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八年級下冊作文 >

關於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10篇

關於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10篇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1

端午節,我就想起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曲簡單的兒歌就道出我國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一到端午這一天全國各地的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為什麼要吃粽子賽龍舟呢,還要從屈原説起,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時,楚國的形勢愈益危急。到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預示着楚國前途的危機。

關於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10篇

次年,秦軍又進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興旺的國家已經無望,也曾考慮過出走他國,但最終還是愛戀故土,於悲憤交加之中,自沉於汨羅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今天的棕子。

在我的家鄉也一樣,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得不亦樂乎,大家都在為過節準備。端午節的前兩天,就看到奶奶,去市場買粽葉,糯米,回到家以後,奶奶先把粽葉放到一個盆子裏,用水浸泡,使它變柔軟,然後把糯米洗淨,用水浸泡,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後,奶奶開始包粽子了,首先先拿起一片粽葉,把它捲成一個椎體,然後再把糯米填到這個椎體李,填滿以後,用其餘的粽葉把它緊緊的裹住,接着用麻線把它困起來,奶奶就像這樣一個一個的包着,不一會,一串粽子就包好了。終於到了端午這一天,媽媽一早就出去買菜了,奶奶從冰箱裏取出之前包好的粽子,放到鍋裏開始煮,媽媽不久也回來了,這時媽媽拿出在市場買的艾葉,把它掛在門上面,然後準備菜餚。

經過了一天的準備,我們的晚餐開始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為先人屈原祈禱後開始用餐,這是電視裏也在播放賽龍舟的畫面,我不由得想起屈原,希望他能聽到我們的祈禱,不會剛到寂寞。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他的延續不僅是龍的節日,還是一種精神的延續。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2

端午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節,每年這個時候很高興,因為有美味的粽子吃!鹹肉的、蛋黃的、綠豆餡的 它的由來,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可靠的解釋!都不明白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吃粽子?有人説,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紀念屈原的,也稱為詩人節;也有人説,這個日子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為 毒月 、 惡月 ,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在端午節裏,還會賽龍舟哦,可真精彩啊。

端午節對我來説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到端午節我家總是很忙很忙!大人們很早就起來準備了,裹粽子、燒香拜神祭祖先等等,那時候家裏很多人,很熱鬧,我感覺到很温馨的感覺!

我還記得,在我六歲的那年,在家鄉過的那一次端午節。

孩子,端午節了!起牀咯!去洗洗臉,就去拜拜祖先吧! 哦 我應答了一聲。剛洗完臉,就來到廚房找吃的。可倒黴的是,一來到就給媽媽拉着幫忙裹粽子了!一開始我還不願意的,可是看着這些花花綠綠的材料,童心又起了!一會拿片裹粽子的竹葉,放點材料:一會拿着草繩綁呀綁,終於,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第一的條粽子,雖然樣貌難看了一點,可也是我親手做的。我拿着粽子跑去廚房,叫大人們幫我煮熟它,等熟了,就把它消滅了。

到了中午,就和幾個小夥伴去河邊看賽龍舟了。我拿着自己裹的粽子,一面吃一面走着去。哇,那龍舟一條比一條帥、威武。龍頭大大的,一雙銅鑼般的龍眼,很長很長的龍鬚,還有那龍身,夠長的了,起碼有幾米長;有的是黑紅黑紅的,有的是金色加紅色的,何等威武啊!等到何時,我也可以去賽龍舟呢?在我發呆的時候,一陣響聲,龍舟出發了,每條龍舟的龍頭那,坐着一個人,在打鼓激勵着選手們!

經過一番激烈的鬥爭,冠軍還有亞軍季軍都出現了,選手們的努力,在比賽時發揮的淋漓盡致,精彩極了。賽完了,我還跟小夥伴玩到傍晚才回家。

到了現在,我還回味着我親手裹的那粽子的味道,那賽龍舟之間的精彩。家鄉,很久沒回去了,我懷念家鄉過的端午節,自己裹的粽子,看過的龍舟。家鄉的端午節,雖然不像其他地方的習俗,也沒有很多的節目,可是,我對家鄉的端午節情有獨鍾,在我眼裏,家鄉那端午節,是永遠值得我懷念的思念的!

