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成長作文 >合作作文 >

有關合作的作文(10篇)

有關合作的作文(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合作的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合作的作文(10篇)

有關合作的作文1

“一隻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隻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三隻螞蟻來搬米,輕輕鬆鬆進洞裏。”細心的同學們立馬就會發現,這是一首關於合作的兒歌。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輩子都不遇到相互合作的事情。可是,有些人認為:“合作和我的生活毫無一點幫助,難道我們不會自己做嗎?”這你完全想錯啦!在這個社會中,如果沒有警察叔叔的合作,城市的治安就不能維護;如果沒有工人叔叔的合作,我們就無家可歸……而今天,我閲讀了語文課本上的一篇議論文《學會合作》,讓我感受頗深。課文裏,講述了一個小故事,是一個外國教育家邀請中國小學生做了一個小實驗。一個小口瓶裏,放了七個穿線的綵球,讓學生各拉一根線,聽到哨聲後以最快的速度從瓶口提出。哨聲一響,七個孩子一個接着一個依次從瓶子裏取出了自己的綵球,總之只用了3秒鐘。如果他們同時從瓶口拿出,最終只能卡在瓶口,一個都不能出來。但是他們並沒有這麼去做。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只有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比如在音樂廳裏舉行的交響樂團的演奏,他們一起協作,才能演奏出如此動聽美妙的樂曲。可如果每個人都想表現出自己個人的特點,這不就亂了套?喜歡體育的人都知道,20xx年在南非舉行了第18屆世界盃。在這場比賽中,同樣可以看出團體協作精神。舉個例子,巴西VS德國

由於巴西足球世界聞名。在國際足協公佈的排名表上,巴西隊長期位居榜首。貝利、羅馬裏奧、羅納爾多,這些閃光的名字,為巴西人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輝煌。德國隊雖然沒擁有像梅西、卡卡一樣的大牌球員,但是他們團隊作戰是第一流的,三屆世界盃以及歐錦賽冠軍,就是對德國最大的肯定和回報,因為德國人不懂什麼叫屈服,作風硬朗、意志堅強,在德國人的字典裏,沒有後退兩個字。

比賽還沒開始前,大部分的人都預測巴西隊會戰勝德國隊。因為德國隊每個球員的實力遠遠沒有巴西隊來得好。而巴西被譽為“足球之國”,每個球員在世界排名位居前列。但如果比團體協作精神,巴西隊已經敗在德國隊的腳下了。為什麼?就是因為巴西隊的每個球員的實力都很好,單打獨鬥德國隊,自然略勝一籌;若是組成一個團體,每個球員都要展現自己的實力、展現自己的獨特的一面,那隻能遺憾地與決賽無緣。德國隊恰恰與其相反,雖然每個球員的實力都差不多,可組成一個團體的話,實力不可小覷。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具有團體合作精神!如果沒有的話,還怎麼稱作“球隊”呢?比賽最終以巴西隊以0:3的結局慘敗德國隊。這足以説明,一場比賽中,團隊精神何等重要啊!可謂“人心齊,泰山移”。

總之,如果沒有高度統一的團體目標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每個人必須具有的協作精神,就辦不成一件事,也不可能辦好一件事。

有關合作的作文2

犀牛是一種強大的動物,幾乎沒有誰敢挑戰它的力量。但犀牛皮厚又有皺紋,極易長寄生蟲,這讓它苦不堪言。但尖嘴的犀牛鳥可幫它解決問題,吃掉寄生蟲。這樣一來,犀牛“舒服”了,犀牛鳥吃飽了,實現了合作雙贏。做人也是如此。只有善於合作,才更易取得成功,長久處於不敗之地。

