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名人故事 >

2016年裏約奧運冠軍馬龍的小故事

2016年裏約奧運冠軍馬龍的小故事

北京時間8月12日上午,2016年裏約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單打決賽產生了最終的金牌。最終,馬龍直落四局完勝隊友張繼科,奪得了男單金牌。今天小編就來分享2016年裏約奧運冠軍馬龍的小故事,希望讀者喜歡。

2016年裏約奧運冠軍馬龍的小故事

  

2016年裏約奧運冠軍馬龍的小故事

他5歲開始學習乒乓球,15歲進入國家隊,16歲獲得世青賽男單冠軍;他執着堅定,成熟內斂,從國家隊裏的一個小兵成長為今日的“中國隊長”;他嚴於律己,不忘初心,成為一年內三度折桂的歷史第一人!他就是中國乒乓球隊隊長——馬龍!冠軍是我,生而不凡。燕京啤酒,冠軍故事系列專欄,與你分享冠軍的榮耀。

球枱旁的守望者

馬龍出道很早,卻一直不是最耀眼的。

06年世乒賽,馬龍就已經成為了中國隊的團體成員。06、08年世乒賽,他是最小的'小弟,看着馬琳、王勵勤、王皓和陳杞在場上衝鋒陷陣,而自己卻在慢慢等待機會。一直等到10年的世乒賽,馬龍才首次在淘汰賽中上場,可惜因為經驗欠缺,在決賽中他在先下兩局的情況下被老將波爾連贏三局逆轉。

前幾年,馬龍始終在馬琳和王勵勤的陰影下打不出耀眼成績;王勵勤馬琳相繼退役後,他又始終無法突破王皓這一關;王皓之後,張繼科又成了攔在他身前的一座大山……對於馬龍來説,大多數時間,他更像是球枱旁的守望者,在等待着屬於自己的春天。

可是,冬天都過去了,春天還會遠嘛?14年世乒賽,馬龍被評為當屆MVP,八場比賽八個3-0;15年,包攬世錦賽和世界盃的單打冠軍。如今,劍指里約!

問鼎蘇州,打贏心理戰

馬龍信念非常堅定,在封閉訓練中一直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訓練。認真努力的馬龍卻有個最大的隱患,就是平時很難發現他有什麼問題,因為他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恰恰看似都做到的時候,比賽場上卻有可能不盡人意。

男乒教練劉國樑曾講到:“馬龍最需要解決的是心態和位置的關係,因為大家對他的期待非常高,對他的要求也很高,他自我的要求更高,責任感太強,強到感覺自己不能犯一點錯誤。”

所以對於馬龍來説,最主要的是鍛鍊心理抗壓能力,在訓練和隊內比賽時教練會盡量多給他一些壓力,用各種方法打亂馬龍的節奏,打亂他的習慣。

2015年5月蘇州世乒賽,馬龍首奪男單冠軍,捅破了那一層心理陰影般的窗户紙……10月,拿下世界盃男單冠軍;12月,在國際乒聯總決賽上,戰勝樊振東折桂之後,馬龍成就了專屬的記錄,成為一年內連奪這三項桂冠的歷史第一人!這一年完美收官!

“希望你們喜歡我”

這是馬龍在各種活動場合會説到的一句話。馬龍家教很嚴格,從基本禮儀到處事原則,從小父親就對他要求很高。如果他沒有走專業運動員的路子,在學校裏可能也是“別人家的孩子”——勤奮、努力、懂事、克己,無時無刻不在嚴於律己。

蘇州世乒賽結束後,面對略顯失控的球迷,以及瞬間堆滿眼前的底板和筆記本,馬龍小聲嘟囔了一句:“這可怎麼籤啊?” 雖然身上滿當當地掛着比賽用的大揹包和大毛巾,他手上動作卻沒有絲毫停頓,面對各個角度湊過來求合影的人,他也能微笑配合。在滿足了大部分人的要求之後,他加快了腳步,但很快又慢了下來,好像不想因此顯得不夠親切。

馬龍總是力求面面俱到,從不允許自己隨心所欲而表現得隨隨便便,這源於他一直以來的習慣,也是他對自己的要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mingrengushi/wjzkn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