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高中作文 >高二作文 >

天一漫筆高二作文

天一漫筆高二作文

一個晴朗的早晨,我又一次站在了天一閣的大門前。帶着一種期盼,又似乎是一種親切,我跨入了門內。

天一漫筆高二作文

我不明白自己在期盼什麼,卻知道親切從何而來。這已是我第五次到天一閣了。身為寧波人,這樣的次數算不得多,而每次的拜訪,都能帶給我全新的感受。

這第五次的拜訪恰逢假期,大批遊客擁入了天一閣。耳邊導遊的講解顯得極為聒噪,遊客的大聲喧譁更令人掃興。天一閣裏本不是這樣的。於是我想起了曾經的那些寧靜氛圍。記得那是夏季的一天,我忽然想念天一閣,於是去了一趟。在那次的拜訪過程中,我幾乎沒有見到什麼遊人。我靜靜地走着,體會着天一閣特有的氣質,那種將書香墨韻融入小橋流水的巧妙結合。我很喜歡這種感覺,因為像尋訪古蹟一般親近一個恬靜美麗的地方,感悟其中詩意,而又不受周圍環境影響的機會並不多。畢竟,有太多的好地方被冠以“旅遊名勝”之頭銜,它們的倩影被小賣部的遮陽傘所掩蓋,它們的文化內涵被千篇一律的導遊解説弄得四分五裂,它們原本擁有的矜持在遊客的喧鬧聲中蕩然無存。記得當年在拙政園,我滿懷欣喜地想要欣賞江南園林,卻不得已隨着旅遊團走馬觀花,什麼感覺都沒有了。而在天一閣,我能夠從容不迫,閒庭信步,這的確是一種享受。

其實,我這次想去天一閣,卻是因為惦記桂花。秋天,桂花算是天一閣的一大特色。東明草堂前面有兩株桂花樹,年代已經很久遠,依舊是燦爛滿枝頭。漫步園中,空氣裏不光有桂香,還夾有古木、青草的芳香。天一閣本身的所在就很特殊。它與許多的舊房子一起,在車水馬龍的鬧市邊靜靜站立。這片建築羣面積很大,從西門口一直延伸到月湖。其中小巷縱橫,古宅也不少,似乎有許多名人故居。當月亮升起,月光籠罩着這片建築時,這頭的天一閣與那頭的月湖,便彷彿縮短了距離。月湖的柔波,如同盪漾在橘黃燈光下微微展開的古籍封面上,漣漪舞動處,文化與歷史悄然出沒。這一切,與天一閣的書香四溢是多麼契合。因此,即使望不見月湖的小洲,天一閣也自能夜夜憑欄對湖光。不知在天一閣中望月是什麼感覺。我總想,照在天一閣中的那片月光,不該是輕柔的,也不該是過於皎潔的,它只是“清輝”,清亮又清冷。當一輪殘月懸於空中時,我多麼希望自己能夠坐在藏書樓前,在月光下注視天一池,或是一遍遍地讀那副對聯上的字句:“抱殘守缺,猶傲公侯。”

這是下聯中的八個字。殘,正是天一閣內心的那個字。月光之所以要清冷,月亮之所以為殘月,皆是由於這“殘”的內心。我説不清這到底是為什麼,以我不高的悟性猜測,我覺得這也許是一代代天一閣人的一種自嘲。當年,範欽將財產分為兩份,次子選擇了萬兩白銀,長子範大沖則選擇了天一閣。此後的各代守閣者,也都循着範大沖的腳步,走了一條與世人不同的道路。他們都飽讀詩書,卻並非為了考取功名;他們也有螢窗雪案、青燈孤守的歲月,但只是為了研讀、整理。在當時以科舉為正途的社會裏,這樣的一種狀態顯得頗有些“特立獨行”,自然也就招致質疑和譏誚。泛黃的書頁,在世人眼裏是殘;為藏書不惜變賣家產,孤守着一座書樓,這在世人眼裏更是殘。也許就在這譏諷風行的.背後,天一閣人將它轉變成了自嘲,更轉變成了自適與自豪。正是如此,“抱殘守缺,猶傲公侯”的字樣才顯得格外醒目,其中的堅忍與淡定在幾百年之後仍讓人感動

今日的天一閣,其實已是人去樓空。當年的萬卷藏書,如今被放置在新的藏書樓中;而當年的藏書樓,如今也只是空對着天一池,靜待過往遊人的觀瞻罷了。遙想曾經的書香濃郁,心中多少有些悵然。不過,也僅是稍縱即逝而已。書在與否,對我而言,只是一個感覺上的差別。若是書卷仍在舊址,便又多了一種厚重感與歷史感,少了一點物是人非之歎,如是而已。記得看到過一句話,説湖是城市的眼睛,有湖的城市是幸運的。那麼我想,藏書樓的存在,更為城市的心添上了美麗的一筆。傍湖的藏書樓,是歷史的饋贈,是時間的造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aozhongzuowen/gaoer/eqlrk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