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動物作文 >螞蟻的作文 >

有關螞蟻的作文七篇

有關螞蟻的作文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螞蟻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螞蟻的作文七篇

螞蟻的作文 篇1

小螞蟻們在找吃的時候,看到一個大水坑對面有着殘留的薯片,一隻小螞蟻靈機一動,説:“大家聽我説,我覺得我們應該找些工具過這條大河,然後把這些薯片搬回去慢慢享用。”説完,大家都立馬行動起來。

小螞蟻們找到了三樣東西,分別是西瓜皮、玻璃瓶和樹葉,小螞蟻們齊心協力,終於把這三樣東西推進了河裏。

它們爬上去坐在上面,漂了一會兒,微風吹起,河面上出現了一條條波紋,西瓜皮不盡地搖晃,小螞蟻們都暈頭轉向,樹葉不停地顫抖,而樹葉上的小螞蟻們踩也踩不穩,更有其中一隻螞蟻都趴在了葉子上。

玻璃瓶開始翻滾,玻璃瓶上的小螞蟻們也開始跑動,就像馬戲團裏的動物踩在滾輪上的一樣,顯得很滑稽。

小螞蟻們都到了對岸以後,發現心心念唸的薯片不見了,但是其中一隻小螞蟻説“就算薯片不見了,但也是值得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場大冒險。”

螞蟻的作文 篇2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夢想是生活的動力,不僅人有夢想,動物也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哦!

在一個螞蟻王國裏,有一隻平凡的小螞蟻叫做格魯,格魯從小就有個夢想,當一位著名的設計師,那時的螞蟻王國任何東西都是普普通通的,格魯想把王國設計的豪華一點。格魯把自己當做一個學生,去考設計學,但老師看他那麼小,就很瞧不起他,他沒有考進設計學。但他沒有氣餒,而是花了五年的時間在外地請教一些著名設計師教他一些關於設計方面的知識。那時的格魯才16歲。

幼小的格魯在外地學到了很多技巧。五年後,他回到了螞蟻王國,那裏依舊是那麼的普通。格魯決定根據學到的知識先試着設計一套華麗的小別墅,他每天都在認真的設計。大概過了兩個星期,格魯終於把設計稿畫好了,他請了一些經驗豐富的建築師蓋那棟小別墅。過了兩個月後,一棟華麗的小別墅豎立在了螞蟻城堡的一個角落。大家都在驚歎着,這麼漂亮的房子到底是誰設計的,外面的吵鬧聲驚動了別墅裏的格魯。格魯連忙出來看,大家都問他:“格魯,這房子是誰設計的?那麼漂亮!”格魯聽了,立即説:“是我自己設計的.呀!”大家都佩服起這隻年輕的小螞蟻,紛紛説:“格魯,你真厲害呀!”“年紀輕輕就能設計出那麼漂亮的房子!”“格魯,幫我也設計一下吧!”格魯聽了,説:“一個一個來,我會幫你們設計出漂亮的東西!”

現在,格魯成了一個大忙人了,天天有新的訂單上來。但格魯每次都能完美而快速的完成訂單,成了螞蟻史上最年輕的設計師。很快國王被驚動了,就傳格魯上皇宮去。格魯很快去皇宮見了國王,國王對他説:“格魯呀,你能幫我重新設計王宮嗎?還有裏面的椅子、牀那些的。”格魯自信滿滿地説:“沒問題!我一定會很快完成的。”格魯一回到家,就立馬開始設計了起來,不久,城堡煥然一新。螞蟻王國因為格魯的設計開始變得繁華起來。

堅持自己的夢想,一定會成功的!

螞蟻的作文 篇3

聽爸爸媽媽説,小螞蟻個頭雖小,但他們十分團結,能戰勝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我半信半疑,心中納悶:“這麼個小傢伙能有多大能耐呀?”

