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拾金不昧成語故事

拾金不昧成語故事

導語:拾金不昧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語故事,歡迎閲讀與借鑑,謝謝!

拾金不昧成語故事

詞目:拾金不昧

發音:shí jīn bú mèi

釋義:金:原指錢財,現泛指各種貴重物品;昧:隱藏。拾到東西並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指不佔小便宜的道德和社會風尚。

近義詞】:路不拾遺

【反義詞】:貪得無厭、財迷心竅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故事】

清·吳熾昌《客窗閒話·義丐》:“乃呼里長,為之謀宅於市廛,置貨立業且表之以額曰‘拾金不昧’。”清·《歧路燈》第一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原文:秀才何嶽,號畏齋。嘗夜行拾得銀貳百餘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次早攜至拾銀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慾分數金為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數金乎?”其人感謝而去。又嘗教書於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於畏齋,中有數百金,曰:“俟他日來取。”去數年,絕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因託以寄去。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

譯文:秀才何嶽,自號畏齋,曾經在夜晚走路時撿到200餘兩白銀,但是不敢和家人説起這件事,擔心家人勸他留下這筆錢。第二天早晨,他攜帶着銀子來到他撿到錢的地方,看到有一個人正在尋找,便上前問他,回答的數目與封存的標記都與他撿到的相符合,於是把錢還給了他。那人想從中取出一部分錢作為酬謝,何嶽説:“撿到錢而沒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東西了,(我連這些都不要),又怎麼會貪圖這些錢呢?”那人拜謝而走。他又曾經在做官的人家中教書,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將一個箱子寄放在何嶽那裏,裏面有金數百兩,(官吏)説:“等到他日我回來再來取。”,去了許多年,沒有一點音信,(後來)聽説官吏的侄子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並非取箱子。(何嶽)得以託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帶回官吏那兒。秀才何嶽,只是一個窮書生而已,撿到錢歸還,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金錢寄放在他那數年卻一點也不動心,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遠過與常人。

意義:拾金不昧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文中敍述了窮秀才何嶽兩次還金的故事,表現了何嶽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7mlq8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