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小作文 >小學生作文 >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總結(通用5篇)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總結(通用5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回顧過去這段教學工作,我們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總結了。但是要怎麼樣才能避免自嗨型教學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總結,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總結(通用5篇)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1

當前,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着一種現象:小學生不喜歡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臉,提不起興趣,總覺得無話可説。可是,寫不出又不能不寫,無奈就拿起《作文選》搞移花接木,改頭換面。那麼,如何激發學生作文興趣呢?近年來我們做了一些嘗試,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以下是我在實踐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積累材料。

我在作文教學中,努力引導學生做好寫作前的材料積累,即閲讀積累和觀察積累,它不但是寫作入門的重要前提,還能有效地提高其作文水平。

閲讀積累。我充分利用每週安排的課外閲讀課,指導他們閲讀課外讀物,學生從《兒童文學》、《小學生作文選》、《優秀作文》、《小學生學習報》、《小學生週報》等書刊中,摘錄下好的詞、句,記錄了寫作思路、技巧等。俗話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多看方能博採眾長,才能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閲讀積累中,我讓學生把認為比較好的詞語、段落收集記錄下來後,還定期召開閲讀演講會,讓他們説説自己近日來積累了哪些材料。

觀察積累。如到野外遊玩;欣賞公園美景;參加義務勞動;參觀商店、工廠;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觀察一個人的表情,兩個人的對話等。抓住這些有利時機,及時啟發引導學生觀察,從而增強了學生髮現、捕捉生活的能力,把學生鍛鍊成為一個小觀察家,並且及時記下來,寫作的材料就能源源不斷。

二、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首先講明道理,引起興趣。生活離不開作文:如學校要評選“每月一星”,我就在班內開展了評選活動,選出每月一星,然後讓同學們討論他為什麼是“每月一星”?最後我提出一個作文題目:記一名“每月一星”。這樣學生就有話可説了,也覺得寫文章是實際生活的需要,就有了作文的興趣和自覺性。

開展活動,培養興趣。小學生好奇心強,樂於表現自己,因此,經常開展師生共同參加的有關本次習作內容的實踐活動,能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如:在語文園地一我們進行了一次題目為《我的課餘生活》的習作訓練,作文前,我引導學生親自參加了大課間活動。由於這次活動給學生的印象深刻,加上我親臨現場指導,所以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習作,而且多數學生的文章內容具體,重點突出。

嚐到成功的甜頭,激發興趣。教師應及時鼓勵、表揚學生作文中的優點,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對於作文水平較低的學生,更要看到他們的進步,哪怕是點滴進步,比如有一詞用得很恰當,或者一個句子寫得非常生動,也要在改中加以表揚,使他們增強自信心,願意進一步努力。

另外,教師還要注意對高年級學生進行寫作技巧的教授。

總之,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老師要因人制宜,採用多種形式,對症下藥,鼓勵學生自己沿着“自然入門(積累)——想寫(興趣)——自由寫(技巧與技能)——成功地寫(創作)”的路線前進。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新語文課程標準中對3~4年級的習作是這樣要求的:學生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願意將自己的寫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從中可以看出,三年級的習作教學,主要是讓學生留心周圍事物,有寫作的願望和信心,寫作不拘形式,樂於分享習作,會使用冒號和引號,會修改習作中的明顯錯誤。

根據新語文課程標準及學生的現有水平,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為,對於三年級的習作,可以這樣來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創設輕鬆愉悦的寫作情境,給學生一種如臨其境的感覺,是克服學生畏難情緒的一個好辦法,也能激發起學生表達的慾望。

多媒體集圖片、動畫、聲音、文字為一體,變抽象為形象,變平面為立體,教學時可以利用它來創設優美的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和寫作的衝動。不能忽視的是,大自然是位好老師,孩子的天性就是親近大自然。我們當老師的,就應該把孩子帶到大自然當中去!大自然那青山綠水,茫茫田野,綠樹紅花,小橋流水,鳥叫蟬鳴,都是可以和孩子對話的。那初升的朝陽,落日的餘暉,閃爍的星星,濛濛的細雨,飄飛的雪花,都是令孩子神思飛揚,流連忘返的。大自然真是天然的情境,教師不能浪費了它,要先到實地去考察,優選場景,帶着孩子進入場景中,用鮮活豐富的情境激發學生鮮活的語言。

二、積累材料——為有源頭活水來

我們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材料,是寫不出作文來的,為此,平時要注重材料的積累。我認為,可以分兩條途徑來積累材料,一條是書,一條是生活。

