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黑白混淆成語故事

黑白混淆成語故事

【注音】hēi bái hùn xiáo

黑白混淆成語故事

【典故】白黑溷淆,清濁同源。 《後漢書·楊震傳》

【釋義】把黑的`説成白的,將白的説成黑的。比喻故意顛倒是非,製造混亂。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故意製造混亂

【結構】主謂

近義詞】混淆黑白、是非不分

【相反詞】黑白分明

【同韻詞】蹠狗吠堯、負任蒙勞、口是心苗、矢志不搖、大敗而逃、百品千條、魂夢為勞、光棍一條、日昃之勞、三馬同槽。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東漢時期,太尉楊震為人正直,廉潔奉公,聲望很高,被人稱為“關西孔子”。漢安帝的乳母王聖和中常侍樊豐貪侈驕橫,大興土木,浪費驚人。楊震十分痛恨這種奢侈浪費的做法就上奏疏道:“如今白黑混淆,清濁不分,人們紛紛指責這種貪污風氣。”

【成語示例】白黑溷淆,清濁同源。君子見斥,不人驟遷,章奏多決中旨,黑白混淆,邪正倒置。 《明史·聊讓傳》

【其它使用】

◎ 太后擅權,皇帝傀儡,雄雞孵卵,雌雞司晨,陰陽顛倒,黑白混淆,小人得志,妖術橫行--這樣的朝廷,不完蛋才是咄咄怪事!夫人,你讓餘痛快地説一次吧,否則餘就要憋死了!大清朝啊,你這搖搖欲墜的大廈,要倒你就趁早倒了吧,要亡你就痛痛快快地亡了吧!何必這樣不死不活、不陰不陽地硬撐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gngp7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