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地域作文 >河南作文 >

有關河南作文集合十篇

有關河南作文集合十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河南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河南作文集合十篇

河南作文 篇1

有人説,人生最有意思的部分是那些沒有預見的經歷。現在的我,很同意這個説法。

20xx年的夏天,我順利從預科畢業,來到了河南安陽師範學院人文管理學院。初到學校,我覺得所有事物都很新鮮,原來這才是真正的大學!我要彌補在預科的遺憾,不再做那個只知道學習的“傻妞子”。

在這所大學裏,我遇到了我的第一位“貴人”,我的助理班主任。剛入學時,她堅持選我做了班長,我在她的關注下,把班級管理工作做得有聲有色。現在,我們院系學生會13個部門,12個部長是我們班的,4個副主席裏有3個是我們班的!

大一剛進學校,就有個展示大學生風采的比賽,我鼓起勇氣報了名,展示了新疆女孩特有的才藝。後來,我很幸運代表我們院系去參加全校的比賽。也正是決賽的時候我才知道什麼是人外有人。於是,在決賽前,我每天恨不得把24小時當成30個小時用:下課後,下午5點練歌、7點練舞蹈、9點練習古箏,還要抽時間排練小品。那段時間真的超累,但很充實。

現在想想,當時能夠獲得亞軍,得感謝當時那麼拼命的自己,當然,這個比賽也教會了我最簡單卻最實用的人生道理——只要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

我要感謝我的第二位“貴人”,我的輔導員時威老師。因為時老師的推薦,我進入了院系學生會,而在學生會的經歷,讓我最快的成長。

大二的時候,覺得自己玩夠了,就和時老師説想進學生會好好鍛鍊自己的能力,於是時老師説要“物盡其用”,推薦我進入學生會文藝部。雖然之前沒有學生會的工作經歷,但之前的舞台經驗幫了大忙,實戰經驗比紙上談兵強。

當時正好趕上一年一次的院系迎新晚會。從徵選節目、主持人培訓到後來的一次次的彩排改進,我從早上6點睜眼開始忙碌,直到晚上12點才能完成每天的學生工作。臨近演出前,3個通宵完成整場晚會的主持稿,還教老師跳舞排節目。迎新晚會結束後,院系領導和老師都給了我們好評。

後來,網絡部部長突然因故不能繼續工作,時老師問我願不願意試試當“一把手”。雖然當時我連做PPT都費勁,但我願意挑戰自己。於是,我利用自己在學校的人際關係,找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長學了視頻的拍攝、剪輯處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自己也在網吧通宵的查教程,不斷琢磨、嘗試。

當時有人覺得我是沒事找事,瞎折騰,但我覺得青春本來就是瞎折騰,不然等老了回憶自己年輕的時候都沒個樂子。在我的折騰下,我們院系的宣傳片拍成了,各大活動的開場視頻也拍出來了,還培養了合適的接班人,徹底把我們學院的網絡部帶到了正道上。我想説,只有用心付出了,才會嚐到苦澀背後的甘甜。

作為一個學生最不能落下的是學習,別看平時我參加很多社團活動,但學習在我心裏一直是件大事兒!有再多的工作也不能落下學習,這是我的原則。大一,獲得校級三等獎學金;大二,獲得校級二等獎學金;大三,獲得“國家獎學金”。今年4月底,還代表學校參加了重慶“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賽”華西賽區的比賽。

大三了,很多人站在最後一把“保護傘”下面躊躇不前,感到“劍未配齊,出門便已是江湖”。考研、出國留學、找工作單位……我也在這個大三行列裏,但我已經有了方向——我要留校,留在讓我不斷成長的地方。

平時和學弟學妹們交流的時候,她們總説我很厲害,我卻沒發現自己哪裏了不起,我只是在最應該努力的年紀,做了最正確的選擇。

感謝這段經歷,我在河南真的真的挺好的。

河南作文 篇2

“哇,這次的燒餅真的好好吃啊!”我讚歎道。不由自主地緊緊地抓着燒餅,立刻感到手裏暖乎乎的,我的舌頭只要咕嚕一轉,隨即甜燒餅那甜甜的滋味伴隨着燒餅特有的香味頓時在我的身體裏蔓延開來。我敢肯定,這一定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一次燒餅!

陽光下,燒餅上的微小的小洞清晰可見。上面的黑芝麻緊緊地貼在上面,散發着濃濃的燒餅的香味。我頓時胃口大開,大咬了一口。感覺燒餅有的地方嫩嫩的,有的地方卻脆脆的,一軟一硬,正合我的胃口。有種怪舒服的感覺,伴隨着甜甜的滋味,在我的心中到處遊蕩,令我回味無窮。我輕輕地呼了一口氣,頓時感到全身有説不出的痛快。燒餅的香味充斥着我周圍的空氣,我一吸氣,那噴香的味道頓時就從鼻孔裏湧入。我舒舒服服地享受着燒餅的美味,那感覺簡直真是棒極了!

