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小作文 >六年級作文 >

有關六年級小學作文1300字三篇

有關六年級小學作文1300字三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小學作文1300字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六年級小學作文1300字三篇

六年級小學作文1300字 篇1

教學要點

1、得感謝信的特點、用途和格式。

2、開始寫感謝信。

課前準備

範文投影片、空白投影片若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以前學寫過哪些不同類型的信?(給同輩寫信、給長輩寫信、給老師寫回信)

(2)今天老師卻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這既不是給同輩的信,也不是給長輩的信,更不是給老師的回信,這是一封什麼信呢?大家看了投影之後就知道了。(投影出示範文)

2、對比討論,學習“習作提示”。

(1)討論感謝信的特點和用途。

A、邊聽老師念邊思考:作者為什麼要寫這封信呢?(光明小學六(2)班學生陳強拾到公文包主動歸還失主市機牀廠的李叔叔,李叔叔為了表示對拾金不昧的陳強同學的感謝而寫的)

B、用來向別人表達感謝而寫的信我們稱之為什麼信呢?(板書:感謝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寫感謝信。

c、請同學們聯繫信的用途和寫這封感謝信的原因,思考討論:感謝信有什麼特點和用途?

d、討論並歸納。

特點:一種專用書信,用它來表達對關心幫助過自己的部門和個人的感謝之情。

用途:可以抄在紙張上貼在對方單位或郵寄給對方領導。

(2)討論感謝信的格式。

A、以前給同輩、長輩、老師寫信的格式有哪些要求?

B、請同學們分四人小組再次讀讀這封感謝信,並且與以前學過的信的格式作對比,然後討論:感謝信的格式是怎樣的?在寫法上更要注意哪些問題?

(3)學習“習作提示”,歸納總結。

A、到底我們討論的結果是否正確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學“學習提示”,再次討論歸納。

B、由各四人小組分別推薦一名學生彙報交流。

C、師生共同歸納。

感謝信是一種專用書信,格式與一般書信相同。第一行頂格寫稱呼,第二行空兩格寫正文,正文末尾寫祝頌語,右下方寫署名和日期。(板書:稱呼、正文、祝頌語、署名、日期)

寫感謝信時要注意:

1、第一行中間稍大字體寫“感謝信”;

2、開頭的稱呼一定要把對方單位名稱或姓名寫全;

3、正文部分要寫明感謝原因,敍事要簡潔明白;

4、祝頌語必須緊扣感謝來寫;

5、署名也要寫清單位名稱或姓名。

(板書:寫全、寫明感謝原因,敍事簡潔明白,緊扣感謝寫清楚)

3、明確習作要求”。

(1)引入:我們瞭解了感謝信的特點、用途以及格式和注意點,學了新知識會運用。

(2)指名讀“習作要求”,思考:課文給我們提了什麼要求?(根據內容代六(1)班全體同學寫一封“格式正確、內容真實、情感真切”的感謝信)

4、指導試寫。

A、六(1)班同學請我們代他們寫一封感謝信,根據課文提供的內容,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內容真實、情感真切”呢?

B、同桌相互討論。

C、指名彙報交流。

D、教師歸納小結:“內容真實”是指感謝信裏寫到的事情一定要符合事實,不能脱離實際,胡編亂造,感謝的原因也要根據提供的材料進行合理的想象,寫出心中的真情實感,不要誇大其詞。(板書:感情表達真切)

5、學生試寫。

指導名優等生、中等生、差生各一名分別在空白投影片上試寫,其餘自寫。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繼續寫感謝信,並對部分感謝信進行評議和修改。

課前準備

學生習作投影片三框。

教學過程

1、繼續試寫。

學生繼續寫感謝信,教師巡迴指導,重點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評議並修改習作。

(1)確定評議重點。

A、思考:針對感謝信的格式和注意點,評議本次習作除了常規要求外還可以從哪些方面評?

B、指名回答並歸納。

評議重點:

a、格式是否正確?

B、感謝原因是否寫清楚、合理?

C、感謝之情是否表達真切充分?

