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稿件 >

一分能幹什麼評課稿2篇

一分能幹什麼評課稿2篇

一分能幹什麼評課稿1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熱愛,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圍繞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我認為張老師的《一分鐘能幹什麼》這節課有這麼幾個特點:

1、教師能夠深入鑽研教材,靈活運用教材,各個環節設計意圖明確,針對性活動性強,有利於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課件設計生動、有趣、實用,能夠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問題,一個動畫、一個鐘錶、一段音樂,合理進行搭配,使整個課堂教學動靜有序、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參與情境,張弛有效地促使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

2、能密切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新課標倡導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己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因此張老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時,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情境,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如:導入新課時,用小學生最熟悉的遲到情境來讓學生初步建立分的概念,激發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滲透着數學就在身邊和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思想。如:看一看、説一説、做一做、估一估等活動,既有學生知識體驗,又把生活知識結合其中,體現了數學的生活化和情境化,有力地促進了學科之間的溝通和整合。在解釋與應用中,也充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從生活學數學,還原於生活,指導於實踐。並讓學生了解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一分能幹做的事,讓學生體會一分鐘雖短暫,但是可以產生巨大的價值,最後對名言的欣賞,以及讓學生説説在這節課的40分鐘有什麼收穫,充分讓學生感受到時間的寶貴,自然地滲透珍惜分分秒秒的品德教育,教育學生做時間的主人。

3、加強活動體驗,使抽象概念具體化。由於時間概念比較抽象,教師利用學生的原有認知和充分的體驗活動,使學生在獨特的體驗感悟“秒”。並讓學生不斷地、有層次地進行體驗,逐步熟練、準確地運用自己的方法來感受時間,在充分的內化使秒在學生的頭腦中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時間概念,例如:認識1秒時,師問:"你能用什麼方法記住1秒時,孩子的回答直叫人耳目一新:甩一下頭是一秒,跺一下腳是一秒,原地跳一下是一秒,彈一下手指是一秒,喝一口水是一秒等等。在估計一分時,學生都是邊做喜歡的事邊數數,他們藉助自己喜歡的方法來估計一分,部分孩子數數的速度太快,導致估得快了,張老師適時評價引導,使估計一分這個教學難點得到了很好的突破。在體驗一分鐘有多長時,教師先設計了“看一看”這一環節,讓學生靜等一分鐘,再看動畫一分鐘,以兩次活動對比的形式讓學生自由説説對兩種活動過程的不同的時間感受,讓學生明白感覺時間的長短有時還與心情和喜好有關。最後安排“做一做”這一環節,一系列的活動都讓孩子們欣喜不已,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孩子們真切的體驗到一分的長短,並把一分的概念用自己的動作或語言來代替,內化為自己的數學知識。

4、引導學思結合、學法提煉,提高數學學習能力。課堂教學中體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整合,注重數學思考方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發展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發現、估計等數學能力,採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活動等學習方法,所有知識都在學生活動中形成,學習效果好。在引導學生學習時,有意識讓學生帶問題思考,注意學法的引導,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一分能幹什麼評課稿2

各位老師好:

我評課的內容是李老師執教的北師大版小學教學二年級上冊《一分能幹什麼》。

20分鐘的授課使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此時此刻我最想説的一句話就是:“李老師的思維是靈動的,李老師的課堂是有生命的。”接下來我就結合以下六個方面來談一談我的感受。

1、三維目標——“實”

目標是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力。有了實實在在的目標,我們做事的積極性和效率就會越高。李老師在認真研讀了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恰切的教學目標,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者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節課下來真正起到了一石三鳥的`功效。

2、設計理念——“新”

提起“喜新厭舊”這個詞,我想很多人會持以批判的態度,而我則不然。我覺得喜新厭舊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有誰會説自己不喜歡新奇的事物呢?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好奇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同時就應該想方設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做到“以新制勝”。李老師這節課就給人留下了耳目一新的感覺,她能夠從本班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學生創設各種新穎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去感受一分有多長。再比如説李老師在開課之初就朗誦了一首自己編寫的小詩,詩意濃厚,語言優美,看似簡單卻一下抓住了學生的心,輕鬆地把他們帶入到了今天的課堂中。

3、教學程序——“清”

李老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設計了“激情導入”——“情感體驗”——“自主探究”和“思維拓展”等教學環節。各部分緊密相連,過渡自然,程序井然有序,讓學生明明白白地接受了新知。

4、教學方法——“活”

呂叔湘曾指出:“一個成功的老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教活了。如果説一種教學法是一把鑰匙,那麼在所有的教學法之上還有一把總鑰匙,那就是‘活’。”

李老師的教法活主要表現在她能夠聯繫生活實際,運用電教手段輔助教學。她為學生精心製作了新穎的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設了具有一定情感體驗色彩的學習和交際情境,使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理解了分和秒的關係,從而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學生的學法活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學習興趣濃,積極性高,參與意識強。他們通過動手實踐,如寫黑板字,拍手等方式感悟新知,自主學習,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雖然只有20分鐘的時間,但我們不難看出李老師和她的學生已經把學習體驗為一種快樂而不是負擔。

5、教學技能——“強”

李老師文化底藴深厚,教學基本功過硬,教態自然大方,具有親和力。面對特殊的學生能夠靈活駕馭課堂,合理有效的開發課程資源,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愧為一名多才多藝的陽光教師。

6、教學效果——“真”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此時此刻我已不想用成功或者失敗這樣的字眼來評價李老師這節課,面對這個充滿生命的課堂,所有的語言都顯得有些蒼白,於是我選擇一個“真”字來抒發內心的感受。李老師用心備課、上課,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在同學們面前,而學生也懷着一顆真誠的心走入她的課堂,20分鐘下來,師生順利地完成了三維目標,突破了教學重難點,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坦白説,我是一個很感性的人,我不是很喜歡數學,我總覺得數學過於理性、有些生硬。可是就在今天,短短的20分鐘卻徹底征服了我,此時我才發現,原來用心體會,數學也另有一番韻味。

今天我和李芯蕊老師還有李貴賢老師能代表本溪市來參加這次活動,我們倍感榮幸。也許我們的表現不夠盡善盡美,可是我們已經將本溪老師最靈動、最閃光的一面展現在了大家的面前。請相信,只要太陽依舊會從東方升起,我們本溪老師對教育事業的追求就永遠不會停息!

標籤: 評課 幹什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gaojian/77llo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