只片刻,燒餅就被我“消滅”了大半,我仍然舊意猶未盡。我伸出舌頭,在我的嘴巴周圍舔來舔去,像掃蕩似的,不肯放過一點美味。我就這樣痛快地大口大口地吃着,感覺自己從來沒有過像今天這樣狼吞虎嚥過,能吃得這麼香,這麼爽!

燒餅很快就被我吃光了,但我仍蠢蠢欲動,還想再買一個來品嚐品嚐。我嚥了一口口水,只感覺滿嘴都是燒餅的味道,真是棒極了!

河南作文 篇3

有這樣一幅漫畫:第一個孩子因考了100分而被獎勵一個吻,後來卻考了98分,被懲罰一巴掌;而另外一個孩子因考了55分而被懲罰一巴掌,後來考了61分,被獎勵一個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分數難道就真的重要到要家長以巴掌來懲罰,以親吻來獎勵?

按常理,第一個孩子已經很優秀了,即使有小小的退步,也是大多孩子學習的榜樣。第二個孩子雖基礎薄弱,但在慢慢進步,也該值得肯定。兩個孩子的這些整體的或局部的優點,豈能由巴掌來懲罰?

漫畫裏的兩位家長,真的應該引起我們反思。

第一位家長的獎勵是多餘的,懲罰是錯誤的。因為他只看到孩子的退步,而看不到孩子的優秀。可見,家長機械的獎懲勢必傷害孩子的心靈。

第二位家長稍微有可取之處。孩子成績不及格,家長的焦慮是可以理解的,此時很多家長可能會和漫畫裏的家長一樣懲罰孩子。姑且不論這位家長懲罰的一巴掌是否有效,單就他因孩子微小的進步而獎勵的做法,還是值得家長們學習的。我們的孩子也有自尊,都希望得到來自家長和老師多方面的肯定和鼓勵。恰當的獎勵,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陽光雨露,可以使孩子更健康、更快樂!

錯誤的獎懲,對孩子百害而無一益。被稱為“神童”的魏永康曾是他母親曾學梅的驕傲。魏永康兩歲掌握1000多個漢字,4歲基本學完了初中階段的課程,8歲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13歲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曾學梅對兒子的獎勵不僅是親吻,還有更多的大包大攬。這樣的獎勵直接導致“神童”魏永康自理能力的缺失。“神童”20歲時,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學,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曾學梅失望之下,指着中科院的大樓讓兒子跳樓,並説“這麼好的條件不爭氣,你去死!”這又該是多麼重的一巴掌懲罰啊!這一巴掌嚴重傷害了作為兒子的魏永康的感情,導致母子隔閡好多年!母親曾學梅對兒子這樣錯誤的獎和懲,多令人痛心啊!

古有“傷仲永”,因父親的一味獎勵,泯然於眾人;今有“神童”魏永康,因母親的獎懲失當,而寂寂無聞。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個人是不主張對孩子的成績進行獎和懲的。因為,比獎勵和懲罰更有效的做法,應該是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生活都要盡心盡力的道理,對孩子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比孩子分數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勤勉努力、善良正直和健康快樂等美好品質。

因此,如此獎和懲,可休矣!

河南作文 篇4

連日的雨讓秋的腳步加快了,温度驟然下降,在這涼涼的煙雨清晨,我走進南湖。

沿着曲曲折折的花間小路繼續前行,一個大路從護城河和南湖之間穿過,延伸前方,路兩旁賣零食的、小飾品的、刻字的、畫畫的、打氣球的、枱球的應有盡有。再往裏,就是一個大型遊樂場,暑天酷熱,孩子們在這裏嬉戲玩樂,大人們坐在湖邊納涼。孩子們歡快的笑聲在湖邊迴響,驚起鳥兒飛旋。

遊人漸漸多起來,在湖邊漫步的、坐着的、佇立的,更有人站在水淺處,拿着一根長長的竹竿,竹竿頂端綁上一個小網,從湖中撈魚。今天不知怎麼了,一條條魚露出水面張着嘴喝水,人們很容易就撈出幾條來。

抬眼間,城門就在眼前,曰:拱陽門,以一座大橋和南湖相連,橋下是護城河,橋上石獅栩栩如生。城樓和城牆均用藍色磚瓦砌成,經歷歲月的侵蝕,磚風化破損很多。弓形的城門已沒有門,可以暢通無阻。城牆厚重,這樣厚厚的城牆在古代擋住了多少次千軍萬馬的侵入,免去了多少血光劍影,保護着城內人們的安全。

南湖偏安一偶,人們在忙完繁雜的工作和家務之餘,逃開城市的喧擾,來到這裏,讓心門輕輕打開,釋放惆悵和感傷,納進空氣的清爽、花兒的清香,享受一份靜謐,沉澱一下思想,觀煙光雲影,聽鳥兒鳴唱,和草木結情,讓愜意、滿足、幸福浸染心房。

回望南湖,柳枝柔長,隨秋風輕擺,幾乎低垂至清清水面,湖水微波輕漾,清幽的湖水是否記得月兒皓潔的柔媚情懷?小舟輕蕩,蕩起千年的煙波,揚起歲月的風帆,又能承載幾多歷史的滄桑?岸邊的垂柳日夜在湖畔眺望,是否盼到了夕陽下牧童歸家?誰又在湖中採蓮清唱,灑滿情絲縷縷,收穫顆顆蓮子?誰又以楓葉賦詩,寄情遠方?

