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小作文 >小學生作文 >

【精華】清明小學生作文彙編8篇

【精華】清明小學生作文彙編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小學生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清明小學生作文彙編8篇

清明小學生作文 篇1

清明,它與其他節日不同。它有喜、有怒、有哀、有樂。我就給大家逐一介紹一下。

喜——有句俗話説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過清明時,草剛發芽,農民伯伯也開始播種,希望今年有個好收成。萬物復甦,春回大地,這豈不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嗎?

怒——這裏的怒算不上真正的怒,但是卻有它真正的意義。大家掃墓時一定會想起很多烈士和英雄。北洋艦隊的英勇事蹟無人不曉。這支艦隊最後破滅,這不怪他們,怪清ZF,用海軍軍費修頤和園。是海軍軍費!軍費啊!唉,真可惜可恨啊!

哀——有首詩大家都知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掃墓時,我們一定想起先人的教導,心中必定湧起一股淒涼。

樂——清明有踏青、插柳、放風箏、盪鞦韆的習俗。盪鞦韆時想必大家一定高興,因為它又刺激又好玩。而踏青,大家能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必定很高興。插柳是栽種柳樹,孕育着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放風箏我們放飛煩惱,讓自己的理想更高更遠。

啊!清明!它有喜、有怒、有哀、有樂是多麼妙啊!

教師評語:

孩子的本篇作文題材新穎,角度獨特。語言通順樸實,但是寫出了自己眼中和心中的清明節,有獨立的見解。

清明小學生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節,一大早,太10陽在灰色的雲間露出了20羞嗒嗒的臉。我跟着爸爸30準備去掃墓。我的家現在40是個羣山環繞的美麗的50地方。以前和家鄉只是遠60遠地看,從來沒有爬上去70過,今天終於有機會上去80看看了。大家坐車來到山90腳下,我抬頭往上一看,只100見彎彎曲曲的小路直到110山頂,小路兩旁鬱鬱葱葱120的樹木被風吹得沙沙響130,地上,星星點點的野花漫山140遍野的開放着……

(二)

今天是清150明節,每當看到街上懸掛的“護林防火,人人有責”、“保170護森林,保護地球”的標語180或宣傳欄櫥窗裏貼的一190幅幅因為人為破壞森林200而導致土地變成荒涼的210沙漠,青山變成光禿禿的220石頭山等相片時,我眼前230就浮現出一張古銅色的臉上佈滿松樹皮似的皺250紋,但一雙眼睛卻炯炯有260神的老人。

(三)

今天是清明節270,我吃完飯,就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弟弟還有290姐姐一起到山上去掃墓300。大家來到山上,看見很多310人,到處是野草野花318。

清明小學生作文 篇3

遠處春的景色漸入我的視線,鳥兒唱着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挑紅,遍地金燦燦的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又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漸入我的視線,鳥兒唱着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挑紅,遍地金燦燦的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又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這又昭示着逝去的人新生命的開始,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開始。

這是一個春的季節,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一個新的生命開始的季節。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

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

清明小學生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雪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竟沒想到北國之上的清明,老天的淚水,卻變成了片片鵝絨般的雪花,打在逝者陵前。或許是我年紀尚輕,不懂生死離別之苦;或許是我無親西歸,不解陰陽兩隔之痛。而我終究還是有些體會,好像是看清了什麼。

一早起來便忙個不停,姥姥家要為姥姥的父親和哥哥立碑,自昨天就開始忙起,今天仍未忙完。可這些大事與我卻是無關的,是家裏的各位大人們去忙的額,我要做的是和老舅還有哥哥上他們家的營地和自家營地,以及姥姥家的營地,三營奔波,實在是忙得不可開交。早上的天還比較晴朗,卻是風大了些,春天的草又幹,燒紙的時候要格外加以小心。起前,我和哥哥在老舅的領導下展開了各種上香儀式,我本無神論者,只是來紀念,沒有半點迷信色彩,可見到他們這樣做,也無所謂的跟着做了。之後他們要磕頭,我覺得死者長已矣又何必迷戀,便不從他們,一人在旁邊撥開燒紙,使其燒得更加旺盛。看着那熄滅的灰燼被大風攜去,我心想:人不就如同黃紙,活着便燃燒放出火焰,火焰又繼而引燃了其中包裹的黃紙,因此火種得以不斷延續。但燃燒後的黃紙卻化為灰燼,隨風飄去,永不復燃,不正如人死一般?活的人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隨後,我們又去了我家的營地,最終到了姥姥家營地。此時大雪紛飛,鞭炮齊鳴,立碑儀式已經開始。碑前站着的是姥姥家的各位親屬。不知是這天氣作怪,還是什麼其他的原因,這一排人的面部神情明顯比其他人沉重了許多,我想應當是他們對逝者的思念所致。如果沒有昔日與逝者相處的經歷,沒有與逝者深厚的感情,又怎能情深如此,以致神色黯淡。一時,我又感受到一種源自內心的呼喚,幾十年後那站的不就是我嗎?墓中長眠的不就是我的家人?!我想我是無法阻擋我對他們追念的,無法容忍與他們分離的,這距離竟是如此的遙遠,就像斷橋的兩岸,只能依稀的望見熟悉的臉孔甚至不見。這又是何等悲痛的事情啊!我彷彿也與親人們站在了一起,眼前是一方矮矮的墳墓和腦海中記憶的空缺。