合作泛指互幫互助,互惠互利,取得最大效益。“一根筷子容易折,十雙筷子難折斷,”説的就是合作了。至於合作的重要性,更是顯而易見的了。

為什麼要合作呢?俗話説:“人心齊,泰山移”。“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多人合作的成果遠大於個人成果之和(1+1>2)。因此,人應當善於與他人合作。知道南飛的大雁嗎?它們總是結成“人字隊”飛行而不是單飛,因為雁羣飛行距離比單雁長73%。成隊飛行時首隻大雁可給後面的大雁產生上升氣流,減輕同伴負擔,而後面的雁羣又不停“呷呷”地給首雁“打氣”,由此可見合作的效益巨大了。當然,不合作的代價也是沉重的。森林中曾有一隻雙頭的“共命鳥”,一直很團結,一次卻因食物問題產生了分歧,火氣越來越大,最後,其中一隻為了殺死對方而吃下了毒草,最終把自己也毒死了!不合作者,不但功虧一簣,還“命喪黃泉”。

不過,合作雖説容易,踐行起來卻很複雜。我認為,要想成為一個善於合作的人,須做到四個字:求同、存異。首先是求同,這便是尋找自己與他人的共同之處與共同目標。軍事家孫武有云:“上下同欲者勝”,説的正是求同。如果兩個人(或團體)志不同道不合,就不可能有合作關係產生,即使產生了,也不過是“各懷鬼胎”罷了。中國與其它亞非拉(日本除外)國家一樣,同屬“第三世界”,因此中國積極與它們開展合作,實現共同繁榮。由於中國的合作態度與行動,亞非拉各國在部分國際問題上積極響應中國的號召,成為了中國的得力合作伙伴。中國重返聯合國它們“功不可沒”。其次是存異,這一點必須建立在求同的基礎上才能實行。且不説個人,這個世界若不合作存異,就無法實現“多贏”。存異不僅是容忍差異,更是肯定與欣賞差異。由於科技信息時代到來,世界面臨的文化、思想、意識形態、宗教等矛盾越發尖鋭,所以更需要欣賞差異了。只有取長補短,才能讓自己更加完善,而合作是取長補短的最佳途徑。中國與一、二世界國家的合作便是基於“欣賞差異”而實現的,中國也因此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科技成就。

儘管合作十分重要,但是合作不代表沒有競爭,缺乏競爭力的團隊合作是軟弱的。因此,人不僅要善於合作,也不能忘記競爭。

做一個善於合作的人,是實現自己目標的最優選擇。記住吧!人因合作而完善,世界也因合作而繁榮!

有關合作的作文3

合作精神,是一種很重要的品質。很早之前學過一篇課文,講的是,一位外國的教育家邀請中國的幾個小學生做了一個小實驗。他請七個學生各拉一根線,線的一端連接着一個在瓶子裏的綵球,聽到哨聲便以最快的速度將球從瓶中提出。哨聲響了,七個孩子一個接着一個,依次從瓶子裏取出了自己的綵球,總共才用了3秒鐘!這個故事很好地告訴了我們合作的重要性:只有相互幫助,每個人向着統一的目標,才能打開成功的大門。而《周易·繫辭上》也提到了這一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而將合作精神放到實際學習中,就是所謂的小組合作學習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都開始實行小組合作學習,而小組合作學習也確實有效率,有質量,在很多方面都對同學們有所幫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詳細談談合作學習的好處。

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同學們的交際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有分工,都有自己的特長。在課堂上,每一個人都能積極參與進去,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在幫助同學的基礎上自己也能得到提高,既啟發別人,也幫助了自己。就這樣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助,情感、心靈的交流,也提高了自身的社交能力,體驗到了被他人接受,被他人信任的快樂。這樣就使小組之間越來越成為一個集體,使每一個小組成員之間榮辱與共,喚醒了學生們的集體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提高同學們的成績,是一種高效高質量的學習方法。通過小組活動,同學之間相互討論,不再依賴老師,提高了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各個方面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讓每個人都參與到學習中。就在這樣一個參與與討論的過程中,同學所吸收的知識也不只侷限在了老師教的東西當中,對於每一個知識點,因為是自己討論發現的,也會記憶得更加牢固。這樣一來,成績當然也能提高。

