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500字作文 >

【實用】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三篇

【實用】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三篇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1

他和她都老了,很老很老。老到那隻他娶她時送的銀鐲子,已經被磨損的看不清花紋;老到他為她戴上銀鐲的手,已經變得顫抖。清明時節雨紛紛,讓人想起那時的他和她。

【實用】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三篇

他年輕時,也是個皮相極好的小夥;她年輕時,也是隔壁村裏愛漂亮又樸實的農家女。或許是一天,她揹着揹簍在清明的小雨中,偷採了爛在山中的白茶,在温泉邊奢侈地用茶泡腳,遇見了他;或許是那年清明早起,本想拜隔壁的阿婆的墳,卻迷迷糊糊地拜成了他家的。總之,好像是緣,兩個人拉拉扯扯,走到了一起。

菱葉縈波荷s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簪頭落水中。

他替她戴上了銀鐲子,穩穩地。

親戚鄰里們説,她嫁得好。她是農家女,卻真不會做菜做飯。每天早晨,他揉好面,真好饅頭,煮好豆漿,她便起來了。每年清明,她準會吃到她做的清明饃饃。聽她講晉文公,介什麼推。他是文化人,也是愛讀書的農村人。他是説過怎樣做清明饃饃的,酒米,棉花草……她不在意的聽着,因為她知道,他會做給他吃。

後來他們有了一雙孩子,他是嚴父,她是慈母。他做父親可做得真好,孩子們還未入學,他便把他們抱在腿上,講講氣壯山河的歷史人物,長長的中華歷史。那會兒農村,有哪家孩子受這般教育,他是前瞻遠見式人物。每每過節,他也會應時節講講玉兔嫦娥,年獸,晉文公,介什麼推的。他講這些時一向嚴肅,板着臉,唔,他説敬畏文化和歷史。她在孩子面前,不怒自威。但對村裏的其他鄉親,他卻熱心到不行。哪家有困難,他手一揮,便把他們的小半積蓄借了出去,再借,再借。可她很少制止他,因她深知他內心的善良、熱忱以及執着。她是慈母,也是良妻。在全家人都得緊肋褲腰帶時,他再借錢出去,她也只能一抿嘴裏的苦澀。在他心裏,四周的鄰里,均是骨肉至親,村子裏的每個人,都與他有着同一個姓氏。慈母和良妻,她扮演得並不完美。那時無油無鹽的飯菜,她也會做,卻無法像他做的那般,美味可口。良妻只能在夜晚,坐在燈下,等她的丈夫從大隊下班回來。

再後來他們的孩子長大了。

他們給她買了電飯煲,她終於可以煮香白的米飯,雖然有時夾生。他們可以供養他們了,田裏的農活在逐漸減少。她經常在午後,同他踱到後面的竹林打麻將,口中哼着老舊的歌。竹林裏的鄰里都是和他們差不多年歲的。一羣老人顛三倒四地打牌,稀裏糊塗地開心,一元兩元的不謂輸贏。

更後來他們有了孫子,他和她在慢慢變老,他的執拗勁更厲害了。他接孫子放學,孫子今天的拼音還沒掌握牢。那會兒教育開始現代化了,漢語拼音可重要了。他犯起了倔,把孫子往路中間一放,直到孫子把拼音念得滾瓜爛熟,他才用自行車把孫子載回家。她只是在聽到糟老頭的倔脾氣後,想起了當年那些借走的錢。轉眼間利息已經回來,黃二孃的雞蛋,王五的魚,張小子的桑葚……這次他所堅持的,説不定也是這因果的鏈吧,她笑了。再是清明,他又講起清明寒食的來源,是為紀念叫介子推的,介、子、推。她想起他給孩子孫兒們講的語句,年年都講,連她這個農村老婦都記得了。

後來他們更老了。他開始經常傷風咳嗽,她倒還健康,時時照顧他。

有一次他不知從哪裏聽來醫生給他用的藥不對,犟脾氣一犯,竟然咳嗽了也不吃藥。於是她便偷偷跑去告訴醫生。醫生趕至,責怪他生病還那麼武斷,居然不遵醫囑。他臉色鐵青,知道是有人告了密。她呢,就當他是一時犯倔脾氣了,管他呢。

