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中作文 >初中生作文 >

共築綠色羊城我能行作文

共築綠色羊城我能行作文

作文第一篇:印象中的羊城

共築綠色羊城我能行作文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位於廣東珠江三角洲北部,瀕臨南海,為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是中國南方最大城市。

廣州歷史悠久,周朝時,楚國派大臣來到這一"百越"人聚居的地方,"百越"歸服於楚時稱楚庭。周赧王時,在南海之濱築城,稱南武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任囂率兵統一嶺南,設立南海都,廣州當時稱番禹。任囂任南海郡尉,築番禹城,俗稱"任囂城"。這是一座小城,在今廣州倉邊路舊倉巷一帶。漢初,趙倫接管南海郡,併吞附近地區,建立了南越國,自立為南越武王,其王朝歷經五世93年。趙倫以番禹為首邑,將番禹城向東西東、廣西省區大部,這是廣州名稱之始。唐為嶺南道治。五代樑貞明三年(917年),南海王劉襲在此稱帝,改元乾亨,國號大越。翌年改稱漢,史稱南漢,升廣州為興王府,作為都邑。三國至唐末五代時期,廣州城曾向南擴大,因臨近江邊,常為洪水所淹,南海王劉隱鑿禹山,取土墊高,拓展城垣,名為新南城。宋代為廣東東路治。明代為廣州府。1645年,朱聿鈎曾在廣州建立了為期44天的南明小王朝,改元紹武。清沿明治。1921年廣州市政廳成立,為廣州正式建市之始。宋代時廣州城垣修建多達十數次。北宋時先後修築了中、東、西三城。中城又稱子城,是以南漢舊城為基礎,東抵甘溪,西抵古西湖,南至大南路,北至越華路,周長2.5公里。東城以趙倫城東部舊址為基礎,西接子城,東至芳草街,北至豪賢路,南抵文明路。1071年增筑西城,周長6.5公里餘,規模最大。

明代廣州是當時嶺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洪武和嘉靖年間,曾兩次擴建城牆。第一次擴建時,把宋代三城合而為一,稱老城,周長10.5公里。明後期,又在老城南增築新城,今萬福路、泰康路和一德路為新城的南界。清順治三年(1646年),在外城南面加築了較小的東西兩翼城。辛亥革命後開始拆除改作馬路,至1922年全部拆除,現僅殘留越秀山上五層樓附近一段城垣,供人觀瞻。

2000多年來,廣州一直是中國華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廣州就是熱帶珍貴特產的集散地。著名的商品有珍珠、犀角、玳瑁、象牙等。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工商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早在漢代,番禹的紡織、食品加工、陶瓷等工商業已經相當發達。兩晉南北朝時,由於北方人口再次大量南遷,又促進了這裏的生產發展。東晉時"大開鼓鑄",使廣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冶鐵業。南朝劉宋時生產出"薄如蟬翅"的葛布,一幅24米長的布,捲起來可裝入竹筒,被譽為"入筒細布"。唐宋時期,釀酒、治陶、冶煉等技術有了進一步發展。明清兩朝,廣州附近的佛山鎮是全國聞名的銅鐵冶煉中心,製造的鋼鐵器具,遠銷嶺北和海外。

廣州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漢代時已經和海外一些國家有了貿易往來。在廣州象崗發現的南越文王帝陵墓,出土銀盒以及瑪瑙、水晶等多種質料的珠飾,有的是中亞或南亞的舶來品。樑朝時,每年來到廣州的各國商船有10多批。唐代,廣州成為世界著名的港口,對外貿易範圍擴大到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區域諸國。為了加強對外貿易的管理,在這裏設置了中國最早的外貿機構和海關"市舶使",總管對外貿易。另外還有"蕃坊",供外國商人居住。外國到廣州的船,帆飄如雲;僑居廣州的外商(主要是阿拉伯人)數以萬計,最盛時達10萬以上。他們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在蕃坊修建了伊斯蘭教寺--懷聖寺。從五代到北宋,廣州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商業城市和通商口岸,貿易額佔全國98%以上。

