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高考素材 >

2017年高考熱點素材:“大國工匠”托起“中國夢”

2017年高考熱點素材:“大國工匠”托起“中國夢”

導語:《大國工匠》選取了高風林、孟劍鋒、顧秋亮、胡雙錢、張冬偉、周東紅、寧允展、管延安等8名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他們以高超的技藝、精湛的技術、敬業的品德和靈巧的雙手,在平凡的崗位上雕琢自己心中的中國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寫作素材,歡迎查閲。

2017年高考熱點素材:“大國工匠”托起“中國夢”

2017年高考熱點素材:“大國工匠”托起“中國夢”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在“五.一”期間,隆重推出《大國工匠》專題報道。

《大國工匠》選取了高風林、孟劍鋒、顧秋亮、胡雙錢、張冬偉、周東紅、寧允展、管延安等8名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他們以高超的技藝、精湛的技術、敬業的品德和靈巧的雙手,在平凡的崗位上雕琢自己心中的中國夢。

這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業績的大國工匠們,以默默無聞、波瀾不驚的“技術小奉獻”和特有的“匠心”,書寫着勞動者的品質,用他們的豐功偉績踐行着勞動者的精神。

作為一名勞動者,我們再為他們震驚,為他們歎服,為他們激動,為他們點讚的同時,更多的是要學習他們刻苦鑽研的精神,一絲不苟的態度,精益求精的作風、愛崗敬業的品德和爭創一流的勇氣

在播出的8名大國工匠之中,他們既沒有過硬的學歷,也沒有超人的天賦,但他們用孜孜不倦的刻苦鑽研精神,在本職崗位上將職業技能追求發揮到極致和完美。哪怕再小的細節,他們都會全心專注,全力以赴;就是是再苦再累,付出再多,他們也沒有任何怨言。他們善於從細微處入手,用“螺絲釘”精神,努力在技工、技能上尋發展、求突破。他們正是以這種執着、堅守、奉獻和精益求精的品質,鑄就了中國的“工匠精神”。

中國曾是一個“工匠大國”,我們的祖先們曾用他們精湛的技藝震撼過世界,用他們聰明才智為世人留下了很多歎為觀止的瑰寶。今天,新一代中國工匠們又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技高一籌”的智慧,再一次釋放出了驚天動地、感動世人的`奇蹟效應和技能效應,讓中華民族流傳了幾千年的技能得到繼承和發揚。

匠心鑄夢。只要有“匠心”精神,就能在技工技能上尋求新發展、尋求突破;只要有“匠心”精神就能去鍛造和擦亮“中國製造”;只要有“匠心”精神就能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工匠精神 詹純新:喚起“工匠精神” 建設“製造強國” 今年全國兩會上,“如何實現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中聯重科(000157)董事長詹純新日前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中國裝備製造業要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就必須發揚“工匠精神”。 數據顯示,中國裝備製造業的產值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但不容否認的是,中國製造行業的整體素質和科技競爭實力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大而不強”的現狀更是被業界所詬病。 在詹純新看來,與全球領先的裝備製造企業相比,中國企業不缺技術,而是缺少一種“工匠精神”,如果不喚起“工匠精神”,中國就談不上成為世界製造強國。 他詮釋説,從細節上看,中國高精尖製造能力缺失明顯,許多產品體系只是解決了有無生產能力的問題,產品功能、質量、可靠性、工藝水平等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一個事實是,攻克製造業質量難題,日本用了十年時間,韓國用了二十年時間,而中國,到目前質量仍是製造業的“痛”。 詹純新表示,“工匠精神”的缺失是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的重要原因。良好的工匠是對每件產品都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致。視技術為藝術,既尊重客觀規律又敢於創新,擁抱變革,在擅長的領域成為專業精神的代表。 他説,喚起工匠精神,需要加強培訓、管理、激勵及崗位流動機制。要促進工匠精神的傳播與交流。進一步提高對職業、技能教育的重視,讓製造行業甚至全社會意識到工匠精神的可貴。 國外的成功經驗表明,工匠精神是一個企業、一個產業乃至一個國家強盛的重要力量,但在中國製造業,企業和工人對工匠精神認識有缺失,急功近利,缺乏對細節的追求和把控,相對追求數量、速度和效率,產品不夠紮實,不夠耐用。 詹純新稱,目前由德國等老牌工業強國發起的“工業4.0革命”席捲全球,如果中國製造業在這場革命中不能守住現有優勢,做出創新成果,就很可能失去市場地位和技術優勢,對中國現代化進程造成嚴重影響。

書法中的“拙”與“巧”,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傅山提出“寧拙毋巧”,主張書寫要從“正”入,正極奇生,達到變化;“寧拙毋巧”更重要的還是指書法創作的審美取向,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書法風格。書法審美意義上的“拙”,是“大巧”,唯有“大巧”,才可“若拙”。

“拙”乃不事雕飾的樸拙、質樸;“巧”則是苦心經營的工巧、精巧。作為兩種不同的品格、風貌,各有其審美價值,本無所謂優劣,也不是截然相對,甚至可以優勢互補。

唐代李華在《二字訣》中就説:“大抵字不可拙,不可巧;不可今,不可古,華質相半可也。”到宋代,黃庭堅主張:“凡書要拙多於巧。”而明代董其昌則堅持:“書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則直率而無化境矣。”自清代傅山“寧拙毋巧”的提出,尚“拙”的傾向不僅成為時代的主流,而且發展到了巔峯。這種書道的演變,反映了人們審美取向的變化,以及對“巧”、“拙”認識的不斷加深。在這個演變過程中,巧與拙的內涵也在發生着悄然的變化。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傾向,進而成為一個時代的書風。晉代尚韻,唐代尚法,宋代尚意,明代尚態,清代尚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gaokaosucai/070e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