河南作文 篇5

家在河南,自然對河南的美味情有獨鍾。單就雞蛋而言,其做法和吃法有許多種,而河南變蛋以其特有的風味深受人們的喜愛。

河南變蛋雖然屬於松花蛋系列,但它不含鉛,不用擔心重金屬對人體造成損害,但它又具有皮蛋和松花蛋的彈和香味,同時有少了皮蛋的難聞的臭味和看起來那種反感的烏黑色。

剝開一個變蛋,蛋清呈琥珀色的果凍狀,有的裏面分佈有黃色或者白色的雪花,我們稱之為松花,就像我們小時候玩的玻璃球裏的圖案,這就勾起你的好奇和食慾。在蛋清的一側是粉黃色蛋黃。變蛋的風味全都隱藏在這蛋黃裏。把剝開的變蛋用清水洗去殘留的鹼味。用刀作十字型剖開,蛋黃裏面呈墨綠色,內為半流質態,咬上一口,蛋清的彈,蛋黃的香,充斥到你口腔的每個角落。即使它們已經進入的你的肚子裏,香味仍然留在你的口中久久不會散去,這就是這種食材的誘人之處所在。

河南變蛋可以直接吃和涼拌。抓一個變蛋在手裏,往上拋兩下,當你接住時的瞬間,好的變蛋有種顫動的感覺,因為蛋清呈膠凍狀,當它在你手中停止的一剎那,凝固成瓊脂狀的蛋清就像皮凍一樣顫動,這就是你在挑變蛋時拋一拋就可以知道其內在質量好不好。在牆上或者地上輕輕地磕幾下,把外面包裹的石灰層磕去,再剝開蛋殼,晶瑩剔透鑲嵌着粉黃色的蛋黃的一件藝術品便展現在你的眼前。用清水洗去殘留的石灰末和蛋殼碎片,這樣你就可以直接入口了。如果來了客人或者到飯店裏區,整一盤涼拌變蛋,切成四瓣的變蛋,再加些香菜,葱花,蒜薹等涼拌在一起,加些醋和香油,便成了一道著名的涼拌菜。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對河南變蛋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呢。如果你有機會來河南,別忘了嘗一嘗風味獨特的河南變蛋吆!

河南作文 篇6

慢慢歷史長河中,中原大地曾經孕育了一批又一批讓國人為之傾慕的美女,如三國時期因美貌曾引起戰爭的著名女詩人蔡文姬,唐朝時讓唐高宗讚歎不已的美女上官婉兒,北宋時讓皇帝樂不思皇宮的汴京城第一美女李師師。

可是,自從大宋南遷後,河南逐漸失去了中國文明中心的光環,並一步一步地陷入了貧窮落後的境地。時光如梭,日月輪迴,歷史的車輪開進了21世紀,今天的河南重新換髮了往日的風采,一個嶄新的河南已經亮相在世人面前。

今天,河南的美女在哪裏?外地人一踏上河南的地面,就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南陽盆地諸水系,女孩清純又靚麗。南陽境內河水縱橫,如丹江口、白河、唐河、淮河等,在靠着河水的地方,經常會有清純可愛、青春欲滴的美女。由於沒有受到現代文明的玷污,再加上有卧龍崗的存在,這些地方很有地氣。南水北調水源就是丹江口,説明南陽的水最養人。受卧龍崗地氣的影響,南陽的美女都有水的靈氣,比較温柔,很精靈。

洛陽牡丹甲天下,中原美女集散地。洛陽是九朝古都,自古以來就是美女眾多的地方。這裏的美女都有一定的文氣,還有盧舍那大佛眉間的靈氣,但必須沿着洛水、伊河行走才能找到真正的美女。洛陽畢竟是六朝粉脂之地,有一定的遺風,還有《洛神賦》的浸潤,靠着洛河上的龍門石窟近千年靈佛佑護,洛陽美女象牡丹一樣甲天下。

昔日信陽出美女,今天靚女在哪裏。本來信陽也是出美女的地方,畢竟淮河、大別山以及信陽的名茶,都很能造就美女。春秋戰國時候,信陽出了一位息夫人,當時的蔡國、息國、楚國等為了這位息夫人打得頭破血流,息夫人也差點成了中國版的海倫。可惜歷史上黃河奪淮入海,再加上現在淮河的嚴重污染,使信陽出美女的概率大大降低。信陽的美女(如果還有的話)有自然之氣,很有山野味道,同時也有南方女孩的小巧和秀氣。20xx年夏季,筆者曾經在南灣湖一家餐館發現一位信陽美女服務員,她羞澀中帶有灑脱,好像南灣湖美人魚現身一般,讓人忘了身處何地。

