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500字作文 >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1500字合集十篇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1500字合集十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1500字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1500字合集十篇

端午節的作文1500字 篇1

“媽!端午節我就不會來了,公司就放三天假!”

“哦,又不回來了啊!”母親歎氣的在電話那頭説。

“也放了三天假啊,怎麼又回不來呢?”母親緊接着問我。

“我回來,坐車都要做4個多小時,中途又要換幾趟車,來回真的很麻煩的。況且回到家已經很累了,最多在家住兩晚,又要急匆匆的趕回公司啊。”我很委屈的對母親説道。

“那你就別回來了,是很累的。上次你回來時已是天黑,一回來就倒頭而睡,晚飯都沒有吃,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10點。你自己買點好吃的,記得每天不管有多忙,都要記得吃飯啊!這次你就別回來了。”母親和藹的對我説。

“好的,媽!下次放假我一定回來。我身體很好,每頓都吃飯,胃也不怎麼痛了。您就放心吧!您和爸可一定要保重身體啊!”

“好……好,下次,下次放假你可一定要回來啊!我和你爸都很好的,你就安心工作吧!不説了,下次你可一定要回來啊!”説完,母親就掛斷了電話。

我放下手機,心裏頓時很不是滋味。記得今年春節假後,母親送我到村頭的馬路上搭車。她幫我提着東西,在我後面跟着,眼睛一直很不捨得的望着我。路上,我對她説,清明節就不回來了,就放三天假,還沒有等我説完,她立馬對我説道:“那就五一假回來啊!”我連忙對她説:“五一也只放三天假啊!”母親笑着説道:“那就端午節一定要回來哦!”我沒有再説什麼了……

母親送我上了車,幫我準備了一切,並叮囑我中午的時候,把粥喝了。她知道我胃痛,所以一大早就起來為我熬粥,用保温杯裝着,又用毛巾緊緊的包着,生怕變得太冷了。車子慢慢的開走了,我與母親越來越遠了,我向車窗往外看到,母親追着汽車跑了好一段距離,直到再也追不上汽車了,才沒有跑了。我心裏也知道,直至汽車完全消失在她的視野裏,她還會一直佇立在那裏許久許久。

想到這,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溢滿了眼眶。我放下手中的事情,馬上去車站買車票,明天端午節回家。

在買車票的回來的途中,我突然想到替母親買幾件新衣服,她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很舊的,並且很多都是撿了別人穿過的。春節的時候,村裏的人私底下議論,説我媽養了一個不孝的兒子,自己穿得很體面,卻讓自己的媽穿得太破舊了,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後來,媽知道了這件事情,她對村裏人説,我給她買了好幾件新衣服,而且已經買了好多次了,只不過是她自己沒有穿,太嬌豔了,自己太老了,怕穿出來,會被人笑話,況且整天在家忙農活,也不捨得穿這麼好的衣服。想到這,我的眼淚又馬上流下來了。不懂事的我,其實長這麼大,還沒有給她買一件新衣服,而她卻總是要我穿得體面些,她説,我們雖然窮,可不能讓別人戳咱們的背。

坐了幾個小時的車,終於到家了。回到家中,母親正在菜園裏摘菜。看到我回來了,又驚又喜。連忙放下手中的活,問我累不累,幫我放下東西。吃晚飯的時候,她一直望着我吃,一直往我的碗裏夾我最愛吃的菜。嘴裏一直不聽的問這問那的。飯後,一直跟我聊天,聊到很晚才睡覺。那晚,我隱隱約約看到,母親有好幾次都躡手躡腳的跑到我的房間,呆呆的只是看着我,看了又看,或是幫我蓋被子。

第二天一大早,我一醒來,就聽到她與王大嬸説話。母親對她説,這件新衣服都是我幫她買的,又買了好幾件,並且好像都是什麼名牌的,挺貴的。這件身上穿的是“Nike”牌的,還有一件是什麼“XTEP”,“Adidas”牌的,都挺貴的。我真不敢想象,一個沒有念過幾年書的農村婦女,竟從她的口中蹦出幾個英文名牌的詞來。我這才知道,為什麼昨晚,她硬是要我教她説這幾個英文。聽到這裏,我的眼睛又濕潤了。其實我給她買的幾件新衣服,沒有一件是她穿得合身的。在我回家的短短兩天裏,母親逢人就主動説:“我兒子又給我買了幾件新衣服,都是名牌,很貴的!”當鄰居對她説:“你是享福啦,養了一個這麼孝順又有本事的兒子!”母親便欣慰的笑了……

第三天,我又要走了,母親同樣一大早就起來為我熬粥。我知道,其實母親昨晚一直沒有睡好,她來我房裏一連看了我來五六次,總是看了又看。吃早飯的時候,也只是兩眼呆呆的看着我吃。我心裏很明白,其實母親很不捨得我走。

車來了,我接過她手中的東西上了車。我連忙對她説道:“媽!以後每一個月我都回來一次!”母親聽後,先是一驚,然後笑着大聲對我説:“好!好!好……”汽車開走了,母親依然站在那裏不捨得離去。看着她站在那裏,我的眼淚又來了。

如今的我每個月不管工作有多忙,我都會抽空回家一趟。哪怕是隻住一晚,看看他們,同時也讓他們看看我,讓他們安心幸福一些。無論子女走得有多遠,父母手中總有一根線,一根牽掛子女心靈的線,只要抽動這根線,我們都會感受到遠方父母的呼喚。有時間一定要回家看看,兒女是父母一生的牽掛!

