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成長作文 >錯誤作文 >

實用的錯誤作文錦集六篇

實用的錯誤作文錦集六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錯誤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錯誤作文錦集六篇

錯誤作文 篇1

三月的江南是美麗的。昨夜的雨水不影響帆船在水上航行,水波在陽光下閃爍,就像無瑕的璧玉傳遞陽光的温柔、明媚。姍娜多姿的柳樹影隨波起舞。柳條是柔軟的,那青綠的葉子抖落了昨夜的雨珠,那是柳條在傳遞昨夜天使的相思淚。水面層層漣漪。

三月的江南是寂寞的。柳樹下的海棠花中也藏着水珠,微風襲來,水珠兒從花苞裏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更加嫵媚。青石街道仍有未乾的水跡,它要向路人訴説昨夜的悲傷。街道無人走過,沒有一點響聲,窗外的江南是安靜的,但在安靜中也瀰漫着寂寞的悲傷、哀怨。

她,一個倦守閨房的女子,獨自守候,守候自己的愛人。今日,她又早早起牀,對着銅鏡描眉、抹粉、畫脣,她梳着新學的髮髻,插着新買的髮簪,穿着新做的絲裙。她想用新的自己去得到愛人歸來時新的欣喜。

她不知道,哀怨仍在臉上,打扮完畢,她又坐在窗邊刺繡。她不知道自己在繡些什麼,她的心不在繡上而在窗外。但她的窗扉是緊掩的,那春帷擋住了雨後的清新,花兒的芬芳以及那望不到頭的青石街道。

他,一個過客。他騎着馬要上京趕考,路經江南。他匆匆趕路,輕快的馬蹄聲在江南的寂靜裏格外響亮。馬蹄踏在青石的坑中,濺起水珠的聲音是江南這寂寞中唯一的生機。

這些他只會讓她的悲傷更多、失望更多,但他不知道。也許他的心中只有上京趕考,也許他的心中只有功成名就後回去迎娶苦等他的女子。馬蹄聲漸近。

細聽,放下繡針,起身。她低頭看着自己的衣着,摸摸頭髮,微笑着拉開春帷,向青石街道遠處更遠的地方眺望。模糊的身影讓她的心不安起來。

當他的容貌清晰起來,她看清了,他不是歸人。笑容漸漸消失直到面無表情,就像不遠處河水中的漣漪起伏又平靜。失望,這時只有失望,她痴痴地望着他來的地方,望眼欲穿。她緩緩拉上春帷,歎息,轉身。再次拿起繡針,不小心刺到手,她沒有感覺,只是眼睜睜地看着一滴血滴在她繡的鴛鴦旁,很快散成一塊血漬。

窗外,仍是寂寞,也許是女子,也許是路人,寂寞是因為女子見不到等待的歸人,是因為路人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他無意間瞥到失望的她。

錯誤作文 篇2

錯的人不一定總是錯的,對的人也不一定永遠都是對的。錯誤是人之常情,錯誤並不代表着什麼。只是代表了我們並不是很優秀!如果錯誤了,那將會是一種經歷,經歷總是痛苦的!但我們卻無法改變。改變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漫長的經歷。認真傾聽。善待錯誤!也許這就是我們現在所需要做的!

善待錯誤

錯誤發生了,那就不要有逃避的責任。因為逃避了,錯誤是還會來的!應該要勇於面對,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好的成長!善待錯誤,為的就是我們能夠改變。我們能夠優秀!只有善待錯誤,才會有更好的發展!那將會是最好的我們!傾聽錯誤,其實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卻是我們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才會擁有一個好的未來!做好自己,挑戰自己的人生!讓人生不留遺憾,更為了自己加油喝彩!

及時糾正

人生,每個人都將有犯錯的時候。錯誤往往會讓我們失去所有信心。但我們會一直努力嗎?我們會一直加油嘛?及時糾正的錯誤才將會是正確的選擇。傾聽錯誤,擁有該擁有的!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那樣的人生才將會是豐富多彩的!其實,錯誤的本身就是自己!不敢努力面對,不敢努力挑戰自己!錯並不可怕,唯有退縮才會是放棄自己。自己都放棄自己了,那怎麼還會有以後。怎麼還會有未來!為自己加油喝彩,傾聽錯誤,相信我們會變的更加優秀!

傾聽錯誤,讓自己改變自己,相信以自己的實力,一定會戰勝自己!成敗在此,初心依舊,那將會更加美好!