家鄉的端午節,我是不會忘記您的,我愛您!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3

梅子熟透以後,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讚美。

我的家鄉在東北的山區。村莊的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羣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陰”。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澗溢出,淌過炊煙繚繞,雞鳴狗叫的村莊。千百年來,古樸安寧的村莊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大山的懷抱中,吸收着大地的靈氣,沐浴着陽光的光輝。

野鵑花開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於是,我處在異國他鄉而又回憶起在故鄉過端午節的情景來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跟外地一樣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點鐘,母親起牀,把事先準備好的五色小繩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繩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紅一色,青一色,好玩極了。

端午節過了,等到第一場雨,孩子睡着後母親在悄悄的把小聲解下來,扔在水裏讓雨水將其沖走。

用五彩的紙疊了連環小寶燈掛在門楣上,象徵着一年的五穀豐登,衣食無憂。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腫的流膿的膿包,疼得我不得安寧,這時八一公公説“毛毛,你等着,我去弄些薆蒿來。”直到下午,他才回來。我聽人家説這玩意放在水裏煮沸後,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後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後我問八一公公緣由。他説“你這娃子走運,逢上端午節,不然,可夠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於恰逢上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吧!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後,家家户户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裏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如今,媽媽也如法炮製,材料一樣,但入嘴後口感卻不一樣。我提醒媽媽:“你用的是這裏的酒,而不是家鄉自己釀的酒啊!”

我同媽媽已離開家鄉多年,但故鄉的山山水水,人情風俗在我心屏上總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節已經過完,我多想問問:親愛的鄉親們,你們又釀端午酒了嗎?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4

我一年裏最喜歡過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等,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等。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到媽媽在門外忙着什麼。過去一看,原來媽媽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着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香噴噴的粽子。這時,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節。看着煮的綠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來,幾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粽子就沒了影。

到了晚上,我們到爺爺家一起過端午。飯菜上完了,爺爺從櫃子裏拿出一瓶像是藥酒的什麼東西,還要我們每人喝一口。我問爺爺:這是什麼呀?爺爺笑着説:這是雄黃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過雄黃酒,喝了一口,感覺辣辣的,但心裏想着:這樣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麼。

吃完飯,我們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龍舟。來到大明湖,發現有許多人在湖邊等着看龍舟比賽呢。我們找了一塊絕佳的觀看場地,來觀看龍舟賽。只見參賽的龍舟一字排開,龍舟大約10米長,半米寬。龍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戰術配合,有的在做熱身。岸上的觀眾都為哪條龍舟能奪冠猜測着。我看中了一條綠色的龍舟,這條龍舟上的人都很健壯,熱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着,比賽就要開始了。

站在船上的發令員一聲槍響,幾十條龍舟像蛟龍一樣,在水中穿行着。那條綠色的龍舟處於第五名,船上的擊鼓手奮力地吶喊着,激勵船員們奮力前行。我也吶喊着,用全部的熱情我支持的龍舟加油。觀眾們也都緊握雙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龍舟奪冠。我吶喊着,為那條綠色龍舟加油。船員們彷彿聽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奮力地划着。只見綠色龍舟超越了另外兩支龍舟成為了第三,這時,他們又超越了一條龍舟。我更加賣力的吶喊,希望他們能奪冠。綠色的龍舟已經於第一名齊頭並進了,這時距離終點還有50米,船員們奮力地劃,終於取得了第一名,這時綠色龍舟已經衝過了重點。14號龍舟是冠軍隨着裁判員的宣佈,全岸觀眾沸騰了。我也為綠色龍舟的好表現歡呼。頓時,大明湖成了歡樂的海洋。

我戀戀不捨的離開了大明湖,端午節雖然過去了,但它留給了我許多美好的記憶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5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現在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每家每户的端午節似乎都一樣,現在就由我來介紹我家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高手——媽媽。今天的早上,我跟媽媽學習包粽子。媽媽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然後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指點:“左手捏住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接着,媽媽在空心圓錐形裏的粽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的時候不是把粽葉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説;”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粽葉捏緊一些。你看……”媽媽邊説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樣子了。最後一道工序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握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各宗字。隨之,第2個,第3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媽媽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了一會兒就上桌了!雖然我們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三十分鐘後,再泡在湯水裏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 我和爸爸着兩隻小饞貓一聞到香味就圍着鍋子,問媽媽:“媽媽,媽媽,什麼時候能吃呀?”媽媽總會笑着説;“你們這兩隻‘小’饞貓!”