教師要指導學生讀一些符合他們年齡特徵的健康書籍,讀一些經典書籍,讀一些和教材有關的拓展類書籍,培養他們做筆記的習慣,把好詞好句好段好篇章摘抄下來,到時寫作文就能派上用場。俗話説:“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成誦,寫文章時就能信手拈來。

生活,是作文的源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觀察身邊的人、事、景和物。引導學生去欣賞大自然中的花紅柳綠、草長鶯飛、落霞孤鶩、春花秋月、小橋流水等;引導學生去感受同學之間純真的友誼、父母親慈愛的嘮叨和老師循循善誘的諄諄教導等;引導學生去了解各種動物、昆蟲、鳥類的可愛和對人類的好處,瞭解環境遭受的各種破壞等。教會學生通過寫日記、寫片斷的方式記錄下平時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感。

三、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作文的目的是為了表情達意,也就是説,通過文字,把我的情感思想傳達給別人,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和內心的共鳴。因此,寫好你要傳達的東西,是作文成功的關鍵。而寫好“要傳達的東西”的重要標準,就是“言之有物”。而中學生因受生活環境的限制,作文最容易犯“無病呻吟、言之無物”的毛病。那麼,中學生的作文如何做到“言之有物”呢?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3

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然而部分老師忽視了作文教學,最終作文的教學效果差、效率低。作文在中考試卷中佔非常大的比重,作文寫好了語文成績就不會太差。作文教學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無疑是語文教師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作文教學應從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入手,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讓作文課堂生動有趣。

一、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在作文教學中,激發和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尤為重要。很多學生害怕寫作,教師要善於運用各種方法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在寫作中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予以表揚鼓勵和肯定,漸漸打消學生怕寫作文的心理,慢慢讓學生產生寫作的興趣。要讓學生多閲讀,讀優美的文章和段落,背誦一些經典範文,還要注意擴大知識面,閲讀一些報刊、名家名篇,讀多了背多了,積累的東西就多了。這樣寫作的時候就不會感覺無話可説,自然會下筆如流水。作文題目命得怎樣關係到寫作訓練的成敗,初期進行寫作訓練時,要選擇適合學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設計作文題目,選擇的題目要貼近學生實際,能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不能信手拈來,內容陳舊重複,這樣會使學生失去興趣,絲毫沒有創作激情。之所以重視作文的命題,而且命題要貼近學生生活,善於捕捉他們生活中閃光的情景,是因為防止學生失去興趣。有了寫作興趣,讓學生有靈感就寫,發現問題就予以改正,長此以往寫作就不再是負擔,相反是樂趣,真正實現從“要我寫”到“我要寫”的轉變。

二、以生活為背景引導作文教學

葉聖陶先生説:“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停息。”學生要寫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脱離了生活,作文就成了無源之水,失去了應有的生命力。長期讓學生坐在教室裏寫作限制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無話可説,即使寫了也很空洞。時間長了,還會給學生心理加上沉重的負擔,更多的學生則為了完成任務,東拼西湊,寫出來的文章沒有真實性。因此,要注意引導學生平時積累,利用生活的源頭活水提供寫作的基礎材料,應當讓學生積極體驗生活,留意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如節假日組織學生登山,讓學生走入大自然;開親子家長會,讓學生與家長面對面,溝通心靈;週末佈置學生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讓學生體驗親情的偉大。我們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把生活場景和自然風光帶入課堂,添加上合適的音樂背景以及教師的語言,使學生身臨其境。這種方法主要鍛鍊學生的感受能力。學生有了親身體驗,寫出來的作文必會情真意切。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發現生活的美,進而體驗作文美。

三、讓學生的想象滲透到作文教學中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所以在作文教學中要充分發揮習作中藴涵的想象因素,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通過想象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讓學生樂於下筆。這裏面想象既要新穎獨特,又要科學合理。想象如果不合理、不科學,缺乏依據,即使很新奇,想象也是空想。在作文教學中,我在啟發學生想象的同時,還要求學生説明想象的依據,以此培養他們科學合理的想象。如某學生構思一篇關於“環保”的話題作文。借用豬八戒的形象,好吃懶做,取經回來後開了一石材廠,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生態環境,挖山毀林,破壞環境,終釀成苦果,最後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他的作文想象力豐富,富有創新性,也體現了一個學生的美好願望和追求,這也是我們所希望達到的目標。想象力的培養,要經常讓學生進行練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素材,更多的練筆機會,但也不能硬逼着學生去寫,學生沒有靈感,會應付着寫來搪塞你,也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

