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端午節初中作文2020

端午節初中作文2020

端午節初中作文20201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

端午節初中作文2020

端午節傳統習俗是吃粽子。快到端午節了,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着包粽子活動,大人們先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然後放入糯米等各種調料,包成立體的三角形,再用細繩纏緊。

粽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餡的,還有加蛋黃的等等

就連粽子的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如:圓形,三角形……讓我看的眼花繚亂。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拿來蒸,過上半個鐘頭,媽媽把粽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粽子像一個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撥開它的竹葉,我又看到裏面的糯米從肉色變到黃色,我情不自禁的嚐了一口,啊!好吃的無法形容……

忽然,我聽到外面傳來了一陣陣“嘿喲”,“嘿喲”的吶喊聲,我連忙從窗口望出去,只見湖裏的龍舟上一個人在擂鼓,還有八個人在劃漿,而且比賽隊員都整齊有規律地吶喊着,划動着,個個都生龍活虎,並且精神抖擻。看那一艘艘龍舟就像一支支發射出去的利箭一樣向前衝去。在岸上的啦啦隊員們也都大聲的喊着;“加油”,“加油”!龍舟聽到大家為它喊“加油”似乎變得更快了。

啊!端午節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趣味無窮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那就好了!

端午節初中作文20202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端午節最早源於戰國時期,當時有個叫屈原的楚國人,他在楚王身邊做官,是一位忠臣。昏君楚王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而賽龍舟是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而粽子則是百姓不忍心忠臣被魚蝦吃食,故而將米飯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屍。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呀,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們要好好的繼承下來!

端午節初中作文20203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多呀!就連外國人都説中國的傳統文化叫呱呱。那麼,我來介紹一下我國的傳統文化——端午節吧!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來的。屈原生長在楚國,那時的楚王昏庸無道,使得楚國面臨滅亡,因此,屈原很憤怒,抱着一塊大石頭投河自盡了。人們為了不讓河裏的魚和傳説中的龍把屈原的屍體吃掉,紛紛回家包粽子、煮鹹鴨蛋往河裏投,這樣可以讓河裏的魚、龍吃粽子和鹹鴨蛋而不吃屈原的屍體。

今年的端午節人們還是想往年一樣包粽子紀念屈原。我對媽媽説:“媽媽,我們也包粽子紀念屈原吧!”媽媽説:“好呀!”“ye!”我歡天喜地地跳着。説完媽媽就帶着我搭計程車去了超市。在超市裏買了一些糯米、白砂糖。接着又去菜市場,在菜市場買了包粽子用的粽葉。回到家後,媽媽告訴我包粽子的程序,她説,首先把糯米浸泡在盆裏,還告訴我説要浸泡一至兩個小時呢;然後把粽葉洗乾淨再浸泡一會,泡好後再把粽葉放到熱水鍋裏煮一煮。最後把粽葉折成一個漏斗形狀,把浸泡好的糯米放進去,一定要塞實。再用棉線把粽子捆綁不讓其散開,粽子就包好了。這時燒一鍋熱水,將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煮熟就可以吃了。

哈哈,經過幾個小時以後,一盤香噴噴的粽子新鮮出爐了。看着粽子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於是我便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就這樣,端午節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而粽子也則成了一道傳統美食流傳下來了!

端午節初中作文20204

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説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盼星星,盼月亮,按照我們吉林的習俗,昨天端午節終於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粽子葉,包粽子。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媽媽給我係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媽媽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着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保佑我們人間的平安。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裏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後,今天的主角——粽子,終於登場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草,香滿堂。吃白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初中作文20205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今年的端午節我學會了一個新本領——包粽子。

端午節這一天,我看到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插上了艾葉,有些人還佩戴了香囊。小朋友佩戴香囊的比較多。香囊的樣子各式各樣,都很漂亮:有菱形的、方形的、顏色有紅的、黃的……可好看了!我走在樓道里,樓道里飄香着粽子的味道,真香啊!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來了,肚子早已咕咕叫了!我跑到家裏,告訴媽媽我也想吃粽子,媽媽不緊不慢的説:“別急,別急,我們等會兒到奶奶家還要包粽子呢!”到了奶奶家,只見奶奶已經把材料準備好了:江米、紅棗、花生、箬葉。不等奶奶開口,我就搶着説:“做粽子可簡單了!我們把材料準備好,用箬葉一裹再一煮就可以了!”我有點兒得意,心想:奶奶一定無話可説了,我已經把做粽子的.全部過程都説了下來,奶奶一定覺得我太聰明瞭。可奶奶説:“你説得簡單,包粽子可有許多講究呢!”我不相信,包一個小小的粽子能有什麼講究?

