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一分能幹什麼》説課稿

《一分能幹什麼》説課稿

教材分析:

《一分能幹什麼》説課稿

本單元主要是教學時、分、秒的認識,初步體會時、分、秒的意義。而本節課是在前一節課學生已經認識鐘面上的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的基礎上,通過一分能幹什麼的實踐活動,不僅能使學生體驗時間的長短,體會時間的價值,從而使學生懂得珍惜時間。併為後續學習根據鐘面説出經過的時間作以鋪墊。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在實際情境中,讓學生建立一分鐘和一秒鐘的概念,體會分與秒的關係,培養學生分析、體驗、估測的能力。

2.過程目標:在具體活動中,讓學生親身體驗一分鐘的長短,從中感受時間的意義。

3.情感態度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教育學生從小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一分鐘的概念。

(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

教學難點:

估計一分鐘有多長。

教法學法:

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農遠資源中的課件來輔助教學,讓學生在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並通過合作交流發現分與秒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課伊始,我利用學生語文課上剛剛學過的一篇課文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先來看一個小圖片,(播放課件)聽一聽,還記得這是誰嗎?對了,這是咱們學過的《一分鐘》這篇課文裏的小元元。讓我們再來回憶一遍。對於這個故事你想説些什麼呢?是啊,一分鐘很重要,那一分鐘究竟有多長呢?一分鐘能做些什麼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分能幹什麼。(板書課題:一分能幹什麼。)由元元因貪睡一分鐘而遲到了二十分鐘為切入口,從而引入一分鐘能幹什麼,讓學生主動進入探究的場地。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所在,這裏我分兩個層次進行。

第一層次:認識秒。

首先,我讓學生拿出小鐘表放在耳邊聽聽,讓學生説説聽到了什麼?在學生興奮的回答中追問:這 滴嗒聲是鐘錶上哪個針發出的?哪根針是秒針呢?對,鐘錶上最細最長,跑得最快的針就是秒針。這樣把學生的.視線拉回到秒針之上,那你知道秒針滴嗒一聲走多遠?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演示秒針走一小格)。通過觀察學生髮現秒針滴嗒一聲走1小格。我馬上給予肯定:對,秒針滴答一聲走過一小格就是一秒。板書: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那秒針走5小格是幾秒呢?(課件演示秒針走5小格)。走8小格呢?這時,我並沒有滿足學生初步的感知,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秒,我和學生一起投入到有趣的我是小秒針活動:同學們,我們來做個小秒針吧,請你閉着眼睛用自己的一隻手臂表示秒針,嘴裏發出滴嗒聲,走出1秒, 5秒, 10秒,學生模仿秒針,一步步從自己身邊找到秒的影子。學生的估計能力就這樣一點一點的提高,為估計一分有多長奠定了基礎。然後我及時拋出問題:猜一猜一分鐘內能聽到多少次秒針走的滴答聲?很自然的進入了第二個層次。

第二層次:探究分與秒的關係。

學生認識分與秒的關係存在困難,所以在教學中,我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通過猜一猜1分鐘內秒針走了多少小格?充分讓學生猜想,帶着問題去觀察,去思考。(課件演示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的全過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秒針走一圈,分針有什麼變化?認真思考,秒和分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學生通過觀察和交流很容易就發現:秒針走一圈,分針剛好走了一小格,從而得出結論1分=60秒(板書:1分=60秒)

三、實踐體驗,感受一分鐘

一分鐘是抽象的,如何讓抽象的時間概念在學生心中深深紮下根呢?我覺得只有讓他們體驗體驗再體驗,在農遠資源設置的情境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能力。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3個活動。

活動一:體驗1分鐘

用課件上的鐘面計時1分鐘,讓學生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活動,如:讀課文、寫字、數心跳、畫畫等。集體計時,彙報結果。全體同學在參與中體會到一分能做很多事情。

活動二:為了讓學生更深刻體驗一分鐘,提高估測的能力,我先讓學生估一估:如果沒有鐘錶你能用什麼方法估計一分鐘有多長呢?學生用拍桌子、在原地跳、數數、點頭、跺腳等方式來估計1分鐘。接着聽一首歌曲,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估一估這首歌大約用了幾分鐘,(課件出示)在反饋時我找估計比較準的學生説一説自己是怎樣估計的,用什麼方法?這樣設計的目的基於兩點考慮:第一,是讓學生從估計一分鐘到估計幾分鐘的過程中學會從生活中找到一些規律,提高估測能力,有效的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第二是還有學生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彙報的同學可以為他們提供思路,以點帶面。

活動三:精彩動畫1分鐘和耐力體驗1分鐘。首先讓學生看一分鐘的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然後讓學生單腳站立,手平舉。看哪個小朋友能堅持1分鐘。教師計時。活動後交流:精彩動畫1分鐘和耐力體驗1分鐘,你有什麼感受?讓學生明白感覺時間的長短有時還與心情和喜好有關。

四、鞏固運用,實踐拓展。

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兩道不同層次的習題。(課件出示)

第一題旨在訓練學生時、分、秒之間關係的轉換。

第二題旨在訓練學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選擇恰當的時間單位。

五、師生互動,全課總結。

課已接近尾聲,為了再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感受數學的魅力所在,我在音樂的伴隨下,給學生介紹近年來發生的一些事情:(課件出示,教師讀)

人造地球衞星、運載火箭發射在一分鐘內完成,併成功進入太空;

在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前的一分鐘,人們的心情是無比激動;

2008年汶川地震在搶救被埋在廢墟里的人員時,那一分鐘一秒鐘是何等重要,每爭奪一分一秒就可能生還一個生命。

在第十四屆世界盃足球賽中,德國隊就是在最後1分時間進了一球,從而贏得了冠軍。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正如人們常説,珍惜時間就等於珍惜生命。

最後,我總結性提問:剛才大家都嘗試了在1分鐘裏做了一些事情,那麼你感覺1分鐘的時間怎麼樣?以前你有沒有過浪費時間的情況,以後你會怎麼做?讓學生聯繫自己生活中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有助於形成良好的惜時習慣。

六、應用

二年級的小學生,他們正處在具體形象、聲音、色彩發展的年齡階段,利用課程資源提供給我們的畫面和聲音,學生就能投入到畫面中去認真觀察、認真思考,因此,本節課我以農遠資源中的課件為主線,把它與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具體,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板書設計:

一分能幹什麼

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

一分=60秒

《一分能幹什麼》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建立一分鐘的概念,這樣的板書,突出了重點,使學生一目瞭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以上是我説課的全部內容,請大家批評指導。謝謝大家。

標籤: 幹什麼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xwel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