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高考素材 >

高考議論文論據素材:不知者無畏

高考議論文論據素材:不知者無畏

​導語:常言道:“初生牛犢不怕虎。”意即那些天真無邪的孩子總是憑着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鋭氣便啟航,不顧禮俗教條,揣着行囊便出發,縱使前方荊刺隔海,險阻重重。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歡迎閲讀與借鑑,謝謝!

數學家高斯18歲時解開了一個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懸案!多年後,高斯回憶説:如果導師告訴我那是一道兩千多年沒有解開的難題,我不可能在一個晚上就把它解答出來。

海倫·凱勒説:我沒有見過這個世界,所以我可以描繪出更加美麗的世界。

一位中國作家也説:不知者無畏。

請以“不知者無畏”為標題,聯繫生活體驗與認識,寫一篇文章,自定文體,不少於800個字(含標點符號)。

一、審題立意

首先,我們要仔細閲讀材料,弄清楚材料提供給我們的有效信息。

1、18歲的高斯——不知數學難題2000多年無解——結果一個晚上就將其解出

2、盲人作家海倫凱特——沒有看過世界——可以描繪出更加美麗的世界

3、中國作家:不知者無畏

在仔細讀題之後,我們應該注意:

第一:不知≠無知。不知是指不知道真相、實情,屬於中性詞,而無知往往是指沒有知識,不明事理,缺乏知識和重要常識(有時指對象對於相關領域),是屬於貶義詞。

第二:不知≠未知。我們所認為的不知是對現有的、既成的事實或真相的不知。而對於未來的不知道,不適宜作為材料來寫。比如有同學寫道:韓信因為不知道將來劉邦會殺他,所以他才能夠在戰場上無畏殺敵;司馬遷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夠成為一代史學大家,所以才無畏接受了宮刑。

第三:“畏”字,(將這個“畏”字寫錯的同學太多了)應該怎樣理解:畏懼?害怕?敬畏?我認為題目應該理解為:因為“不知”,所以才可以無所顧忌,無所畏懼地而不受太多的拘束、限制,敢於去想,敢於去做,敢於去冒險。

第四:“不知”與“無畏”的關係。我們認為兩者之間是因果關係。

①因為不知,所以好奇、善良、有創新

②因為無畏,所以充滿自信、敢於嘗試

③因為有了一顆無畏的心,所以才更顯得不知,才能夠將不知變成有知。

④因為不知,所以能無所顧忌地衝破教條與權威,大膽探索。

⑤因為不知,所以有勇氣堅持自己的信念,敢於追求自己的夢想。

⑥為人處事要有自信、不斷激發自身潛能、要有良好的心態、要敢於嘗試,要充滿聯想。

根據這樣的理解,我們推斷哪些材料合適,哪些不合適,就看它是否符合因果關係。例如:我們高三的學生並不是因為對於將來的大學生活是不知,才去無畏去追求。李啟銘並不是因為不知道撞人的後果,才無畏地開車以致於撞了人。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做如下立意:①因不知艱險,故無畏探索②因魯莽無知,常釀成大禍③有知而無畏,是大智大勇④因知而有畏,不敢越雷池。

第五:有的同學將題目寫成了論信心、潛能(無畏激發潛能)、論心態的重要性、要敢於嘗試。完全走題了。

二、材料運用存在的問題

第一:現炒現賣。因為學生的知識面有限,很難找到合適的題材。很多學生就只好將材料中的高斯和海倫凱勒的例子拉長了來寫。各用200—300字來詳寫這兩個例子,勉強湊數字。

第二:堆砌事例,生拉硬拽。隨便寫上一個材料,後面就加上一句:不知者無畏,而不點明材料中的人物是怎樣地不知又是怎樣地無畏,然後又有了怎樣的成就。

第三:題材不合、論述不當,“傷及無辜”。

例如:神農嘗百草,不知道草藥有毒,才敢去嘗。福島五十壯士不知道核輻射的危險,所以才去守護核設施。徒手接住墜樓小女孩的.最美媽媽,因為不知道會骨折,所以才去救人。

第四:選材不典型,説服力不強。

哥哥從小就喜歡擺弄電器,因為不知,所以什麼電器都敢拆,最後開了一家小電器維修店。或者就説我們學校、班級、咱村、咱家等某位成長的故事,不具備説服力。

第五:亂編故事,張冠李戴。

有一個同學這樣寫:戰爭時期,有一位小夥子被應徵入伍,首先被告知是去當炊事員的。但是到了部隊,首長告訴他們説,炊事員也要有強勁的體魄,所以必須要參加操練。操練完之後,又給他們發槍練習射擊,首長也騙他們説是為了練習他們的眼力。再後來,他們被告知要上前線了,但是首長還是沒有告訴他們,這支部隊將要跟日軍最強大的主力作戰。這位小夥子最後戰死在沙場上,臉上還保留着笑容。死後的墓碑上寫着“中國最年輕的士兵,不知者無畏!”文章到此結束,讓人不知所云。

