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名人故事 >

關於節約的名人故事

關於節約的名人故事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節約的名人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節約的名人故事

節約的名人故事1

1、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着四菜一湯的歌謠:

『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蔔韭菜,着實甜香;小葱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蔔、韭菜,青菜兩碗,小葱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2、徐特立的《粉筆詩》

徐特立,字師陶,湖南長沙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傳世。他注重品德修養,平生儉樸。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師範學校當校長時寫過一首《粉筆詩》抄在黑板上,公佈在校園裏:

半截粉筆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

諸生不解餘衷曲,反為餘是算細人。

他在每天巡視全校時總是把別人拋棄的粉筆頭撿起裝在口袋裏留給自己上課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師範(又稱稻田師範)的幾年裏,差不多沒有用過一支新粉筆。有些學生不理解,反而覺得他太“小氣”。因此徐特立特寫詩教育學生。

3、房樑掛錢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裏,以備意外之需。但有的時候,過度的節約也回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歐洲文藝中,不得不提熒幕上四大吝嗇鬼的形象,其中最盛名的要屬歐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生前處處算計,臨死還不忘叫掐燈省油,真叫人慾罷不能!各位朋友,勤儉固好,但不必要的勤儉往往會造成人性上的缺陷,這是值得注意的。

4、列寧的大衣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俄羅斯人,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和領袖。儉樸伴隨着他傳奇的一生。當時人們經常看到他穿一件退色的舊大衣。在這件大衣上還留有三個彈孔。

1918年,列寧就穿這件舊大衣,去工廠演説,遭到反對勢力的刺殺,在大衣上留下三個彈孔。傷愈出院後,他謝絕更換新大衣,將舊大衣補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節約每一分錢,為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

5、約翰洛克菲勒投宿

有一次,美國大企業家約翰到紐約一家旅店投宿,要求一間最廉價的房間。

旅店的經理認出是洛克菲勒後,問他:“您為什麼選擇這樣廉價的小房間呢?您的兒子來這時,總是選擇最貴的房間。”

“沒錯,”洛克菲勒説,“我兒子的父親是百萬富翁,而我的父親不是。”

6、唐玄宗的第三個兒子叫李享,他後來繼承了皇位,就是後來的唐肅宗。

他的名字叫“享”,其實一點也不懂得享受。野史中載,正因為他的節儉,才讓他順利地步入權力巔峯。李享做太子的時候,經常陪唐玄宗吃飯。有一次,御膳房準備了一些熟肉,裏面有熟羊腿,玄宗讓李享把羊腿割開來。李享就用手把羊腿分開了,手上沾滿了油。李享取了一個餅,慢懂把手上的油擦下來。玄宗看了心裏非常不舒服,覺得李享太浪費了。但讓玄宗意想不到的是,李享擦完油,把沾滿油的餅有滋有味地吃了下去。玄宗看罷,非常高興。誇獎李享説:“幸福的生活應當珍惜。”

李享當上皇帝,多虧了節儉的品格。這種節儉並非是一種“偽裝人格”。李享當政的幾年,歷經“安史之亂”、宮廷政鬥,他內憂外患,沒過上幾天好日子。在他當政期間,還出了郭子儀這樣的名將,非常“巧合”的是,郭子儀比起李享更為節儉。

郭子儀經常讓人把書皮邊上多餘的紙裁下來,日積月累地攢着;至於公文什麼的,看完了也都收起來,裝訂好,“每至歲終,則散與主守吏,俾作一年之簿”,讓他們翻過來繼續使用。有一天,裁紙的小刀折了,“不餘寸許”,裁紙的小吏不是丟掉了事,而是削了兩小塊木板,“加於折刃之上,使才露鋒”,繼續用來裁紙。郭子儀高興地説:“你真是我郭子儀的部下啊。”

郭子儀功勞很大,唐肅宗曾感歎説:“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這樣的大功,其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帶來殺身之禍。著名的戲劇《打金枝》講的就是關於郭子儀家裏的一個故事,因為郭子儀功勞大,昇平公主下嫁給了他的兒子郭曖,郭曖要求昇平公主向自己的爹媽行禮,但昇平公主是皇帝的女兒,認為不能向郭子儀行禮,為了這事,昇平公主常跟駙馬爭吵不休。一次家宴後,回到房裏的郭曖再次指責昇平公主,酒後的郭曖終於發作了,抬手給了妻子一個耳光,他説:“你仗着你爹是皇帝,就耀武揚威嗎?我告訴你,我爹他是根本不想幹皇帝這個差事,否則的話,還輪得到你家?”公主跑到宮裏告狀去了,郭子儀嚇得不輕。但皇帝最終沒有加罪給郭曖。

