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歷史典故 >

聯語如刀亦傷人歷史典故

聯語如刀亦傷人歷史典故

民國初年,貴州的夏瑞符是一位心直口快,喜歡玩笑的人。一次在閒談中,他開玩笑似的作了一副對聯:“胡自玉理學好色,羅貞鬆名士愛錢。”為這副對聯,夏瑞符失去兩位朋友。

聯語如刀亦傷人歷史典故

“胡自玉理學好色”説的是清末舊臣胡嗣瑗。此人常以理學兼才子自居,還愛好看戲,一次看上天津一位叫陳玉秋的女演員。陳玉秋當時只有二十來歲,長得美麗動人。胡不顧自己已是垂暮老頭了,還託人去説合。陳回答説:“我東廂房也不住,西廂房也不住。”言下之意要當正房太太。而胡正妻健在,好事是以不成。胡嗣瑗為此自取了一個別號叫“自玉”,以示念念不忘陳玉秋。夏瑞符是衚衕鄉,兩人關係甚密,平時無話不説,但這聯語可傷了胡的.感情,二人從此絕交。

“羅貞鬆名士愛錢”是指羅振玉(字貞鬆)因索債逼死王國維之事。羅振玉是清末大臣,常以名士自傲。王國維是一位著名學者,至今他的《人間詞話》影響猶深。他22歲獨闖上海,開始在《時務報》館司書記校讎之事,後入羅振玉創辦的文學社。

辛亥革命後,王國維隨羅振玉東渡日本。王國維從事學術研究,但沒經濟來源,完全由在日本做字畫生意的羅振玉解囊相助。兩人志趣相投,回國後,結成兒女親家。羅振玉追隨溥儀入宮任南書房行走,又推薦王國維在南書房擔任古董書畫的鑑定工作。王為感恩知己,便把自己的著作以羅振玉的名義發表,如《殷墟書契考釋》就是其中之一。

後來王國維到清華任教,羅振玉隨溥儀去了天津。1927年,羅振玉不知何事與王翻臉,秋後算賬,向王國維逼債要錢。王國維一介書生,無錢還賬,一時想不通,竟投昆明湖自盡。當然王國維的死因並非這麼簡單,至今説法不一,但羅振玉為此聯對夏瑞符也恨之入骨。

明朝嘉靖年間,據傳張居正(1525~1582)與艾自修同科中舉,但艾自修是倒數第一名。一次閒談中,張居正隨隨便便地對艾自修説,今有半聯請教:

“艾自修,自修沒自修,白面書生背虎榜。”“虎榜”即是末名。説者無意,聽者有心,張居正説完就完,但這半副笑聯卻始終似石頭般壓在艾自修的心中,使他處處發憤,時刻留意張居正的一舉一動,以便尋得下半聯報仇雪恨。

萬曆初年,神宗年幼,國事由張居正主持,大權在握,顯赫一時。但人也有倒黴的時候。一天清早,天剛矇矇亮,艾自修想在上朝前拜訪張居正,便來到張府。家人告訴他説張在花園裏,艾便徑直走到花園,見張居正在一假山旁,但眨眼之間就消失了。艾自修怕出意外,急急跑去,只見一塊石板剛剛蓋上,還有一截被卡住的袍角正往裏縮。艾靈機一動,抽出佩劍割下袍角,離開了花園。

這天早朝張居正沒來,艾自修心想,他到哪裏去了呢?為了揭開這個謎,艾自修找了一個機會,從那石板洞裏鑽進去,原來是一條暗道,出口恰是太后娘娘的卧室。艾自修此時心裏有了底,久久壓在他心頭的那半副對聯終於有對了。於是,他把下聯寫在黃絹上,並用它包了張居正的袍角,呈給了神宗皇帝。

神宗打開絲絹,先見袍角,再看絹上寫道:

“張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卧龍牀。”先不説龍顏如何大怒,且説對聯的巧妙。這是一副復字聯,以雙方的名字重複,寓意自然,平仄恰當,特別是後面的“白麪”對“黑心”,“虎榜”對“龍牀”,可謂絕對了。

神宗一看,兩眼發直,恨不得扒了張居正的皮。張居正不但侵佔他的權力,今天連老孃也不放過,豈能輕饒?但艾自修奏道,此事不可聲張,得顧及皇家面子,且容慢慢來。

臘月初八是曬袍節,由禮部派人一一查照,破舊袍換新,理所當然對張居正的袍子特別關照。雖然張居正請人修補了官服,但那袍角仍舊露出破綻。於是神宗就定了張居正“猥褻皇恩”的罪,削職為民,發配邊疆,永不赦返。

張居正啟程時,艾自修給他送行,並送給他一張紙片。張居正一看,紙片上寫的正是艾自修所對下聯,才恍然大悟,悔不當初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lishidiangu/m8xx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