開始包粽子了。我自告奮勇,決定第一個試試。我拿起箬葉,包住江米隨便纏了幾圈。纏出了個圓不圓、方不方,也不是菱形的東西。我拿出紅絲線,心想:奶奶平時給粽子“五花大綁”,真難看,我可以纏一個漂亮一點的嘛!我用線圍着粽子繞了兩圈,然後繫了一個好看的蝴蝶結,太美了!我自己都佩服自己。可我剛一鬆手,粽子就“散架”了。箬葉一鬆,江米從裏面掉了出來,讓我白高興一場。

奶奶見了,來給我們做示範。箬葉經奶奶三折兩卷就包成了一個粽子。奶奶還教我們包粽子的竅門,大家試了好幾次,終於學會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裏美滋滋的。

今年的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收穫可真不小呀!

端午節初中作文20206

又憶端午節每當梔子花開,粽子飄香時,我就想起小時家鄉的端午節。

我的家鄉在蘇北的一個農村,在我們家鄉端午節其實很簡單,也就是包粽子,吃粽子。記得在端午前半個月的時間,父母會吩咐我們小孩去河邊摘蘆葉,用來包粽子。聽到父母的吩咐,我們就像接到聖旨似的,幾個同齡的小孩一起興高采烈地奔向河邊,只見河兩岸長滿了蒼翠的蘆葦,葉子又寬又長,隨風飄來發出沙沙的聲響,就像少女在在跳舞在歌唱。不一會兒你就會發現每個人手裏都已是滿滿的蘆葉,我們會用稻草把蘆葉紮成一個個小捆。扎累了,大家會坐在河邊,挑出一片蘆葉輕輕一卷,再用槐樹的刺將其固定好,這樣一個簡易哨子就做成了。放在嘴邊一吹,立刻發出清脆的聲音,只見大家爭先恐後的吹起來,那聲音一聲高過一聲,起此彼伏,煞是好聽。這時聞聲而來的父母會阻止我們,説這樣會招來蛇羣,不安全,現在才知道那是迷信的説法。蘆葉摘完後小孩們嬉鬧着,哼着小曲滿載而歸。到家後,父母會將我們摘的蘆葉用繩子串成一圈掛在屋檐下,這時你會發現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都掛滿了蘆葉。

到了端午節這一天,外婆會早早的起牀,在廚房裏燒上一大鍋開水,將蘆葉放在開水裏浸泡,這叫燙蘆葉。還沒起牀的我遠遠就聞見一陣陣蘆葉的清香,於是立馬起牀。這時外婆已將燙好的蘆葉放在一個木質的長桶中,桶邊上放着一個淘米的竹籃,裏面盛着雪白的糯米。

這時外婆會交給我一個神聖的任務,就是把蘆葉一片一片的整理整齊,並用剪刀將蘆葉的根部修剪掉,這樣外婆包粽子就會節約不少時間。蘆葉剪好後,外婆就拿上三四片蘆葉往手裏一夾,掰成一個錐形,用小碗江將米倒入錐形中,並用手指輕輕的彈幾下,目的是去除空隙,將米弄實;再將錐形意外的蘆葉部分往上輕輕一翻,在往下一繞,而後用經過開水燙過的稻草僅緊緊地紮在蘆葉的外面,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外婆會根據家裏人的不同愛好包上各種夾心的粽子,有赤豆的,花生的,豆瓣的,實心的。外婆的手很巧,會包好幾種形狀的粽子有,三角錐體的,四角錐體的,六角頭的等。粽子包好後,外婆會馬上將粽子放到鐵鍋裏煮,只見爐膛邊堆滿了木材,爐膛裏的火很旺,紅紅的火光映照在外婆慈祥的臉上,此時鐵鍋裏不時飄來粽子的清香,看着這一切,我感到特別的美好。大約三四個小時之後,粽子就熟了,外婆會將第一個拿粽子給我吃,看着我狼吞虎嚥的樣子,外婆開心地笑了。

