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六年級上冊作文 >

身邊的藝術作文2篇

身邊的藝術作文2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身邊的藝術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身邊的藝術作文2篇

身邊的藝術作文1

如果你是喜歡泡咖啡店或吃餐館的人,那麼你一定會對某家或某幾家的店面和室內裝飾情有獨鍾,成為那裏的老客户。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已不僅僅滿足於到飯館填飽肚子,而更注重於進餐時的精神享受:新穎獨特的室內設計,一首美的曲子或一幅別緻的圖畫可能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時的你也身兼“兩職“——消費者和藝術欣賞者。 如果你是位愛美的女士,每天出門前總要對着鏡子修飾一番:臉部的化粧,髮型的變化,再到衣服款式和色彩的搭配,這些都是藝術。不是有句俗話説:“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嗎,這美,便是我們眼中的藝術。

如果你是注重細節的人,會把手機套上精緻的手機套,掛上叮咚作響的手機掛鏈;把電腦外表加上一個可愛的小熊保護罩;把房間佈置的格外温暖;在書包上貼上一個卡哇伊的貼畫。

往往一些小細節不被我們重視,其實説白了,這些都是藝術。不過不是知名畫家手中的藝術,不是着名歌唱家唱出來的`藝術,也不是設計師腦袋中的藝術。這種藝術是專屬於生活的,是普通人的藝術。正是這樣的藝術,才讓我們的生活繽紛多彩,充滿快樂和平實。

星期五上午的語文課我們舉行了“藝術就在我們身邊——第八單元課文朗誦欣賞會”。上場表演的有四個小組,分別是第二小組、第四小組、第五小組和的六小組。

首先上場的是我們第四小組,我們表演的是第25課《伯牙絕弦》。伯牙有陳正東飾,鍾子期由魏子淳飾,道具由黎傑君負責,旁白由王宇君做。因為王宇君朗誦得很有感情,所以我認為旁白做的最好。我們的動作、神態表演地維妙維肖,老師、同學都對此讚不絕口。伯牙與鍾子期之間的友誼,是多麼深啊!他們互相瞭解,是真正的知音。而在現在,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看着看着,我不禁陷入了故事的情節之中。

接下來上場的是第五小組,他們表演的是第26課《月光曲》。皮鞋匠由馬炤康飾,盲姑娘由呂齊齊飾,貝多芬由蔡志航飾,旁白由林穎做。因為林穎朗誦得很有感情,所以我認為旁白做得最好。他們的動作、神態同樣表演得惟妙惟肖,但是卻比我們略勝一籌。動聽的鋼琴聲、清幽的月光、微波粼粼的海面、波濤洶湧的大海……我陶醉了,陶醉在了旁白那極富感情的聲音中。我想:貝多芬與盲姑娘何嘗又不是一對知音呢?

最後上場的是第二小組和第六小組,他們分別表演了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和第28課《我的舞台》。雖然他們的表演都比較好,但是卻使我哭笑不得。因為他們是即興表演,所以大部分都是朗誦。在他們表演的同時,我認識了藝術的另一種美,這種美就是朗誦的美。

是誰説過,藝術一定是一場高雅的音樂會、一幅昂貴的世界名畫呢?我認為,一句幽默的話語、一片短小的笑話,它們都是藝術,藝術就在我們身邊!

我認為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在美麗的書海我自由地暢遊着,細細地瀏覽着。——題記

媽媽是一本寫滿嚴厲的書。小時候,媽媽説,一個軍隊裏的每一位武將嚴於律己,方可打敗敵人;自己嚴於律己,努力學習,方可闖過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困難,功成身就。記得有一次,我不認真寫作業,出了不少小差錯。媽媽便罰我重寫一行,寫不好再寫。我暗暗地説:“只是一點小差錯而已嘛。”媽媽似乎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説;“勿以惡小而為之。”媽媽的一言一行影響着我。

爸爸一定是一本百科全書啦!在家裏,爸爸堪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小博士”我在學校裏,生活裏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問他,他很快就想出了答案了。一次,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裏解一道題,百思不得其解。正當我想放棄時,不知何時站着我身後的爸爸突然説了一句話,使我本來處於“山窮水盡疑無路”的處境中一下子飛躍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裏,煩惱煙消霧散了。

外婆是一本故事書。小時候,外婆用她温柔的聲音講着故事,輕聲哼唱着哄我入睡。外婆的故事裏有《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等,我都很喜歡聽。夏天,外婆抱着我坐在大樹下乘涼,唱着兒歌。蚊子很多,外婆為我驅趕蚊子時被蚊子咬了,我看到了外婆被蚊子咬得傷痕累累,淚水不由自主地流下來。可外婆卻説:“外婆不怕蚊子咬,就怕你被蚊子咬不好看。”

身邊的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教我許許多多的知識,把我載向知識的學海。博大精深的根雕藝術。