中原山水顯靈氣,河南處處有美女。

河南作文 篇7

張化德是個説話乾脆利落的河南小夥,按説,稱他小夥,照我們的年齡來説有點不該,因為他比我們足足大有七八歲,可是,他看起來是那麼的陽光,真真切切就是個小夥,苗圃裏無論年紀大的,年紀小的,領導幹部,還是一般羣眾,甚至就連臨時工,見了他都是直呼其名,而省略其姓:“化德”,“化德”,“化德”……他聽到了立刻就是一聲幹吧脆的迴應:“哎!”然後才會問:“啥事?”而且永遠是那陽光、和煦的笑容。

説起陽光、和煦,或許會對關於他的長相產生誤導,其實他的長相很一般,一副典型北方人的長圓型的臉龐,五官也都長得合適,説不上好看或難看,只是眼睛略顯細小,尤其笑起來時,不但眼睛眯成了一條細縫,眼角的魚尾紋卻顯得又長又深又多,與“陽光”二字極不相符。但是,對於他的笑容,我又確實想象不出其他更合適的形容詞。

不過,人們卻可以通過他的陽光推測出他的性格,他不是一個城府很深的人,常常脱口就來:“我是河南長垣縣的”,但你要是問:“你怎麼從長垣縣來到咸陽的?”他卻又是那陽光和煦的笑臉打着哈哈:“那啥,那不是跑着跑着,就跑來了嘛,哈哈……”所以我迄今不知道他究竟是如何被收容安置在苗圃的。

他身高約一米七五,不胖不瘦,二十八九歲的年紀,在苗圃,正是好勞力。可是,他似乎僅僅就是個好勞力,我沒見他有一技之長,幹活,既不很偷懶,也不很賣力,好在他陽光和煦的好脾氣,所以,許多人、尤其是有技術的人,幹活就總愛叫上他,比如泥瓦匠周恩元,平悶聲不響,與張華德一起幹活時,卻總是“化德”“化德”的叫個不停,化德也總是幹吧脆的“哎”“哎”個不停,這場景,也頗有趣

“小夥子年過二十五,衣服破了沒人補”,按年齡,化德早該娶媳婦了,一起幹活時,那些女臨時工們就常喜歡與化德打趣,“化德,給你説個媳婦吧?”化德那陽光和煦的笑容裏似乎就多了一絲無奈的苦笑,嘴裏雖然還是習慣的“哎、哎”着,卻有點心不在焉起來,是啊,就連那個小個子張雲山,照李文川副主任的話説,都“攜撅頭回四川刨回個‘人根’,”堂堂五尺高的化德,迄今卻説不上媳婦,也太讓化德沒有面子。

其實,給化德説媳婦的事,一直在緊鑼密鼓的在進行着,咸陽地區磚廠的食堂管理員老孟,與化德是同鄉,估計媳婦説了起碼一籮筐,奈何沒有一個合適的,不是化德看不上人家,就是人家看不上化德。想想也是啊,上世紀七十年代,二十八九歲絕對是大齡青年,而且你的履歷還不怎麼樣,是個收容安置人員,想與張雲山一樣找個大姑娘,除非也攜撅頭從哪兒刨回個“人根”,所以,他的選擇面,就只有小寡婦了。而小寡婦的情況又各不相同,城裏有户口有工作的小寡婦,肯定看不上化德;農村的小寡婦,化德就得去倒插門,苗圃去農村倒插門的前車之鑑比比皆是,令化德望而卻步,所以,小寡婦也不好找。

但是,人常説,“千里姻緣一線牽”,令化德滿意的小寡婦,終於讓老孟給找着了。這小寡婦來自寶雞,城市户口,與化德年紀相仿,長得絕對漂亮。雖然漂亮沒有標準,但漂亮與否,卻逃不過眾人的目光,比如羅玉鳳、芙蓉姐姐,雖然自我感覺良好,卻被眾網友取笑。 化德那幾天美得喲,天天笑的合不攏嘴。化德結婚舉沒舉行儀式我已記不清了,我只記得化德與新婚妻子的那個“騷青”勁,簡直有點迫不及待,甚至毫不避諱別人的目光,恨不得時時刻刻親吻他漂亮的新娘。那是一種情不自禁的“騷青”,陝西俚語的這個“騷青”(應該是‘騷情’吧),被化德演繹得活靈活現。

但是,化德的新婚妻子漂亮歸漂亮,卻有一個嚴重的生理缺陷:是個啞巴。而且帶有一個六七歲的小姑娘,叫小梅。

我真佩服中國人的八卦功夫,化德與啞巴結婚不久,關於啞巴的身世來歷,就在苗圃彌散開來,説,啞巴在寶雞嫁給了一個傻子,傻子不通“人事”,這個小梅,其實是啞巴公公的“作品”,啞巴的婆婆咽不下這口氣,打鬧着拆散了啞巴與公公的關係,與傻子離婚,被趕出了家門。孃家也覺得不太光彩,於是,將啞巴遠嫁到了咸陽。——我就奇了怪了,啞巴不會説話,這些經歷,肯定不會是啞巴向人比劃敍説的,啞巴的婆家或孃家肯定也不會向人敍説,而咸陽距離寶雞那麼遙遠,難不成有人專門去寶雞,搭上路費,破費功夫,守着啞巴婆家或孃家的鄰居,打聽這些八卦新聞?