錯誤作文 篇3

面對錯誤,我懂了一個道理。要正確面對錯誤,而非躲避錯誤。

那次,爸爸讓我買《教材全解》,給了我十八塊五。

我到了超市,走到教材區,得到一個大大的禮包:教材區全場九元。我想:要不就私吞吧,反正爸爸也看不出來!我喜滋滋的拿走了《全解》,準備大吃一頓剛把《全解》放回家,就一溜煙的跑了出去。正當我盤算着買什麼好時,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一隻精靈,他説:”你不能這樣做!“只見一個老巫婆突然閃現:”你怎麼不能這樣做,這是老天爺賜你良機,享受一下又能怎樣!“只見兩個人拳腳相加,打得天昏地暗,吞天沃日,震撼激射,有萬丈光芒彙集於此。但是,第一回合,邪惡勝了。

我走在路上,又轉念一想,這可是爸爸讓我買《全解》的錢,怎麼能用呢?理應還給他呀!只見老巫婆和天使又一次交戰。這次交戰雙方各使出看家本事!但在我思想的幫助下,白天使贏了!老巫婆説:”再來一局!“我一巴掌打飛老巫婆,回家向爸爸承認了錯誤,爸爸説:”這九塊五就賞你改正錯誤吧!“”耶!“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在人生的旅途中,錯誤是一條永遠甩不掉的尾巴,不管天才偉人,還是平凡常人都會不期而至,給你帶來許多許多的困難。關鍵是我們犯錯時,千萬不能去掩蓋它,要及時改正,不讓它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孔子最喜歡的徒弟只有一個早死的顏回。甚至常常自愧不如。他認為,顏回最大的優點就是不二過。就連孔子這樣的聖人都認為及時改正錯誤是個優點,那何況我們呢!我們一定要及時改正錯誤,不再犯第二次。

錯誤作文 篇4

有一天早上,我辦公室電話響了。一位焦躁憤怒的主顧,在電話那頭抱怨我們運去的一車木材完全不合乎他們的規格,他的'公司已經下令車子停止卸貨,請我們立刻安排把木材搬回去。在木材卸下四分之一車之後,他們的木材檢驗員報告説,百分之五十五不合規格。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拒絕接受。

我立刻動身到對方的工廠去。途中,我一直在尋找一個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通常,在這種情形下,我會以我的工作經驗和知識,引用木材等級規則,來説服檢驗員,那批木材完全達到了標準。然而,我又想,還是把課堂上學到的做人處世原則運用一番看看。

我到了工廠,發現購料主任和檢驗員悶悶不樂,一副等着抬槓吵架的姿態。我們走到卸貨的卡車前,我要求他們繼續卸貨,讓我看看情形如何。我請檢驗員繼續把不合規格的木料挑出來,把合格的放到另一堆。

事情進行了一會兒,我才知道,原來他的檢查太嚴格,而且也把檢驗規則弄擰了。那批木料是白松,雖然我知道那位檢驗員對硬木的知識很豐富,但檢驗白松卻不夠格,經驗也不夠。白松碰巧是我最內行的,但我對檢驗員評定白松等級的方式提出了反對意見嗎?絕對沒有。我繼續觀看,慢慢地開始問他某些木料不合標準的理由何在,我一點也沒有暗示他檢查錯了。我強調,我請教他,只是希望以後送貨時,能確實滿足他們公司的要求。

我以一種非常友好而合作的語氣請教他,並且堅持要他把不滿意的部分挑出來,使他高興了起來,於是我們之間劍拔弩張的情緒開始鬆弛消散了。偶爾我小心地提問幾句,讓他自己覺得有些不能接受的木料可能是合乎規格的,也使他覺得他們的價格只能要求這樣的貨色。但是,我非常小心,不讓他認為我有意為難他。

漸漸地,他的整個態度改觀了。最後他坦白承認,他對白松木的經驗不多,並且問我從車上搬下來的白松板的問題。我就對他解釋為什麼那些鬆板都合乎檢驗規格,而且仍然堅持,如果他還認為不合格,我們不要他收下。他終於到了每挑出一塊不合格的木材,就有罪惡感的地步,最後他看出,錯誤是在他們自己沒有事先指明他們所需要的是多好的等級。

