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公德作文 >美德作文 >

實用的美德作文五篇

實用的美德作文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德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美德作文五篇

美德作文 篇1

古語説:“百善孝為先。”可見,“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親情也是眾多情感中最為重要、不可缺失的一種情感。尊敬老人、孝敬父母,也是我們的教育前提。

中華美德源遠流長,以往的每一代人都能很好地傳承孝順的美德。可是現在的“新一代”,為什麼將這種觀念淡化了呢?是不是我們的教育方式出了錯呢?怎樣讓孩子懂得尊重、孝敬父母呢?

首先,我們看看古代真正的“小皇帝”是怎樣孝敬父母的,看看這一美德在那個時代的表現形式是什麼。

公元前206年,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劉邦的三兒子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劉恆對他的母親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卧牀不起。劉恆親自為母親煎湯藥,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牀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牀邊睡一會兒。劉恆天天為母親煎藥,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嚐一嘗,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

劉恆孝順母親的事,在朝野廣為流傳。人們都稱讚他是一個仁孝之子。有詩頌曰: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載病,湯藥必先嚐。

這就是古代《二十四孝》中最著名的“親嘗湯藥”的故事。可是,對於現在的一些獨生子女,我們再也找不出如此的範例了。不好的例子倒是舉不勝舉,比如吃飯時,孩子愛吃的,全家人都不準吃,只能由“小皇帝”自己品嚐,獨佔獨享。

吃過飯後,孩子放下碗就跑去玩了,全然不顧餐桌上的一片狼籍,更不要説幫着爸爸媽媽收拾碗筷了。父母的百般呵護、細緻入微,換來的只是孩子的理所當然,凡此種種,都讓我們憂慮。

下面我們再看看這個叫楠曦的小朋友,她又有怎樣的小故事呢?

楠曦今年10歲了,爸爸媽媽對她寵愛有加,楠曦雖然很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卻不知道去心疼他們。每天晚上,爸爸媽媽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裏,楠曦還硬要父母陪她玩“騎大馬”,邊玩還邊催促着做晚飯。

楠曦的爸媽經常為此而感到傷神。他們也明顯地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寵愛讓楠曦喪失了孝敬父母的意識。

於是,楠曦的爸媽決定:從生活小事做起,培養楠曦的這種意識。

有一次,楠曦來了興趣,要嘗試自己洗碗筷。若放在以前,媽媽是不會答應的,可是,這一次媽媽痛快地答應了楠曦。第一次洗碗筷,楠曦感到十分費勁,力氣大了,怕碗碟破碎,力氣小了,怕洗不乾淨。

楠曦這時問起媽媽:“媽媽,你平時刷鍋洗碗也這麼累嗎?”媽媽説:“雖然我力氣要比你大些,不過每次洗那麼髒的碗筷,也是很累的。”楠曦聽完後,想了想説:“媽媽,我現在長大了,以後我來洗家裏的碗筷吧。”

媽媽聽了楠曦的話,心裏不知有多高興,並立即誇獎楠曦説:“女兒懂事了,知道心疼媽媽了。”聽了媽媽的誇獎,楠曦高興地笑了。從此以後,楠曦變得懂事多了,知道主動幫爸爸媽媽承擔一些家務。對於自己的爸爸媽媽,楠曦也懂得關心與體貼了。

其實,孝敬父母不是單一的習慣問題,它也體現出一個孩子能否關心他人、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我們作為家長心裏非常清楚,如果一個孩子連最基本的孝敬父母都做不到,以後是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的。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美德作文 篇2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看了《舟山羣島新區首屆中華傳統大講堂》,讓我受益匪淺。

張發教授主要從監獄、社會、家庭等幾個方面講述了傳承美德對我們重要性。他舉例在監獄的服刑人員,因自己一念之差,走上了對社會危害的犯罪之路,事後醒悟 :如果自己能傳承美德,守住自已的道德底線,也不會危害於社會,也不會失去今天的自由之身了。一個人要成才,首先要學會做人。張發教授深入淺出地闡述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弟子規》,它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燈,指引我們怎樣去做一個合格的人,交怎樣的朋友,怎樣處理好周圍的人際關係等。