在中國近代和現代革命史上,廣州有着重要的地位。1841年英軍侵略廣州期間,廣州郊區103鄉的人民自動組織起來,在三元里一帶給英國侵略軍以有力的打擊。辛亥革命前夕,孫中山等人曾以廣州為基地,多次舉行武裝起義,為推翻帝制、創建民主共和國進行了不懈的鬥爭。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又稱黃花崗起義),為辛亥革命吹響了前奏。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護法軍政府,當選為海陸軍大元帥,誓師北伐。

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再揭護法旗幟。1923年6月在廣州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了統一戰線政策。1924年中國國民黨在廣州舉行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革命政策,開創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新局面。1925年6月19日,香港中國工人和廣州洋務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廣州舉行了震撼中外的省港大罷工。1927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黨在這裏舉行廣州起義,建立了"廣州蘇維埃政府",開闢了廣州革命鬥爭的新階段。

廣州是一座亞熱帶風光的美麗城市,四時花開,景色宜人。著名的風景區白雲山,層巒疊蟑,草木葱寵。山上有斗山亭、能仁寺、明珠樓、水月閣、黃婆洞等勝蹟和"白雲松濤"、"白雲曉望"等勝景。市區的越秀山已闢為風景秀麗的越秀公園,攀至山頂的中山紀念碑可俯瞰廣州市全貌。山巔的鎮海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紅垣重閣,古樸凝重。還有五羊石像、海員亭等多處遊覽點。

位於市區的光孝寺,是廣東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初為西漢越王趙建德的故宅。三國時吳國官員虞翻居此,虞死後,家人施宅作廟宇,名制止寺。唐儀鳳元年(676年),高僧慧能在寺戒壇前菩提樹下受戒,開闢佛教南宗,稱"禪宗六祖"。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改名光孝寺。寺內原有十二殿、六堂、鐘鼓樓等。現存主體建築有大雄寶殿、六祖殿、伽藍殿、天王殿、東西鐵塔、法幢等古蹟,昔日雄偉規模依然可見。

佛教古寺六榕寺,建於樑大同三年(537年),是當時廣州刺史蕭裕為瘞藏梁武帝母舅從海外攜回之佛骨而建。寺內保存宋代鑄的禪宗六祖慧能銅像。還有清康熙二年(1663年)鑄的3尊巨型銅佛像,每尊高6米,重10噸。寺內蒼榕翠竹,繁茂交陰。

廣州的革命遺址遺蹟眾多。著名的有三元里平英團遺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廣州公社舊址、黃埔軍校舊址等。

廣州歷史上是一個音樂戲劇之鄉,著名的有廣東音樂、粵劇、粵曲。廣東音樂是中國著名的大樂種之一,在世界樂壇上也有一定地位。傳統樂曲《雨打芭蕉》、《柳搖金》等風格獨特,曲調優美。

廣東工藝美術有着悠久的歷史,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尤以"三雕、一彩、一繡"即"象牙雕刻、紅木雕刻、玉石雕刻、織金彩瓷、廣州刺繡",更為工精藝巧,聞名中外。

1982年國務院公佈廣州古城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作文第二篇:共建綠色羊城

春暖花開,漫步小路上,只見大街小巷、單位、居住小區與城鄉結合環境衞生乾淨整潔了;農貿市場秩序井然,車站、廣場等公共場所幹淨美觀了;鐵路、公路的“白色垃圾”也消失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啊,是廣州實施“城鄉清潔工程”所帶來的新氣象!

最近,廣州各地都掀起開展“城鄉清潔工程”活動新高潮,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整治“五亂”活動,大力推進“城鄉清潔工程”的進程,這一精心策劃,戰略部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廣受市民羣眾的讚譽。市民們都強烈希望這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工程深入持久地發展下去!