但她突然生了病。突然,忘記了怎樣喝水,怎樣咽飯,怎樣穿衣。好像一剎那,她把什麼都忘了。她果真是老了,老得認不得經常玩的麻將,甚至,有時,連他們的孩子也不認得了。但她唯一記得的,依然是他,他的模樣、聲音,熟悉而清楚。自從生了病,她變得有些小孩子了。去城裏最好的醫院住院,她定要他陪伴,子女守着是不行的。他也老了,在醫院守了幾天,竟傷了風,但仍不忍離去。

冥冥之中,他們都感受到了什麼。她在孩子的勸説下,縱心裏不捨,也急急忙忙地遣他回家休息養病。他説,好,明天來看你。

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她要回家了。他早早出發,站在村口最醒目的地方,等她。她慢慢下車,他慢慢走近。夕陽很暖,他牽着他的手,慢慢回家。

她想起了介子推,在很久很久以前,寧願被火燒死,也抱着樹不放,不離開母親,不下山的人。她不懂介子推的`深意,只知道,她也想的,不離開他們,不離開安謐的村莊,他們的家。

又是清明,門口開花的的玉蘭樹因小雨變得疏落。空氣裏泥土開出芬芳的小花,一如那年清明雨中的茶香。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人,漸漸遠行。孫女要向他學做清明饃饃,她知道,或許明年,他就老到做不動了。酒米,棉花草……她依然沒學會呢。她,他和他們的子孫去給祖先上墳。雨一直不停,落在葉面,落在泥土上,匯成細流,和他們的光陰一同逝去。或許有一天,他們也要這麼,長眠地下。她想,誰也免不了呢。

那一天來臨之前,她想和他,慢慢共老:那一天來臨之後,他願同她,靜靜靠在一起,躺在土堆一隅,看清明,煙雨紛紛。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2

不管颳風下雨,不管路途多麼遙遠,不管我有多忙。父親去世後的每年清明我都是要回去的。就這樣,風裏來,雨裏去,不知覺到了第17個清明。

同以往的清明一樣,兄弟幾個,帶上兒女們。拿着柴刀,扛着鋤頭,捧着鮮花。提着竹籃,竹籃裏放些祭祀用品。還有鞭炮,一條長長的隊伍,在兒女們的歡笑聲中,奔向父親的墳地,我們兄弟幾個卻是笑不起來,似乎大家都有心事。我知道,我們幾個都在思念父親。都在回憶父親,都在想着父親,想着父親的笑,想着父親的愛。想着父親的辛勞,也想着父親的痛。

父親是20xx年農曆3月份去世的,享年64歲,屬於英年早逝。沒有來得及享一點兒女福。雖然20xx年的時候,最小的兒子我也差不多30歲 了,按道理30歲,早就成家立業。那樣父親就可以享福了。而我呢,沒有結婚,也一事無成,父親還得為我的事情操勞,想到這,我心一陣陣地痛,是我拖累了父親,是我讓父親那麼勞累,才得那樣的重病。如今,父親過早地離去,雖然我每年清明都要回來,但再怎麼樣努力,也換不回父親的生命,父親的離去,是我一生的痛。這個痛是無法用聲音來表達和形容的。父親去世那一年,我由於其他事情,沒有回去送父親上山,沒有見父親最後一面。以至於第二年,我回去時,還沒有進家門,母親便將我帶到了父親的墳前,我跪在父親的墳前,不停地叩頭,沒有發出任何聲響,母親在旁邊説,兒子,你哭啊,你喊啊,你喊爸爸啊,我還是沒有喊,不是我不想喊,而是我喊不出來,因為我的心,早就喊幹了,我心中的淚,早就流盡了,我何尚不想喊爸爸,想起以前不管是讀書回來,還是打工回來,遠遠地叫一聲爸爸,很快就能得到迴應,如今,再怎麼喊,爸爸能聽見嗎,能回答嗎?