我在 報紙上曾多次看到這樣報道,因父母離異,孩子缺少應有家庭教育,缺失父母的疼愛,導致孩子性格偏激古怪,從而走上了犯罪之路,對社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從小到大,爸爸媽媽就教育我要做個有孝心的孩子,他們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們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噓寒問暖,有什麼好吃的總要留一些給他們,有時因為工作忙,不能常去看望,但總會打個電話過去問候。他們的一言一行我都看在眼裏,慢慢地,“孝”這一美德已在我心底生根發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只要父母言傳身教,孩子就會以大人為榜樣, 在長期的薰陶之下,孩子就能傳承到父母的美德,所以,美德是可以傳承的!社會大家庭,和諧靠大家。讓我們一起傳承中華民族美德,做一個精神富有的新區人。

美德作文 篇3

美德是什麼?是鮮豔美麗的花朵,是迎風挺立的船帆,還是甜蜜多滋的蜂蜜?

是的,美德是那樣美好,只要我們細心去體會,就會發現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們留下的美,雖然它是微不足道的,可它卻比鮮花還美麗,比船帆還重要,比蜂蜜還香甜。

美德在我的身邊,美德隨處可見。在公交車上,我們可以看見有許多人為老人、孕婦讓座;在火車站,我們可以看見有許多人為殘疾人拎包裹;在敬老院,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熱心人主動去敬老院幫助老人,這些都是愛心,都是美德。

還記得那位為陌生傷者撐遮陽傘的小學生的媽媽,20xx年xx月xx日,這個平凡的日子裏,人們卻出演了一幕不平凡的劇幕。在我校西邊的十字路口,經常會有許多人路過,多數是接送學生的家長與學生。中午烈日炎炎,一輛小轎車與一輛裝蔬菜的摩托三輪車迎面相撞。

“嘭——”的一聲,慘不忍睹的一面出現了:小轎車的車身凹下了一大塊,而摩托三輪車更是破爛不堪,三輪車車主頓時被撞倒在地,血流不止,雙腿骨折、顱骨受傷,身上多處擦傷,躺在地上不能動彈。轎車車主連忙打給120求助,路過的家長和學生不知所措,只能站在周圍旁觀。眼看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可救護車還沒到。傷者在炎炎烈日下傷口更加惡劣了。這時一位騎着電動車,身後坐着一名少先隊員的女士停了下來,她把車停好,連忙將自己隨身攜帶的遮陽傘打好舉在傷者傷口處。20分鐘後,救護車終於來了,經過醫生們全力搶救後,傷者的病情也漸漸好轉。

為傷者撐傘一把傘,或許這對於每個人來説都能做到,可誰能在關鍵時刻想起這麼做呢,這名女士就做到,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該怎麼辦,為社會傳遞正能量。雖然她不能將傷者的病完全治好,但是她做了每個人都能做的一件事,儘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傷者減輕了痛苦,為醫生贏得了救治時間。

莎士比亞説:生命短促,只有美德和愛能將它傳到遙遠的後世。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向她學習樂於助人的精神,應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幫助每一個需要我們幫助的人,這樣美德才會傳承天下。這把傘不只是一把遮陽傘,它更是一把文明之傘與善良、美德之傘,美德就在我身邊,讓我們永遠將它撐起,讓美德傳遍世界每一個角落!