小組合作學習對班級管理也有着積極的作用。將一個班級分成多個小組,各個小組通過積分制來進行評比,各個小組之間相互競爭,相互幫助,從而提高了整個班級的實力。不僅在於學習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各個小組都要認真管理好本組的衞生、紀律、作業等,每個小組都認真完成本職工作,一同促進班級的發展。

小組合作學習讓整個班級化整為零,每個小組之間相互競爭,而小組之間的每個個人也存在着競爭。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小組合作也將同學們聯繫起來,互相幫助互相提高,是提高學習成績,培養同學們良好素質的一個重要方法。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也要一如既往的發揮合作精神,提高同學們的積極性。

有關合作的作文4

團結就是力量,合作就是橋樑。每當我在窗前看到那個紅彤彤的“中國結”時,就會想起我的好友樂樂。

記得一次勞技課,老師讓我們用有限的材料,製作一箇中國結。真沒想到,小小的中國結裏竟會包含這麼多技巧。聽着老師講就和聽天書一樣。同學們聽得也都糊里糊塗——太難了 !拿到東西,我便和樂樂琢磨起來。他掏出筆記本,把隨堂記的東西翻出來一起和我討論製作的步驟。我們先把一根紅繩的一頭用大頭針固定在大塑料泡沫上,然後在兩邊釘上一個大頭針,再把紅繩繞過大頭針。可中間的部分太複雜了,我和樂樂看着書都眼花繚亂。我們只能憑着上課聽得一點東西來盤。

我們把中間的紅繩打成盤結然後在串在一起。我和樂樂分別做。我把紅繩打成個小洞再把繩串過去。這時紅繩不知被什麼力量給抻了過去,剛打好的一個結一下子就化為烏有了。原來是樂樂在那邊打盤結的繩子不夠用,使勁抻了一下,這一下不要緊,我的盤結壞了,他的也亂了,我們之前的努力全白費了。我一下子就火了,對着他就大吼起來:“你 幹什麼呀?前面做得都讓你毀了,你怎麼就這麼笨呀!不跟你合作了”!我把東西摔在桌子上,坐在座位上生悶氣。

一節課轉眼過去了,我平靜下來,覺得自己不應該發脾氣,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個過程的,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於是想和他和好。我偷偷地瞟了他一眼,發現他的眼角竟然掛有淚痕,我深深地自責起來。

第二天,他主動找到我説:“對不起,我昨天不是故意的,希望你別記在心上。我知道我笨連累了你,所以我搜集了有關中國結制作的資料。我一看,為之一驚,心裏總覺得酸酸的,“對不起”“謝謝”這幾個字到了嗓子眼兒又咽了下去。

開始的部分我們還是按照原來的步驟做了起來,到了中間盤結的地方——這也是最為複雜的地方,他放慢了速度,我也有意識地放慢了來迎合他。一個結在他手中成型後,他就把它先固定,然後幫我按住一個結的尾端好讓我做下一個結的開始,就這樣他幫着我,我幫着他,“中國結”做得異常順利。可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到了結尾的地方,穗兒不知如何弄了,書和資料寫的不是很詳細,我們怎麼也編不出來。這時,樂樂靈機一動,他把會做的同學叫了過來,讓他們教我們怎麼做。剛才還山重水複的我們終於開竅了,不一會,如紅似火的“中國結”在我們手中誕生了!

這件事使我深刻體會到了合作的快樂。

合作,美麗之源,和諧之脈,成功之本,奇蹟之根。

有關合作的作文5

新課標,全國一卷兩人過獨木橋

學校開運動會,最後一個項目是“山羊過獨木橋”,規則是學生從獨木橋兩邊同時上橋,在橋中間時兩人相遇會有一個人下橋一個人通過,但在這個項目的預賽時,有一對同學在橋中間抱住轉身,雙雙通過,裁判認為這樣做有爭議。根據此材料寫作文。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脱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兩人過獨木橋”運動項目預賽中,有二學生分別同時從兩邊上橋,相向而行,中間相遇,擁抱轉身,平安而過,雙雙成功。我不禁為他們的聰明智慧、配合默契而折服喝彩。過橋,共同目的,兩人過了,就是成功;裁判持爭議,大可不必。材料啟示我們,人類社會生活中,唯有合作才可能共贏;否則排斥搏擊,兩敗俱傷,遺憾終生。