端午節的作文1500字 篇2

看到滿街的條幅,聽到粽子的叫賣聲,讀過網絡上鋪天蓋地有關屈原的貼子,忽然醒悟:明天就是端午節了。而明天的端午節,只是城裏人親朋聚餐的因由,是小攤小販賺錢的契機,是商家推銷自己的良策,與屈原無關。

明天是五月初五,是城裏人的端午節,而在家鄉,端午節卻是五月十五。因為五月初五農活正忙,稻田裏的秧苗還未插完,棉田裏的雜草還未除淨,正是農人們播種豐收播種希望的黃金時期,他們哪裏會有閒心坐下來過節呢,即使勉強自己將身體坐到了餐桌的旁邊,他們依然會魂不守舍,他們的心仍在田間地頭,仍在那些莊稼的身上。於是咱們的祖先便想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節也要過,農活也不耽誤,只好讓端午節作出讓步,等農活做完後,就把端午節作為慶祝播種的節日吧。這樣的端午節,自然與屈原無關了。

在我的印象中,端午節是家鄉人每年必過的四大節日之一。根據農活完成情況的不同,家鄉人又把端午節分為早端午、中端午和晚端午。早端午是五月初五,在家鄉起初是沒有的,後來因為農村與城市親友網絡的擴大,有好些嫁到城裏的女兒都在這一天回家來過端午節,於是有親友在城裏的人家便把這一天當成他們的端午節了,後來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早端午的概念。更有家道殷實的大户人家以此作為端午節的前奏,於是五月初五也就有小端午之説了。而那些家道殷實的人家多半都是那一方的地主或者富户,家裏都請有長工或短工,在五月初五這一天,長工或短工都還在為他們辛勤的勞動,他們有些之所以選在五月初五過端午,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慰勞一下那些長短工們,讓他們死心踏地的為他們賣命,同時也是一種積德行善的途徑,以此博得鄉鄰的口碑,可謂一舉多得,他們又何樂而不為呢。於是,即使家鄉的早端午是五月初五,是屈原投江的日子,但這一天依然與屈原無關。

家鄉的中端午是五月十五,也稱正端午。顧名思義,這一天才是家鄉人真正意義上的端午節,因為到這一天為止,家鄉大部分人都把一年的希望播到了地裏,農活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了,為了紀念他們播種的辛苦,為了慶祝他們階段性的勝利,他們便借用了這個傳統的節日,只是賦予了它暫新的內涵罷了。這一天,姑娘多的人家可就熱鬧了,因為在這一天,姑娘女婿都攜着子女回孃家過節,其實也沒有誰作出一個什麼規定,只是大家都這樣,於是便有了一種約定俗成的默契,後來在家鄉便有了這樣的一種説法,端午節便是姑娘回孃家的日子,當然也就與屈原無關了。

家鄉的晚端午是五月廿五,也稱末端午或尾端午。也就是説到這一天為止,家鄉的端午節才算過完了。據説之所以有這個末端午之説,一是為了與早端午相呼應,二是照顧那些田多勞少又無力請工的人家,他們往往在正端午這一天還在地裏勞作,等到他們收工上岸,人家的端午早過完了,於是他們便在五月廿五這天過晚端午,也算是坐上了端午的末班車吧,只是節日的氣氛淡了許多,但親情依舊,慶祝的心情依舊,從某種意義上説,是他們為端午節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只是,這樣的端午節,依舊與屈原無關。

從早端午到晚端午,家鄉的端午節足足要過二十一天,而家鄉的春節從臘月廿四過小年開始算起到正月十五花燈送年為止,滿打滿算也就二十二天,因此,家鄉的那些德高望重的長者便大聲呼籲,鄉親們啊,端午節的戰線再不能拉長了,否則就要超過春節了,那還成什麼體統呢,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啊!到這時,才遏制住了端午節繼續發展的勢頭,否則,家鄉人一定會把端午節弄得比春節還要隆重。由此可見,端午節在家鄉人的心目中是多麼的重要,只因家鄉的端午節象徵着播種,象徵着希望,所以仍然與屈原無關。

其實家鄉並不叫端午節,他們叫過端陽,就如他們把春節説成過年一樣。儘管説法不同,但實際意義卻是完全一樣的。過年的意思便是年年難過年年過,那麼過端陽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人生本是一條苦難的長河,偶爾在長河中拾起一小瓣精緻的貝殼或者到銀河採擷到一丁點星光,以此來點燃鄉親們播種的希望之光,自然也不失為一種東籬採菊的怡然自得。只是,過了這些節日之後,他們依然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但在他們求索的空隙中,忙裏偷閒度過的這樣的端午節,真的與屈原無關。

端午節的作文1500字 篇3

看到滿街的條幅,聽到粽子的叫賣聲,讀過網絡上鋪天蓋地有關屈原的貼子,忽然醒悟:明天就是端午節了。而明天的端午節,只是城裏人親朋聚餐的因由,是小攤小販賺錢的契機,是商家推銷自己的良策,與屈原無關。

明天是五月初五,是城裏人的端午節,而在家鄉,端午節卻是五月十五。因為五月初五農活正忙,稻田裏的秧苗還未插完,棉田裏的雜草還未除淨,正是農人們播種豐收播種希望的黃金時期,他們哪裏會有閒心坐下來過節呢,即使勉強自己將身體坐到了餐桌的旁邊,他們依然會魂不守舍,他們的心仍在田間地頭,仍在那些莊稼的身上。於是我們的祖先便想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節也要過,農活也不耽誤,只好讓端午節作出讓步,等農活做完後,就把端午節作為慶祝播種的節日吧。這樣的端午節,自然與屈原無關了。

