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成長作文 >啟示作文 >

剪枝的啟示作文

剪枝的啟示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剪枝的啟示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剪枝的啟示作文

剪枝的啟示作文1

外婆的屋後,是大片大片的桃園。

盛夏,水蜜桃成熟的季節。每個涼爽的清晨,我總愛挑着幾個籮筐和工人們一起摘桃。那時,晨霧還很濃稠,像濃醇的牛奶一樣在果樹間緩緩流動,而那些桃子們則遮遮掩掩的躲在狹長的葉間。“咔吱”一聲脆響,新鮮的水蜜桃被摘下,空氣中散發着淡淡的果香。一上午過去了,成筐的水蜜桃整齊地排列着,在陽光下,閃爍着迷人的光澤。

如今,凜冬已至。藉着寒假的閒暇,我又回到了外婆家,回到了記憶中的桃園。一走進桃園,眼前的景象令我震驚。昔日那些生氣盎然的桃樹,如今已殘缺不堪,被剪斷的枝條無力的倒在地上,果園裏充斥着一片肅殺之氣,一切都死氣沉沉。

“嘿,是傲然啊!”這時園主老爺爺來了。

“爺爺好!”我答道。“這是怎麼回事啊?”

“哦,你説這?剪枝啊!”老爺爺見我不解,耐心地説道:“剪枝,就是剪掉那些吸收養分卻不結果實的枝條,讓結果的枝條獲得更多的養分,結出更多更好的果實。”

“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的點點頭。走進一顆已被剪枝過的桃樹,剪刀留下的“傷口”流出了白色的液體,寥寥幾根枝條在寒風中僵硬的擺動。我心中猛然一緊,一個荒誕的念頭在腦中閃過:“這些樹在剪枝的時候是不是也會疼呢……”放眼望去,每棵如此。我的心中不免有些憐惜。

“對了,你看這棵樹。”聽到老爺爺的話,我抬頭望去,那是一顆同樣乾癟的樹,它比別的樹似乎還要脆弱。“曾經它也是一棵很會結果的樹,可是卻在初夏結果之時,毫無預兆的死了。它明明和別的樹享有同樣的陽光和照顧的……。”

聽到老爺爺的這番話。我的思緒頓時百轉千回。樹會不會也是有思想的呢?冬天面臨剪枝,有的,咬咬牙,挺着靜待春歸;有的,因此而傷心流淚,失去了對春天的渴望與期待,無力再次發芽,重新生長。

人生卻又何嘗不是如此。面對人生中的每次剪枝,懦弱之人會喪失對未來的信心與希望,從此一蹶不振。而勇敢之人則會坦然面對,即使斷枝流血也在所不惜。因為他們深知,如今自己所流下的`每一滴血和淚,都會在來年春天成為滿樹繁花,果實累累的最佳養料。

剪枝的啟示作文2

老爺爺剪枝條之事,讓我不禁想起劉墉先生的《學做一根葡萄藤》一文中的兩句警句:“葡萄要紮根深、常修剪,結的果子才甜美。人也要紮根深、常修剪,做的學問才實在。”我們不正如這果樹和葡萄藤嗎?只有常修剪,才能塑造完美的個性,擁有壯麗的人生!

請你用勇氣鑄一把鋒利的剪刀,毫不客氣地來修剪自己吧!將自己的那些只爭陽光、養分而不會結果實的枝枝蔓蔓一剪去,將自己的那些染有黴點開始枯萎而喪失生機的陳舊枝幹剪去,連同那些只是表現一時榮耀而最終隨風落去的多餘的花苞也一併剪去!要有那秋風掃落葉的氣勢,要有刮骨療毒般的英勇,不能望而卻步,心慈手軟。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刷去心靈所有的污穢,塑造堅韌的個性,獲得高尚的靈魂。反之,我們就會如那明豔一時的鮮花,無法青春常在,人生的前景將一片黯淡。王安石筆下的那個天才方仲永的>故事不正是一個有力的例證嗎。

我們時刻要想到運用修剪的方式,不間斷地集自身的力量來充實自己,匯自身的妙處完善自己。因為我明白:只有經歷反反覆覆的修剪,我們人類世界才從低級走向高級,才從野蠻走向文明,才從必然走向自由。任何一幅最美的窗花,都是靠反反覆覆修剪出來的;任何一部最成功的作品,都是靠反反覆覆修改出來的;任何一個最偉大的人物,都是靠反反覆覆修煉出來的;任何一個最輝煌的民族,都是靠反反覆覆磨礪出來的。巧奪天工是事實,鬼斧神工也是事實。遙想那雕刻核舟的王叔遠,流芳百世的《離騷》,唐宗宋祖,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無不是在修剪中,走向完美,走向成熟,走向輝煌。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沒有理由拒絕修剪,我們更應以誠懇的態度來直面自我,不斷修剪自我,完善自我,在反反覆覆的修剪中,擁有完美人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changzhangzuowen/qishizuowen/rkmgvy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