而如今外婆已經去世二十年了,外婆那慈祥的面容和她包的粽子會永遠留在我幸福的記憶中。

端午節初中作文20207

端午節到了,媽媽從超市裏買來了艾草掛在門上,等幹了給我洗澡。據老人説可以去除百病哦!媽媽的好朋友阿姨還送給我們一些粽子,有白米的,有肉的,還有香腸的。

下午還要自己動手包粽子哦,我開心極了,全家聚在一起,圍着一個大盆包起了粽子,看似很容的事,我折騰了半天也沒有包成功一個,媽媽鼓勵我説,多練習就好了,粽子包好下鍋,幾個小時過去了,我迫不及待地去打開鍋蓋,熱氣騰騰的煙從鍋裏冒出來,我一看哇!粽子們一個個都變了顏色,看上去非常可愛,媽媽幫我剝開一個,我急忙咬了一口,軟軟的,糯糥的,真好吃,連隔壁的小狗看見了,都流下了口水!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外婆一早就包了香香的粽子,還給我講了關於端午節的一些故事,很有趣。可惜的是我沒學會包粽子,覺得太難包了,外婆安慰我説,等到明年再認真學習一下,一定能學會的。

一家人吃着外婆包的粽子,有説有笑,度過了一個有趣、快樂的節日!

今天吃過早飯,爸爸和媽媽帶着我和表姐來到中山公園玩,到了中山公園,看到了好多人呀!

首先,我們去了人工湖那裏去坐船了,到了那裏,我爸爸就去買了可以做4個人的小船的票,上了小船,爸爸和媽媽滑船,我和表姐坐在旁邊看風景,到了湖中央,我們看到了一位叔叔拉了一小船氣球,正在湖上面撒氣球。大家看到了氣球,都去搶了起來,我們也把船開了過去,跟大家一起搶了起來,到最後,我們搶了很多很多的氣球,搶完氣球,我們就回去還船了。

然後,爸爸又帶我們去了遊樂場,到了遊樂場,看到了很多的小朋友都在拍着隊玩自己喜歡的遊戲,我們就找我們喜歡的遊戲,找呀找,終於找到了我最喜歡的迪斯科轉盤,還好,那裏的人不是很多,排了一會兒就輪到我們了,我坐在轉盤上,轉盤搖來搖去的,真爽呀!不知不覺的這一盤就結束了,玩過以後,也到了中午該吃放的時間了,爸爸就帶着我們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傳統節日,那就是端午節。端午節裏面有許許多多的風俗習慣,比如: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河等。這些都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

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戰國時期,屈原是楚國楚懷王的大臣。屈原是一個身心愛國的人,他想了各種辦法來治理自己的國家,抵抗外族的侵略。而那時的皇帝卻好吃懶做沒有接納屈原的建議,使得楚國越來越弱,最終被別的國家打敗了。

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被打敗了心裏時常傷心,可又不想拋棄自己的國家成為別國的奴隸。就在五月初五的那天,抱了塊大石頭跳進汩羅江自殺了。

楚國的老百姓們聽説這件事後非常傷心,都紛紛地趕到江邊祈禱屈大夫平安。有幾個漁夫開着自己的小船在汩羅江裏來來回回地打撈屈原的屍體。漁夫們一邊打撈一邊拿出幾個粽子“撲通”“撲通”地扔進汩羅江裏。嘴裏還大聲地喊道:“大魚,大魚你去吃粽子吧,千萬不要把屈大夫當食物吃掉。”又有個老醫生捧來了一大壇的雄黃酒把它倒進了汩羅江希望把那些蛟龍水獸藥暈了,不要去傷害屈大夫。由於沒有打撈到屈大夫的屍體,汩羅江裏的小船越來越多,漁夫們遲遲不肯離去。這就形成了後來的划龍舟比賽。

從此,端午節的風俗就流傳了下來。每年的這天,人們就會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河,以此來紀念屈原。

我們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還有許多傳統節日。有中秋節,重陽節,七夕節,……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它是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賽龍舟,吃粽子,還掛菖蒲蒿草,艾葉,薰倉術,據説是為了避邪。

每到端午節我都會到東門看賽龍舟,每到這時,九龍淵公園就人山人海,鑼鼓喧天人們盡情慶賀這一傳統節日,懷念屈原。

我們還會吃粽子,有時買,有時媽媽也會買棕葉自己包。

這就是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

每次端午節,我和媽媽都要到外婆家吃粽子,看賽龍舟。

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呢?原來是這樣:有一個偉大的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滅亡,所以投江自盡。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往江裏扔粽子,讓魚兒不吃他的屍體,吃粽子。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也是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在外婆家,外婆去買粽子,我就想起了賽龍舟。於是,我打開電視機,看起了賽龍舟。

看着看着,外婆把粽子買回來了。煮好後,那香味撲鼻。我口水也“飛流直下三千尺”。我連忙拿一個粽子吃起來,看見碧綠的粽葉包着晶瑩透亮的糯米,吃在嘴裏,軟綿綿的,好吃極了!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要好好珍惜它。

端午節初中作文20208

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如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而我最喜歡的就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端午節。

每到端午節,我們就會一起吃粽子。一大早,媽媽就熱了幾十個粽子,鍋裏飄出一股股濃濃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一個,看,粽子的糯米是褐色的,中間有一塊色澤誘人的肉和金黃的蛋黃。看着這美味的粽子,我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忍不住地咬了一口,真是太美味了!我一邊吃着粽子,一邊聽媽媽給我講屈原投江的故事。原來,包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就是要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啊!