在我的印象中,端午節是家鄉人每年必過的四大節日之一。根據農活完成情況的不同,家鄉人又把端午節分為早端午、中端午和晚端午。早端午是五月初五,在家鄉起初是沒有的,後來因為農村與城市親友網絡的擴大,有好些嫁到城裏的女兒都在這一天回家來過端午節,於是有親友在城裏的人家便把這一天當成他們的端午節了,後來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早端午的概念。更有家道殷實的大户人家以此作為端午節的前奏,於是五月初五也就有小端午之説了。而那些家道殷實的人家多半都是那一方的地主或者富户,家裏都請有長工或短工,在五月初五這一天,長工或短工都還在為他們辛勤的勞動,他們有些之所以選在五月初五過端午,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慰勞一下那些長短工們,讓他們死心踏地的為他們賣命,同時也是一種積德行善的途徑,以此博得鄉鄰的口碑,可謂一舉多得,他們又何樂而不為呢。於是,即使家鄉的早端午是五月初五,是屈原投江的日子,但這一天依然與屈原無關。

家鄉的中端午是五月十五,也稱正端午。顧名思義,這一天才是家鄉人真正意義上的端午節,因為到這一天為止,家鄉大部分人都把一年的希望播到了地裏,農活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了,為了紀念他們播種的辛苦,為了慶祝他們階段性的勝利,他們便借用了這個傳統的節日,只是賦予了它暫新的內涵罷了。這一天,姑娘多的人家可就熱鬧了,因為在這一天,姑娘女婿都攜着子女回孃家過節,其實也沒有誰作出一個什麼規定,只是大家都這樣,於是便有了一種約定俗成的默契,後來在家鄉便有了這樣的一種説法,端午節便是姑娘回孃家的日子,當然也就與屈原無關了。

家鄉的晚端午是五月廿五,也稱末端午或尾端午。也就是説到這一天為止,家鄉的端午節才算過完了。據説之所以有這個末端午之説,一是為了與早端午相呼應,二是照顧那些田多勞少又無力請工的人家,他們往往在正端午這一天還在地裏勞作,等到他們收工上岸,人家的端午早過完了,於是他們便在五月廿五這天過晚端午,也算是坐上了端午的末班車吧,只是節日的氣氛淡了許多,但親情依舊,慶祝的心情依舊,從某種意義上説,是他們為端午節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只是,這樣的端午節,依舊與屈原無關。

從早端午到晚端午,家鄉的端午節足足要過二十一天,而家鄉的春節從臘月廿四過小年開始算起到正月十五花燈送年為止,滿打滿算也就二十二天,因此,家鄉的那些德高望重的長者便大聲呼籲,鄉親們啊,端午節的戰線再不能拉長了,否則就要超過春節了,那還成什麼體統呢,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啊!到這時,才遏制住了端午節繼續發展的勢頭,否則,家鄉人一定會把端午節弄得比春節還要隆重。由此可見,端午節在家鄉人的心目中是多麼的重要,只因家鄉的端午節象徵着播種,象徵着希望,所以仍然與屈原無關。

其實家鄉並不叫端午節,他們叫過端陽,就如他們把春節説成過年一樣。儘管説法不同,但實際意義卻是完全一樣的。過年的意思便是年年難過年年過,那麼過端陽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人生本是一條苦難的長河,偶爾在長河中拾起一小瓣精緻的貝殼或者到銀河採擷到一丁點星光,以此來點燃鄉親們播種的希望之光,自然也不失為一種東籬採菊的怡然自得。只是,過了這些節日之後,他們依然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但在他們求索的空隙中,忙裏偷閒度過的這樣的端午節,真的與屈原無關。

端午節的作文1500字 篇4

飛絮悄然隱沒在濃濃的綠蔭中,綠色開始濃重起來。最早的那些花在幾場漓漓落落的小雨裏散盡,下一場花事不久便會繽紛而來。

一些果實,隱約在枝頭,搖曳着芬芳的五月。記憶裏那個五月的節日,此時姍姍而來,

北方的端午節,沒有賽龍舟,飲黃酒,包粽子那樣濃烈的氣氛,而是以自己獨特的傳統方式,配香荷包,掛葫蘆,挑艾蒿。小時侯的記憶,就是這些,可以驅邪,避災。父母們美好的心願,在幼小孩子們的心裏有了關於端午節最初的朦朧的記憶。

直到自己長大了,做了母親,又把這些教給了孩子,可是孩子們除了覺得這些好玩好奇之外,他們似乎什麼也不會想,更不會懂得這樣的節日對我們這樣的大人有什麼意義。

五月裏的這個節日,在我們這裏叫五月節。一直是記憶裏那個温暖,淳樸,幸福的節日。當早晨的第一道朝霞從玻璃窗照射近來,把我們從睡夢中喚醒,這天是五月節。伸開胳膊,手腕和腳腕都繫上了五彩線繩。這是媽媽提前悄悄準備好的,也是在我們的睡夢中悄悄繫上的'。五彩線繩是這個節日裏幸福的標誌。院子裏的臉盆裏,早已盛滿了浸泡艾蒿的水,用艾蒿水洗臉,可以去邪避災,艾蒿的淡淡微苦的的清香湧進鼻孔,清爽,還有那麼一絲芬芳。媽媽忙着早飯,五月節煮荷包蛋,這是北方過節的習俗。五月節,這個節日應該是意味着這一年吉祥,幸福,平安。

其實,那時的五月節是從初一開始的。初一的雞蛋鵝蛋都要作上標記,留到初五這天煮。小孩的手腕和腳腕系的是一根紅線,初五才能繫上五彩線,剩下的幾天裏大人們要準備一些小禮物,比如縫荷包,荷包很小,樣子和石榴差不多,我想那應該是有特殊寓意的,各種顏色的荷包裏面裝着香草,隨着風遠遠都能聞到一股濃香。