合作是共贏的前提,共贏是合作的目的。

合作,必須理解對方的需求,原則底線,優勢劣勢,知彼知己,求得共同利益上的契合點,達成行動上的一致性,才能為共贏提供可靠保證。材料中兩學生彼此都想平安過橋,取得成功。而囿於獨木所限,只有心照不宣,手腳並用,擁抱轉體,才有可能。否則怒目相向,拳腳相加,或趁其不備,突然偷襲,都不會有如此圓滿結果。

合作共贏,是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擁抱人生,創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正能量。合作雙贏要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求同存異、海納百川的廣闊胸懷,實事求是、求真務實,與人為善、濟人之困,成人之美、積極用世的生活態度。抗戰時期的國共合作,前時江蘇女三耀熒屏的故事,就是最有説服力的明證。那種口是心非、欺世盜名的偽君子、蠻霸頭,那種凌駕公法、原則之上的野心家、黑老大、獨行俠、霸權梟雄,向來老子天下第一,唯我獨尊,唯我獨榮,我行我素。有的是利益誘惑,圈套絞索,你死我活。有的是蔑視、劫掠、虐殺、宰割,根本不可能施以善意、真誠合作,追求多方共贏、文明進步成果。

當前,社會轉型,生活多元化,經濟一體化,交流全球化,矛盾百出,糾紛迭呈,但五大洲、各地區,和平發展,科學進步,延續文明,乃全人類走向民主平等、繁榮富強利益訴求、共同主題。唯有倡導合作、堅持合作,才能促成雙贏、多贏。我們生活的世界才會越來越美好!

願愛好和平、追求文明進步的人們,張開廣泛合作的`雙臂,擁抱自然、擁抱社會、擁抱人生事業中的你我他,迎接光輝燦爛的明天吧!

有關合作的作文6

松下幸之助曾經説過:“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慧及無可限量的潛能,當大家對此有所瞭解,並同心協力加以開發時,就能為社會帶來繁榮。”世界有多大?每個人都只是渺小的個體,我們以個體存在,固然抵擋不住過分的強風巨浪,也無法以自己的綿薄之力做出一番大事業。這時,合作就變得重要而彌足珍貴。

什麼是合作?合作就是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長處,“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任何人也都各有短處,集眾人之長補眾人之短。生物中,狼便是如此。人們常説,狼是具有“靈性”的動物,確實是如此。人們常説,狼是具有“靈性”的動物,確實如此,它們聰慧的明白“合作”的道理。在狼羣中,每隻狼能力並不相同,於是,頭狼和健壯的狼便負責追捕獵物,弱小的狼則負責打探情報,鎖定獵物位置,母狼則在家裏哺育小狼並和其餘公狼共同守衞領地。肉食動物裏,狼的地位如此之高,或許正是“合作”的成果。

為什麼要合作?有一句話説的好:“天堂裏,孑然一生,就是地獄。“跟大千世界相比,作為個體存在的我們是多麼不堪,高樓大廈不會因為一個人拔地而起,萬畝麥田不會因為一個人一夜成形。智慧的人懂得合作是因為他明白,合作才能幹出大事業,天不是由一片雲撐起來的。每個國家都熟悉的名字——喬布斯。他從小痴迷電子,以研究電子產品為樂趣,長大以後,喬布斯成立了“蘋果公司”,也就是現在年輕人所追捧的iphone手機,但“蘋果公司”也不是喬布斯一手建立的,喬布斯的朋友沃德是電子技術能手,公司成立後,沃德負責的iphone的電子技術,喬布斯負責管理,二人相得益彰,創立了名揚海內外的“蘋果”品牌。