啞巴的尊姓大名,我迄今也不知道,苗圃的所有人都直呼她啞巴,甚至臨時工工資表上,她的名字也是啞巴。啞巴不僅漂亮,性格也很活潑,最喜歡與年輕小夥子嬉笑打鬧,儘管她不會説話,但是那比比劃劃、拉拉扯扯的肢體語言,和那笑嘻嘻的靈動眼神,足以令小夥子們心旌激盪,亢奮無比。

話説當年,幹臨時工也不是想幹就能幹的,城市居民需要街道居委會開介紹信,農民則需要生產隊統一組織調配,但啞巴是苗圃家屬,自然優先。當年苗圃的活計五花八門,繁雜無比,啞巴由於聽不見,只能隨着大部隊幹活,大部隊人多,熱鬧,恰啞巴又是愛熱鬧的性格,所以啞巴在初到苗圃的那些日子裏,既得化德的寵愛,又得大家夥兒的喜愛,尤其更得小夥子們的“愛”,過得是頗為舒心愜意。

前面説過了,化德一般不隨大部隊幹活,所以化德並不知道啞巴與小夥子們的嬉鬧之事,可是啞巴得意起來就忘形,中午吃飯時間或者下午下班後,仍與院子裏的小夥嘻哈打鬧個沒完。一開始化德還挺得意,覺得啞巴不但沒給自己丟份兒,甚至還長臉,所以頗欣賞自己的老婆與小夥子們嘻哈打鬧,有時候還跟着起鬨,這就更熱鬧了……可是,漸漸地,化德欣賞的目光越來越少,而嫉妒的目光越來越多,再往後,一見啞巴與小夥子嬉笑打鬧,化德的臉色都綠了,他又不好説別人,只能説啞巴,一邊比比劃劃的嚷嚷,一邊將啞巴往屋裏拽,惹得周圍一片起鬨的笑聲。沒想到,啞巴還是一個十分有個性的女人,儘管被化德死拉硬拽,卻還不忘給小夥子做鬼臉……那段時間,啞巴簡直就是苗圃一道靚麗的風景。

人常道“花無百日紅”,再亮麗的風景也有過去時,結束這道靚麗風景的,竟然是啞巴的懷孕生子——按説啞巴是生過孩子的人,而且身體健康,性格開朗,可誰知道呢,她的妊娠反應竟會這麼的強烈,看來真的是“世事難料”啊!那段時間的啞巴,真的像換了一個人,或者説,簡直就是一個病人,臉色蠟黃,病病殃殃,嘔吐不止,有氣無力,別説與小夥子們嬉笑打鬧,就連那漂亮的笑容都難得一見了。化德干脆不讓啞巴幹臨時工了,一心一意養在家裏等着生孩子。而此時的化德,卻又恢復了以前的那個陽光小夥。想想也是啊,年屆三十了,自己親生孩子即將降臨,恐怕沒有比這更期待的事了。

很快,來年春天,化德的孩子就降臨了,是個男孩,化德喜的合不攏嘴,給孩子起名小春。不過,小春在旁人眼裏,或者至少在我的眼裏,長得實在是不怎麼的,與啞巴帶來的小梅相比,簡直可以説是醜的有點慘不忍睹:小眼睛,尖下巴,瘦臉龐,還不活潑,每天就像個小猴子似得依偎在啞巴懷裏,任別人怎麼逗弄,也不笑,漸漸地,人們也不怎麼喜歡逗他玩了。

人們倒是很喜歡小梅,小梅不僅僅長得漂亮,還十分乖巧,人們常常逗小梅:“小啞巴,來……”這時候小梅卻會一本正經的糾正説:“我不叫啞巴,我叫小梅。”小梅這時候的神態絕對不像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這神態立刻就會使成年人感到不好意思,馬上改口説:“噢,對,你不是啞巴,你是小梅,小梅,來……”年輕時看過一部日本電影《沙器》,講的是一位跟着患麻風病的父親四處流浪的孩子,從小飽受歧視,造成心靈扭曲,長大後最終變成殺人犯的故事。小梅總是那麼認真地糾正別人叫她“小啞巴”,可見這個稱謂對小梅的刺激之深,我們那時候輕狂無知,不知對無辜的孩子造成了多麼大傷害。

我記得好像就是在小春出生的那年,小梅到了上學的年齡,背起書包,到三五三零工廠子弟學校上學了。那時候非常非常自然的事情,現在回想,卻令人感慨萬千:非常自然,説明那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常態,到了上學的年齡,就近到任何學校都可以上學,根本不需要什麼贊助費、擇校費……假如現在,贊助費或擇校費動輒幾萬,即便是幾百甚至幾十元,以那時候化德的經濟能力,小梅很可能就會永遠地失學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我的理解,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保護窮人,保護弱者;而資本主義,是保護富人,保護強者,是弱肉強食,是叢林法則,“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只是對富人而言,窮人那點可憐的財產,卻屢屢受到富人們變着法子的掠奪和侵犯。