心靈手巧的母親用剩下的零布頭,為我們縫製各種小飾品,我們最喜歡的小辣椒,是用紅布縫的,比小拇指一半還小,還有一樣最精巧的小掃帚,用麻線作的,掃帚把只有牙籤粗細,用紅線纏繞着,掃帚頭只有指甲蓋兒大小,串起來與荷包在一起,縫在衣服的前襟上,或者後肩上,當時真是一種炫耀。現在還能想起來,這既是一種濃濃親情,又是北方特有的趣味習俗。

後來知道,南方和北方過五月節是不一樣的,南方有吃粽子,划龍舟的風俗,而在北方,除了吃荷包蛋,帶香荷包,還要在當天的窗前或者門樑上掛上葫蘆。家家户户都飄着五顏六色的葫蘆,似乎沒有人關注是為了紀念什麼,他們只是延續着祖先留下的風俗來過這個節日的,只是為家人驅邪免災,祈求這一年平平安安,風調雨順。

我們小時的五月節不能缺少的是自己親手疊的葫蘆。也最樂於做這個活,把裁完的手掌大小的方行彩紙,經過幾道繁雜的工序,放在嘴邊,用氣一吹,就成了一個裏面空着的立方體,還帶着兩個或四個靈巧的小翅,底面再用針串上半尺左右彩條紙,一個完美的葫蘆就做成了,盯着母親手裏的彩紙靈巧地翻來折去,自己也笨笨地按照母親的指點去做。時常為了一個葫蘆,要練習半天,疊完了又拆,然後再疊,才能七擰八歪地疊成一個葫蘆。再從自家的樹上折下一小節樹枝,把葫蘆三個或五個栓在樹枝上,插在窗户和大門上,翠綠的樹枝間飄着五顏六色的葫蘆,這是北方五月節最美最自然的一道風景。那些花花綠綠的葫蘆隨風飄起,彷彿就可以把那些病魔,災禍擋在外面,我們在親情的呵護,祈願裏,幸福而安寧。

我想現在依然可以看到這風景,有些東西,在人們的心裏是無法改變的。就如我們固執地拽着歲月的裙裾,不肯步入時光的隧道一樣。

如今,又到了這個節日,徜徉在街邊,看不到手疊的方方正正的葫蘆,還有那縫製的小巧的香荷包,那種温馨的喜悦在心裏淡了,遠了。年紀大了的母親也已經不再親自疊葫蘆和縫製香荷包了。看着這些機器作出的葫蘆很漂亮,那各種的樣式也是手工疊不出來的,比手工的更完美更時尚。卻總覺得少了那麼一種親切和質樸,包括那記憶裏散發着淡淡清苦香味的艾蒿,那種香味已經變的有些枯燥和飄浮。

畢竟,有一些記憶也漸行漸遠,然後淡去消失。歲月的年輪在一年年遞增,而歷經過那種温暖我們,已經牽着如自己那時一樣個頭的兒女們,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懷着心底的眷戀,淡然行走在季節濃郁的風裏,時光靜淌,而我們的温暖依然在心裏。

無論季節遠近,芬芳的節日依然還會如期而至,疊加在歲月的長河,蜿蜒綿長,靜謐無聲。我們守在與這個五月相約的路口,用目光裏的餘熱,温暖掌心的記憶。在一份平淡的相守裏,靜靜感受一年一季的淡淡情思,安暖温婉。

端午節的作文1500字 篇5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又到了賽龍舟吃粽子的時候。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季節裏,我懷念起了家鄉的端午節。

我的家鄉是木蘭溪上的一個小鎮,端午節的氣氛特別濃厚。家鄉的端午節是從農曆五月初一開始的。家鄉過的端午節流傳的風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賽龍舟。

糕是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麪粉或用米磨成粉發酵後加糖做成的,鬆鬆的、甜甜的,很好吃。

記得每年五月初二,母親都會從棕樹上砍下一朵棕葉,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腳上,順着葉子的紋路扯成一條一條的,末端還是連在一起的,用來捆粽子。洗好的粽葉和糯米端過來,還有調羹和筷子,一切準備就緒,就搬來小板凳開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邊蹦來蹦去的,不停地問什麼時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葉在母親靈巧的手裏神奇地變成一個個精緻的粽子。沒多大會的功夫,桌腳上就掛起來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來提在手裏沉甸甸的。就那樣提着棕葉的梗一併放進大大的鍋子裏,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開鍋,一股濃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撲鼻而來。

家鄉的端午節有吃螺的習俗,據説是小孩在這一天吃螺會變得聰明。螺這東西當時不昂貴,五分錢就能買一盎,村裏幾乎家家都買得起。初三這一天,賣螺的小販會滿村裏吆喝。小孩們向大人討了錢、買了螺後聚在一起吃;孩子們吃了螺,留下螺殼,就屋頂上扔,弄得舊瓦片喀啦喀啦作響,其樂無窮。

初四一早,大人就會叫小孩們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來插在門框上。大人們説這樣驅蚊蟲、能避邪。等插在門框上的艾草漸漸被風乾了,就成了藥。夏天村裏的小孩容易得脹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幹艾葉放在鍋裏煮。蒸氣冒出了一股好聞的香氣,在屋裏繞來繞去,冷卻後讓脹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時腫鼓鼓的肚子就會漸漸癟下來。

初五是過端午節的高潮。家鄉民俗認為,五月為惡日,懸掛艾葉如旗、昌蒲似劍,可驅邪除穢。每當五月五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採帶露水蘭草、金銀花、鐵芒箕、番石榴葉、榕葉的“五味草”,當然還要在午時上井裏打一桶甘甜的清泉。這水,都是泉眼裏流出來的,沒有任何污染。在端午節這天,水最涼,喝起來也最可口,喝了這天的水,可以保佑一年健康。用“五味草”和“午時水”煮鴨蛋,剩下的水給小孩洗澡,換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龍舟。據説是水鄉蚊蟲多,用“午時水”洗澡可防叮咬。

