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200字作文 >

小學學作文1200字合集6篇

小學學作文1200字合集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學作文1200字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小學學作文1200字合集6篇

小學學作文1200字 篇1

帶着微笑出發,徜徉於花雨的黃昏;帶着微笑出發,漫步於爛漫的晨曉;帶着微笑出發,遊走於詩露滿盈的花前月下;帶着微笑出發,潛心於充滿智慧的古籍黃卷。——題記

朋友説,他是一個抑鬱的孩子,他最喜歡一個人孤獨的看天,平躺在茵茵的草地上,眼裏滿是淡藍色的憂傷;朋友説,他有一種東西叫做傲骨,他似乎對任何事物都是那麼隨意,説話時盛氣凌人,讓人無法抗拒。

他是一個不算很優秀的學生,沒有人知道他為此付出了多大努力。他的孤獨不單單在於看天的時候,他寫作業時才展現出真正的無助:坐姿像是一種完美的“防禦”,那一臉傲氣的表情似乎也變得不那麼堅決,他的中指因握筆已過度的凹陷。面對那一堆複雜的符號時,他的辛酸不為人知。他的傲氣,僅僅是一種掩飾,為了掩飾心中的無助。

媽媽常説他不用功,説他學習不努力。她看不到他的悲傷。因此,他便更加的掩埋自己的無助,他變得自卑起來,他只看到了那抑鬱、卑微的自己。

他家的隔壁搬來了一個新鄰居,是一個音樂學院的老師。搬來的第一天,老師很熱情地給每個鄰居打招呼。以後的每天早上和下午,都能聽見老師爽朗的“你好”。雙休日也經常會從老師的家裏傳來吉他富有磁性的旋律。

他很羨慕老師的爽朗,總是那麼朝氣蓬勃。他伏在窗台上,靜靜的回憶:老師不管在什麼時候,臉上總會掛着微笑;而自己卻總是讓陰鬱矇蔽了雙眼,看不到自己的笑容。老師彷彿從來沒有傷心過,在老師臉上總是看不到任何的不愉快;而自己只僅僅記着那些不必要的令人不快的事情,所有的開心事在自己心中卻彷彿轉瞬即逝……於是他也學着老師儘量讓自己快樂一些。遇到難題,少了氣呼呼地把演算紙搓成團丟入垃圾桶的景象,多了虛心向同學請教的身影;遇到不順心的事,少了滿臉鬱悶、悶悶不樂的表情,多了樂觀積極、一笑而過的態度;遇到糟糕的情況,少了焦慮不安,亂髮脾氣的暴躁,多了勇敢面對、以笑相迎的鎮靜……他不再自己落寞地躺在草地上,看着白雲輕輕飄過,彩虹消失無影蹤,他不再淡淡的歎息着藍色的憂傷;他不再盛氣凌人的向別人下達“命令”,因為他知道,他自己並沒有什麼特殊,他也沒有資格如此霸道。傲氣——不過是掩飾而已……他已不需要那種無謂的掩飾了,現在的他,沒有了冷漠且憂鬱的表情,呈現在他臉上的是微微上揚的嘴角和滿臉的陽光和朝氣。

他的成績慢慢的有了改觀,並且發現了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他變得不再自卑。他的人緣也漸漸好了起來,他也成為班裏最受歡迎的一員。

期末成績出來了,他取得了有史以來的最好的成績,衝入了班級的前五名。他哭了,淚水濺起了一灘殷紅,那是心中的血因感動而沸騰,他懂了許多:帶着微笑出發,去面對人生的磨難,帶着微笑出發,去品嚐奮鬥的甘甜;用微笑面對世界,世界必然鮮花盛開,用微笑面對困難,困難必然迎刃而解。帶着微笑出發,去度過世事的沉浮,帶着微笑出發,去走過生活的低谷;用微笑面對惡俗,它們也會銷聲匿跡。

樂觀代替了消極,快樂代替了抑鬱,微笑代替了苦悶。老師讓他明白了許多他以前不明白的東西。

星星偷偷出現在了他望過無數次的天空上,一閃一閃地像他臉上的淚光那樣耀眼,曾經如此愛看天的他,竟然沒有發現,有星星的夜晚是如此美好。未來的路已經在腳下,他面帶微笑,邁着大步出發,從憂傷的沼澤中掙扎啟程,去尋找着屬於他自己的幸福,在卑微中孕育着偉大,不停地奮鬥……