我思念父親,也愧對父親,不要説讓父親享福,就是父親在世的時候,我出去打工都回來的很少,陪伴父親的時間也是很少,更不要説幫父親幹活,減輕父親的勞累。就在父親病重的那半年,我只回去看望了一次,沒有給父親一分錢,沒有買一點營養補品,來到父親病牀前,我泣不成聲,我無顏面對父親,唯一能向父親交差的是,未婚妻已經懷孕了幾個月,那個時候父親已經口齒不清,我拿着父親的手,撫摸着妻子的大肚子,心裏在説,父親你放心吧,你的滿兒子,已經有老婆孩子了 ,父親點了點頭,像是完成了最後的心願。

經過一陣爬山涉水,我們來到了父親的墳前,兄弟幾個忙開了,砍樹枝的砍樹枝,填土的填土,擺放祭祀品,平時我們兄弟都是書生,沒有幹過農活,可是在父親的墳前,我們都乾的很起勁,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氣,因為我們都知道父親是個愛面子,愛整潔的人,我們必須要將父親的墳前整理好,讓父親在裏面舒舒服服的休息,雖然,我們知識分子都知道,人死如燈滅,早就化成了泥土,但在我們心中,父親永遠是父親,父親一定是在下面好好睡覺而已。

整理好了,開始了祭拜,先是大哥,二哥祭拜,接着是我,後面就是晚輩們,一個接一個,一大堆人,場面十分熱鬧。父親生前最愛熱鬧了,這下,地下的父親,不知道能看到否,鞭炮聲響起,我在心裏説,父親,該吵醒你了吧,你都睡了一年了,我們又來看你了,你應該早就起來了啊,生前,不管我們兄弟哪個,只要從外面回來,你都老遠地就去迎接的,如今,我們兄弟帶着兒女都來看你了,一年又一年,怎麼就不見説話呢,難道你真的睡着了。紙錢燃起熊熊大火,我彷彿看到父親歡快 的笑臉,往事歷歷在目。

記得,小時候,也是清明節,常常跟着父親來祭拜父親的父親,也是這樣的熊熊大火,火堆旁,父親在念叨着,不清楚父親在説什麼。只聽到保佑保佑的。後來才明白,清明祭祖,祈禱祖上能保佑子孫, 升官發財,萬事如意等等,而我呢,蹲在火堆旁,什麼也不要説,不是我不需要保佑,不是我不相信保佑,而是我實在不想麻煩父親,不想讓父親再為我們的事而操心,因為父親生前已經操心太多,我們向父親索取太多,如今,父親好不容易躺下,好不容易安寧休息了,我實在不忍心再打擾父親,再麻煩父親。所以我只能靜靜地蹲在火堆旁,默默地陪着父親。

火焰漸漸變弱,慢慢地熄滅了,我想,父親又累了吧,父親又想休息了,我默默地再叩三個頭,悄悄地離去,是因為我不想驚醒父親的沉睡。

安息吧,我敬愛的父親,我思念的父親

走下山來,我才發現,我的衣襟已經全濕了,我不知道是淚水還是汗水, 我是男兒,輕易不流淚,可是一想到父親,我眼淚就忍不住出來了,尤其是父親的生日,忌日,和清明。我思念父親,萬語千言無從説起,唯有淚水,才能發泄我思念之痛,可是再多的淚水,也喚不回我的父親,我只能在心裏説,如果有來生,我還要做你的兒子,我要好好孝敬你。

父親,你聽見了嗎?

清明節的作文1500字 篇3

我作為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在他離去的那一刻突然真切地希望,另一個世界是存在的,靈魂是永生的。

我不善於亦不喜於在公眾面前訴説什麼,他應該也是這樣的吧,一生未見張揚。然而四月初開的櫻花又一次喚醒了心底對於他的強烈感情,似乎只有訴諸紙筆才能使他再次站立於我的面前,露出世界上最和藹的笑。

四年來,有關於緬懷或者思念姥爺的文字,我這個孫女——是的,我不喜歡“外孫女”這個稱謂,顯得很生疏很隔閡,已經寫下不少。現在不想再書寫文學味道極強的悼文,更想去記錄探究一位老人對我的影響以及他生命末尾的點滴。