第二年,化德的第二個孩子又出生了,是秋天出生的,所以起名叫小秋,此時化德的經濟明顯緊張起來。我記得化德那時候的工資是二級普工,39.9元每個月,按説比起苗圃普遍都是林工二級來説,每個月還要高出2.2元,可是,每到月底,他就不得不靠借款來應對,好在那時候苗圃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月底前出納可以借給困難職工十塊八塊的,下月發工資時再扣回。那時候我是出納,所以對於哪位職工困難與否最清楚。其他職工或許只是偶爾借一次,而化德幾乎月月借,寅吃卯糧,惡性循環。

想想也難怪,化德每月39.9元的工資,每月就靠這39.9元的工資要養活五口人,啞巴若能幹臨時工,可能還會強點,可是啞巴現在養孩子,不能幹臨時工了,化德的經濟壓力可想而知。一次週末,化德喜滋滋買回來一包豬頭肉,小小的`一小包,用紙包裹的,浸出的油紙都看着香,這可是一家人難得的一次美餐。小桌擺在家門口,化德和啞巴坐着,啞巴懷裏抱着小秋,小梅和小春圍着小桌站着,飯菜擺上後,化德才打開紙包,小梅迫不及待就伸筷子夾起一塊豬頭肉,還沒等塞進嘴裏,化德就眉頭一皺,手中的筷子往桌上一戳:“別光顧搶着吃,讓着弟弟妹妹!”小梅的幸福表情瞬間消失了,默默地將夾起的那塊豬頭肉勉強塞進嘴裏,再也不吃豬頭肉了。啞巴倒是吃得興高采烈,不時地也給小梅夾上一塊,,可小梅每次都要偷偷看看化德的臉色。

啞巴性格屬於沒心沒肺型,可能也自知自己貌美,不愛幹活,不喜做飯,每天懷裏抱着小秋,領着小春,在院裏、地裏瞎轉悠,與小夥子們嬉笑打鬧還是日常功課。相比起來,化德還真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好丈夫,每天不但上班幹活,下班還要做飯,整天忙得團團轉,短短几年,形象大變,再也看不見那個陽光帥氣的小夥子化德了,好像一夜之間,弄得滿臉皺紋,灰頭土臉,再聽見別人喊“化德”“化德”,雖然還是一如既往地乾巴脆地迴應“哎!”還是隨後回問一句“啥事?”卻明顯的心不在焉。別人就與他開些粗魯的玩笑:“化德,這才幾天,就讓啞巴把你那點貨給掏空了?”此時的化德,滿臉就笑成了一朵皺菊花:“你個挨瞎球的!”

日子就這麼一天一天緊巴巴過着,不過,除此之外,一家人過得還是其樂融融,從未見過化德與啞巴吵架鬧仗,也從未見化德罵過小梅,只不過,化德更喜歡自己親生的小春、小秋,儘管小春、小秋長得實在不如小梅漂亮,化德卻常常懷裏抱一個,脖頸上再架一個,美滋滋的,幸福全寫在臉上。而小梅,儘管長得與啞巴一模一樣,性格卻完全不像啞巴,文靜而乖巧,院子裏與她年齡相仿的小朋友不少,她卻很少與這些孩子們一起瘋,更多的時候,不是幫着化德做飯,就是幫着啞巴帶小秋。

時間很快就到了1979年,這一年,化德隨着苗圃的大部隊去了陝建十一公司預製廠,那時候預製廠正在參與建設陝西顯像管廠,這個全國最大的顯像管廠,從日本引進全套的技術和設備,在當時可是全省乃至全國的一項重點工程,參與建設的各單位,每天都是忙得徹夜加班,收入當然也水漲船高,化德總算是窮棒子翻了身,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可是,老天爺似乎總是不想給人以完美,總是要給人找點彆扭。説起來,我們還是太不瞭解啞巴,由於她是啞巴,人們看到的只能是她漂亮、開朗、活潑,而對於她的內心世界、對於她的心路歷程,可以説是一無所知。一個人,完全是可以用一幅開朗活潑的外表,來掩蓋自己複雜的內心。看來啞巴就是這樣一個人。

自從化德一家人的日子好了以後,啞巴去寶雞的次數就多了起來。按説,也不奇怪,啞巴的孃家畢竟還在寶雞。化德那時候每天忙得不可開交,無瑕顧及。一開始,小春小秋都還小,啞巴每次去都帶着,倆孩子慢慢大了,送託兒所了,啞巴回寶雞慢慢也就不帶了,這樣一來,化德就更加忙了。不過化德寵愛着啞巴,從來不説什麼。可是,預製廠家屬院裏的家屬多,閒言閒話就多,中國本身是個八卦的國度,女人漂亮又總招人嫉妒,何況傳言啞巴,啞巴又聽不見,以前苗圃家屬不多,關於啞巴在寶雞的八卦新聞都能傳來,現在啞巴頻頻回寶雞,啞巴的八卦新聞自然就更多了。當然,八卦新聞裏面內容最多的必然是桃色新聞,桃色新聞一般添油加醋的成分居多,甚至越來越多,可是,“三人成虎”,傳言多了,人們慢慢也就信以為真。傳言的另一位主角,自然就是那位據説是小梅生父的啞巴以前的老公公。