瞧,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6

端午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節,每年這個時候很高興,因為有美味的粽子吃!鹹肉的、蛋黃的、綠豆餡的 它的由來,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可靠的解釋!都不明白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吃粽子?有人説,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紀念屈原的,也稱為詩人節;也有人説,這個日子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為 毒月 、 惡月 ,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在端午節裏,還會賽龍舟哦,可真精彩啊。

端午節對我來説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到端午節我家總是很忙很忙!大人們很早就起來準備了,裹粽子、燒香拜神祭祖先等等,那時候家裏很多人,很熱鬧,我感覺到很温馨的感覺!

我還記得,在我六歲的那年,在家鄉過的那一次端午節。

孩子,端午節了!起牀咯!去洗洗臉,就去拜拜祖先吧! 哦 我應答了一聲。剛洗完臉,就來到廚房找吃的。可倒黴的.是,一來到就給媽媽拉着幫忙裹粽子了!一開始我還不願意的,可是看着這些花花綠綠的材料,童心又起了!一會拿片裹粽子的竹葉,放點材料:一會拿着草繩綁呀綁,終於,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第一的條粽子,雖然樣貌難看了一點,可也是我親手做的。我拿着粽子跑去廚房,叫大人們幫我煮熟它,等熟了,就把它消滅了。

到了中午,就和幾個小夥伴去河邊看賽龍舟了。我拿着自己裹的粽子,一面吃一面走着去。哇,那龍舟一條比一條帥、威武。龍頭大大的,一雙銅鑼般的龍眼,很長很長的龍鬚,還有那龍身,夠長的了,起碼有幾米長;有的是黑紅黑紅的,有的是金色加紅色的,何等威武啊!等到何時,我也可以去賽龍舟呢?在我發呆的時候,一陣響聲,龍舟出發了,每條龍舟的龍頭那,坐着一個人,在打鼓激勵着選手們!

經過一番激烈的鬥爭,冠軍還有亞軍季軍都出現了,選手們的努力,在比賽時發揮的淋漓盡致,精彩極了。賽完了,我還跟小夥伴玩到傍晚才回家。

到了現在,我還回味着我親手裹的那粽子的味道,那賽龍舟之間的精彩。家鄉,很久沒回去了,我懷念家鄉過的端午節,自己裹的粽子,看過的龍舟。家鄉的端午節,雖然不像其他地方的習俗,也沒有很多的節目,可是,我對家鄉的端午節情有獨鍾,在我眼裏,家鄉那端午節,是永遠值得我懷念的思念的!

家鄉的端午節,我是不會忘記您的,我愛您!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7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至,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年端午節正值上海世博會舉辦,又逢高考結束、南非世界盃開賽。所以可以説,今年的端午節較之往年是更加的出彩和好玩。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媽媽説:“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着,洗乾淨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知道,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説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眾為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是,為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來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裏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豔隨風飄揚,小夥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着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8

端午節“粽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柳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伴隨着這首民謠,端午節如期而至。農曆五月初五,是屈原為國捐軀的日子,人們為了不讓魚蝦撕咬他的屍體,便向河裏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紀念屈原成為了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我對家鄉的端午節情有獨鍾,因為這裏有綠茵茵的山,清凌凌的水,還有勤勞樸實的人們,家鄉的端午節熱鬧非凡,處處洋溢着人們的歡聲笑語,顯出一派濃濃的節日氣氛。

清晨,我被一陣布穀鳥的叫聲驚醒,我揉了揉眼睛一看,發現大家都起牀了,本來不想起牀的我,仔細一想,啊!今天是端午節,媽媽要帶我去割艾草,擺露水,想到這些,我迫不及待地去找媽媽。