總而言之,我們教師要從日常生活入手,從課堂中各種細節入手,在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以生活為背景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同時充分發揮想象力,這樣,學生的思維就能活起來,寫出來的文章才會生動,也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一定會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能站在這個講台上講話,首先感謝各位領導對我工作的支持,感謝語文科組的各位同事、其他備課小組曾經關心、幫助過我的老師、感謝高二年級語文備課小組的各位成員,謝謝你們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裏,對我教學工作的監督、指導。

説句心裏話,我是沒有資格站在這個地方跟各位領導、老師,談談我的語文教學經驗。我覺得做得比我好的老師實在太多,我覺得有點慚愧。但是如果非的要講的話,我就説説我的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希望各位老師多多指教。

一、寫作情況的簡介

提起作文訓練,很多學生都感到頭痛,他們不知道怎樣去構思,如何去下筆。提及到寫議論文,學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感覺難以下手。勉強完成了訓練,也出現了“前言不搭後語”,不知所云的情況,甚至經過了幾次訓練,我們吃驚地發現在學生的作文本上,出現的論據可謂是屈指可數,寥寥無幾。鑑於此,我們進行了課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5%的學生不知如何進行議論文的寫作,87.7%的學生不知道論據應該從何而來,不知道如何恰當使用論據,甚至喪失了寫作的信心,有些“望文生畏”。我們想了一些方法,嘗試着去實行,以便調動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再一次讓學生敢於提筆寫作。

就學生寫作而言,經過訓練我們發現了許多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歸納和總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行文不夠流暢,語病太多,很多錯別字。

2、的提出不夠合理,甚至論點的提出不夠明確。

3、論據少的可憐,確切地講應該是相當缺乏,不夠具有代表性。

4、文章寫作缺乏辨證思維,缺少對問題深層次的思索,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二、課外調查新發現

針對以上幾個問題,我們發動了一些老師在其它班級、年級進行課外調查瞭解,瞭解的結果令老師目瞪口呆、瞠目結舌。我們的很多老師經過研究,找到了一些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

首先,很多學生受地方語言的影響,很多文字的書寫不同標準漢字,然而這些學生自小接受粵語教育,導致他們現在自然而然將“粵”字寫在作文中,因此,在學生作文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老師不認得的別字,經過確認,我們才瞭解學生已經習慣了。

其次,很多的學生不知道論點在一篇議論文中的“靈魂”作用。課外調查中發現,我們的學生不知道什麼時候提出觀點,有時觀點的提出不夠新穎、明確。而且觀點的提出連學生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正確、符合規律,甚至有時會發現一些不符合科學的主張。

再次,他們在閒暇之時只看些娛樂雜誌、明星追蹤性質的文章,在學生的表層記憶裏很少有理論論據和事實論據,瞭解的不夠深入,在學生的寫作訓練中用到的論據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尷尬局面。

最後,對於辨證的思想,我們的學生是這樣解釋的“我們的為人處事應該是中庸一點好”。難怪他們的文章中對於很多問題的論證不是非常的深入,而且有一點含糊不清的感覺。因為他們平時就缺少刨根問底的習慣,他們習慣於不求甚解了。至此我們找到了事情發展的根源。

三、提高學生議論文寫作興趣的幾點嘗試

針對在實際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我們的老師精心商量了一些改變現狀的措施,可以這樣講“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實施起來感覺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作為這一職業的從教者,我們還是進行了一些大膽的嘗試,以達到改變現狀的目的,具體嘗試如下:

1、兩分鐘的演講。

具體來講就是提供一個話題給學生,讓學生即興準備,可以商量,然後找一些學生進行當場的表演。一方面可以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另外一方面,我們可以讓學生抓住關鍵,提出自己對於問題的獨特見解和看法。比如我們提出一個問題,談“勤學”和“效率”,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理解勤奮學習的重要性,列舉自己所知道的事例,進行簡單的分析,同時也可以從另外的角度去談及到學習的高效率。經過這樣的鍛鍊,我們明顯的感到學生對於問題思維的角度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變化。

2、互相批改作文,找到不足。

我們進行這種活動的目的並不是想老師偷懶。首先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後同學互相批改作文,找到文中明顯的不足,讓學生學會修改作文,這樣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今後再寫作文時,會時時刻刻注意到類似的問題,大大減少類似毛病的發生率,而且在這種活動中學生可以互相學習,學習別人作文中好的語言,好的論證方法等。我覺得會修改別人的文章,可能你自己就會寫文章,發現別人的優點,你能夠得以借鑑,這樣我們才能夠不斷成長,不斷進步。所以我們認為這種方法對於學生的幫助很大。

