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中作文 >初中生作文 >

端午節初中作文

端午節初中作文

“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讚美。

端午節初中作文

開心的端午節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端午節、重陽節、春節、中秋節……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説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粽子,插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的習俗。

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看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嘉信茂廣場舉辦了一個包粽子比賽的活動,我媽媽幫李奶奶報了名。我們組成了一個助威團,成員有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比賽現場。

好傢伙,參加比賽的奶奶可真多呀,一個個信心十足,躍躍欲試。主持人宣讀完比賽規則:五個人一組,六分鐘的時間,看誰包得多,又不灑米,還要外型美觀。包粽子比賽正式開始了,不一會兒時間有的奶奶包了十一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六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粽子,有的奶奶包了枕頭型的粽子,比賽非常激烈。終於輪到李奶奶上場了,我們懷着緊張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賽。開始比賽了,只見李奶奶拿了兩片粽葉捲成了一個喇叭形狀後,左手拿着卷好的粽葉,右手放了兩勺米,然後一包小粽子就出來了。李奶奶又趕緊把繩子的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圍着粽子繞了兩圈,一用力,繩子斷了。李奶奶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了。我們就給李奶奶加油鼓勁,她很快調整了過來。比賽結束了,李奶奶本來包了八個粽子的,可是一個還沒扎繩子,另一個一提起來就把米灑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個粽子。最後評獎的時候李奶奶得了一個參與獎。

這個端午節我們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快樂。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

梅子熟透以後,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

我的家鄉在東北的山區。村莊的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羣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陰”。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澗溢出,淌過炊煙繚繞,雞鳴狗叫的村莊。千百年來,古樸安寧的村莊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大山的懷抱中,吸收着大地的靈氣,沐浴着陽光的光輝。

野鵑花開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於是,我處在異國他鄉而又回憶起在故鄉過端午節的情景來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跟外地一樣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點鐘,母親起牀,把事先準備好的五色小繩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繩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紅一色,青一色,好玩極了。

端午節過了,等到第一場雨,孩子睡着後母親在悄悄的'把小聲解下來,扔在水裏讓雨水將其沖走。

用五彩的紙疊了連環小寶燈掛在門楣上,象徵着一年的五穀豐登,衣食無憂。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腫的流膿的膿包,疼得我不得安寧,這時八一公公説“毛毛,你等着,我去弄些薆蒿來。”直到下午,他才回來。我聽人家説這玩意放在水裏煮沸後,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後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後我問八一公公緣由。他説“你這娃子走運,逢上端午節,不然,可夠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於恰逢上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吧!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後,家家户户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裏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如今,媽媽也如法炮製,材料一樣,但入嘴後口感卻不一樣。我提醒媽媽:“你用的是這裏的酒,而不是家鄉自己釀的酒啊!”

我同媽媽已離開家鄉多年,但故鄉的山山水水,人情風俗在我心屏上總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節已經過完,我多想問問:親愛的鄉親們,你們又釀端午酒了嗎?

 我愛的端午節

想起端午節,我就感動。

西方有很多很熱鬧也很有歷史淵源的節日,紀念那穌誕辰的 聖誕節,感念印第安人對第一批美洲移民的幫助的感恩節,還有 其他的復活節、化粧節、萬聖節等不同名目的節日中國也有很 多很熱鬧也很有歷史淵源的節日,從春節到元宵到中秋到重陽, 每隔兒十天大概就有一個,或與團圓有關,或同愛情有關,或和 長壽有關……可是,其中只有一個節日只和一個人有關,只有一 個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在楚國曾官至諫議大夫,官位雖不大,卻是楚王身邊的 紅人,應説是有權有勢,給他一個顯赫的頭街應該沒問題但人 們紀念他只記住了他是詩人,記住了他茫然中寫下的《天問》, 記住了他孤憤中寫下的《離騷》,記下了他飄零的身世,記下了 他的抑鬱不得志這是一個詩人的經歷,也是一個凡人的經歷、 人們願意永遠記住他,是因為人們在紀念他的同時也在紀念自 己,屈原的吶喊成了自己的吶喊中國封建文化壓抑人的個性, 然而中國人的傳統裏從未泯滅對自我意識的反省和追尋。

端午節又不僅紀念屈原、 端午節還與賽龍舟有關,與水有關,與死亡有關。

人們紀念 屈原,很大程度上是在紀念他的死,一個詩人的死,一個楚國人 的死.秦滅楚,楚國王朝覆滅楚國的將相士卒有的被殺,有的 被俘,有的逃亡,更有的投敵屈原也有許多選擇,但他選擇了 死“國破家亡,復興無望,活着還有何意義?”這是屈原的自 白,也是楚國人的自白中國傳統紀念這樣的死,是因為中國傳 統對“愛國”思想的認可,對“寧為王碎,不為瓦全”的精神的 尊敬,這也是中華民族得以存在發展的最寶貴的精神品質_、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了又過了,在這個被人們紀念了兩千 多年的日子裏,我們想到的不應僅僅是吃粽子,去看賽龍舟看熱 鬧,我們應該時時提醒自己在這個日子裏思考兩個問題:第一, 我;第二,我與祖國 。

這是我們的傳統。

心繫端陽

每過端午節,我總會想起陸游的《乙卯重五詩》:“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子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這首詩描寫了南宋人們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吃粽子、插艾葉、儲藥、配藥方等。

至今過端午節,仍然有着這樣的習俗,吃粽子,賽龍舟。 其實,吃粽子和賽龍舟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來的: 相傳當時屈原提出了許多愛國主張,國王不採納。後來國家淪喪,他悲憤不已,於是投江自盡。這一天正好是農曆五月初五。一些敬愛屈原的人聽到此消息後,便搶着出船去救他。為了不讓魚蝦咬食他的身體,大家都睜着往江裏投食,後來演變成把包成的粽子投入江中。兩千多年來,人們以粽子作為屈原的祭品。

賽龍舟,也有一段關於紀念屈原的傳奇故事。在屈原投江自盡後,楚國人因使不得賢臣死去,許多人划船拯救,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逢農曆五月初五,便以划龍舟紀念屈原。借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現在,人們早早就把龍舟修整好,一至五月初五,龍舟便紛紛下水,劈波斬浪的“黃龍”、“白龍”、“紅龍”、“青龍”像離弦之箭一般駛向前方。鼓聲、鑼聲、喝彩聲、吆喝聲響成一片,場面極為壯觀。

端午節的各種習俗,都是人類對美好事物的嚮往。端午節的各種風俗,既有紀念屈原之意,又有衞生保健的內容。其實,我認為端午節更多的應該是飽含着愛國之意。作為年輕一代,難道我們不該向愛國詩人屈原學習嗎?

標籤: 端午節 初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zhongzuowen/chuzhongyingyu/wy0wz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