(2)評議習作。

A、分別投影出示中等生和差生的習作,請作者口述習作。

B、教師提出評議要求:評議時要圍繞評議重點,先肯定優點,再指出較大的`錯誤,然後提出該如何修改,但更要注意保護習作者的自尊心。

C、指生評議習作。

D、投影出示優等生的習作,讓學生評議,學習優點,修改缺點。

(3)針對以上習作中的通病提出本次訓練要注意的問題。

(4)四人小組互相評議修改習作。

(5)各自修改習作。

3、譽抄作文。

六年級小學作文1300字 篇2

如果人世間真有生死輪迴,那麼我願祈禱上蒼:來世還讓我們重結師生情緣。——題記

老師,我知道您沒有走,您只是在天堂的某個角落靜靜的望着我們,你想你曾經精心守護過的花朵……

還是小學的時候,我是一個差生,成績很不理想,許多老師都對我失去了信心。四年級上學期時,學校來了一位實習的女大學生,她長得很漂亮,她的音容笑貌我至今還歷歷在目。她皮膚白皙,舉止端莊,一副金邊眼鏡後面是一雙温柔善睞的眼眸。她的到來引起了同學們的好奇,紛紛議論着這位漂亮的老師會任教哪個班級。而我當時並沒有在意這些,因為我那時已經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奇妙的是,這位漂亮的女老師竟然任教我們班的英語課。記得上第一堂課時,她先用流利的英語介紹了自己,然後用很慢的語調用中文翻譯了一遍,轉身在黑板上瀟灑地寫下了她的名字——“楊豔豔”。以前我一直覺得英語課枯燥無味,比不上語文中的小故事,但楊老師的第一堂課徹底的征夫了我們,讓我對英語課有了新的認識。老師講課的方式與其他英語老師不同,不是古板的教授我們,而是把一個死的單詞變活了,變得生動有趣,深深地吸引着我們。

記得有一次老師在聽寫英語單“teacher”時,我由於粗心大意,把“a”寫成字母“o”了,我以為老師會把我狠狠地責罵一頓,但老師沒有,而是幽默説道:“我們的小蝌蚪怎麼沒有尾巴那?難到被你割掉了嗎?”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並把單詞改正過來,老師和藹的對我笑着説:“下次再不許這麼粗心了哦。”我點了點頭,心想下次一定認真的拼寫單詞。

老師還給我們講些做人的道理,做人要誠實守信,不能信口開河;要真誠,對待每個人;要愛護花草樹木,因為不管是一顆樹,還是一棵小草,都有生命,都會痛。所以,我們也要像對待人一樣對待一草一木。

自從楊老師教我們班英語以後,我對英語感興趣了,學習也上升了,老師同學都説我變了。班級風氣也好多了。以前班裏常是説話大於讀書聲,而現在是讀書聲大於説話聲了。那些説話的同學看別人都在努力讀書,便也顧不得説話了,也加入到學習的行列中,班裏頓時充滿琅琅讀書聲。

春陽光明媚,課餘時間,她帶領我們到田間地頭,教我們認識各種閒花野草,花鳥魚蟲。

就這樣,我們與楊老師快樂的度過一年。

忽然有一天,楊老師像是從我們中間蒸發般的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教我們的英語老師換成一位胖胖的男老師,這位男老師講課風格迥異,不像楊老師,講故事似地講給我們聽。我們許多同學又不喜歡英語課了,因為我們的心已被楊老師牽走了。

我原以為,楊老師只是被調到別的學校去了,沒想到,她竟竟然是得了白血病!

那天,我們班主任走進教室,語氣沉重的告訴我們,我們敬愛的楊老師得了白血病,生命垂危。班裏的同學聽到這個消息後,都哭了,我只是覺得胸口被狠狠的刺了一下,很痛很痛……那是我平生第一次體驗到心痛的感覺。我知道這這是源於對老師刻骨銘心的愛。

第二天,全校師生自發為老師捐了款,每位同學都獻出了愛心,雖然錢不是特別多,但都包含着小小的心靈對老師的愛。我們都在心裏千萬遍默默祈禱:楊老師,你一定要堅強,度過此劫。

然而,事與願違,三天後一個我們最不願意聽到的消息傳來,老師去世了……

我嚎啕大哭……

楊老師我再也看不見您對我笑了,再也聽不到您的聲音了,再也不能感受到您對我的撫摸了,再也見不到您了!

連日的雨下個不停,老師,你可知道,那是我思念之淚。

漫漫夏夜,每當我一個人孤獨地仰望星空時,夜空中就好像浮起您那和藹的臉龐。

朗朗晴空,我相信,那刺眼的太陽的光只為您閃耀!