媽媽已經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家鄉的人們很勤勞,今天比往常起的更早,擺露水的人很多,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我發現自己身處一片綠色的“海洋”,一片莊稼的海洋裏。在這裏,你不僅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氣,還可以聽見小鳥在枝頭歡樂的歌唱,天邊的朝霞,清晨的微風,頭上飛過的布穀鳥,它們與勤勞的人們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一陣微風吹過,飄來青草的香味與各種野花的芳香,還夾雜着一股濃濃的香甜味,遠遠望去滿山遍野的槐花開得正歡,原來這股香甜味是槐花的味道。

看,那帶着露珠的楊柳在微風中,擺動着她婀娜的身姿,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少女。我與媽媽割了艾草,摘了楊柳,回到家把楊柳插到門楣上,媽媽還給我帶了五彩繩,這時,房頂上飄起了縷縷炊煙,不時飄來一陣香味,讓我感到家鄉人濃濃的熱情與暖暖的節日味道。

家鄉人在端午節要吃粽子、涼粉、甜醅、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糰裏放上一顆肥膩的肉塊,我倒不怎麼喜歡這種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家鄉的粽子味道清香,不加修飾,夾一個放在盤裏,倒入蜂蜜,一家人圍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拉起了家常,平時田園的勞累,一揮即散,彷彿來到了人間仙鏡,我享受着甜粽的美味,體會着端午的味道。

最開心的要數那些小孩子們,他們在碧綠的草地上藏貓貓、翻跟頭有的還在樹上掏鳥蛋,捅蜂窩看上去是那麼有趣。我愛家鄉的景色,也愛家鄉勤勞樸實的人們,更愛瑞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9

節分端午為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題記

端午節也不過才過去十天,又想起粽子,每年端午節,奶奶都會包上一鍋粽子,其中還要在這煮粽子的鍋裏放上醃好的鹹鴨蛋一起煮。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作家汪曾祺在《端午的鴨蛋》中寫了約摸十二種端午節的風俗,不過,那是南方,在我們北方,至少在我的家鄉,就沒有那麼多風俗了。

我們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也有幾種,例如系五絲,插艾草,包粽子,煮鹹鴨蛋,吃大餐等。

單説的是系五絲,就是將五種顏色的線搓成繩子狀,在天矇矇亮,還沒出太陽的時候,孩子還在睡覺的情況下,家長將它系在孩子的手腕上,等孩子醒來後發現彩色的絲線象手鐲一樣纏繞在自己的手腕上,感到很美,同時家長再教導孩子等下大雨的時候,記得講這五絲拆下來,壓在石頭地下,將來它就會變成彩色的蛇,保護着屈原和自己不受毒害。

插艾草呢,就是在五月初一的那天早晨,每家的爺爺們,家裏沒有爺爺的,就得相當於爺爺的長輩,早早的起來,趁着太陽還沒有升起來的時候,到野外去菜艾草,將才回來的艾草插在自己的大門口門楣頂上,沒有大門的就乾脆插在房門的房檐上,因為艾草是愛和礙的諧音,這表示家人最家的愛,表示家人對傷及家的阻礙。

端午節的重頭戲是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了。我想寫的人就很多了,它所寄託的傳統文化當然是為敬仰屈原了。

隨着時間的變化,家鄉的端午節的風俗也在跟着變化,由原來的祭祀屈原,變成了家人團圓的一個由頭,於是吃大餐也成了我們這裏的一個風俗了,不過這個大餐卻有點特別呢!

它是粽子的大聚會,兄弟姊妹們將各自包的粽子,帶到母親家中展示,從形狀來就有很多種;大姑包的是長方形的,兩半粽子合在一起的,成為夫妻棕,二孃包的是三角棕,只有大姑的六分之一大小,媽媽包的是四角的;小姑包的做好看了,既小巧玲瓏,又長方適中。從內容上來看和煮的火候上來分析,口感最好的是奶奶的二米相摻的黃白相間的原始棕了,這次我才明白的原始的食物該有多美了。

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嚐着自己包粽子,就這油黃黃的鹹鴨蛋,大人們喝着家鄉的密州春,拉呱着家中的變化,想想着家人的將來,真是其樂融融,幸福滿滿。

家鄉的端午節,有聲有色,有吃有喝,有喜有樂,有思念,有陪伴,我敬你,直到永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baxiace/rkljew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