合作究竟要怎麼做?在合作中,要展現自己的長處,並正視自身的不足和缺漏,發揮自己的長處,並在合作中學習他人的優點以補自己的不足。不僅如此,在合作中,不能一味的顧全自己而不付出,這不但無法與他人合作,在人生道路上,只懂保全自己利益,也是一劑毒藥。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見一則故事。一位教育學家去到一所小學,給三位孩子各一根繩子,繩下吊有小球,小球垂在一個玻璃瓶內,瓶口很窄,只夠一顆小球進出。老師説:“我往瓶裏倒水,你們得在水浸沒小球前將它們拉出來。”孩子們點頭同意,老師開始倒水,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向外拉,結果誰也沒拉出來,老師倒掉水,説:“你們換一種方法再試試。”孩子們再次嘗試,這次,他們選擇一個一個拉出。這次,水還沒倒滿,三個小球全部抽出來了。

一致是強有力的,而紛爭易於被征服。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做一個關於合作的人,在社會中面對激烈的競爭,才能大獲全勝。

有關合作的作文7

每當從媒體上看到一些地方為爭名人、名事、故地等的“正宗”吵得不亦樂乎時,總是憶起20年前的一段往事。1984年,我作為一家地方報紙的代表去南陽參加全省地市報紙協作會。熱情的東道主不僅在會議間隙組織我們遊覽了卧龍崗武侯祠,而且在會後用車把我們拉到了百多公里外的襄陽去看古隆中。這在今天一些人看來未免有點犯“傻”:怎麼可以把遊客主動介紹給諸葛亮躬耕地———襄陽?而在我看來,南陽的同志此舉顯示了大度、大氣。

不少人認為,競爭就是你死我活,競爭就不能有合作。競爭雙方似乎註定是利益截然對立的“冤家”對頭。其實,換一種思路看,情況並不一定是這樣。拿有爭議的名人名事故地等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來説,雙方何不來個“不同而和”、資源共享、聯合開發、共同發展呢?如果雙方聯手,你把遊客送到我這裏,我把遊客送到你那裏,豈不是雙贏?而且,遊客也學會了比較、增長了見識。當時,我在南陽、襄陽之行前,是通過“臣本布衣,躬耕南陽”、“我本是卧龍崗散淡的人”等文獻,把諸葛亮、卧龍崗和隆中連成一條直線的。及至親臨其境,方知卧龍崗在南陽,而隆中則在襄陽。如果不是南陽同志的盛情與大度,我也不會增加這方面知識。

搞市場經濟不能沒有競爭。有競爭才能激發動力、增強活力,促使企業不敢稍許懈怠,不斷推進科技進步,改善經營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加效益。建設和發展也不能沒有合作。有合作才能優勢互補、取長補短、收攏五指、攥緊拳頭、形成合力。馬克思説得好,協作不僅可提高個人的生產力,並且是“創造一種生產力”,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神奇效果。聰明的人不但要積極與夥伴合作,也要勇於與競爭對手合作並從中獲益。

如今,國外越來越多的大公司通過組建聯盟參與全球競爭。競爭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競爭,這是對傳統的競爭理念和模式的超越,是適應形勢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也有一些企業開始提出並實踐這一理念。實踐證明,過去那種僅僅把同行看成是“冤家”,認為有競爭就不能有合作的觀點是片面的、有害的,它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摩擦、內耗及浪費。而把競爭與合作結合起來,既競爭又合作,就能突破孤軍奮戰的侷限,把自身優勢與其他企業的優勢結合起來,把雙方的長處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既提高自己也提高別人的競爭力,實現雙贏或多贏。

團結就是力量,聯合就有優勢。願人們更明智地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係,在積極競爭的同時,發揚光大團結協作精神。這樣,才能把我們的事業發展壯大,越辦越好。

有關合作的作文8

處於學習階段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他人分工合作。每天合作值日,合作完成教師佈置的任務,合作學習,共同進步……將來我們要步入社會,誰都不可能脱離羣體而單獨存在。個人的力量十分有限,我們只有與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因此,我們要做一個善於合作的人。

