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地域作文 >揚州作文 >

遊揚州作文大全

遊揚州作文大全

遊揚州作文1

朋友介紹,揚州古稱“廣陵”,我是第一次聽説。揚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今天的揚州地區,早在秦、漢時稱“廣陵”、“江都”…… 地處江蘇省中部,長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的揚州,素有“竹西佳處,淮左名都”之稱。

遊揚州作文大全

揚州的市花,是瓊花、芍藥。市樹,則分別為銀杏、楊柳。楊柳,何以是揚州的標誌之一呢?原來隋煬帝當年詔令開鑿運河下揚州,將柳樹種植運河兩岸,並賜給其姓,所以才有了“楊柳”的名稱。

揚州的古老歷史已近2500年了,是榮獲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國和諧管理城市、中國文明城市、中國森林城市……面對這一串串閃亮桂冠的“誘惑”,尚未遊覽我先陶醉了。

 園林景緻怡人

遊揚州,第一個要看的景點必是瘦西湖。該湖位於市北郊,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具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和揚州園林特色的國家重點名勝區”,2010年成為揚州首家國家5A級景區。瘦西湖清瘦狹長,水面長5餘公里,最寬處不到100米。最初是城外一條較寬的河道,隋唐時期,瘦西湖沿岸陸續建園。及至清代,由於康熙、乾隆兩代帝王六次“南巡”,形成了“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盛況……

漫步於湖畔,但見幾步一柳。這萬千楊柳,好似綠霧般的柔媚撩人心境,加之山茶、石榴、杜鵑、橙子等或花或果的陪伴;尤其聽説桃花塢處,是拍攝《紅樓夢》林黛玉葬花的場景,更覺窈窕多姿中夾雜有些許眷戀。乘坐古色古香的遊船,發現船頭擺有一盆茉莉,縷縷清香隨着漂亮船主柔喉發出的愛情曲調,使我們彷彿進入夢幻“女兒國”。

何園被譽為“晚清第一園”,坐落於徐凝門街66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全國首批20個重點公園之一。何園又名“寄嘯山莊”,由清光緒年間何芷舠建造。何氏家族留下了厚學重教、詩禮傳家的門風,先後出了祖孫翰林、兄弟博士、父女畫家、姐弟院士——遊客們看了有關史料和照片,無不歎為觀止!許是陶淵明《歸去來辭》中的“倚南窗以寄傲,登東皋以舒嘯”的激勵吧,四個罕見的“天下第一”,也藴藏在何園。如“天下第一廊”,“天下第一窗”,“天下第一山”,“天下第一亭”。一個區區園林竟囊括四個“天下第一”,天下恐怕絕無僅有。值得一提的“天下第一亭”,是一座中國僅有的水上戲台。

集揚州園林的精髓於大成,很好地融合了西洋建築的元素,何園成為中國園林史上的一個奇葩。遊何園那天可惜老天不甚作美,許多景點都掩蓋在暴雨和霧靄中。

古城北隅的個園,由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建於清嘉慶23年(公元1818年),1988年被國務院授予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個園以竹石取勝,連園名中的“個”字,也巧取了竹字的半邊。竹是高雅、純潔、虛心、有氣節的象徵。古往今來,文人雅士的庭院“不可一日無此君”,黃至筠堪稱是愛竹的典範。

“不出户而壺天自春,塵馬皆息”。在園中户內,隨時可感受四季美景,這是“壺天自春”的意思。也就是説,個園雖小如壺,卻自有乾坤天地,進入園中塵世煩惱全都煙消雲散了。個園主人獨具匠心乃至創新能力,由此可見一斑。呵呵不好意思,一開始我把“壺天自春”誤讀為“春自天壺”,難怪怎麼也解不開詮釋的“疙瘩”。旅遊,是一門大學問呢!遊客觀景,是一次學習的過程。

個園的歷史與著名的.“揚州八怪”並駕齊驅,據説揚州市政府正準備將個園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個美好願景值得世人期許。

 名吃盡顯特色

揚州炒飯聞名遐邇,這次來炒飯的原產地,豈能不嘗?第一天晚餐,朋友請我們吃地道淮揚菜,就吃到了揚州炒飯。揚州炒飯又名揚州蛋炒飯,主料是用上等白秈米或用新的白粳米代替;煮之前需用水淘洗乾淨,略浸後下鍋煮至熟透,無硬心,粒粒鬆散,鬆硬有度為宜。炒飯中有青豆、嫩筍、蝦仁等配料,盛裝上席時要用名瓷,有道“美食又美器”。看來,不少地方的所謂揚州炒飯,厚油膩人,是沒有取到炒飯的“真經”。

