑到創新、從膚淺到深刻等方面的巨大變化,學生的思維潛力也隨之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教師有意識的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如:用容易探究的小數量替代《孫子算經》原題中的大數量的“替換法”解決問題,滲透了轉化的思想和方法;用“列表法”、“畫圖法”等解決問題,滲透了假設的思想和方法。這些對於學生而言,無疑奠定了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三、注重數學文化的傳承。

雞兔同籠問題是《孫子算經》中一道影響較大的名題,一向流傳至日本等國,引起了許多國家的眾多數學愛好者的廣泛關注。教學中,教師把“數學文化”和《孫子算經》及其中關於雞兔同籠問題的原題,用課件科學而生動地再現於課堂,極大地激發和調動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充分地傳承和弘揚了經典的數學文化,較好地體現和提升了課堂的教學品味,也讓“數學味”縈繞課堂,貫穿課堂始終。

四、真正讓學生親身經歷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讓不同的學生學有不同的數學。

由於學生原有認知水平的不同,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在同樣的列表中,學生的認知水平也有必須的層次。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並沒有提出統一的要求,允許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在交流時,有些學生用逐一列表的方法,也沒去指責他們,而是肯定他們想出的方法有序且不遺漏。再引導學生從上往下看、從下往上看、從左往右看發現規律,體會雞兔只數變化之間的置換關係。等待學生充分掌握規律,已經躍躍欲試了,教師再指引學生運用自己發現的變化規律在表格中調整驗證過程,進行二次調整,快一點找到答案?學生不但能夠應用跳躍列表法、取中列表法,來調整過程,而且部分學生已能把跳躍和取中的方法相結合起來列表解決問題。最後引導學生對解題技巧進行歸納與總結:做任何題目的時候,都要先認真思考、分析,根據題目的條件,選取適當的方法,找到解決問題的小竅門!

這樣學生在具體的解決問題過程中,他們根據自己的經驗,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學習的過程中,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本來只要求從3道題中任選1道題進行解答,沒想到一會功夫,已經一大部分學生把3道題都解答完了,就因為他們在自己親身經歷的調整過程中學會了將取中和跳躍的方法相結合,所以速度之快。這同時也體現了不同的學生在同一節課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的學生學有不同的數學。

五、教師要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的心裏,注意捕捉並利用課堂生成的新資源。

這是我教學這一課之前感到有困難的,也是我教學時做得不夠到位的地方。比如:學生猜出雞兔各幾隻後,有個別學生就開始用口算進行驗證。此時,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感覺需要列表的必要性不夠明確。

《雞兔同籠》教案

一、古語雞兔同籠題,揭示課題。

1、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生模仿古人讀題,説説自己的理解。

2、揭示課題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簡化雞兔同籠。

籠子裏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只腳。雞和兔各有幾隻?

2、探究方法

(1)列表法

雞876543210兔012345678

(2)畫圖假設

用圓圈來表示雞兔的頭。那麼,不管雞兔具體有幾隻,我們首先要畫幾個圓圈?

現在,我想請一位同學來説説看,接下來該怎麼辦了?

師根據學生的述説添畫腳,並適時地提問、板書:

少了幾隻腳?

2只2只地添,得添幾個這樣的2只?

94-70=24

24÷2=12

35-12=23

小結:看來,畫圖確實挺形象、直觀的,同學們也容易理解。

三、推廣應用,形成技能

“雞兔同籠”問題不僅在中國非常有名,還流傳到許多其他的國家。比方説

我們的鄰國日本,有一種“龜鶴算”的數學問題,就是從“雞兔同籠”演變過去的。

出示:有龜和鶴共40只,龜的腿和鶴的腿共有112條。龜、鶴各有幾隻?

師:請你們用今天這節課學到的方法來解決這道題。

四、全總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跨越了1500多年的歷史,探討了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其實,像“雞兔同籠”這樣有趣的數學問題,在中國古代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多瞭解這方面的資料,我想,對你們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本節亮點:

1、本節課,楊老師主要介紹的是”表格法“和”畫圖假設法“,讓學生一一列舉出來或者畫圖,化抽象為具體。

2、楊老師在處理”畫圖假設法“中,藉助畫圖,把每一步列式所求的什麼,引導學生説清楚。

標籤: 評課 雞兔同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gaojian/8zwxn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