合作是實現共同目標的基礎。俗話説得好:一個巴掌拍不響。只有大家眾志成城,分工合作,才能實現心中的夢想。大雁南飛時,十幾只大雁必須在頭雁的帶領下,排成一個“人”字形,才能飛過阻力大的地方,安全抵達目的地。落單的大雁無法飛行,因為它不能承受飛行的孤獨,寒風的侵襲等各種苦難。而當雁的團隊降落時,它們分工合作,有的找食物,有的站崗放哨,還有的負責保護母雁……雁羣中的每一隻大雁都各有各的任務,完美的合作使他們得以安全抵達南方。所以説,合作必是實現共同目標的基礎。若雁不合作,何以南遷?

因為一個善於合作的人往往是人們親睞的對象。團隊合作中,每一個人都應出一份力,若有人想不勞而獲,那麼他肯定會被同事厭惡。能出力,並且善於合作的人將會是最受歡迎的人。當我在帶領小組組員做研究課題時,每次能出力的只有幾個人,而剩下的人總是在一旁無所是事。雖然他們都各有所長,但他們不會融入到集體中去,與大家合作,共同完成課題。這幾個不善於與大家合作的人經常不招人待見,因為大家都喜歡善於合作,有團隊意識的人。將來步入社會之時,受同事尊重、領導重用的一定是善於合作的人。因此,若想要受他人親睞,必先要學會合作。

做一個善於合作的人,需要學會“揚長避短”。每個人都各有不同,當一個團體把大家的長處集合在一起,各自發揮所長,這個團隊必是最完美的團隊。著名數碼攝像公司“索尼”的創造者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各發所長,創建了一個聞名世界的數碼王國。在他們的團隊中,井深大擅長技術,是晶體管時代的靈魂和領軍人物;盛田昭夫擅長經營,他負責把優秀的產品推向市場並被市場廣泛接受。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索尼終於走上了世界舞台,被全世界的人所熟知認可。若井深大與盛田昭夫在合作中沒有做到“揚長避短”,索尼一定不會有今日的輝煌。

成為一個善於合作的人在成功的道路上最為重要。所以,讓我們儘自己最大努力,做一個善於合作的人!

有關合作的作文9

俗話説:“遺人玫瑰,手有餘香。”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競爭永遠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沒有競爭的社會缺少前進力量。但,為了競爭,我們就是否可以玩盡手段,爾虞我詐呢?玩過俄羅斯方塊的人都會明白一個道理:要想達到遊戲成功的頂點,就要學會“取長補短”。合作==雙贏。遊戲如此,生活又何嘗不是呢?

一位勤勞的老果農數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果樹新品種,終獲得了成功。令人不解的是,他不是把種子收得嚴嚴實實,而是把自己的成果挨家挨户地送給鄰居。在他的引導下,全村的果園裏種的都是他的優良品種。有人便好奇地問他為什麼不保留自己的競爭力,他回答説:“我是為了自己的果樹。你想,如果鄰居用的仍然是舊品種,那我的果樹也會被傳播的花粉污染。”他的話讓人恍然大悟,這種做法既保存了老農自己的果樹品質的純潔,又使鄰居獲得新的品種,與他人合作進步。這難道不是一種雙贏智慧嗎?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透過它你可以看到很多因互相合作而成功,互相鈎心鬥角而落敗的例子。當年,孫權給劉備提供了暫居之地,諸葛亮為孫權設計了火攻之計,孫劉聯軍,使曹操80萬大軍“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一把火使孫權消除了曹操的威脅,又使劉備開闢了在蜀地的霸業,最終燒出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劉邦項羽,為爭天下而塗炭生靈,最終項羽烏江自刎,劉邦也用數十年休養生息,這值得嗎?

即使到了現代,競爭還是無處不在的:許多西方國家在競爭中都希望自己贏,但不希望中國贏,對中國加入T的百般阻撓;中國加入T後,他們又對中國出口貨物重重刁難……這些都説明了什麼?中國要振奮國家的經濟,就離不開西方國家的支持“而西方國家要發展,更加離不開中國這有着十多億人口的大市場。既然如此,雙方為何不拋開成見,真誠合作,謀求雙贏呢?