老師,我知道,您沒有走,您一直沒有走,您只是在天堂的某個角落默默的守護我們,守護那份美好的記憶。我知道,您一直沒有走。夜晚,天空上那顆最亮的星,便是您慈愛的眼睛……

六年級小學作文1300字 篇3

又一個端午節到了。

清晨,熱鬧的街市熙熙攘攘,人來人往。街邊熱氣騰騰的鍋裏飄出粽葉的清香,鄉下的老農們擔着一擔擔濕漉漉的艾葉走街串巷帶着古樸的音腔吆喝着端午的清晨。

艾葉上顆顆露珠滾動着艾香,長長的艾香在都市的清晨縮短了都市人的夢,拉長了屈原的詩句,拉長了端午節濃郁的民間氣氛,也拉長了我們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民俗走廊。

於是,滿街裏充溢了艾葉獨特的香味。這是屈原的香味,這是端午的香味,這是我記憶的故鄉山裏的香味。這香味曾經帶給了我一個又一個好奇的童年,也帶來了一個又一個充滿幻想的少年。如今,雖然我年過不惑,這香味又依然一路伴我走來,深深地深深地,迴盪在我的心間;長長地長長地,迴盪在我的記憶之中。

時間過得很快,四十年的人生彈子一揮間。儘管如此,但我還依稀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的情節。似在眼前的艾香中,又似在昨日嘉陵江畔的龍船舵手的吆喝聲中。

於是,我努力地向空中拋出一枚硬幣,記憶的光環便隨着那翻覆的銀光閃閃開始翻轉,翻轉成端午節中我苦澀而有趣的童年,翻轉成幾個世紀也揮之不去的故鄉的端午情節。

其實,小時候我並不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儘管依稀的記得母親曾給我們講過屈原投汨羅江的故事。但那時,在我幼小的年齡裏端午節除了艾蒿的香味外,只有粽子的香味最好。或者説在童年的記憶裏是艾葉的香味才讓我有了粽子的香味,是艾葉的香味才喚醒了我對粽子的嗅覺和味覺感。

貧窮的童年,帶給我印象最深的除了玩以外,莫過於對有好吃的東西最深情地記憶了。所以,我對於端午節的印象除了艾香外就是對粽子香味的印象了。就象我的童年對過年的印象除了爆竹硝煙的味兒外,只有家鄉香噴噴的臘肉的味兒了,其他的卻什麼也沒有。

在那個特定年代的孩子,大都是餓着肚子在百無聊賴的玩耍中度過童年的。自然,能吃上一頓飽飯是最高興不過的事了。

於是,我童年的端午節也是在盼望與守候中來臨的。只不過大人們對端午節的態度是在虔誠中迎來端午的;而象我一樣的孩子們呢,卻是盼望端午早早的到來,我們也好好的吃上幾個香噴噴的粽子了。

説實話,那時每一年除了盼望春節早早的到來外,我始終是盼望着過端午節和中秋節了。

因為在我們家裏,平時初茶淡飯都有些不濟,更談不上吃山珍海味了。於是,父親母親平時積攢一些東西,在時逢佳節時他們才紛紛把這些平時捨不得吃的東西(但今天看上去卻是再普通不過的食品了!)拿出來招待客人或者讓我們幾個小孩子解饞。這,可能是一件讓今天能吃好穿好的小孩子們感到非常費解的事情了。

然而,這確實是我童年的一部分真實寫照。

過節,是孩子們快樂的日子。過節,卻是大人們最操勞和忙碌的日子。

在端午節還沒有到來之前,父親和母親便忙開了。母親把珍藏的糯米從大瓷缸裏倒騰出來,用米盅一盅一盅的計量,然後把盛出來的糯米倒入水中浸泡。父親呢,父親卻到煤礦附近的農家毛竹林裏去採摘新鮮的竹葉拿回家來洗淨以備包粽子用。

端午節那天一早,父親便把我從睡夢中拉起來。於是,我背上揹簍跟在父親背後朝我家屋後的那一片山坡走去。

那時候,在我家鄉過端午節,家家户户都有在端午節的清晨去山坡摘割艾蒿的習慣。聽大人們講,端午節這天,大地上生長的百草都是藥,以艾蒿最佳。特別是天剛亮的時候,有夜露滋養過的艾蒿是最好不過的了。

然而,我當時不懂得這些,就是現在也是似懂非懂。至今還疑惑,為什麼每一年只有農曆五月初五的這幾天的艾蒿是藥呢?雖然費解,但我不得不承認端午節的艾蒿還真是好藥啊!

因為天剛亮的時候,採艾蒿的人並不多。我跟隨在父親的側面,父親一邊採艾蒿,一邊教我認識艾蒿。

艾蒿高大約有三四十公分吧,細細的杆子上支撐着片片艾葉,艾葉不大,無柳葉的纖弱,卻有柳葉的線條,無梧桐葉肥碩,卻有梧桐的葉脈,形狀獨特,傲然遍野。在五月初露花綻放,氣象萬千的季節裏,艾蒿是屈原的心,艾蒿是屈原的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xiaozuowen/liunianji/oejj9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