那是一種浴火重生的喜悦,是一種永遠的幸福。

小學學作文1200字 篇2

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從當前學生作文來看,內容十分空洞,出現成人化,顯得十分乾癟無味。為什麼呢?一個薄弱的環節就是學生的作文嚴重脱離了現實生活。

所謂“生活化”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作文的材料來源於生活,是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作文的目的就是為生活服務,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因此,要提高學生的作文素養,必須突出作文教學的生活化。在生活中做到四個學會:

首先是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觀察,積累作文的材料。積累素材是作文成功的關鍵所在及寫好作文的重要途徑。正如,巧婦難煮無米之炊。作為孩子,生活在大千世界,無其不有。件件小事,山山水水,風土人情等許多材料,都是作文的源泉。高爾基曾説過:“教學來自於現實生活,在生活中無處不見,無處不有,在學生缺乏觀察思考的過程中,好的素材將從身邊悄悄的消失,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怎樣幫助他們思考、觀察和積累呢?可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實際,結合自己的愛好去觀察;有目的去觀察;帶着問題去觀察;重點去觀察等。採取合理的方法,着眼於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養成積累素材的良好習慣。

學生在觀察基礎上,更要學會思考、反思、展現觀察的情景。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還需要指導學生去整理、收集、提煉材料。比如:你印象最深的事?你心中有什麼想法?有那些事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你做了一件什麼真棒的事?筆者一次作文輔導中,當時學生對記一件事無從下筆,於是引導學生走進前幾天,挖掘了心中的心事。學生馬上想到了媽媽聽旁人的話,委屈了他的一件事。結果按照老師引導的材料寫出了自己的內心看法。寫出的作文顯得特別優美。在作文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方法,善於捕捉有趣觀察材料。提煉出有價值的東西。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作文能力才能提高。

學會學習語文,在學語文中作文。情境創設人李吉林老師:“作文指導的功夫在寫作前,並且主要在閲讀課文的基礎上。讀寫的遷移運用是學習語文的最高層次和最後歸宿,樂於用閲讀詞語,生活中學到的詞語,養成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新鮮感的詞語,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豐富自己的見聞。”如:運用詞語説一段話,運用書中的詞語、句子描述一番景象。創設一定的活動情景,抓住文中的圖畫等,讓學生去思考、去描述,或者編寫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不斷豐富學生的語感能力。

在生活中學會體驗作文的樂趣。學生對現實生活的關注與熱愛,才能提高自己習作的興趣。才會樂於表達。美國著名教育家西奧多海泊説:“要寫清楚,必須想清楚,要想寫得充分,必須想得充分,要想寫得實在,且富有想象力,那必須在思想上想得實在,並富有豐富想象。”在指導學生作文時一定結合學生實際,要讓學生有材料可挖,題目不能太死。要給予學生留有自主的空間。如:我想説説----;委屈的一件事;我的弟弟;20xx年後的我;我的小發明等等。在作文的要求上做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學生在寫作時不會感到畏懼,寫起來會得心應手。真正在生活中感到作文的成功樂趣。

當然,學生在作文的基礎上,要培養學生學會修改作文。修改作文也是學生作文的素質的體現。葉聖陶説過:“我當過教師,改過的作文不計其數,得到的深切體驗,不能自修自改,徒勞無益。假如着重培養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引導,該怎麼改,讓學生自己去決定,這是終身受用的。因此,教師每次都代替學生改,可以説是收效甚微。”在作文時,還要教會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每一次要鼓勵學生圍繞作文不同的要求去認真改,反覆讀,改到滿意為止。培養學生養成文章不厭百回改的良好習慣。

總之,作文教學關鍵要突出教學的生活化。要讓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寫出有價值的東西。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悟出作文的成功樂趣。

小學學作文1200字 篇3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小學作文的性質是練筆,是習作,不是創作。課程標準規定,低年級寫句子、寫話,中高年級習作。“作文就是用筆寫話”“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作文“如同衣食一樣,成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項目”,它能夠使生活更加豐富,更加充實。縱觀我校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一些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重形式,輕內容;不注意交給學生觀察方法,再加上學生生活面狹窄,體驗不豐富,素材積累不充分,出現的一些問題不得不令人憂慮,諸如“假”,説假話,寫假事;“大”,小孩兒説大人話,毫無童心童趣;“空”,內容空洞,不實在,不具體;“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寫別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沒有個性和特點,幾乎是從一個模式裏走出來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作文與學生生活、學習嚴重脱離,學生無內容可寫,形成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作文時學生多半是無病呻吟;隨着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語文教學以專題組織單元,口語交際與習作的完美結合,都在利圖改變學生這一“怪現象”。我們進行小學生活作文的研究,就是試圖從“生活”的角度來優化作文教學,賦作文教學以生活的靈性。讓學生作文中有話可寫,且表達真情實感。