如果説,人對於生命的體會和對死亡的恐懼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越發深刻,那麼他的離開正好是在我即將走向成熟的岔路口。初二,十四歲,不大不小,尚未了然世事,但又的確明白了一些什麼。從小為我解答過無數疑問的、擁有很多智慧的老人,又用他躺在急診室狹小病牀上的身軀給我補上了關於死亡的一課。這麼多年來,每當夜深人靜又偏偏難以入眠的時候,總會想起零七年那個夜晚的一切。不得不承認,彼時的每個微小細節已經鐫刻進了我的內心深處,無法與我的生命剝離。我想,喉嚨插着導管的他,意識是極清醒的。當我用左手拉着他時,他給予了一個綿弱無力卻真真切切的回握。

於是,四年來,這樣一個問題便反覆盤桓在我的大腦裏——當一個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向終點時會是怎樣的心境?一方面靈魂要承受死亡解脱帶來的誘惑,一方面肉體還要忍受生命最後掙扎的痛苦。是的,我認為對於彌留之際的人來説,挽留生命的手段反而是一種折磨。這種折磨不是他們想放棄而不能,而是他們明白地知道,強加於肉體之上的種種是徒勞無用的,卻又燃燒着求生的慾望,這樣絕望而悲憤的掙扎是我等喝茶聊天的緬懷之人所無法體會的。

他的病很不好,飯菜難以下嚥的那種。去過醫院後的幾個月,他飛快地消瘦。我曾嘲笑過的大肚子也日漸扁平直至凹陷。與此時的他相比,我卻飛快地胖了起來。因為給他特製的肉粥不幸被我視為珍饈,每日必定狼吞幾大碗。他曾説過看着我吃飯都覺得特別香,不知那段日子看着我如饕餮一般吞食家常菜時的他,會不會得到些許慰藉?如若能此,我的贅肉也算沒有白白長上去。對了,還有那些被我剝了皮的山楂,是不是給他素淡寡味的飯食添了些色彩?這些疑問當時都沒有問過,現在也只能自己揣測了。

後來,他真的很消瘦羸弱了,甚至站立都會雙腿顫抖。我每天都緊張地守在他身邊,生怕稍不留神他就會在起身時摔倒。也正是那個時候,家裏為他在不遠的地方租下了一套寬敞的房子,為了安慰他幾年漂泊在北京的不安的心。我想,對於一位老人而言,葉落歸根應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們這代人不會在乎這個,因為我們本就是無根的浮萍,人在哪裏,故鄉就在哪裏。搬家的第一天晚上,他坐在窗前的沙發上喝鴿子竹蓀湯,享受的表情讓現在的我想來會有點心痛。若説他的漂泊,還是我一手造成的。如果不是為了照顧我他不會來這,變成離開樹枝的銀杏葉,在北京九月的秋天裏隨風打轉。搬進新居的兩個月後,他就離開了。可憐這位地道的東北老人的火化證上,祖籍一欄填的竟是“河北”。

好像是週三,快要期中考試了。我在他的家裏吃過飯就急着回家複習。他斜靠在裏屋的牀上對我揮揮手,笑着説“再見”。後來,我們就真的再見了。

現在,每當我遇到自己難以克服的困難或者想不明白的問題時,總會想起他。會想,如果我問他這樣的問題他會有怎樣的解答?我很想讓他看看我長高了的樣子,梳短髮的樣子,戴黑框眼鏡的樣子,還有許多……他從未見過的樣子。當然,還很想讓他看看若干年後我的丈夫、我的孩子,他的曾孫。生命就是這樣神奇,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它是輪迴的。我的血管裏流淌着我父母的血液,我父母的血管裏又流淌了祖輩的血液,所以我不僅是我父母生命的延續也是祖父母生命的發展,只要我的心臟還跳動,他們便都安好。

玉淵潭裏的櫻花又開始盛放。記得他説過晚櫻最好看,像雪,像雲。好像他還説過有一棵特別不起眼的小樹是開淡綠色櫻花的,可惜年年這個時候都去,就是沒找到過。

很想再陪他看一次櫻花,攙扶着他到櫻花樹下,然後告訴他,他一直捧在手心裏的最沒出息的孫女是多麼愛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wubai/jo48q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