揚州的包子也了不得。如干菜包、三丁包、香菇萊包、蘿蔔絲包、野菜包等等。水餡包子是一種類似灌湯包的包子,在揚州吃早點我仔細品嚐了。包子剛上來時,切勿“風捲殘雲”,否則會使你的嘴脣乃至口中燙得夠嗆。斯文的吃法是,用一根吸管插入包子,然後輕輕吸吮,待包子漸漸癟後再“消滅”薄皮。包子餡中有丁點黃色的配料,便是大名鼎鼎的蟹黃。由於美味佳餚太多,囫圇吞棗後也叫不出大名。反正“三頭”(獅子頭、魚頭、豬頭肉)都美美吃過了。清蒸鱸魚,也知道是啥滋味了。一個早晨,還去了三和四美醬菜店,買了幾種揚州當地人也喜歡的醬菜。

還是請散文大師朱自清來略評他家鄉的名吃吧。朱自清在《説揚州》文中寫道:“揚州的小籠點心,肉餡兒的,蟹肉餡兒的,筍肉餡兒的且不用説,最可口的是菜包子菜燒賣,還有乾菜包子。菜選那最嫩的,剁成泥,加一點兒糖一點油,蒸得白生生的,熱騰騰的,到口輕鬆地化去,留下一絲兒餘味……要是有飯局,還儘可以從容地去。但是要老資格的茶客才能這樣有分寸;偶爾上一回茶館的本地人外地人,卻總忍不住狼吞虎嚥,到了兒捧着肚子走出。”

遊揚州作文2

今年暑假裏,我去了趟揚州。揚州是個古都,以瘦西湖、揚州八怪和揚州炒飯聞名。

我認為,揚州瘦西湖,景美,以五亭橋看荷花為最。荷葉大而圓,十分綠;眼前綠葉一景,荷花又是點睛之筆。微風拂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倘若少了荷葉,花再美,也只是孤芳自賞,得不到大家的讚賞。少了花,荷葉又顯得太單調。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遊揚州,人們常提到“揚州八怪”。説到揚州八怪,我們最熟悉鄭燮了,也就是我們興化的鄭板橋。過去,揚州和泰州行政上是一個地區。

鄭燮,字克柔,號板橋,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以蘭、竹、石尤為擅長。鄭板橋詩書畫三絕,口才也不賴,民間有不少他的故事。我記得最深的是“鄭燮吟詩送賊”這個故事了。

話説某個大年初一晚,鄭板橋收拾一下打算睡覺,想起來今天還未讀書,於是坐在牀邊夜讀。忽然,一聲響聲驚動了他。他猜想一定是有賊,遂高聲念出兩句:大風起兮月正昏,有勞君子到寒門。小偷一聽,嚇一大跳,屋主還沒睡!等了一會兒要撬門。鄭燮又道:腹中詩書藏千卷,牀頭銅錢無半文。這賊一聽,才知道鄭板橋是個窮人,自認倒黴準備跑。鄭燮又念道:出門休驚黃尾狗,翻牆莫礙綠花盆。賊慌不擇路,翻牆時摔了綠花盆,驚動了大黃狗。大黃狗一躍而上,咬住小偷的褲腿。鄭板橋披衣而出,喝退大黃狗,扶起小偷送到大路上,又吟兩句:深夜費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做人。小偷聞言,感激涕零。

至於揚州美食,那就不得不提揚州炒飯。雖然只是一碗炒飯,卻能讓人滿口留香,因為炒飯中的那些配料非常講究,讓人一見就垂涎欲滴。

總而言之,與家人出遊有喜有憂,喜的是玩得開心,憂的是雙腿受罪。在揚州瘦西湖逛了五個多小時,茱萸灣公園走走停停三個小時左右。唉,腿特累,已經不可以用灌鉛形容了。即使如此,難得出去玩,喜悦和興奮之情已經超越身體上的痛苦了。

遊揚州作文3

揚州自古以來就是文章錦繡地,温柔富貴鄉。古人云: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可見人生樂事,莫過於此。

揚州風景甚多。然瘦西湖之柔麗,大明寺之禪靜,大運河之滄桑,個園、何園之精巧,不是去不逢春,便是堂皇奢侈,自是不值一提。獨史公祠之簡樸渾厚深合我心。

一進正門,見兩邊各植一棵古銀杏,皆乾隆年間所栽。如今巨樹如蓋,遮天蔽日。另有樹林環繞,濃蔭罩地。四圍走廊裏列着前人所書石碑,或草或行,字大如鬥,劍拔弩張,含勢欲飛,更襯得此祠氣宇森森。中間一條筆直的青石板路通向史公可法的饗堂,堂廡特大,供着史公的乾漆塑像,長鬚飄拂,目光凜然,扁上寫着“氣壯山河”四個大字。