最後的結果是,在我走了之後,他重新把卸下的木料檢驗一遍,全部接受了,於是我們收到了一張全額支票。

單以這件事來説,運用一點小技巧,以及儘量制止自己指出別人的錯誤,就可以使我們公司在實質上減少一大筆現金的損失,而我們所獲得的良好關係,則遠非金錢所能衡量。

錯誤作文 篇5

潘菽先生曾説過:“人生活在世界上,就好比一隻船在大海中航行,最重要的是要辨清前進的方向。”是啊,做錯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錯誤的方向上一直航行。

我看過這樣一則寓言。從前,有一個放羊娃每天都要去山上放羊。有一天,他閒來無事,就想了個捉弄大家的主意。他向山下正在種田的農夫們大聲喊道:“狼來了!救命啊!”農夫們聽了到喊叫,連忙往山上跑去,想要去救他。這時,放羊娃哈哈大笑,説道:“你們上當了!”農夫們生氣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農夫們再次跑來。可一看放羊娃又在説話,就拂袖而去,再也不相信他的話了。

可是,過了幾天,狼真的來了,一下子闖進羊羣,接連咬死了好多隻羊。放羊娃驚慌失措,拼命地喊:“狼來了!救命啊!”農夫們聽到了他的喊叫,以為他又在説謊,所以都無動於衷。結果,放羊娃的羊都被狼咬死了。

放羊娃放羊時太過無聊,想找個樂子,這無可厚非。可他選擇的玩笑方向錯了。一旦在這條路上走遠,就覆水難收了。其實除了這個故事,還有一個與之類似的寓言值得我們警醒。

從前,有一個人要從魏國到楚國去。他帶上許多盤纏,買了最好的車,駕上了最快的馬上路了。楚國在魏國的南面,可這人不問好路就駕着車往北面走。

路上,有人問他去哪兒,他大聲回答:“去楚國。”路人好心好意地告訴他,楚國在南面。可他不以為然地説:“沒事,我的馬很快。”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馬,想阻止他。可他依然固執地説:“不打緊,我路費多着呢!”路人勸阻他説:“你路費再多也沒有用,因為你方向錯了,怎麼也走不到楚國!”可那人就是不聽,路人也很無奈,只好眼睜睜地看着他走了。

這兩則寓言都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看準方向,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錯誤作文 篇6

從外面進來,一看兒子的模擬試卷,上面做了一道填空題: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李白,他有思仙之稱。

看完我就止不住笑起來:“得是你爸給你説的?”當地方言s和sh不分,老公多年鄉音難改,以至於英語成績沒法上去,但是語文還不至於輔導不了一個一年級小學生。看我快要笑岔氣了,老公趕緊檢查試卷:“給你説的那s不是這s,是詩(si)歌的s,不是思考的s。”兒子則是滿臉欲哭的委屈。 “ s、s、s”越説越糊塗了,平時兒子學習都是我管,但是我又不夠嚴厲,常常鎮不住他,有時候一道題,明明是對的,他也要糾纏半天,無理取鬧,認為還有更好的答案,是我故意保留了一樣,讓我非常煩。面對他父親他不管對錯只能將就着算了。

兒子小時候和他爺爺呆了幾天,就變得滿口白水西北鄉生硬的秦音:“屋裏有一、二、單(三)、地(四)外(個)人,吃得洋地(柿)子泡饃,刁擱多了(花椒放多了)……”很多天,大家都逗着讓他反覆説這句話。還好幼兒園的老師講的是普通話,我雖然也説陝西話,但是發音儘量用標準發音,就是怕他以後難以糾正轉換。

但是今天他把“詩仙”寫成“思仙”也錯也不完全錯,意義非凡,幾乎每個小學生的啟蒙唐詩都是《靜夜思》,現在又有多少人漂泊在外,在外的日子遠遠超過還鄉的日子,迴歸故里倒像是出門在外一樣狼狽,思鄉難以還鄉,回不去,又放不下,糾結難過,悲傷鬱悶。尤其年關將至,還不了鄉的人又該如何過得了這個情關?

現實如此,沒法改變,何不做個思仙?鄉是要思的,堅決不能忘本,但是不要被此情所累,更不要被此情所傷。即使是下一代的農村孩子,也很難再有鄉情的概念,他們被過早過多地關在學校裏,對家也是淡漠的,何況鄉。或許他們將來的傳記裏寫的更多的是遊記而不是鄉愁。

思仙,這個詞美,是我兒子創造的,錯誤也是如此美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changzhangzuowen/cuowuzuowen/yppjv3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