身邊的藝術作文2

我學書法三年了,現在寫得一手很棒的書法。你想知道我是怎麼練出來的嗎?這裏面有許多苦與樂。

記得我6歲的一天,媽媽帶我來到海日書畫學校,欣賞小朋友們的作品。那裏有各種字體的書法作品,還有許多形態各異的水墨畫、水粉畫。我羨慕極了,很想學到這一手。於是媽媽帶我去報名。

當時,老師讓我試着寫一下,可我連毛筆都不會拿,就像拿臘筆似的抓起了毛筆,還弄得滿手都是墨,現在想起來真可笑。黃老師慢慢糾正了我的握筆姿勢,接着讓我試着用毛筆寫一橫。結果,我寫出來的一橫長滿了“雞皮疙瘩”。不過黃老師説我的接受能力較強,加上媽媽的再三懇求,還是收下了我。

於是我來到了教室,好多比小的小朋友都在認真地練習。我也坐下來試着在黃老師給的雙勾練習紙裏“描”起來。要知道當時我連塗顏色都糟糕得很,寫出的“橫”和“豎”當然更見不了人。黃老師看見我這麼一本正經地在“描”,鼓勵我説:“丁滔進步真快,看你拿筆拿得多棒!”得到表揚的我更是努力了。

但那時的我很調皮,用媽媽的話説“沒有一秒鐘能坐得住的”,才寫不到五分鐘,就開始搞小動作了。黃老師悄悄走到我身邊對我説:“丁滔,你想寫得跟這位小朋友一樣好嗎?快點練呀!”看見大家都在埋頭練習,我不好意思地又拿起筆來。又過了不得五分鐘,我又探頭去看看鄰桌的小朋友;一會兒又故意用毛筆在自己的衣褲、桌椅上亂畫;一會兒又把盛墨的碟子打翻了……弄得老師不得安寧。黃老師只好一次又一次地站在我身邊,把我的注意力一次又一次拉回我的書法練習上。黃老師這次批評我,下次又表揚我,既讓我明白自己做得不好,又不讓我失去信心,就這樣,在黃老師的不斷提醒和指點下,我慢慢地掌握了書法的一些竅門了,每次上課專心練習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了。

一年級的時候,劉老師知道我在學書法,就特意讓我參加了學校的書法班,我也很樂意。可是,我依然很粗心很調皮,雖然悟性高,進步快,可是每次寫完書法回家總是髒兮兮的。媽媽於是為我準備了一雙袖套,讓我上書法興趣班時戴上,可是我不喜歡戴袖套。有一次,我和鄰桌的同學玩時,他不小心把我桌面的墨灑了。因為我平時總是寫得很髒,又怕遭老師罵,於是我急中生智,用衣服的袖子把墨擦乾淨,然後,再把媽媽為我準備好的袖套戴上。這樣,我便輕而易舉地過了學校老師一關。可回到家,媽媽使盡法寶,都沒能把我的校服上的墨跡給洗乾淨,只好為我重新買來一套新校服。那次我被媽媽重重地罵了一頓,我很委曲。我不用衣服擦,被老師罵,擦了又被媽媽罵。於是我堵氣不上興趣班了,現在想來真後悔,要是徐老師能原諒我,再收我為徒就好了。

很快,我過了“正”字和“永”字關。一天,黃老師跟我和媽媽商量,希望我能用心練習,堅持兩年,會有成績的。我有點猶豫,因為一坐就是半天、一天,好累呀!再想到寒暑假所有的自由時間都泡湯了,想打退堂鼓。媽媽告訴我書法是我國古代文化精髓,能修心養性,對我的將來很有幫助,黃老師也跟我一起憧憬着未來成功的喜悦,我最終狠下決心,選擇了學下去。

這是我在黃老師家學書法的第一個暑假。我每天早上七點半來到黃老師家,一寫就是一整天,媽媽下班後再來接我。聽上去都有點不可思議吧。可不知怎的,當時我並不覺得很苦,或許是有個良好的氛圍吧,又或許是我想着自己的作品快出爐了吧。一個暑假過去了,我不但沒有耽誤功課,書法還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雖然我也羨慕同學們在暑假裏學會了游泳、遊覽了祖國的名勝、盡情地上網或遊戲,但我覺得還是值得,並且我漸漸愛上了書法。

當我完成了兩幅作品後,總覺得差不多了,開始覺得練書法有些乏味,提不起興趣,練習時總走神。幸虧黃老師及時發現,給我換了一種新字體——張遷碑。我突然覺得很有新鮮感,又很有挑戰性,而且這種字體也適合我,筆畫粗厚大氣。我越寫越投入,黃老師見我如此努力,便開始了一對一的教學。我也很珍惜這個機會。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黃老師的悉心教育和我自己的努力下,我獲得了“墨彩杯全國少兒書畫大賽”二等獎。

這就是我學書法的故事,讓我懂得了只有付出才有收穫,我一定會繼續練下去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liushangce/rx3dj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