當年闖王攻進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明朝滅亡。此時江南半壁江山尚未淪陷,鳳陽總督馬士英在南京擁立福王繼位,史稱南明。然新帝一繼位,非但不思收復中原河山以報君父之仇,反而下旨大選美女,終日喝酒,以供一人之淫樂。自古國之將亡,必有妖孽。馬士英、阮大鋮等佞臣賣官鬻爵,黨同伐異,而此時清軍一路南下,駐兵淮河,所過城池大多不戰而降。史公大懼,屢次勸諫昏君佞臣應當團結一致,國家此時危若累卵,當以重兵鎮守揚州城。揚州乃江北重鎮,地處江淮,若揚州城破,北部防線一失,京師(南京)難守。然屢諫屢敗,昏君嫌他囉嗦,升他為武英殿大學士兼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派他去守揚州,卻只給他三千兵馬。史公乃忠烈之人,明知此去必敗無疑,死路一條,依舊慨然而行。後來有支援軍到來,又多了四千人。

其時,寧南侯左良玉駐兵武昌,擁兵七十萬,大軍沿江奔京師而來欲與馬士英爭權。此時史公向京師乞求援兵鎮守揚州,馬士英正提兵對付左良玉,説道:“但言守淮者斬!我等寧可死於清人之手也不死於左良玉之手。”自是顧己私利,公頹然而返。如是數次往返求援卻無一次成功。

一日,行至燕子磯頭,放眼但見江水悠悠,衰柳長堤,殘陽似血,想到山河破碎卻無中興之君,大好河山陷入異族之手;又想起母親年老無依,自己整日為國事忙碌無瑕侍奉,境況悽楚。霎時間,憂傷、悲憤、憐憫自責諸情一齊湧上心頭,不禁悲從中來,淚下潸然,賦詩一首:來京不面母,咫尺猶千里。磯頭灑清淚,滴滴沉江底。隨後含痛而別徑回揚州城去。

清軍二十萬大軍南下,兵分三路。其中東路十萬精兵由和碩豫親王多鐸率領,攻打揚州。在攻城前幾日,甘肅總兵帶了一支四千人的散兵投了史公。

一日,史公與總兵登上城頭眺望,見清軍已把揚州城圍得裏三層外三層如鐵桶一般,旌旗蔽日,甲胄生光,軍勢甚盛,總兵心下大駭,遂有降意。然區區四千兵,便降了也必不得重用,若能説動史可法同降,則榮華富貴唾手可得。便趁機遊説史公,公嚴詞拒絕,想到城裏兵力本已單薄,若再內鬥,必不攻自破,遂慨然道:“我誓與此城共存亡,公等欲何為?如欲富貴請自便也!”是日總兵引四千兵縋城而出,降了清軍。

多鐸早已盡知城中虛實,屢勸史公降,公毀書斬使,誓死不降。史公祠中有史公《復多爾袞書》,一字一句讀來,浩然之氣躍然紙上。

史公知勢不可為,乃召副將劉德威,囑咐他一旦城破便殺死自己,以成全自己殉國的大節。德威慨然任之。公成婚多年膝下無子,妻屢次勸他納妾,他總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之志卻之。此時收劉德威為螟蛉義子,並寫信告訴母親將其載入族譜。

揚州城一日之間便被攻破,清軍大肆殺人放火以泄憤。史公與諸將正突圍,見親兵與百姓一個個倒在血泊之中,想到自己上不能衞山川,下不能救百姓,心下痛絕。乃振衣當風,挺劍傲立,朗聲道:“我史閣部也!”

清兵圍擁着他來到多鐸賬下,多鐸以先生之禮呼之,勸其投降。公凜然道:“吾國家重臣,絕無歸降之心,恨不早死追隨先帝於九泉之下。今既被執,但求速死,別無多言。”多鐸見此,知事不可為,乃殺之。後人將其衣冠冢葬於梅花嶺上。

在史公去世後幾年,不斷有義軍冒充他。漸漸地,連清人也開始懷疑了。吳中孫兆奎起義抗清被執,洪承疇和他相識,問:“先生在兵間,審知故揚州閣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孫公答曰:“經略從北來,審知故松山殉難督師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原來洪承疇於崇禎年間與清軍戰於松山,大敗降清。崇禎卻以為他為國殉難,設壇哭祭。

至清乾隆帝為史公修祠廟,褒慰忠魂,告訴臣子當學史公為國盡忠,不能學洪承疇。

古人不以成敗論英雄,只論是非。如史公者,事雖不成,忠義氣節浩然長存,享廟千秋。今抗戰勝利悠悠七十年矣,一時多少豪傑,捨生忘死,保衞山川,而今遺老盡矣。予有感於斯,懷古吊今,因作是文焉!

標籤: 揚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iyuzuowen/yangzhou/gn004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