美德作文 篇4

中國,一個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東方古國。有許多包含美德的名言至今仍廣為流傳。例如有關誠信的名言有:“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凡出言,信為先”;“言不信者,行不果”;“民無信不立”等。在這些誠信名言中,有關“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兩則故事給我印象最深。

故事的主人翁是宋慶齡,小時候,父親就教育她要做個誠實守信的孩子。有一次週末,父母要帶宋慶齡去一位叔叔家,宋慶齡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因為這位叔叔家有她十分喜愛的鸚鵡。臨走時,她卻想起好朋友小珍要來跟她學剪紙,便對父母親説:“我今天不去了,小珍要來跟我學剪紙。”母親説:“要不讓小珍明天再來,你不是很想去叔叔家看鸚鵡嗎?”宋慶齡果斷地拒絕了。傍晚,父母親回來了,問小珍來了嗎?宋慶齡搖了搖頭説:“沒來。”母親便説:“早知道,就不等她了,唉,真可惜!”宋慶齡堅定地説:“不,雖然小珍沒來,但我不會感到內疚,如果我不等她,我的良心會受到譴責,今後沒臉見她。”父親接着説,“是的,慶齡做個誠實守信的孩子比什麼都重要啊!”

這種美德在她以後成長的征途中一直陪伴着她。建國後的一天,北京某幼兒園接到通知,敬愛的宋慶齡奶奶明天來幼兒園看望孩子們,大家聽後欣喜若狂,趕緊佈置教室,等待宋奶奶的到來。第二天,老師、同學們都在迎接宋奶奶的到來,恰恰不幸的是這一天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大家都想,這樣惡劣的天氣,宋奶奶應該不會來的,正當他們失望地準備返回時,卻看見一輛轎車駛到幼兒園門口停下,宋奶奶從車中走出並向孩子們問好。宋慶齡用自己的行動再次履行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句名言藴含的美德。

當我讀完這兩個故事時,深深感受到我們青少年要向宋奶奶學習,應該將更多名言藴含的美德傳承下去,並努力做得更好!作為祖國的“花朵”,我們應當有顆愛國心,勇於擔當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責任。同時樹立遠大的理想,發奮學 習,長大報效祖國,在建設美好家園的同時也不讓優秀的傳統美德流失。

我深信,只要大家都有這種信念,祖國的明天會更美好,和諧世界定能實現。

美德作文 篇5

最近,我讀了《揚傳統樹美德獲新知》這本書,書上有許多動人的故事。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故事是《孟佩傑——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叫孟佩傑的小女孩,五歲時,爸爸遭遇車禍身亡,媽媽忍痛將孟佩傑送給養母劉芳英來撫養。養母三年後手術失敗癱瘓在牀,養父也一走了之,於是孟佩傑和養母相依為命,家中的收入就是養母微薄的病退工資。八歲的孟佩傑從小就上街買菜,燒火做飯。為了媽媽,她什麼苦都吃,為了媽媽,她必須比別人起得更早,做得更勤,學得更好。看完這個故事後,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決定今後要向她學習,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有一次,媽媽早晨起來説不舒服,我急忙摸她額頭,“好燙呀!您發燒了。”我驚訝地叫道。於是,我立刻把媽媽扶回牀上,然後把冷毛巾敷在她頭上,蓋好被子後我就去做早飯了。我打開冰箱,發現有6個包子和一碗湯,於是我把包子和湯一起端了出來。接着我又找了一個大點的碗,把包子全放進去,再在碗裏滴了點水,這樣包子吃起來會很鮮嫩,最後把湯和包子一起放在微波爐裏熱一熱,然後就大功告成了!我把早飯小心地端到了媽媽的面前,輕聲地説:“媽媽,我給您做了點早飯,您快吃點吧!”媽媽的眼睛突然濕潤了,讓一把抱住我,記激動地説:“謝謝寶貝,你終於長大了!”聽了這話,我開心極了。

還有一次,爸爸要過生日了,我悄悄地瞞着爸爸,和媽媽一起買了一個蛋糕,我還親手做了一個小禮物。生日那天,我和媽媽一起把禮物送給了爸爸,那時,爸爸笑了,是那種滿足、舒心的笑容。

“百善孝為先。”讓我們多多孝順自己的父母,是他們含辛茹苦地撫養着我們,我們要在生活中體貼父母,在學習上更加刻苦,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標籤: 五篇 美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ongdezuowen/meidezuowen/2wz9n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