端午節前,村裏的小孩都會纏着母親或祖母給打個“蛋兜子”。“蛋兜子”是用五色絲線結成一個精緻的網絡子。用“五味草”煮鴨蛋,會把鴨蛋染得黃黃的。裝進網絡子裏,掛在胸前衣襟的鈕釦上,胸前的衣服通常也被染上一圈黃漬。出門一碰上小夥伴,就把鴨蛋掏出來,對碰撞,誰的蛋殼先破了,誰就輸了,就剝了殼吃掉,有一種淡淡的五味草的清香。小孩子對於雞蛋很感興趣,並不是因為他們特別的喜歡吃,而是因為他們特別的喜歡“鬥蛋”。帶上幾隻蛋,早早的來到教室,幾個一羣在課桌上拿蛋對撞,誰的蛋被撞破誰就輸了,好勝的小孩們玩得可開心啦。

龍舟競渡是一種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羣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於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民間活動。我家鄉龍舟競渡據説也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端陽的下午,四鄉八鄰小孩們穿上新衣服,佩帶“香囊”和“蛋兜子”,高高興興地跟着大人們觀看龍舟競渡。岸上人頭攢動,翹首瞻望;溪面龍舟燦爛,一字排開;船隊服色分明,沿岸彩旗飄揚;一聲炮響,船如箭發。執旗手站在船頭,揮動令旗,助威吶喊;鑼鼓手敲起鑼鼓,節奏聲聲,扣人心絃;划槳手赤膊上陣,齊心協力,溯流奮進。競渡完畢,奪標龍舟披紅綢,插紅花,放鞭炮,搖頭擺尾繞江向觀眾致意,似英雄凱歌頗自豪……

離開家鄉好多年了,隔着遙遠的時間和空間我仍能嗅到那股棕葉的清香。妻子和我都 是從家鄉出來的,每年端午節,妻子也會用“五味草”煮一些鴨蛋,也會從市場買一點螺煮給女兒吃。現在,超市可以買到各種的粽子,有包紅棗蜜餞的、有包蛋黃果肉的;妻子也會包一些粽子,但我怎麼也吃不出母親包的感覺,怎麼也感覺不到端午節那個鬧烘烘的氣氛。

20多年過去了,我仍然懷念家鄉的故土,懷念家鄉的人——勤勞善良的人民,簡單而古樸,充滿生活情趣的人,永遠忘記不了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1500字 篇6

端午節到了,媽媽從超市裏買來了艾草掛在門上,等幹了給我洗澡。據老人説可以去除百病哦!媽媽的好朋友阿姨還送給我們一些粽子,有白米的,有肉的,還有香腸的。

下午還要自己動手包粽子哦,我開心極了,全家聚在一起,圍着一個大盆包起了粽子,看似很容的事,我折騰了半天也沒有包成功一個,媽媽鼓勵我説,多練習就好了,粽子包好下鍋,幾個小時過去了,我迫不及待地去打開鍋蓋,熱氣騰騰的煙從鍋裏冒出來,我一看哇!粽子們一個個都變了顏色,看上去非常可愛,媽媽幫我剝開一個,我急忙咬了一口,軟軟的,糯糥的,真好吃,連隔壁的小狗看見了,都流下了口水!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外婆一早就包了香香的粽子,還給我講了關於端午節的一些故事,很有趣。可惜的是我沒學會包粽子,覺得太難包了,外婆安慰我説,等到明年再認真學習一下,一定能學會的。

一家人吃着外婆包的粽子,有説有笑,度過了一個有趣、快樂的節日!

今天吃過早飯,爸爸和媽媽帶着我和表姐來到中山公園玩,到了中山公園,看到了好多人呀!

首先,我們去了人工湖那裏去坐船了,到了那裏,我爸爸就去買了可以做4個人的小船的票,上了小船,爸爸和媽媽滑船,我和表姐坐在旁邊看風景,到了湖中央,我們看到了一位叔叔拉了一小船氣球,正在湖上面撒氣球。大家看到了氣球,都去搶了起來,我們也把船開了過去,跟大家一起搶了起來,到最後,我們搶了很多很多的氣球,搶完氣球,我們就回去還船了。

然後,爸爸又帶我們去了遊樂場,到了遊樂場,看到了很多的小朋友都在拍着隊玩自己喜歡的遊戲,我們就找我們喜歡的遊戲,找呀找,終於找到了我最喜歡的迪斯科轉盤,還好,那裏的人不是很多,排了一會兒就輪到我們了,我坐在轉盤上,轉盤搖來搖去的,真爽呀!不知不覺的這一盤就結束了,玩過以後,也到了中午該吃放的時間了,爸爸就帶着我們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傳統節日,那就是端午節。端午節裏面有許許多多的風俗習慣,比如: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河等。這些都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

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戰國時期,屈原是楚國楚懷王的大臣。屈原是一個身心愛國的人,他想了各種辦法來治理自己的國家,抵抗外族的侵略。而那時的皇帝卻好吃懶做沒有接納屈原的建議,使得楚國越來越弱,最終被別的國家打敗了。

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被打敗了心裏時常傷心,可又不想拋棄自己的國家成為別國的奴隸。就在五月初五的那天,抱了塊大石頭跳進汩羅江自殺了。

楚國的老百姓們聽説這件事後非常傷心,都紛紛地趕到江邊祈禱屈大夫平安。有幾個漁夫開着自己的小船在汩羅江裏來來回回地打撈屈原的屍體。漁夫們一邊打撈一邊拿出幾個粽子“撲通”“撲通”地扔進汩羅江裏。嘴裏還大聲地喊道:“大魚,大魚你去吃粽子吧,千萬不要把屈大夫當食物吃掉。”又有個老醫生捧來了一大壇的雄黃酒把它倒進了汩羅江希望把那些蛟龍水獸藥暈了,不要去傷害屈大夫。由於沒有打撈到屈大夫的屍體,汩羅江裏的小船越來越多,漁夫們遲遲不肯離去。這就形成了後來的划龍舟比賽。

