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000字作文 >

大學生善行銀川徵文1000字

大學生善行銀川徵文1000字

  導語:請讓慈善從心中起飛,以感恩和尊重做翅膀,融入温暖的天空,世界安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善行銀川徵文,歡迎大家參考閲讀!

 

大學生善行銀川徵文1000字

【善行銀川徵文1】

近年來,蓋茨、巴菲特來華勸捐,陳廣標“高調慈善”甚至“暴力慈善”,眾明星“詐捐”事件將”慈善“二字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也使這原本清淨温暖的二字蒙上一層尷尬的塵封。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我們該以怎樣的標準衡量慈善?

今年新出爐的“中國慈善排行榜”似乎給了我們一種誤導。且不説又僅憑捐款發票評定企業家是否慈善客觀與否,僅是憑金錢數額多少來衡量慈善便已經不是一種完全科學的導向。猶記得2007年美國一場慈善晚宴,捐出25美分的小女孩説的那句“慈善不是錢,是心”,猛然敲醒了無數為慈善問題而迷茫的人。是的,“心”,才是衡量慈善的真正標準。

細觀當下,我們不難發現,“慈善”在“金錢至上”的觀念中,竟逐漸變了味道,甚至向病態發展。層出不窮的“詐捐門”和質疑“炒作”的聲音所折射出的並非只有社會信用的缺失,歸根結底,還是慈善心理的扭曲。這些人把慈善看做噱頭,看做炫富的工具,甚至看做滿足虛榮心的“秀”以及獲取道德優越感的途徑,這樣的慈善、毫無高尚可言。正如前幾日微博上盛傳的那張照片:病房中的女孩蒼白的臉與鏡頭着重表現的“好心人”手中醒目的幾十萬現金,強烈對比之下,女孩無奈地眼神正式對這種以犧牲他人尊嚴為代價的“偽慈善”行為的最好控訴。真正的慈善應當從心出發,真正的慈善不是施捨,而是內心的關懷與給予。

如今的中國乃至世界,需要的就是一種滲透了真切人文關懷的健康的慈善觀。金錢的多少絕不能用來衡量心靈的重量。去年被美國總統授予“公民獎章”的關惠羣,每天兩點起牀曲接濟各地的流浪者,在他看來,並不富裕的自己在行善中最關鍵的不是錢。而是真誠與尊重。他堅持和他們吃一樣的飯,並從不吝嗇給他們擁抱。關惠羣這一遊樂場管理員用來為善舉買單的微薄薪資與“慈善排行榜”上動輒上千萬的數字相比,的確是微不足道的,但他靈魂的高度絕不會因此減損一分一毫。因為,他與那些得意地對乞丐説“嗟,來食”的人不同,她的每一份善舉都是從“心”出發。

金錢從來就不是慈善的唯一衡量標準,這世上也並非“達”方可“兼濟天下”,只要我們從“心”出發,用與他人平等的靈魂,給予愛和尊重,每個人都可登上“心靈的慈善榜”;施捨永遠不會帶來真正的道德優越,我們生來就虧錢這個無私的世界陽光空氣和水,每個人都是負債者,對他人的幫助是以感恩的心對這世界微不足道的償還。所以請讓慈善從心中起飛,以感恩和尊重做翅膀,融入温暖的天空,世界安詳。

【善行銀川徵文2】

第一次,生平第一次去福利院,本應去傳送愛心的我結果卻在那束手無策。站在一旁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或者可以帶給他們什麼,來之前總以為能夠去那裏已經是質的飛躍,可終是心到行不至。內心本能的善意卻沒有行動的載體,憋在裏面甚是難受,畢竟最需要自己幫助的人兒在眼前,可我總不能擺開十七年來落在我身上世俗塵埃,嫌棄和同情攪合在一塊,化成不明不白矛盾着的眼淚。讓這種淚水盈眶會讓我感到自己是個可以忽略性別的凡人,庸碌了將生命。

去福利院之前我就感到很緊張,很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帶去愛心,帶去歡笑。等到真正到那裏時,看到的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因為受“福利”二字影響,總以為那裏會是和睦而且稍有歡快的'家庭,畢竟都是患難與共的同胞。可到了那,看到的是窄小陰暗的民房,冷漠無情的管理員,孤苦無助的孤兒。愁苦壓抑的氣氛,一下子把我淹沒,讓我束手無策,無奈此行。

能夠去福利院是因為受新近認識的兩位女生影響,她們是幾乎每個星期六都去那,去做自己能改變的小事。站在一旁的我看着她們忙碌:喂有生理困難的小孩子吃糖;和老人談天説地;幫忙打掃衞生……完全沒有了在課堂上那種嬌貴高傲,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孩子氣,展現在面前的是一幅能夠打動心靈的真善美的畫卷,拙劣的文字早已難於描述這種場面,我只知道自己體會到從未有過的,對於美的享受,是一種行善的快樂。同時也在思索到底是怎樣的靈魂觸動能使一個人堅持那麼久去幹一件常人不能夠去幹的事,或者説我們這些凡人已經和她們相形見絀了。孟子有言:人之初,性本善。善乃人之本性,行善是人的本能,而反觀自己,連善良的衝動都不曾有過,不得不懷疑自己只是一個空有肉體的人。

回想那經常令人回眸一瞥的美女,此刻在心中應該算是俗不可耐了,真正能打動人心的美,恰是合人之本性的真善美,無需捧在手心怕它融化,無需誠惶誠恐怕將它驚碎。這些人所成就的美,是永恆的,不會湮滅的,等到時過境遷時還可以把這種美從心底搜刮出來回味……

我在歸途中和同行的一個男生説我有點怕,怕那兩個女孩子的純真無私的善良會被人欺騙,被人利用,從而使她們的放棄自己所堅持過的善行。我是真的很怕,當世俗湧現時,要用多堅強的信念去頑抗,去看破?

但也不用揣測太多,這種曾打動過我心的美會到何方,未來會回答,而且我堅信隨着這隻從善的隊伍的擴大,她們有決心去堅持。“從善如登,從惡如崩。”一個個被她們所感染的的人們是她們登上真善高峯的熱心引路人,在攀登時會去拉上一把,甚至追隨在她們身後。

再度去那兒的時候,淚水終歸沒有流下,我鼻子酸了酸,懷疑自己是否鐵石心腸,但心早以熱淚盈眶。善,引人升入愛的天堂。

無需太多的誇獎,太多的讚詞,我知道她們喜歡這樣默默的,在人們不經意之間就改變了世界,把真善美傳向八方。而這篇博文就算是我對善良的一種虔誠,一種敬畏,還是一種情不自禁的饋贈吧!

“亦餘之心所從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zi/9l9n9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