3、課前名人名言。

針對學生論據過於少的特點,我們發動了學生搜索很多的名人名言,並且讓學生進行課前的演講,談談學生自己對於問題的看法,當然還要聯繫現實。以前學生的作文中很少出現一些名句,他們的語言總是顯得非常的蒼白無力,語言顯得非常乾癟。我們採取分組搜索有關話題的文字,最後找出一點時間全班進行學習和認識。在我們用了這種方法以後,絕大多數的學生感覺在實際寫作中理論論據豐富了許多。

4、組織學生分組收集論據。

論據是為了文章的觀點來服務,為了論證自己的主張來服務。所以我們的論據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科學性、典型性。針對學生的事實論據過於少的特點,我們給學生分組收集論據。分組不是無目的的,而是給每一個小組一個話題,然後再搜索相關的論據。我們給學生一段時間,讓他們有充分的準備,再集中找一個時間,讓學生進行交流。這種方法對於絕大多數的學生而言,可以説是很有幫助的。一個小組收集幾十個論據,全班分為5-6個組,那麼,每次學生進行交流的時候將要掌握幾百了論據,如果半年下來,學生可能再也不會出現在作文中無話可談的局面。這也應了那一句話“眾人拾柴火焰高”,也可以説成是“資源共享”。

5、觀摩辯論比賽。

俗話説“事實勝於雄辯”,但是在議論文中的確存在着辨證思維的過程。而且我們的學生缺少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於是我們組織學生觀摩辯論比賽。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辯論雙方的辯題就是自己一方的觀點,論證自己的觀點正確需要有充分的論據,而且更需要辯手有清晰的辨證思維。而這一切正是我們的學生非常薄弱的。例如這樣的一個辯題“玩物喪志”和“玩物未必喪志”,學生在作文中辯的不很理想,於是我們發動大家去準備一次辯論比賽。我想對於學生而言,正也是一種鍛鍊。

四、興趣培養初見成效

經過半個學期的協調,我們的努力可以説是已經逐漸取得回報,而且我們的學生可以自覺地進行寫作,而且他們再一次敢於拿起手中的筆,去迎接新的挑戰,挑戰自我。具體效果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提高了

b)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多變

c)學生的寫作內容豐富了

d)學生的欣賞水平上升了

很多的學生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雛菊》文學社,並且在上面發表文學作品,(3)班的馬秀冰同學代表去參加順德區組織的作文競賽,取得不錯的成績,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回答問題的能力在一天天進步,作文的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在xxxx—xxxx學年度的第一學期全區統一考試中,兩個班的語文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高二(3)班語文的及格率在全區排名第四、優秀率第五、平均分第五,並且作文的平均分達到33分,最高分39分高二(6)班語文的及格率全區排名第四、平均分第8,並且作文的平均分達到31分,最高分36分。

成績的`取得除了有一點偶然的因素之外,我想更多的還是師生的努力。當然,我們的研究還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些操作的環節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調整,有些具體的工作還需要上級領導的進一步支持。畢竟,所有的創新都需要時間的考驗,都需要一步步的磨練。在新的學期裏,我們除了進行以前的工作之外,還打算進行新的嘗試。當然,改革有成功也可能會失敗,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成功會屬於我和我們的學生。

總之,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學生繼續堅持下去,我們的工作還會再上一個台階,我們也知道自己的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希望師生共同努力,爭取把我們的作品展示給別人看,爭取有更大的進步。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5

在教學中,我感覺到大部分學生以為作文太難寫,沒有靈感,找不到素材,絞盡腦汁也不知道該寫什麼,對作文失去信心,不樂於寫作文,我覺得造成這種局面與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有着直接的關係。作為語文教師的我深感作文教學工作的艱鉅與困難。那麼,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聯繫我的教學經歷和實踐我覺得應從以下六個方面入手:

一、指導學生作文,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

指導學生作文,首先要幫助學生解決寫什麼的問題。假如學生想寫又沒有東西可寫,而老師硬要他寫,這樣是寫不出好作文的,幫助學生解決寫什麼的問題,是重要的一環。學生開始作文寫什麼呢?一般説來是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即寫身邊的人,身邊的事,自已所幹、所見、所聞、所感的東西。

(一)做過什麼,寫什麼。學生寫自己做過的事易寫。我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親自參加實踐,自覺地從中接受教育。學生有了真實的感受和體驗,才能把親身經歷的有意義的事寫下來。例如平時我注意組織學生為集體,為他人多做好事,然後叫他去寫“記一次有意義的活動”或“記一件有意義的事”的文題,學生就會感到有內容可寫。