人性,往往很複雜,按説,人生短短几十年,怎麼過,都是個過,何必要把日子過得那麼複雜?可真要是按照動物一樣簡單的過,人也就不是人了。人是有情感的動物,情感本身就複雜,而複雜,正折射出八卦的魅力,人們往往樂此不疲。

閒言閒語漸漸傳進了化德的耳朵,引起了化德的警覺。前面説過,化德一直寵愛啞巴,對啞巴的一切舉動,十分包容,得過且過,可是,男人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傳言自己的女人,與別的男人,如何如何。化德開始與啞巴發生爭吵,比比劃劃地爭吵,吵得激烈時,化德就發出聲來,罵罵咧咧的情緒激動。可是,啞巴是個個性很強的女人,根本就把化德的激烈反對沒當回事,依舊笑嘻嘻的做鬼臉,依舊該去寶雞照樣去寶雞,化德很無奈,因為自己工作忙,又不能每次陪着啞巴一同去,於是,就有人給化德出主意:你把錢管緊點不就行了嘛,她沒錢,怎麼去寶雞?化德這才如夢方醒,是啊,沒錢她怎麼去寶雞?

沒想到,啞巴沒錢照樣去寶雞。不能不佩服啞巴聰明,啞巴竟然學會了如何扒火車去寶雞。至於有沒有人引薦,我們無從知曉,估計她是看到別人那麼做,學會的,因為那年頭,扒火車外出,是司空見慣的事,呼嘯而過的火車貨車上,常常可以看到許多逃荒要飯的,或許她就是這樣學會的,而且,一旦學會,就樂此不疲,簡直上了癮,常常一眨眼,就不見了啞巴,人們估摸着,八成又去扒火車了。

如果換個角度,或許能夠理解啞巴:她聽不見,又不識字,電視上的字幕看不懂,那時候最吸引人的電視劇,對於她來説毫無意義;她又無法與人正常交流,而她的性格又特立獨行,這時候好容易找到了自己的真愛,其意義,恰如已婚多年的婦女,突然間品嚐到了令人震顫的婚外情,雖明知前途未卜,卻仍如飛蛾撲火,義無反顧

啞巴與化德做起了貓鼠遊戲,她還頗為化德逮不住她而洋洋得意,那段時間,啞巴隔三差五就往外跑,看樣子不一定是去寶雞,時常晚上她就回來了,氣得化德簡直要發瘋,卻又無可奈何,也只好由着她野去。但是,人常説“樂極生悲”,悲劇,就由此發生了。

扒火車,必須知道哪列火車朝那個方向開行,而且還須知道何時開行,這就需要在連成一長列的列車輪子底下,反覆地彎腰蹲下或半匍匐穿行,啞巴就是在穿行列車時,火車開動了。因為她聽不見,待她看到列車車輪在轉動時,她肯定也是想拼命快速爬出來,卻最終沒能全身爬出,列車將她的兩條小腿,齊刷刷軋斷了……待化德知道消息趕到醫院,看到病牀上還未甦醒的啞巴,嚎啕大哭,悲痛欲絕……

這是啞巴的悲劇,她好容易找到的這麼一點自己真正的喜好、自己的真愛,就這麼被火車輕易而無情地碾碎了……更是化德的悲劇,從今往後,化德不僅要獨自撫養三個未成年的孩子,還要撫養更加殘疾的啞巴……

……

如今時光過去將近三十年了,我一直沒有勇氣前去探視,甚至連打聽他們現狀的勇氣都沒有。我一直無法想象,斷了雙腿的啞巴,眼睛裏還會透露出靈動而俏皮的笑、漂亮的臉龐還會洋溢出那迷人的光芒嗎?我也不敢想象,當年那個陽光帥氣的小夥子化德,被家庭的重擔和歲月的侵蝕,把他揉搓成了什麼模樣……算來小梅已經年過四十,小春、小秋也有三十多歲了,他們都過得還好嗎?

我只能默默地祈福他們全家人幸福安康!

河南作文 篇8

中國商文化博物館,又名商丘博物館新館,是中國首座集中展示商文化歷史文明的博物館,也是商丘市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國家AAAA級景區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西鄰華商文化廣場,南臨華商大道,周圍毗鄰燧皇陵、閼伯台、商祖祠、宋國故城、三陵台、文雅台、開元寺、八關齋、隋唐大運河商丘碼頭遺址、張巡祠、應天書院、侯方域故居、歸德府文廟、穆氏四合院等著名文物古蹟。

商丘博物館總佔地面積74000平方米(約110.4畝),總建築面積29672平方米,展廳陳展面積8000平方米,館藏文物800餘件。20xx年12月奠基,20xx年開工建設,歷經6年,於20xx年5月18日試開館,6月6日正式開館。