吃完粽子,我們一家人一起去江邊看賽龍舟。江邊人聲鼎沸,只見裁判用信號槍“砰!”的一聲槍響,龍舟上的健兒們一邊喊着“嘿嘿嘿”的口號,一邊整齊有力地划動着木漿。每一條龍舟都互不相讓。戰況非常激烈,大家你追我趕絲毫不敢放鬆。觀眾們情緒高漲,大聲吶喊着給他們加油鼓勁。我站在人羣中,被這種節日的氣氛緊緊包圍着,不由自主地感歎——端午節真有趣!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節日——端午節,你最喜歡的節日是什麼?也來介紹一下吧!

端午節初中作文20209

一滴水中見大海,一粒米中見世界。

  ——題記

它從汨羅江的波浪裏悄然走來,幾千年的那朵浪花猶如一滴水彩,把中華大地染成粽葉式的青綠,從此讓每一個角落都瀰漫着旦古不變的艾香。

從小到大不知過了多少個端午節了,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就是吃粽子,賽龍舟。對我而言就不是那麼新鮮了。但這節日畢竟是一種民族文化的傳承,品嚐浸潤的歷史味道。所以對我來説“吃”就成了過傳統節日的重要內容。

清晨,我舒伸着懶腰來到母親面前,看着她手裏拿着艾草,快速的捲成一個“三角錐”,左手伸進剛洗好的米盆裏,抓一把米往“三角錐”裏,聽着米粒互相碰撞的聲音,我心情格外舒暢,“母親我可以試一下嗎?”我望着母親滿眼期待的目光。“可以”,母親笑了笑,她手把手的教我,待我學的有模有樣後,我笑眯眯的望着母親,時不時的舔舔嘴巴,發出“巴巴”的聲音。母親一看我這樣,便知道是我嘴饞了,起身把剛做好的粽子輕輕的放在鍋上面,蓋上蓋子,又接着回來繼續做。我很熟練的包完一個又一個,時間隨着艾草的清香溜走了,一分一秒的過去了。

很快,半小時過去了,我漸漸聞到了粽子的清香,我順着香味飄了過去,“哇,可以吃了耶。”我嘀咕道。“你打開的時候小心點,別燙着了。”母親笑笑。“呀,眼前大霧一片。”我摸尋着粽子的蹤跡。我小心翼翼的把粽子捧在手中,翻來覆去的吹氣。我拿到母親面前,像個小饞貓一樣盯着她。待母親點點頭,我才迫不及待的解開它的腰帶,扒開它的衣服,聞着它的清香,咬一口在嘴裏軟軟的,令人回味無窮!我放在母親嘴邊,示意她也嚐嚐,“嗯,味道不錯。”

一點點的景象在我腦海中消失了,我不禁感歎到,我是有多久沒和母親一起了呀?今年的端午節母親在那裏,我在這裏,沒有一起吃粽子……

“端午節快樂”我激動的給母親發着,“你也快樂”,收到母親的信息,我熱淚盈眶。我似乎又聞到了母親手中粽子傳來的清香。

粽香已然遠去,在我心中烙下一片揮之不去的惆悵……

端午節初中作文202010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描寫端午節的初中作文:我最喜歡端午節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每年的農曆五月五就是端午節。

這端午節顆是我國傳統節日啊。在那的時候天,人們都要包粽子、賽龍舟。媽媽一大早就去買包粽子的材料。超市裏的人可真多呀!媽媽都買了2個小時才買到。材料買好了,我們把材料洗了洗,材料洗好了。我們開始包粽子了,連年紀很老的奶奶也來幫忙包粽子。粽子包好了,我們拿粽子去煮。過了一下粽子煮好了。我們全家人吃起了粽子。哇!那粽子真好吃。

還有賽龍舟。一大早媽媽就煮起了飯,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和媽媽要去參加龍舟大賽。我們吃完早飯,就去比賽場地了。比賽開始了,我和媽媽劃呀劃終於超過了1號。我們劃了差不多1個小時。終於到了終點,我和媽媽很高興。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贏了。獎品是大粽子。我們把大粽子抱回家給奶奶吃,奶奶説“我很喜歡”。

這就是我最喜歡端午節的原因了。

標籤: 初中 端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dpvz2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