(二)看了什麼,寫什麼。學生寫自己所看到的東西不會感到難。我就做有心人,引導學生關心集休,多留心周圍的事情,多觀察,多分析。需要寫的時候,手頭有東西可寫。如要學生寫某一景物或建築物或某一現象,先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或參觀,我在觀察或參觀過程中指導,啟發思路,幫助學生構思。這樣寫出的文章就會具休充實。

(三)聽到什麼,寫什麼。學生寫自己親聞的人和事,也感到容易寫。我經常引導學生留意日常與人交往,把所聽到的有趣的有意義的人和事記述下來,做生活的有心人。如聽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段有趣的新聞、爺爺奶奶的童年等,作文時要學生寫這類題材,學生就有事可寫了。

(四)想到什麼,寫什麼。要學生寫自已心裏所想到的東西,也是較容易的。因學生生活閲歷不深,雖對生活有觀察,注往會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因此,我在學生觀察基礎上,引導他們從現象到本質去認識,去思索問題。這樣學生對某一問題有所分析,他也就有所想,把所想的東西寫下來,也就成了文章。或寫自己的打算,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決心,自己的回憶等。如讓學生寫“我長大了想幹什麼”,“老師日夜辛勘地工作為了什麼”,“你生活中有過哪些有趣的事”,“你最喜歡讀的書是什麼”,一這樣寫起文章來,思想就會長上翅膀,自由飛翔,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也就千姿百態。

(五)讀了什麼,寫什麼。要學生寫自己讀過的東西,也是較易的。學生讀了什麼,組織他們寫什麼,主要是指讀了什麼“習作例文”,組織他們寫什麼習作。當然也可以寫自己看過的課外讀物的感受。我經常指導他們進行仿寫,仿其結構寫法,也可仿其與自已生活實際相似的內容特色,還可仿其詞語句子的運用。仿寫的關鍵在一個“活,字,即要仿得“活”,不要原封不動生搬硬套,或者改頭換面。使學生寫起來就有樣可依,有事可寫,有話可説,有情可抒。

二、精心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

作文教學難,首先難在學生沒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愛它的慾望、衝動和興趣;其次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覺得沒有什麼可寫。所以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顯得尤為重要。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的形式方法多種多樣。

(一)心理學研究表明:活動是兒童的本能,好玩是兒童的天性。一個哲學家也曾經説過:“當我們順應人的天性來做事的時候,一切將變得非常簡單。”因此作文教學要聯繫兒童的生活實際,將作文表達迴歸到有趣好玩的活動中,或讓學生走進生活,去感受生活,讓學生充分參與在活動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這樣才會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想寫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而我們要重視作文前的指導,極力反對那種作文前“無所作為”,而臨到“寫”時才嘮叨什麼命題、中心、選材、構思之類。

(二)不要輕易規定作文命題,束縛兒童的個性。兒童是最富有個性的個體,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就決定了學生會選擇不同題材、不同的表達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會形成兒童寫作能創造出他們眼中的繽紛的世界。作文是一種創造活動,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束縛太多,會產生語言貧乏,內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兒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遵循兒童的學習心理特徵,創新作文形式,讓不同智力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自由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在抒寫表達中體驗作文的快樂。

(三)緊密結合學生現實生活,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生活世界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如果把寫作活動當做是多彩生活的一個延續,那麼就會煥發出寫作的無窮的動力。葉聖陶説過:“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潑地留個不停。”學生寫作的內容一定要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針對學生的經驗和興趣,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

三、重視閲讀訓練與作文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習作的能力

閲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閲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涉獵書海,不斷接受文化薰陶,主動培養審美情趣,為作文大量儲備知識的能力。一個學生缺乏閲讀能力或者説這種能力低下,知識心理就發育不全,很難激發作文興趣。大文學家杜甫曾深有體會地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個人如果生活經驗欠缺,書本知識貧乏,寫作時必然腹空筆澀。茅盾先生曾説:“一個作家閲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並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着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能力。”。實踐告訴我們,大量閲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閲讀其他相關書籍。既可以繼續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學生的寫作慾望,提高鑑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彙、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律。“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小學生閲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積極參與。教師要有耐心和毅力來培養我們的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應認真運用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從而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當然,在對學生進行範文指導的過程中,我們應教育學生避免機械地照搬照抄。仿寫是指仿其文(仿範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範文佈局、格式、結構、寫作思路),仿其法(仿範文觀察方法、思路方法)。學生經過反覆多次的仿寫練習,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後,就要鼓勵他們採取不同的表現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發展求異思維。如從不同的角度去選材表現同一中心的題材內容安排可“先分後總”或“先總後分”,還可按“順序”、“插敍”、“倒敍”去進行一題多練。先扶後放,從仿到創,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xiaozuowen/xiaoxuesheng/woxez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