商丘博物館的建築設計構思源於商丘古城,完美地表現出古城“外高內低”之佈局和“城壓城”之結構的典型特徵,體現收藏、陳列、展示中國商文化的“濃縮之城”這一概念。

進入商丘博物館,先由面向華商大道的大台階和坡道登臨堤台,沿大引橋淩水進入博物館序言大廳。站在大廳上,可居高臨下俯視十二米高的序言大廳背景牆,領略由“玄鳥生商”肇始的神祕、厚重、悠遠的中國商文化歷史。從序言大廳下至一層大廳,就進入了十八米通高、象徵商丘古城的共享大廳,自下而上沿坡道可以陸續參觀各個展廳。到達屋頂平台後,站在四角的眺望台,可遠眺閼伯台、商丘古城、隋唐大運河商丘碼頭遺址等周圍歷史文物。

進入商丘博物館,我們可以先由面向華商大道的大台階和坡道登臨堤台,沿大引橋淩水進入博物館序言大廳。站在大廳上,我們可居高臨下俯視12米高的序言大廳背景牆,領略由“玄鳥生商”肇始的神祕、厚重、悠遠的中國商文化歷史。從序言大廳下至一層大廳,就進入了18米通高、象徵歸德古城的共享大廳,自下而上沿坡道我們可以陸續參觀各個展廳。到達屋頂平台後,站在四角的眺望台,可遠眺閼伯台、歸德古城、隋唐大運河碼頭遺址,盡抒懷古之幽思。

河南作文 篇9

誠心補漏手有餘香,知恩圖報懂得感恩

有句話叫: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漆工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為船主着想,順便把漏洞補好。結果避免了一場海難,挽救了別人的生命和財產,得到了船主的酬謝。漆工誠心誠意去補漏,並沒有想得什麼回報,卻遇到懂得感恩的船主,得到了鉅額贈金,留下了一段“誠心補漏手有餘香,知恩圖報真心感恩”的佳話。

生活中,我們就要做漆工和船主這樣的人。要象漆工那樣,真誠為他人提供服務,即使是分外的事情,也要盡已所能、為人着想,做真誠善良之人。又要象船主那樣,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尊重他人的付出,感謝他人的付出,做知恩感恩之人。 君不見,社會上的一些人,眼裏只有利益沒有責任,只有索取沒有貢獻。這樣的人,常把自己與他人分的一清二白,把自己與社會分的清清楚楚。他們在自己的分內工作中,推推動動,支支轉轉,對分外的工作更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一幅“不管天搖地轉,我自巋然不動”的樣子。更有甚者,把一些事故隱患看在眼裏,卻如同無視,反懷着看人笑話、幸災樂禍的心態處之,真是令人不齒。人與人之間,因此而冷漠,社會也因此失去熱情和活力。

君不見,還有一些人,眼裏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別人怎麼對他好都好似應該的,對他人的付出沒有一點感謝。這樣的人,平時為人處事,總覺得自己虧,總覺得別人欠他似的。別人怎麼對他好,都處之泰然,欣然接受,對得到的恩惠,卻視若無睹。更有甚者,不但不感恩,還倒打一耙,把人家的恩惠當不是,甚至對簿公堂。報載某地街頭,某人倒地,別人來扶,他卻把對方誣為撞人者,這樣的事情,真是令人唾棄。

漆工的最美之處,在於他不計個人得失,盡職盡責做事的高尚情操;船主的最美之處,在於他知恩感恩,懂得回報他人回報社會的可貴品質。

我們真誠的呼喚高尚情操與可貴品質的迴歸,每個人都要從自己做起,認真思索個人與他人的關係,認真反省個人與社會的關係,這個世界需要的不僅是物質的繁榮,更需要美麗精神支柱的支撐。

今天,我們聽到了漆工和船工的故事,他們把這枝美麗的玫瑰傳到我們這裏,就讓我們把這美麗的玫瑰傳遞下去,傳遍整個社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充滿醉人花香。

河南作文 篇10

我愛我的家鄉河南。在河南,有許多許多的小吃,而在這所有的美食中,燴麪就像鶴立雞羣一樣,脱穎而出。凡是來過河南的人,吃燴麪,可乃少不了的。

這燴麪之所以聞名,是有哪位它味道好,看相也好。泛着油光的羊肉湯理“躺”這寬寬長長的麪條,碗的一邊則“睡”這海帶和豆腐皮,幾堆粉條上襯着翠綠的香菜。讓人一看就忍不住狂咽口水。

呵呵,既然飽了眼福都流口水了,那我就叫你怎麼做吧!

首先,要先熬一些高湯,等4、5個小時就夠了。等的時候可不要忘記和麪。之後拿起面片,力度均勻的向兩邊拉,然後放入煮開的高湯中,帶到面煮熟後,再加上羊肉、香菜、海帶和千張,一碗香氣撲鼻的燴麪就做好了。

吃燴麪的時候也挺有趣的。我喜歡一次把一根面全部吃掉,然後再細細品味海帶、千張的味道。那免的軟滑,湯的鮮滑加在一起的味道,真是妙不可言啊!最後,我喜歡大口大口的喝湯,那感覺真是太爽了!

現在再回想起來,燴麪那特有的香味彷彿還留在脣齒之間,真令人久久難忘!

標籤: 十篇 河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iyuzuowen/henan/j2zg4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