作為學生,互相合作也是必需的。同學之間既是學習上的競爭對手,更是學習上的互助夥伴。我們要的是那種你爭我趕,拼搏進取的競爭意識,我們更是互幫互助,共同前進的學習夥伴。水漲船高,我們要的是合作,而不是水落石出,一騎絕塵。

合作=雙贏,讓我們微笑競爭,真誠合作,共同進步啊!合作就是力量。如果僅讓你用一支筷子吃反,它幾乎連塊肉都夾不起來,而用一雙筷子,結果就會截然相反。

可見,只有合作才能發揮個體不具有的力量,才能擁有大於個體的力量。正如當年諸葛亮指揮蜀軍大敗曹兵的戰役,大多是以少勝多。而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諸葛亮清楚地知道,只有合作才具有無窮的力量。合作的確是一種精神,它源於信任,且無處不在,更重要的是這種精神是難以估量的。這個時代呼喚許多精神,而合作精神將永遠是推動時代前進的不竭動力。

有關合作的作文10

在殘酷的競爭中,不斷優勝劣汰,便造就了參與者的不斷進步,有對手,才會有激勵和進步。一個當運動員,在普通比賽中,很難獲得特別好的成績。但一到大賽,運動員取得的成績,往往特別的優異。因為在激烈的競爭中,每個人身上的潛能都被無限的激發、挖掘,想方設法地努力拼搏,創造佳績,來證明自己的“我能”,樹立自信,贏得自尊,人在競爭中贏得進步,社會在競爭中自然就有了進步。倘若沒有對手,跟誰較量?就連黃石公園的麋鹿,因沒有了天敵都生病死亡。

體育競技如此,企業經營又何嘗不是呢?或許有一些企業會在競爭中被淘汰,被邊緣化,帶來的陣痛是不可避免的,但生存下來的企業會不斷壯大。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也適用於市場與經營,它能對整個產業形成良性循環,不斷推動着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實踐證明,沒有對手,就會停滯不前;有了對手,就會激發無限的創造力。因此説,競爭使人進步。

進步源於競爭,競爭推動發展。正確的競爭應該是良性的競爭,靠的是信譽、質量和技術,與競爭對手合作,事實證明,會帶來雙贏的結果。當比爾。蓋茨第一次向喬布斯提出希望蘋果產品使用微軟系統時,喬布斯傲慢地拒絕了。可是,情況並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樣,用户不斷的抱怨和自身軟件的缺陷令他重新慎重考慮當年的建議。最終,他選擇了與競爭對手合作的方式,使自己走出困境,贏得了市場,強強聯合,產生雙贏的效果,促進了各自的進步,帶來了無可估量的收益與滾滾財富。

微軟和蘋果的強強聯合,再次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進步源於競爭,合作帶動雙贏。

拒絕合作,就是拒絕自我優化。假如喬布斯在企業陷入困境的情況下,再次拒絕與微軟合作,那麼,這兩個帝國的企業不是聯手,而是相互抵制,互相攻伐,相互拆台,惡性競爭,結果都失去了發展和進步的機遇,將能量用在了做無用功上,白白消耗,給了其它企業以可乘之機,其結局定是兩敗俱傷。因此説,競爭與合作是一對孿生兄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沒有競爭的領域就如生活的享樂安逸,或許可以獲得一時的安逸與享受,但最終的結局如同温水的青蛙,安樂死。競爭如同憂患,激勵着人們不斷地完善自我,發展自我,讓自我的潛能最大化發揮出來,最後歷練成為強者。

真正的強者應當是激流勇進。他們懂得如何直面競爭,如何在競爭中求生存,迎難而上,用馬太效應鍛造和激勵自己,強者更強,從而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作為時代青年的我們,肩負着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任重而道遠。在21世紀的發展中,我們要敢於競爭,善於競爭,爭當強者,讓中華民族永遠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標籤: 合作的作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changzhangzuowen/hezuozuowen/7dw7m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