一天,我偶然在院子裏看見一羣小螞蟻,便好奇地湊了過去。螞蟻就米粒大小,身體呈微黃色,但其中有幾隻大個頭黑色的,媽螞告訴我這是“兵蟻”,他們負責保護蟻羣安全並且是領頭蟻。“兵蟻”的頭上有一個“大夾子”,是它們防禦和進攻的武器,看起來挺嚇人的。

螞蟻的附近有一個小水坑,我想用小水坑對小螞蟻進行“團結”測試,來驗證它們的團結。我撿起一片樹葉,將小螞蟻捉在葉子上面,然後把葉子放進水坑裏。這個小水坑對小螞蟻來説簡直就是一片汪洋大海,它們頓時慌作一團,在葉子上面跑來跑去。我呵呵一陣冷笑,心想:“爸爸媽媽,你們錯了吧!”

過了一會兒,奇蹟突然出現!只見“兵蟻”在它們之間來回走動,似乎説着什麼悄悄話,蟻羣立即各自走到樹葉邊沿,使勁用腿整齊地划水,葉子不一會就從“大海”邊靠岸,它們成功地逃了出來,在“兵蟻”的帶領下又回到了自己的家。我驚得目瞪口呆!

我喜歡小螞蟻,更喜歡它們頑強的意志和團結的精神。

螞蟻的作文 篇4

在一個螞蟻窩裏,住着一隻聰明的螞蟻,叫鈞鈞。

有一天中午,鈞鈞吃了午飯後,肚子還是咕咕叫。他決定要找一找美味的食物,於是,便出發了。剛出洞口,就聞到了鮮葱的香味兒,他立馬順着香味兒去尋找。噢,原來一顆綠油油的鮮葱味兒炸青豆。鈞鈞心想:多麼豐盛的晚餐呀!我一定要把它搬回去。可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豆子也紋絲不動。怎麼辦呢?對了,找幫手,蟻多力量大嗎!他飛快地跑回蟻洞,對蟻后説:“尊敬的蟻后,我發現了一顆青豆,味道十分香。”蟻后想了想,便派了一百多隻身強力壯的大螞蟻隨他去。到了以後,大家都饞得流下了口水。“行動吧!”鈞鈞説。大家立刻開始行動:有的從後面推,有的從下面抬,有的搬走前面的小石子……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呀!青豆緩緩移動了。“1—2,1—2,……”鈞鈞指揮着大家,青豆很快到達了鈞鈞住的蟻洞。就連見多識廣的蟻后看見如此誘人的青豆也不禁嚥了口唾沫。不用説,鈞鈞他們吃到了豐盛的晚餐。

人多力量大,蟻多力量也大呀!

螞蟻的作文 篇5

在天底下,有各種種類的螞蟻,它們密佈各地,總是顯得生氣勃勃,你可以看見它們似乎每個時間都在忙碌,忙着幹自己的事。

我對螞蟻的哲學甚感興趣,趁着暑假有空,便以一個偷窺者的身份窺視着兩種龐大的蟻羣,沒錯,正是它們:城市螞蟻和鄉村螞蟻。

城市螞蟻總是不常見的,只是偶爾在遺落的冰激凌廢墟上看見他們忙碌的身影,它們幾乎都是是清一色的純黑血統,也不知道它們的血液流的是否是同種血型,如果可能,它們是不是同一個家族?我不得而知,但那嬌小的身子總是不理會你的存在,自己生活在自己的哲學裏。

鄉村螞蟻總是氾濫的,大片的空地,上面布了不少暗道,你可以看見它們對不同血統的螞蟻大多時候是不惹的,在這裏,鄉村的螞蟻明顯要比城市的螞蟻強壯的多,它們在找到食物之前總是散亂而不可尋,但一旦找到獵物便蜂擁而至,強大的聯絡系統讓我似乎想起道聽途説是怎樣氾濫起來的,雖然我知道它們是不説謊的,但還是讓我想起這個。

鄉村螞蟻和城市螞蟻對慾望的追求都是可怕的,面對比它們強大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獵物,可以不惜讓自己僅有一次的生命貢獻給後人,也或者是由於肉對他們有強大的驅動力,不能吃肉便對他們而言似乎就讓他們死了一般,哪怕咬一口就死了對他們而言似乎也都值了。

這讓我不禁思考:究竟是螞蟻們不怕死亡才如此英勇地應對死亡呢,還是肉對它們而言已經變成一樣的,不吸便會死亡而盲目追求呢……

螞蟻的哲學:我們是世界上最忠實的粉絲,我們對喜歡的一定瘋狂般着迷,對一般興趣的半數不理,對不爽的東西一定奮戰到底!