三、適用素材

(一)不知者無畏(正面)

1、王勃寫就《滕王閣序》

都督閻伯嶼新修滕王閣竣工,重陽日在滕王閣大宴賓客。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諸人為這次盛會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辭不寫,而王勃以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晚輩,竟不推辭,接過紙筆,當眾揮筆而書。閻都督老大不高興,拂衣而起,轉入帳後,教人去看王勃寫些什麼。聽説王勃開首寫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説:不過是老生常談。又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沉吟不語。等聽到“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都督不得不歎服道:“此真天才,當垂不朽!”。《唐才子傳》則記道:“勃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

2、曹衝稱象

曹衝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羣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置象於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3、項羽“彼可取而代之也”

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樑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之也。”樑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劉邦則曰,“大丈夫當如此也。”

4、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5、望梅止渴

《世説新語·假譎》,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為激勵士氣曹操説:“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6、初生牛犢不怕虎、河灘兩小兒不畏虎

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浣衣於水者。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虎熟視久之,至以首牴觸,庶幾其一懼;而兒痴,竟不知。虎亦尋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亦無所施歟!

7、謁見張之洞的孫中山

一次,孫中山出洋回國,途經武昌,特到總督衙門求見。孫中山掏出自己那張只印有姓名、籍貫的名片來,在背面寫上:“學者孫文求見之洞兄”字樣,交門官遞上去。張之洞一見好生不悦,心想一介儒生,竟然與一品大員稱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僅拒而不見,還在名片背面寫了幾句話退回。孫中山一看,背面寫着:“持三字帖,見一品官,儒生妄敢稱兄弟。”孫中山明白,這是張之洞嫌他不恭在拿架子,不肯買賬。血氣方剛的孫中山來了個照“禮”回敬,在名片背面寫上:“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布衣亦可做王侯”,再請門官送進去。張之洞一見,大為吃驚,立即吩咐迎見孫中山,並以大禮相待。

8、皇帝的新裝中的那個説出事實真相的小男孩。

9、第一個吃西紅柿的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西紅柿原來生長在祕魯的森林裏,叫做“狼桃”。由於它豔麗誘人,人們都怕它有毒,只欣賞其美而不敢吃它。16世紀時,英國公爵俄羅達格里從南美洲帶回一株西紅柿苗,獻給他的情人英國女皇伊麗莎白。從此,西紅柿便落土歐洲,但仍然沒有人敢吃它。當時,英國醫生警告人們説,食用西紅柿會帶來生命危險。

1830年,美國人羅伯特當眾吃下10個西紅柿,仍安然無恙地站在台階上,並向大家招手致意。人們報以熱烈的掌聲,樂隊為他奏起了凱旋曲。羅伯特的行動證明了西紅柿沒有毒。於是,西紅柿名聲大振,在世界各地廣為傳播。

10、箭筒中的斷劍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仗。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號角吹響,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親鄭重地對兒子説:“這是傳家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果然,佩戴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使着他猛地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一支斷箭,箭囊裏裝着一支折斷了的箭。“我一直挎着支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間意志坍塌了。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説:“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二)不知者無畏(反面)

1、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

2、不知法而提取地溝油假冒食用油的商家

3、摔死的走鋼絲者

瓦倫達效應: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後説,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説,這次太重要了,因為有大人物要來觀看,千萬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總想着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後來,人們就把專注於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學生考試中存在的其他問題:

1:開頭:開頭用不知道什麼意思的排比句來湊數字,勉強為文,令人反感。

例如:大海因為不知道巖石的堅硬,所以勇敢地向其撞去,才會出現美麗的浪花;雄鷹因為不知道天空的廣闊,才會勇敢地搏擊天空;梅花因為不知道冬天的嚴寒,所以才會在寒冬裏暗香來。

2:結尾:畫蛇添足者、無病呻吟者不少。

例如:勇敢地走向未知吧,即使明天路寒馬亡。

3:卷面不清、字跡潦草。

無法否認這兩者的超級重要性!我們儘管知道這個道理,也做了不少的工作,但還沒收到實際性效果,亟須加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gaokaosucai/g0g2v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