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精品】成語故事作文集合7篇

【精品】成語故事作文集合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語故事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成語故事作文 篇1

蚍蜉的另一個名字就叫螞蟻。這螞蟻能舉起比自己重五十多倍的東西,被人們評為“大力士”,從此,螞蟻就驕傲起來了,到處找對手比力氣。

螞蟻向老牛挑戰:“老牛,咱們比一比誰的力氣大!”

老牛生怕踩死螞蟻,連連後退,忙不迭地説:“我認輸,我認輸!”

螞蟻得意地大喊大叫:“我勝利了,我打敗了老牛!”

螞蟻又去找大象挑戰:“大象,咱倆較量一下,看看誰的力氣大!”

大象好容易才看清楚面前正在大喊大叫的螞蟻,小心翼翼地直往後退:“我比不過你,你贏了!”

螞蟻這下更得意了,吹着喇叭到處宣揚:“我的力量最大,我打敗了老牛,又戰勝了大象!”

這時,一陣風吹來,把路邊的一棵大樹吹得直搖晃。

“啊,風的力量太強大了!”經過螞蟻身邊的大小動物們都説。

螞蟻氣壞了:“什麼?難道風比我的力量大嗎?”

螞蟻憤怒地對風大喊:“喂,停下來,我要和你比力氣!”

風好奇地停下來,好容易才找到螞蟻。它笑着問螞蟻:“小傢伙,怎麼個比法?”

螞蟻想了想,説:“我要撼大樹。如果我能撼動大樹了,你就要承認我比你的力量大!”

“好吧!”風同意了。

螞蟻急匆匆爬到一棵樹枝上。它緊緊抓住樹皮,使出全部的力氣,想搖撼樹枝,可是樹枝紋絲不動,連樹葉也沒有顫動一絲一毫。

螞蟻垂頭喪氣地從樹上溜下來,風卻寬厚地對它説:“小螞蟻,失敗了也沒有什麼,你記得一件事就行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誰也不敢説自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角色。”

螞蟻慚愧極了。

成語故事作文 篇2

在一個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早晨,梧桐樹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彷彿油的發亮了一般,柳樹的樹枝,隨風飄蕩,在某一片葉子下,住着一隻蟬。

這是一隻又肥又大的蟬,它十分的快樂,只聽“知了——知了——”它還唱着歌呢!

但令蟬意想不到的是,在樹枝的最底部有着一隻饞嘴的瘦螳螂。螳螂心想:我已經好久都沒有吃到食物了,這隻肥蟬看的挺順眼,不如吃了它,好填飽自己的肚子,想着它便露出了自己鋒利的爪子。

這隻螳螂躲在了另一片葉子下,等待一個更好的時機,等待着,等待着,蟬的身體爬到了葉子上面,螳螂用爪子把口水擦掉,慢慢地接近蟬,“砰”的一聲,蟬被行動敏捷的螳螂用刀控制住了,蟬扭動着身子不停地掙扎,但是它最後還是沒有戰勝自己的天敵——螳螂……

螳螂美滋滋地吃着皮香肉嫩的蟬,心裏甜甜的,它用自己鋒利的刀割下蟬的皮,鮮美的肉一下子就暴露出來,它正在細嚼慢嚥的品味。

但令螳螂也意想不到的是,在它的身後有着一隻饞嘴的黃雀,黃雀想:我都觀察你們很久了,小螳螂,跟我比,你還是嫩了那麼一點,哈哈,你是逃不出我的`魔爪的。本來正在享受美食的螳螂,被黃雀猛的一撲,受到了驚嚇,還沒緩過神來,原本拼命掙扎的它,便在兇猛的黃雀嘴下一命嗚呼了。

正當黃雀品嚐時,樹下有一個頑皮的小男孩兒,用自己的彈弓瞄準了那隻黃雀。

成語故事作文 篇3

如膠似漆[rú jiāo sì qī]

像膠和漆那樣粘結,形容感情難捨難分,多指夫妻恩愛。

在漢朝的時候,有一對學問很好的朋友,一個叫雷義,一個叫陳重。

他們一塊到京城去考試,結果雷義上榜了,陳重卻名落孫山。

雷義覺得陳重的學問其實比他好,卻沒有考中,很替朋友不平,就向刺史要求把自己的功名讓給陳重。

刺史當然不會答應;雷義就躲在家中裝瘋,不去上任,刺史只好把他除名解職了。

過了幾年,雷義和陳重又去考試,這回兩人同時都考中了,而且一起被皇帝選為尚書郎,而成為同事。

當然,鄉人見到兩人的友誼深厚,都讚歎的説:“膠和漆合在一起,可以説是十分的牢固,但卻比不上雷義和陳重的情誼呀!”