為了增強中小學生維護廣州形象,建設家鄉的社會責任感,全區以“愛我廣州·清潔美麗和諧”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動。通過愛我廣州,愛我家鄉教育,使每個人認識到:不良的衞生習慣和髒、亂、差的衞生環境,不僅與我們的健康、形象息息相關,而且與我們的民族形象,廣州的形象,家鄉的形象息息相關。其實,深刻認識個人的衞生行為習慣必須以不損害他人的利益,不損害廣州形象為前提,清潔、美麗、和諧要靠每個人的.一言一行去維護,靠每個人從我做起,從點滴去營造。

搞好“城鄉清潔工程”,不僅可以改變城鄉落後的面貌,縮小城鄉差距,還可以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品位,構建和諧的社會大家庭。我們應高度重視,不可掉以輕心,不能認為這是機關領導幹部不應該去掃大街,更不應該簡單地認為這是“做秀”工程,面子工程,應付一下上級檢查就可以高枕無憂。

搞好“城鄉清潔工程”,街道整潔,街燈明亮,綠草如茵,白花鮮豔,民眾文明,百業興旺,人民安居樂業……

全社會行動起來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遵守社會公德,講文明衞生……這是一場持久戰,這是一場長期而繁重的,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只有團結起來,堅持到底,才會得到永遠的勝利!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現在開始,大家一起為共建美麗和諧廣州環境而行動,為共同建造美麗、和諧的北海而努力,一起構建“清潔、美麗、和諧”的廣州新社會吧!

作文第三篇:共建美麗羊城

誰能不愛在暖暖的日光下,獨品一杯醇厚的香茗,或是躺在無邊的綠色下,任清風微拂過面頰?誰又能不愛在某個風和日麗的午後,約三五好友,共赴野外吸幾口山風釀成的空氣,摘幾朵自然滴出的路邊野花?我絕不是詩人,也絕不會擁有一份隱匿的臆想,會渴望在一片月朦朧、景朦朧間渲染一種“花非花,霧非霧”。然而現實,卻只能停留在朦朧派詩人的那片朦朧的構想中。

不知太陽已隱匿了多久,未曾見過她柔和地灑下一縷暖人醉的陽光。莫非是羲和在一片霧霾中迷失了方向,連同那六龍之車在一片混沌中不知所措?莫非是天公擔憂世間又多出了怎樣的奇人想要引弓射日,便早早將它收去了罷?不,那一切都還存在,不過是一片嗆人的霧霾,遮蓋住了未曾顯現出的美好。昏暗的天氣總是能使人在平日裏無端的生出一絲怨氣,陷於一片壓抑與難堪之中,竟也無法自拔了。

推開窗,遠望去只是一些輪廓。霧霾抹去了高樓鋒利的稜角,只留一些令人無法捉摸透徹的線條,也算是在屋外“濃墨潑灑”了一筆。在那些不堪回首的被陰雲籠罩住的日子中,能記起的便是那些從大霧中閃現出的一束人影,不過多久便又消失在一片灰色中。許多人都笑稱,大雁塔和鐘樓都已經被“發射”走了,笑談之後,又怎會不是一種無奈。不禁又會想起前些日子裏的口罩搶購熱潮,外出之人莫不將自己“全副武裝”,在一片充滿“硝煙”的戰場上艱難地“摸索前行”着。

若是時光能夠倒流,我一定要將它迴轉到過去。不必期待看到五彩的霞光,不必期許看到萬里無雲的豁然,也不必期盼看到氣象萬千的喜悦,單是能讓我看到一束明媚而温暖的陽光,便足矣了。那裏的一切顯得如此熟悉卻又陌生,好久沒有沐浴在一片真正的春光中,好久沒有看到人們為好天氣而綻放的笑靨了,也好久沒有看到孩子們在屋外無拘無束地散發內心的一切情感了。

