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中考素材 >

初中語文的寫作素材

初中語文的寫作素材

這些都是素材,寫作時要發揮自己的文采,加以修飾哦!

1.苗族踩花山

苗族踩花山,是他們在正月裏過的一個傳統民族節日。這一天,在踩花山的山坡場上,彙集了附近苗寨的人們,可以説是人山人海。他們穿着節日盛裝,成羣結隊地從四面八方趕來,在花山場尋找自己的親戚朋友。踩花山場上最惹人注目的是穿着華麗的姑娘們。她們十幾個人圍在一起,有説有笑,互相讚美那些精工細作的銀首飾和刺繡作品,這是她們互相媲美和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的最好的機會。她們給踩花山場染上了鮮豔的色彩。

踩花山的節日活動豐富多彩,有組織的鬥牛、鬥畫眉、吹蘆笙、爬花杆等吸引着人們。爬花杆是苗族人特有的娛樂活動,在花山場上高高地豎立着一根10多米長的花杆,花杆上裝飾綠葉,又稱花樹。花杆原是苗族人祈禱生兒育女的供物,後來漸漸地成為踩花山活動中最吸引人的中心活動。花杆下聚集着許多青年男女,他們有説有笑地觀看爬花杆表演。爬花杆的小夥子,腰扎綵帶、頭束布帕,面向花杆,手腳並用地向上攀,不一會兒便登上杆頂。一鬆手,刷地就滑回地面,贏來了陣陣喝彩聲。

最精彩的是倒爬杆,只見爬杆者背貼花杆,雙手向上反扳,於是頭朝下腳在上,一縱一縱地向上躍,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杆頂。有的表演者還在爬杆時吹蘆笙,他們在各種姿勢下都能吹蘆笙,看上去十分精彩有趣

隨着表演活動高潮過去,人羣的活動也有轉移。各自圍在一起的小夥子和姑娘們慢慢聚攏,因為踩花山活動中談情説愛是一項重要內容,小夥子和姑娘們不會放棄這一求愛的好機會。愛情從唱歌開始,一羣小夥子和一羣姑娘對歌,一唱一和用歌聲互相提問、互相瞭解,逐漸地變成了一個個小夥子與一個個姑娘的對唱,他們開始互相傾訴愛之情,就在這個節日裏又有有情人終成眷屬.

2.藏族

藏族主要分佈在西藏,其餘在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獻“哈達”是藏族對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禮節,獻的哈達越長越寬,表示的禮節也越隆重。對尊者、長輩,獻哈達的時候要雙手舉過頭,身體略向前傾,把哈達捧到座前。對平輩,只要把哈達送到對方手裏或手腕上就行;對晚輩或下屬,就係在他們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單手送,都是不禮貌的。接受哈達的人最好做和獻哈達的人一樣的姿勢,並表示謝意。

藏民在見面打招呼時,點頭吐舌表示親切問候,受禮者應微笑點頭為禮。有客人來拜訪,藏民們等候在帳外目迎貴客光臨。藏民們見到長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見到平輩,頭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禮貌。男女分坐,並習慣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對客人有敬獻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禮俗。客人到藏族家裏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會不會喝酒,都要用無名指蘸酒彈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彈,主人會立即端起酒邊唱邊跳,前來勸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讓添酒。連喝兩口酒後,由主人添滿杯,客人一飲而盡。這樣,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滿意。按照藏族習俗,主人敬獻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絕,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歡迎。

敬酥油茶的禮儀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邊,女主人拿一隻鑲着銀邊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壺或熱水瓶給客人倒上滿碗酥油茶,主客開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壺,客人就可以端起碗來,輕輕地往碗裏吹一圈,然後呷上一口,並説些稱讚茶打得好的話;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壺時,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準備告辭,可以多喝幾口,但不能喝乾,碗底一定要留點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諱別人用手撫摸佛像、經書、佛珠和護身符等聖物,認為是觸犯禁規,對人畜不利。

3.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信奉伊斯蘭教。維吾爾人非常重視禮貌,接待見面,習慣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體前傾30度或握手,並連聲説:“您好”。客人席地而坐,不要雙腿直伸,腳底朝人;院落的大門禁忌朝西開,忌諱睡覺時頭朝東腳朝西,所以在給他們分配房間、安放卧具和枕頭時,特別要注意。忌隨便走近灶台、水缸等。

講究衞生,經常在自來水龍頭下直接沖洗手、臉。到維爾吾族家裏做客,進門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壺給客人沖洗雙手,一般洗3次。習慣一人專用茶杯,住宿期間也不換。當第一次給茶杯的時候,要當着本人的面,把茶杯消毒後再用。

在屋裏就坐的.時候,要跪坐,忌雙腿直伸、腳朝人。

吃完飯有長者領着做“都瓦”的時候,忌東張西望或站起。

在飲食方面,喜歡喝奶茶、吃饢,喜歡吃拉麪和包子以及“燉整羊”、“涮羊肉”、“烤羊肉串”、“羊、牛肉的鍋貼”。烤羊肉串是這個民族最出名的風味小吃。每餐必喝葡萄酒,酒量大。忌諱吃豬肉、狗肉、騾肉、鴿子。

衣忌短小,上衣一般過膝,褲腳到腳面,最忌户外穿着短褲。

肉孜節、古爾幫節是傳統的盛大節日,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歡戴着四楞小花帽。他們最喜歡的體育技藝是高空走大繩。

3.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信仰喇嘛教,牧民愛穿滾邊長袍,頭上戴帽或纏布,腰帶上掛着鼻煙壺,腳穿皮靴,多住蒙古包。

蒙古族傳統禮節,主要有獻哈達、遞鼻煙壺、裝煙和請安等,當然現在還有鞠躬禮和握手禮。獻哈達的禮節和藏族一樣。蒙古族牧民十分熱情好客、講究禮儀。請客人進入蒙古包時,總是立在門外西側,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門,請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後,主人按淺茶滿酒的禮俗熱情敬獻上奶茶和美酒,並把哈達託着獻給客人。

當接過主人的奶酒,最得體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無名指蘸一滴酒彈向頭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彈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彈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隨後把酒一飲而盡。如果客人不會喝酒,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

招待來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如果你是貴客,主人會設全羊席來款待你,表示主人對你的尊敬。蒙古人忌諱吃狗肉,不吃魚蝦等海味以及雞鴨的內臟和肥肉。送客的時候,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邊界。

路過蒙古包的時候,要輕騎慢行,以免驚動畜羣。進蒙古包前,要把馬鞭子放在門外,否則,會被視為對主人的不敬。進門要從左邊進,入包後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邊;離包的時候要走原來的路線。

出蒙古包後,不要立即上馬上車,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後,再上馬上車。

如果蒙古包前左側縛着一條繩子,繩子的一頭埋在地下,説明蒙古包裏有病人,主人不能待客。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傳統節目,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辦,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羣眾性的盛大集會。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較重要的節日(大年就是春節,小年在臘月二十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zhongkaosucai/q9no8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