城市螞蟻的哲學:我們知道低調做一隻城市裏很平庸的螞蟻,我們過的是最標準的綠色生活,絕不亂排尾氣!

鄉村螞蟻的哲學:我們是世界上最高調的一種生物,我們可以高傲地無視所有爬行動物,我們最喜歡用自己的生命和同伴的生命來一起賭博,但我們不是像賭徒那種沒有良心的傢伙,我們不會拋棄家庭!

螞蟻的作文 篇6

有一天,我在家吃午飯。突然,我看見幾只螞蟻在桌上搬運我掉下的米粒。我氣得手用力把螞蟻掃下,還以為這小東西會被摔死,沒想到它掉到地上很快溜走了。

咦?丁點兒小的螞蟻從1米左右的桌上掉下卻沒摔死?對它們來説,這樣的高度不亞於人從幾十米的高樓上跳下。“難道螞蟻摔不死嗎?”我帶着疑惑問媽媽。媽媽笑着説:“你為什麼不動手試驗一下,觀察有什麼結果呢?”對呀!為什麼不試驗一下?

我立即從花園裏捉來幾隻螞蟻,進行試驗。我先將螞蟻從手中摔下去,高度大約120釐米,結果螞蟻一到地上便很快逃走了。接着我又增加了高度,站在凳子上,手高舉過頭頂,高度大約200釐米,連摔了幾隻,還是這樣,而且總是腳先着地。小螞蟻摔不死,那麼大螞蟻呢?試驗結果也是一樣,螞蟻溜走了。

螞蟻摔不死,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於是我找來放大鏡仔細地觀察螞蟻。我發現螞蟻除了兩隻長長的觸角外,它那長長的6只絨毛般的細腳,竟相當於螞蟻身高的4倍多!

為了弄清螞蟻在空中下落時的動態情況,我又用一根細線小心地捆住它的身子,讓它懸在空中。這時我發現螞蟻的6只細腳不斷地在空中滑動。這時,媽媽從雞毛撣上揪了一根雞毛,用嘴吹了一下,雞毛輕飄飄地落在了地上。媽媽笑着説:“你發現了什麼?”啊!我明白了!螞蟻身小體輕,空氣對它有一定浮力,6只細腳像6根有力的彈簧,對整個身體起到了緩衝的作用,這樣,小螞蟻就不會摔死了。

螞蟻的作文 篇7

我家的廁所裏有一羣螞蟻。螞蟻有三對足,非常細,有一點彎曲。它的身體分成了三個部分,分別是頭、胸、腹。螞蟻的胸部非常小,腹部比胸部大了許多。螞蟻的家庭分工為:蟻后、蟻兵和工蟻。蟻后負責產卵。蟻兵負責保護蟻穴的安全。最辛苦的就是工蟻了,它不僅要管理蟻穴,還要運輸糧食、哺育幼蟲等。螞蟻運輸糧食的時候,都是成羣結隊的,我聽説螞蟻可以搬動比自己大好幾倍的東西,我這次要看看它能不能搬得動。

我拿來了一些碎餅乾,撒在廁所裏,只見螞蟻們排只整齊的隊伍,一起去搬碎餅乾,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一隻螞蟻竟然可以搬起一粒比自己大了許多重了許多的碎餅乾,螞蟻先用有力的前足搬起碎餅乾,放在背上,一步一步地慢慢運到蟻穴。我想:它是不是用它強壯的身體把自己大的物體舉起來的。我去查了資料,結果不是這樣的,螞蟻身上有一種特殊的毛—鋼毛。可以背起比自己在了許多倍的東西。我還在資料裏知道了螞蟻的成長過程,先是卵,然後是幼蟲,後是蛹,最後就是工蟻了。如果螞蟻在蛹里長有翅膀,長出來就是小飛蟲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ongwuzuowen/mayizuowen/82m0kg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