從此,端午節的風俗就流傳了下來。每年的這天,人們就會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河,以此來紀念屈原。

我們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還有許多傳統節日。有中秋節,重陽節,七夕節,……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它是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賽龍舟,吃粽子,還掛菖蒲蒿草,艾葉,薰倉術,據説是為了避邪。

每到端午節我都會到東門看賽龍舟,每到這時,九龍淵公園就人山人海,鑼鼓喧天人們盡情慶賀這一傳統節日,懷念屈原。

我們還會吃粽子,有時買,有時媽媽也會買棕葉自己包。

這就是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

每次端午節,我和媽媽都要到外婆家吃粽子,看賽龍舟。

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呢?原來是這樣:有一個偉大的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滅亡,所以投江自盡。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往江裏扔粽子,讓魚兒不吃他的屍體,吃粽子。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也是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在外婆家,外婆去買粽子,我就想起了賽龍舟。於是,我打開電視機,看起了賽龍舟。

看着看着,外婆把粽子買回來了。煮好後,那香味撲鼻。我口水也“飛流直下三千尺”。我連忙拿一個粽子吃起來,看見碧綠的粽葉包着晶瑩透亮的糯米,吃在嘴裏,軟綿綿的,好吃極了!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要好好珍惜它。

端午節的作文1500字 篇7

又一個端午節到了。

清晨,熱鬧的街市熙熙攘攘,人來人往。街邊熱氣騰騰的鍋裏飄出粽葉的清香,鄉下的老農們擔着一擔擔濕漉漉的艾葉走街串巷帶着古樸的音腔吆喝着端午的清晨。

艾葉上顆顆露珠滾動着艾香,長長的艾香在都市的清晨縮短了都市人的夢,拉長了屈原的詩句,拉長了端午節濃郁的民間氣氛,也拉長了我們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民俗走廊。

於是,滿街裏充溢了艾葉獨特的香味。這是屈原的香味,這是端午的香味,這是我記憶的故鄉山裏的香味。這香味曾經帶給了我一個又一個好奇的童年,也帶來了一個又一個充滿幻想的少年。如今,雖然我年過不惑,這香味又依然一路伴我走來,深深地深深地,迴盪在我的心間;長長地長長地,迴盪在我的記憶之中。

時間過得很快,四十年的人生彈子一揮間。儘管如此,但我還依稀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的情節。似在眼前的艾香中,又似在昨日嘉陵江畔的龍船舵手的吆喝聲中。

於是,我努力地向空中拋出一枚硬幣,記憶的光環便隨着那翻覆的銀光閃閃開始翻轉,翻轉成端午節中我苦澀而有趣的童年,翻轉成幾個世紀也揮之不去的故鄉的端午情節。

其實,小時候我並不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儘管依稀的記得母親曾給我們講過屈原投汨羅江的故事。但那時,在我幼小的年齡裏端午節除了艾蒿的香味外,只有粽子的香味最好。或者説在童年的記憶裏是艾葉的香味才讓我有了粽子的香味,是艾葉的香味才喚醒了我對粽子的嗅覺和味覺感。

貧窮的童年,帶給我印象最深的除了玩以外,莫過於對有好吃的東西最深情地記憶了。所以,我對於端午節的印象除了艾香外就是對粽子香味的印象了。就象我的童年對過年的印象除了爆竹硝煙的味兒外,只有家鄉香噴噴的臘肉的味兒了,其他的卻什麼也沒有。

在那個特定年代的孩子,大都是餓着肚子在百無聊賴的玩耍中度過童年的。自然,能吃上一頓飽飯是最高興不過的事了。

於是,我童年的端午節也是在盼望與守候中來臨的。只不過大人們對端午節的態度是在虔誠中迎來端午的;而象我一樣的孩子們呢,卻是盼望端午早早的到來,我們也好好的吃上幾個香噴噴的粽子了。

説實話,那時每一年除了盼望春節早早的到來外,我始終是盼望着過端午節和中秋節了。

因為在我們家裏,平時初茶淡飯都有些不濟,更談不上吃山珍海味了。於是,父親母親平時積攢一些東西,在時逢佳節時他們才紛紛把這些平時捨不得吃的東西(但今天看上去卻是再普通不過的食品了!)拿出來招待客人或者讓我們幾個小孩子解饞。這,可能是一件讓今天能吃好穿好的小孩子們感到非常費解的事情了。

然而,這確實是我童年的一部分真實寫照。

過節,是孩子們快樂的日子。過節,卻是大人們最操勞和忙碌的日子。

在端午節還沒有到來之前,父親和母親便忙開了。母親把珍藏的糯米從大瓷缸裏倒騰出來,用米盅一盅一盅的計量,然後把盛出來的糯米倒入水中浸泡。父親呢,父親卻到煤礦附近的農家毛竹林裏去採摘新鮮的竹葉拿回家來洗淨以備包粽子用。

端午節那天一早,父親便把我從睡夢中拉起來。於是,我背上揹簍跟在父親背後朝我家屋後的那一片山坡走去。

那時候,在我家鄉過端午節,家家户户都有在端午節的清晨去山坡摘割艾蒿的習慣。聽大人們講,端午節這天,大地上生長的百草都是藥,以艾蒿最佳。特別是天剛亮的時候,有夜露滋養過的艾蒿是最好不過的了。

然而,我當時不懂得這些,就是現在也是似懂非懂。至今還疑惑,為什麼每一年只有農曆五月初五的這幾天的艾蒿是藥呢?雖然費解,但我不得不承認端午節的艾蒿還真是好藥啊!

