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佛學經文 >佛經 >

《華嚴經》法句70句

《華嚴經》法句70句

《華嚴經》,具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另稱《雜華經》。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華嚴經》的'編集,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大約在公元2~4世紀中葉之間,最早流傳於南印度,後傳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華嚴經》法句--一

1.作佛所作,淨佛所淨。

2.其心平等,住一切智。

3.入如來智,無有障礙。

4.應自修行一切智道,應勤增長菩薩境界。

5.善知於時常行法施,開悟一切名為智者。

6.於一切法心無動念,得智慧明滅諸痴暗。

7.應知一切心識如幻,應知世間諸行如夢。

8.行如來行,住如來道。

9.於諸眾生,恆起大悲。

10.求一切智,淨諸心海。

11.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12.普為諸世間,修行菩薩行。

13.普應羣生心,莊嚴諸願海。

14.發起大悲心,勤求無上覺。

15.如地不傾動,如水普饒益。

16.但願益眾生,以此莊嚴心。

17.恆以深淨心,供養於諸佛。

18.心常寂靜,知足少事。

19.心如靈空,無所分別。

20.以深淨心,入菩提舍。

21.立志如大山,積德若深海。

《華嚴經》法句--二

1.正念觀察,調伏己情。

2.慈濟悲無倦,喜法舍煩惱。

3.於法得自在,以道化羣生。

4.不取為實,不着為淨。

5.永離諸相,心無所住。

6.大慈無礙,大悲究竟。

7.為欲利世間,專意求菩提。

8.住一切世界,心無所著。

9.知身從緣起,究竟無所著。

10.不住諸相,永斷分別

11.恆守正念,習行眾善。

12.無我心調柔,能得如來道。

13.若計有我人,則為入險道。

14.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

15.若無我相,則無增減。

16.於諸世間心如虛空,無所染着。

17.斷世渴愛常求佛智,離欲境界得法喜樂。

18.所作眾善為眾生,悉以智慧而回向。

19.見佛聞法勤修行,如飲甘露心歡喜。

20.專念於佛法,未嘗有散動;而以悲願心,方便行於世。

21.遠離一切虛妄想着,如是究竟到於彼岸。

《華嚴經》法句--三

1.不生染着,永斷世間貪愛煩惱,修清淨行利益眾生。

2.願一切眾生一心向佛,常遇無量清淨福田。

3.究竟清淨,無諸渴愛,身行永息,心善解脱。

4.若有所施,當願眾生;一切能捨,心無愛着。

5.分別取向不見佛,畢竟離着乃能見。

6.我當於一切眾生猶如慈母,生長一切善根大願。

7.不染世間一切諸味,常勤修習一切佛法。

8.世間種種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無所動。

9.但為斷一切煩惱故,而行精進。

10.菩薩離迷倒,心淨常相續。

11.若得親近善知識,則能修習廣大善。

12.於佛境界起信心,得佛灌頂心無着。

13.如實觀法,出生妙慧。

14.入佛種性,到於彼岸。

《經典》法句--四

1.善自護念,廣度有情。--《六祖壇經》

2.不離自性,即是福田。--《六祖壇經》

3.自性若迷,福何可救。--《六祖壇經》

4.菩薩於一切有情,起同體大悲。--《大集大虛空藏所問經》

5.心如平地,離於高下。--《大集大虛空藏所問經》

6.無為無染常解脱。--《大集大虛空藏所問經》

7.心緣定靜。--《文殊師利菩薩授記經》

8.專習閒靜。--《文殊師利菩薩授記經》

9.既離見聞,則為法性。--《文殊師利菩薩授記經》

10.入平等觀,無怨親想;

常以愛眼,視諸眾生。--《梁皇寶懺》菩薩迴向法

11.知一切法空,於諸怨親同以善化。--《梁皇寶懺》解冤釋結

12.身心寂不動,以求無上道。--《大乘妙法蓮華經》敍品

13.願一切眾生,速達心本永滅罪根。--《佔察善惡業報經》

14.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佛説四十二章經》

標籤: 法句 華嚴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foxuejingwen/fojing/z8x4z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