知心朋友是非常難得的,保持這種珍貴的友誼,更是重要。膠和漆投在一起,它的堅牢是不可言而喻的,雷義和陳重深厚的友誼,比膠漆還要堅牢,實在是令人羨慕!於是,後人根據這個故事,引申成“膠漆相投”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友誼的牢固,如膠似漆,不能分離,就像古詩中曾經説道:“把膠投到漆中,有誰還能把它們分開呢?”

成語故事作文 篇4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因為傳説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叫做伯樂。

據説,伯樂把自已豐富的識馬經驗,編寫成一本《相馬經》,在書上,他寫了各種各樣的千里馬的特徵,並畫了不少插圖,供人們作識馬的參考。

伯樂有個兒子,智質很差,他看了父親的《相馬經》,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馬。他看到《相馬經》上説:“千里馬的主要特徵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麴塊”,便拿看書,往外走去,想試試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遠,他看到一隻大癩蛤蟆,忙捉回去告訴他父親説:“我找到了匹好馬,和你那本《相馬經》上説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麴塊!”,伯樂看了看兒子手裏的大癩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氣,幽默地説:“這‘馬’愛跳,沒辦法騎呀!”

成語故事作文 篇5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承包了一塊土地,他在那塊土地上撒了許多農作物的種子,他想着這些農作物成熟後,自己不僅可以吃剩下的,還可以拿去賣了,於是每天都勤勞的耕作。

果然,這個人的努力並沒有白費,田地裏的苗開始長高了,他看到後便更加勤奮的勞動了,每天天還不亮就出門了,直到天完全黑了,也沒有回來,在妻子和兒子還以為這個人出什麼事了呢?於是,這個農民的妻子和兒子邊滿大街的尋找這個人,沒想到他竟然在農田裏認認真真地勞動。

第二天早晨,這農民又和以前一樣出發勞動了,可是他在想到底有沒有讓農作物快速生長的方法呢?這不,他就想到了。

傍晚,這個農民回家時對他妻子和兒子説:“你們都聽好了,從此以後我種的菜不一會兒就可以成熟了。”

他的兒子還以為他的爸爸又在説什麼瘋話了,急忙跑向田中,發現苗都被拔出了一大截,到明天就會全死光的。

這個農民聽了兒子的話後,從此老老實實的種菜,不再想任何鬼主意了。

成語故事作文 篇6

戰國時代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弱國。有一回秦昭襄王得知趙惠文王,從楚國得到一塊和氏璧,是一塊無價之玉,就寫信給趙王説願意用15座城池交換。趙王收到後立馬讓所有大臣上朝商議。大臣有人説不能被秦王給騙了,不能給,可又有人説不給秦王會派兵來攻打的,不能不給。趙王六神無主。

這時候有人説,我很聰明,勇敢。沒錯,我就是那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藺相如。

趙王把我招進宮去,問我怎麼辦?我説只要秦王願意交出15座城池,我就會把玉璧給他,不交的話我必一定完璧歸趙。

當我帶着和氏璧來到了秦國後,秦王拿到和氏璧後讚不絕口,可是交換城市的事,連一個字也沒有提起。這時我靈機一動對秦王説:“這璧有個小毛病,我指給您看看。”秦王就把玉璧給了我。玉璧一到我手上,我就威脅説:“我看你並不想給趙國15座城池,如今璧在我手上,如果你逼我,我就和璧一起死在這根柱子上”。秦王沒有辦法,只得應諾,用15座城池來交換。我趁機要求説要準備一個盛大的典禮才行。秦皇只好下令定下了典禮的日期。當晚,我就讓下手化粧後,把玉璧送回了趙國。當典禮的日子到了時候,我光明正大的告知秦王,玉璧已送回趙國,你若真想要,就先把城池交出來,我再派人把玉璧送來。秦王知道,殺了我也沒有用,就讓我回了國。

真是有驚無險啊!

成語故事作文 篇7

餘音繞樑

我國古時有一位善歌者韓娥,韓國人。一次她經過齊國,因路費用盡,便在齊國都城(臨淄,今屬山東)的雍門賣唱籌資。韓娥聲音清脆嘹亮,婉轉悠揚,十分動人。這次演唱,轟動全城。唱完以後,聽眾還聚在雍門,徘徊留戀,不肯散去。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韓娥,請她再來演唱。

可是旅店老闆卻對韓娥很不禮貌,韓娥忍不住放聲大哭。哭聲悲傷悽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動得流下淚來。由於韓娥的歌聲,婉轉動聽,唱完以後兩三天,似乎還有遺留的歌聲,在屋樑間繚繞飄蕩,一連三天,大家都難過得吃不下飯。當人們聽説韓娥已經出城離去時,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韓娥不便違拗百姓的要求,便回來為大家繼續演唱了一次。聽眾很高興,幾天來的悲傷情緒一掃而空。 《列子·湯問》在描寫這一情節時説“餘音繞樑,三日不絕”。從此,人們稱讚歌聲或音樂的美妙,餘音不絕,就常用“繞樑三日”來比喻。

【出處】《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釋讀】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標籤: 精品 成語故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qxpve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