因為天剛亮的時候,採艾蒿的人並不多。我跟隨在父親的側面,父親一邊採艾蒿,一邊教我認識艾蒿。

艾蒿高大約有三四十公分吧,細細的杆子上支撐着片片艾葉,艾葉不大,無柳葉的纖弱,卻有柳葉的線條,無梧桐葉肥碩,卻有梧桐的葉脈,形狀獨特,傲然遍野。在五月初露花綻放,氣象萬千的季節裏,艾蒿是屈原的心,艾蒿是屈原的魂。

晨風吹拂,一片片艾蒿象集體做着晨操,微微的彎腰,輕輕的點頭,晶瑩的夜露在葉面滾動。我多想用小手掌去接幾顆露啊!然而,我的小手卻情不自禁的使勁地將艾蒿連根拔除。一股股艾葉香迎面撲來,留在了我的小手上,浸在了我的幼小的心中。於是,端午節的清風把我童年的記憶存儲着滿滿的,滿滿的艾葉香了。

端午節的作文1500字 篇8

當然今天是端午節,一年級端午節作文。那麼你們知道這個節日是怎樣來的嗎?讓我來給你們講爺爺告訴的故事:從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他是楚國人。當國家受到侵略危險時,向朝廷獻計,卻被趕出朝廷。屈原心裏很悲傷,就含恨跳入汨羅江身亡。當地人得知此事,漁民立刻駕船打撈屍體。有的向河裏撒米,讓魚吃飽肚,不去咬屈原的屍體。

後來,人們把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人們過節是讓大家想起屈原的故事,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保衞祖國,建設祖國。

這一天,有的賽龍舟,有的吃粽子,有的在家門上插艾葉,有的開紀念大會。紀念活動豐富多采。

我們一家人吃着粽子,聽着爺爺講故事,開心極了。去立志一定熱愛偉大的祖國。長大了一定報效祖國。

端午節作文(2) : 晚上,我請爺爺講端午節的來歷。 飽學的爺爺用蒼老的聲音,穿越了遙遠的時空,將我帶到楚國。 楚國時,朝廷無能,官員們魚肉百姓,人民怨聲四起。楚國走向衰落。 當時,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着遠大的政治抱負,他連續幾次寫出改革朝綱的 奏摺呈給皇帝。 但是皇帝不但沒有采納屈原的正確主張, 還把他拘禁起來......在無可奈何的 情況下,屈原以死抗爭,毅然跳下滾滾汩羅河。 屈原的愛國精神感動了人民。人們紛紛趕來,划着竹排小舟沿江找尋屈原,但尋找多日 未果,就無奈地往河裏撒一些白米,希望魚兒們不吃屈原的屍體。可是米粒太小,也容易分 散,魚吃不到怎麼辦?於是有人就想到包粽子的方法。用葦子葉捲成一個尖尖的小筒,往裏 面塞上糯米,再用細細的馬蓮草纏好包成一個個粽子,丟進河裏,魚兒就可以吃飽,就不會 吃屈原的屍體... 為了世世代代紀念屈原,人們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河的日子作為端午節。 後來,人們就以吃粽子,賽龍舟的方式,永遠紀念屈原。聽到這裏,我不禁流下了晶瑩 的淚水...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包粽子.吃粽子。 初四下午,媽媽和奶奶就開始包粽子了,小學一年級作文《一年級端午節作文》 ◆分享好文◆粽子是四角形的,綠色的粽葉,給粽子包上了美麗又漂亮的衣服。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品嚐了媽媽和奶奶的勞動成果,粽子裏包着白白的米,紅彤彤的棗,看得我直流口水,於是,我張開大嘴咬了一口,啊!真好吃。多麼希望每天都能吃到這又香又甜的粽子啊。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户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説、龍説、紀念伍員説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説。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説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端午節的作文1500字 篇9

夏至的風,吹的空氣好温熱。布穀不時地唱着算黃算割的歌,路旁的樹木枝葉茂盛,田裏的麥子,已經開始收割。時間過的還真快,馬上又要到了端午節了。無事在菜市場轉悠,有商販已經開始賣粽葉了。綠綠的粽葉,一捆一捆在地上,整齊地擺放着,讓我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看着一些人將它買走。

又到一年端午節時,我的回憶,也隨着排列整齊的粽葉飄向很遠,很遠......

每逢農曆五月,便是粽葉飄香的時候。粽子對於生活在南方的人來説彌為珍貴,而對於生活在大西北的人來説,顯得就不是那麼重要。

記得小的時候,好像沒有吃過粽子。歸納起來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家窮吃不起,二是西北人不講究吃粽子,就像不善吃大米飯一樣,我們平常的的主食,基本上是麪條和饅頭,也叫饃饃。不吃,母親也就不去研究她咋個包,咋個吃。説起來母親的麪食做的不錯,可是母親卻從來不會包粽子。遇到過端午節,母親就買些香粉,也叫雄黃粉,再找出點零碎花布頭,給我們做成香包戴上,説是能防蚊蟲叮咬。母親的手很巧,做出的香包各式各樣,很讓我們喜歡。有時看到我們實在饞了,就讓父親蒸一碗甜米飯,算是給我們過過癮。父親在外工作,不會做飯,可父親的甜米飯和凍肉做的很好。所以每每過節,就拿父親蒸的甜米飯當粽子吃也有點過節的滋味。

上中學起,開始瞭解了有關粽子的故事。知道了在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遭他人嫉妒。後來,屈原的一些主張便被他人反對,他們在楚懷王的面前不斷詆譭屈原,使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得詩篇。