郭子儀卻歷經三朝,逢兇化夷。郭子儀每次“逢兇化夷”,節儉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據説郭子儀的府門向來是不關的,誰都可以進入。郭子儀這樣做,既迎合皇帝倡導的節約之風,又可以證明自己沒有貪慾,也沒有反心。

郭子儀能保全自己,也多虧了節儉。

節約的名人故事2

1、鄧爺爺

鄧爺爺厲行節儉伴隨他三落三起的一生,有許多感人的細節,魅力無窮,再三回味。“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現在一些先闊起來的人已把節儉看作小氣摳門,把浪費當成促進消費。但是這些人完全忘記了我們資源匱乏的國情。我國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氣等重要資源的人均佔有量,分別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在全國六百多個城市中,已有四百多個供水不足。“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慾無極。以有時有限奉無極之慾,而法制不生其間,則必物暴殄而財乏用矣。”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資源危機觀。厲行節儉,是應對資源短缺的最重要的選擇。今天,深感水荒、電荒、煤荒、油荒切膚之痛的我們,應比白居易更加具有節儉的緊迫感,深深感到領袖們厲行節儉的細節魅力的永存。

2、雷鋒的節約精神

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在生活中處處注意節約,他參軍後,每月領到的津貼費,除了交團費,買書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儲蓄所。他的襪子總是補了穿,穿了又補。變得面目全非了還捨不得買雙新的。搪瓷臉盆和洗口杯有許多疤子,還不願意丟掉另買。他的`內衣也補了許多補丁。但部隊發夏裝時,按規定每人可領兩套單軍裝,兩件襯衣、兩雙鞋,而雷鋒卻只領一份,説是是“夠穿了”。

3、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説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裏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貴為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讚歎。

4、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着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蔔韭菜,着實甜香;小葱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蔔、韭菜,青菜兩碗,小葱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5、季文子

季文子出身於三世為相的家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貴族、著名的外交家,為官30多年。他一生儉樸,以節儉為立身的根本,並且要求家人也過儉樸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樸素整潔,除了朝服以外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車馬也極其簡單。見他如此節儉,有個叫仲孫它的人就勸季文子説:“你身為上卿,德高望重,但聽説你在家裏不準妻妾穿絲綢衣服,也不用糧食餵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飾,這樣不是顯得太寒酸,讓別國的人笑話您嗎?這樣做也有損於我們國家的體面,人家會説魯國的上卿過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日子啊。您為什麼不改變一下這種生活方式呢?這於己於國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季文子聽後淡然一笑,對那人嚴肅地説:“我也希望把家裏佈置得豪華典雅,但是看看我們國家的百姓,還有許多人吃着粗糙得難以下嚥的食物,穿着破舊不堪的衣服,還有人正在受凍捱餓;想到這些,我怎能忍心去為自己添置家產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則粧扮妻妾,精養糧馬,這哪裏還有為官的良心!況且,我聽説一個國家的國強與光榮,只能通過臣民的高潔品行表現出來,並不是以他們擁有美豔的妻妾和良驥駿馬來評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議呢廣這一番話,説得仲孫它滿臉羞愧之色,同時也使得他內心對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後,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簡樸,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裏的馬匹也只是用穀糠、雜草來餵養。

6、趙匡胤

趙匡胤教女儉樸"天上府,人間帝王家"。作為一國之主皇帝應該説是人間最富有的,金銀財寶任其享用。可是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卻不但生活儉樸,反對奢侈浪費,還嚴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講究儉樸。

7、周總理

周總理勤儉節約的故事,婦孺皆知知,成為美談。他一貫倡導勤儉建國、艱苦奮鬥,要求“一切招待必須是國貨必須節約樸素,切忌鋪張華麗、有失革命精神和艱苦奮鬥的作風”。朱光亞同志曾回憶過這樣一則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專門委員會對當時第二機械工業部的一個規劃進行審議,會議從上午開到中午還沒結束,周總理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擺幾小碟鹹菜和燒餅。周總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樣的飯菜。這個故事至今聽來讓人覺得很有教育意義。在周總理身上,這樣的例子也數不勝數。1962年夏,周總理到遼寧省視察工作,剛一住下,他就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紙,交給負責接待的同志,説:“上面寫的東西都不能做。”原來,這張單子開着20多種禁吃的菜名,雞鴨魚肉之類都包括在內。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小事,鑄就了他們偉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我黨我軍光榮傳統的化身!

8、毛爺爺

毛爺爺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牀,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標籤: 節約 名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mingrengushi/jq4my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