我終於明白了生離死別的痛苦,明白了陰陽兩隔的無奈。在飛雪縈縈中,灰燼與其融合,黃紙靜靜地燃燒,火種依然傳續,火焰中有着一種力量在律動。我看見,那是人性的寶貴,是情。

是啊,清明時節雪紛紛,路上行人又如何斷了悲傷的魂······

清明小學生作文 篇5

4月5日清明節的下午,咱們四年級的學生到烈士陵園去跟烈士掃墓。從學校出發,咱們排起長長的隊伍就像一隻長龍似的。我是班上的領隊,拿着旗杆,帶着咱們的同學在街上行走,朝着烈士陵園的地方去。

到了山腳下,我看見兩邊的樹木鬱鬱葱葱,地上的花五顏六色,好看極了。不一會兒咱們就來到了英雄墓碑前,老師叫咱們不要大聲喧譁,接着,咱們向英雄們默哀3分鐘,在這3分鐘裏,我想到了他們為了咱們的祖國而犧牲真是一個大英雄。3分鐘完以後。有學生代表講話,講的是英雄為祖國頑強戰鬥,視死如歸,勇往直前的壯舉,抒發了他們愛國的精神。再是,為這些英雄們唱歌獻花環。最後,為這些烈士英雄們獻白花表達了咱們對英雄們的崇敬。

獻完白花,咱們又來到了烈士英雄的紀念博物館。在這裏面我看到了黃繼光、趙一曼。。。。。。這些都是為了咱們的祖國和平、解放而犧牲的,才有了今天。參觀完以後,咱們就戀戀不捨的離開了烈士陵園,在回來的路上,我在想:要是沒有了這些保衞祖國的英雄,就沒有了咱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了。所以,咱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啊!

清明小學生作文 篇6

清明節放假,我對爸爸説:“我們一起去山上踏青吧!”我用懇求的眼神望着爸爸,希望爸爸能夠同意,爸爸可怎麼都不幹,我便大哭起來,爸爸奈何不了我,只好點點頭答應了。

早上,我早早的起牀,帶上上山的裝備,跟爸爸一起去踏青。半個小時的路程讓我筋疲力盡。

到了山上,我貪婪的呼吸了一大口空氣,看着那巍峨的雄山,流淌的小溪,碧綠的泓碧水,嘰嘰喳喳的小鳥在天空上自由自在的飛翔,還有那隨風搖曳的柳樹,更是讓人神往。頓時,我彷彿明白了高山流水的真正含義,那美景勝過一件華麗的衣服,勝過一棟舒適豪華別墅,勝過一個優美舞者。對於此時此刻的我來説,那是一件無價之寶,沒有人能夠買走它。我欣賞着美景,俯視山下,看到了一棟棟房屋,一個個忙碌的人,一隻只引領孩子前進的母親……

轉眼間,到了中午,爸爸採了一些野菜,我吃着野菜雖有些苦澀,但我吃到了自然的味道,這就是我們的人生,先苦後甜,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説到這,我又回味了這裏的美景,午飯後,跟它告了別。回到家,我並不覺得勞累,只認為那是一種享受,享受到了從未享受過的美好。

這一次踏青,讓我感受到了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也感受到我的未來人生。

清明小學生作文 篇7

今天是清明節,昨天晚上媽媽告訴我今天外婆舅舅他們要來,我興奮了一整夜。今天早上,我一大早就起來了,一下子就梳洗好了,快速地衝下樓梯,平時好像樓梯上有風景供我欣賞似的。

等到黃花菜都涼了,他們才來,我那個高興啊。本來我不確定誰來,等我把人看了一遍,有外婆、舅舅、舅媽,還有小弟弟。“開飯羅!”我大聲吼叫,大家紛紛捂住耳朵,我停下了大家才放下手,誰知我的“河東獅吼”像錢塘江潮再次來襲,把大家的耳膜殺個片甲不留。

到了下午,爸爸把碳燒起來,“燒烤羅!”大家對我的“河東獅吼”早有防備,見我張大嘴巴,不約而同地捂住耳朵,誰知這次我的聲音很小,大家聽不清楚,又問了我一次,我突然之間大聲喊了出來,大家的耳膜又被我殺了個片甲不留。

燒烤起來了,越來越香,左鄰右舍“口水流下三千尺”。我們幾個小夥伴拿着雞翅、魷魚等等各自燒烤起來。一串串燒烤在眾人垂涎欲滴的眼神中被送進了我們的嘴裏。

我開始懷念今天了。

清明小學生作文 篇8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着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着那拂過山頭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裏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着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着躺在棺材裏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着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着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着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温暖的體温。一牀被子下,我聽着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着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説:“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説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以為沒事,我以為沒事。於是,我似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似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似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着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着她的手,以為她能似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的手,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藍天,享受着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着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xiaozuowen/xiaoxuesheng/09zvm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