後來,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屈原被流放。在流放途中,屈原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萬念俱灰,仰天長歎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説後,紛紛來到江上將米和雄黃酒倒入江中,為的是屈原的屍體不被魚蝦傷害。從此,每年的農曆五月,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所以,每年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後來,我們家裏的生活條件也逐漸好轉。這時候,街面大食堂也開始賣起了粽子。因為看過了屈原的故事,很是佩服屈原。就一直有一個心願,什麼時候能吃個真正的粽子,看看她到底是什麼滋味,也能祭奠一下心中的大英雄屈原。自從告訴了父親我的這個想法,每年的端午,父親就會買幾個粽子回來給我和母親四姐品嚐。雖然數量不多,但總算是品嚐到了粽子的真正味道。

高中時,母親突然因病突然走了,這對我們猶如晴天霹靂。這個時候。其他姊妹也都相繼工作了,剩下我和父親一起生活。每每端午,父親怕我想母親難過,就做一大碗甜米飯,再買幾個粽子回來,讓我吃個夠,不會胡思亂想。看到我一大口一大口的吃着粽子,父親比他自己吃更高興。

成家後,因老公老家是四川人,我開始習慣吃大米飯的生活。公公婆婆又很會做吃的,菜燒得特別棒,讓人聞一聞就饞言欲滴。特別是每年到了端午節,他們包粽子是一絕。有甜的,鹹的,豆的,棗的,還有臘肉味的,各有各需,百吃不厭。在跟公公婆婆相處的日子裏,我不僅學會了包餛燉,也學會了包粽子的技巧。所以父親就不用買粽子了,年年是我送一些給他吃。

再後來,父親,公公婆婆相繼離我們而去,端午就讓我感覺到世事的滄桑和悲涼。好在這時有孩子和老公相伴,倒也不覺寂寞,其樂融融。

現在,每次到了端午,我就會和老公一起包粽子。雖説沒有公公婆婆包的那麼周正好看,卻也耐吃味正。再送幾個給朋友鄰里,他們也樂的品嚐,笑意感謝寫在臉上。

“要粽葉嗎?”一聲親切的問話,將我從回憶裏喚醒。又是一個勤快的女商販,挎着一籃粽葉向我兜售。我笑着搖了搖頭,大步向着菜市場的深處走去。走在端午的路上,看着行人匆匆忙忙。他們是去上班,還是在為家人準備飯菜香;走在端午的路上,粽葉的香味已經飄遠,而父母,公婆的微笑依舊,忙綠的身影閃現在身旁。那殘留的點點滴滴,模糊了誰的記憶,打濕了誰的心房。或許應該放下一顆忙碌的心,靜靜的守在那個地方,重拾舊時熟悉的夢幻,還有過去的美好温暖善良。就讓我們的心,如同糯米越粘越緊。我們的情,如同粽葉越煮越香。我們的快樂,如同滾開的水,不停翻滾向上。

端午,我聞到了粽葉的香,也聞到了很濃、很濃的粽子香。走在端午的路上,願我們的心情,像粽子一樣甜蜜綿長……。

端午節的作文1500字 篇10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

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回味端午,傳承民俗。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哀,發出“端午節是否不再姓“中”這樣的疑問。

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飲食風俗。如今,滿足了温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傳統節日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我們守着傳統文化的“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就拿端午節來説,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着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有句話説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着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同學們,我們肩負着老師和家長的殷切期望,面對如此的現狀,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復興中華文化,我們責無旁貸。我們或許無法改變端午節已被他國申報的事實,但我們可以用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來勉勵自己。當父親或母親勞累了一天回到家裏時,你能否為他遞上一杯熱茶?當你的朋友陷入困境的時候,你能否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當你對別人許下承諾時,你能否言出必行、信守承諾?當你自己在考試中失利時,你能否冷靜面對,尋找原因,總結教訓?我們在做好這些平凡的小事的時候,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也傳承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如果人人都做好這些平凡的小事,那將會是一件不平凡的大事。

傳統節日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文化遺產,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春節、端午、中秋節已經成為民族文化的象徵,彰顯着全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中華民族分佈如此廣泛,卻能保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相當程度上得益於節日民俗的存在。這些節日已經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共同節日,體現着共同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端午節"——到來之際,我們更應該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節日.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

“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我們中華民族的許多優秀文化傳統在漫漫的消失或降低,我們的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的學習,也要關注古老深厚的傳統文化。

現在,許多旅居在海外的華人、華僑歷經幾十年甚至更長久的國外生活,但是依然保持着我們的傳統,他們雖然身在國外,依舊過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等我們的民族節日.然而,現在我們國內的學生卻喜歡吃的是麥當勞、肯德基、巧克力;看的是日本的動畫片及韓國電視劇,過的是聖誕節等西方節日??我們的民族節日卻不能引起他們的關注,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索。

20xx年,韓國將端午節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遺產;20xx年,端午節被正式認定為韓國的非物質遺產。用駭人聽聞來形容這個消息或許有些言過其實,但至少它發人深思。祖先遺留下來的傳統卻成了別國的珍寶,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內心又會作何感想?

同學們,我們肩負着老師和家長的殷切期望,面對如此的現狀,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復興中華文化,我們責無旁貸。我們或許無法改變端午節已被韓國申報的事實,但我們可以用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來勉勵自己。當父親或母親勞累了一天回到家裏時,你能否為他遞上一杯熱茶?當你的朋友陷入困境的時候,你能否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當你對別人許下承諾時,你能否言出必行、信守承諾?當你自己在考試中失利時,你能否不灰心不放棄,而是尋找原因,總結教訓?我們在做好這些平凡的小事的時候,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也傳承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如果人人都做好這些平凡的小事,那將會是一件不平凡的大事。

悠悠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就像一條歷史的長河,我們不能讓它斷流;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優良傳統,應在我們的手中發揚光大。讓我們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挽救中華文化。

標籤: 十篇 端午節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wubai/78ldy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