不覺間,我已習慣了蜷縮在家中的生活,絕非萬不得已,我絕不會情願走下樓去,更不會期盼到室外走走或散心了。在霧霾的籠罩和封鎖下,彷彿在內心深處也已加上了一把枷鎖,任憑上面積澱多少灰塵,任憑它有多麼寒意逼人,便也在一片灰色中,為自己也添上了幾絲灰色。

偶爾的一次放晴,便也會引得人們魚貫而出,街心公園裏、景區裏,廣場上,瞧去,滿是享受清新空氣的人羣,我想也唯獨只有在這時才能為那幾近消亡的生機注入一些鮮活的色彩。即使到了傍晚,也不願歸去,夕陽的光籠罩在每個人的臉上,顯得那樣真實和夢幻,我多麼希望時光能夠永遠地定格在這一時刻,使人們盡享一片純真與美好。

熬過了被霧霾籠罩住的冬日,或是懷着喜悦,或是懷着憧憬,我們迎來了春天。若是春的活力都要被扼殺在一片灰霾中,那便是無法可想的事了。我們呼吸着古城中的每一絲空氣,理應從自身出發,為這個正在喘息的古城做些什麼。

為何不為私家車放幾天假?排氣筒中,散發出的氣味,難道沒有夾雜着因一絲對自然構成的傷害而發出的微微一歎?用兩條腿走進生活,我們往往會領略到那些曾經被拋在腦後的美好。為何不讓那些僅使用過一兩次的物品重新散發出活力呢?若只是無情地將它們拋棄,誰能知道它們的內心深處透出的幾絲心酸?並不是吝嗇小氣,物盡其用難道會引來非議嗎?接着,為何不親自為古城添抹新綠?用心的澆灌後,收穫的不僅是喜悦,是成功,也是一份對於未來的保障與承諾。最後,防霧治霾決非是紙上談兵,只有當每個人都投入進來,才真正有可能使那抹陽光重新照亮人們的心田。

霧裏探春皆是愁,何以解憂?不能空想,只有真正地盡一份力,那成功的背後才會是無盡的歡樂與喜悦。霧裏探春真希望只是那些詩人們的臆想!

大霧將要散盡了,明媚的春光還會遠嗎?

作文第四篇:美麗的廣州

廣州素有“羊城”和“花城”之稱。廣州被稱為“羊城”,是因為有“五羊銜谷”的傳説。廣州被稱為“花城”,是因為廣州氣候温暖,四季如春,到處都是鮮花。

廣州到處都是高樓大廈,樓都在雲彩裏。國貿大廈有105層,像一個粗粗的柱子,直通雲霄;廣州電視台,有90多層,像一個火炬,閃閃發光;中信大廈有98層,它的頭上還有一對長長的“角”,一閃一閃的,好看極了!

廣州的街道雖然不是很寬闊,但是卻有很多高架橋,有的高架橋和樓一樣高,很多層,真讓人害怕!廣州還有很多單行道,所以出門很方便,不會堵車。

廣州還有很多購物天堂。比如天河城、廣百、北京路、新大新……我和妹妹的衣服都是在這裏買的。這些地方都很漂亮,還有音樂噴泉和樓上停車場呢!我很喜歡樓上停車場,我們可以把車開到電梯裏,車和人一起坐電梯去停車場,真是有趣極了!

廣州還有很多玩的海洋。比如香江野生動物園、珠江、白雲山、越秀公園、夢幻城……這些地方保證讓你去了留戀忘返!

俗話説:“吃在廣州”真是名不虛傳。廣州有海鮮、西米撈、比薩、煲粥……我最喜歡的就是砂鍋粥了,在大米粥裏放上蝦、魚、蟹等海味,吃來來鮮美極了!現在想起來,我還流口水呢!

在廣州玩的幾天,我很開心!廣州真是一個好地方啊!我要好好學習,把我的家鄉——鄭州,建設得和廣州一樣美、一樣好玩!

標籤: 共築 羊城 能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zhongzuowen/chuzhongyingyu/w0o2g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