因而我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嘗試着邁上了“生活化”作文教學改革之路。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解除學生的畏作心理,讓學生養成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善於思考、大膽創新的良好習慣,作文教學是育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學作文就是學做人,學生能寫出真、善、美的習作使學生敢於、勤於、善於,樂於説真言、寫實話、吐真情。培養學生自能作文的意識、興趣、能力、習慣以及對生活和習作負責任的態度。逐步提高學生生命質量。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教學實踐能力及教學科研能力。

三、理論依據

(一)、作文是生活的再現、反映、創造,學生的生活內容是學生作文的基礎,沒有豐富的生活,就沒有內容豐富的作文。教師只有研究、瞭解、豐富、引導學生的生活,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學生才能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領,才能反映五彩繽紛的兒童生活世界。葉聖陶先生説:“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字。” “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 葉老的話,給我們指明瞭作文教學的方向,充實的生活,豐富的積蓄是寫作成功的必要條件。

(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與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語文課程的這一基本理念,奠定了語文教學走向開放、走向實踐、走向綜合的基礎,也為作文生活化教學提供了生活背景。

(三)、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也是作文教學現狀的需要,從作文教學來看一大部分小學生的作文形式化,比較空洞,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內容與生活脱節,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氣息與創新意識。為了使小學高年級學生在作文中有話可寫,且表達真情實感,我們應該努力讓學生走向生活,讓作文走向生活。進行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研究,試圖從“生活化”的角度來優化作文教學,賦作文教學以生活的靈性,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它能讓我們更多地吸取經驗,更多地多角度、多渠道地開展作文教學的實踐研究活動,以實現教師本身語文素養與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四)、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説:是生活決定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實踐,和社會生活實踐結合,培養生活實踐的能力和創造能力。大自然和社會中到處都有知識,到處都可以成為作文教學的課堂,打破作文教學模式,使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實踐相結合起來。

(二)、引導學生自由表達,使作文成為學生放飛心靈的需要。

(三)、改革教師的指導方式,使教師成為學生習作的合作伙伴。

(四)、改革教師的作文評價方式。

小學學作文1200字 篇4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介紹自己曾經到過的風景優美的地方或家鄉的一處風景名勝。

2.表達清楚,有條理,語言通順。

教學重點難點

能有條理、有順序地介紹一處風景地。

教學準備

學生去過的風景區的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激趣:

1.你到過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

2.這次習作就請同學們介紹自己遊覽過的一處景點。介紹的時候,要注意把景物特點寫清楚,如能寫上自己的想象或關於此景物美妙的傳説,就更吸引人啦。要知道,我國多少風景區在最初是名不見經傳的,説不定經過你們的介紹,會使它成為有名的景點呢!

(1)先在組內交流。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處景物説給組裏的同學聽。

(2)全班交流。每一個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做小導遊,向大家介紹自己到過的風景區或家鄉的一處美麗風景。

要求:①小導遊介紹時,其他同學要認真聽。

②師生共同評議,評出最佳小導遊給予獎勵。

二、指導寫作:

1.翻開書瞭解習作要求。

請同學們先讀讀習作要求,然後小組討論一下,看看這次習作要求有幾方面的內容。

教師指導歸納寫作中的注意事項: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處景物向遊客介紹。介紹前要先想清旅遊景點有什麼特點,旅遊時應注意什麼問題。

(2)要注意抓住景物特點,有條理的説清楚,便於聽者抓住特點。

(3)語言要吸引遊客,富於感染力,並使用文明禮貌用語。

(4)如能寫上自己的想象或關於家鄉景物美妙的傳説,就更吸引人。

2.出示範文,瞭解寫作結構。

3.將想象的部分講給同座聽,請他提提意見

4.全班交流,其他同學聽後可以補充,説説從哪幾方面補充。

作業:將彙報交流內容擬成提綱。

 第二課時

 一、複習上節課討論交流內容。

二、學生寫作,教師相機指導。

 三、改一改。

1.把寫好的導遊詞讀一讀,對照要求自己修改。

2.提示:

(1)有無錯別字和病句。

(2)是否按一定順序寫完整。

(3)想象是否合理,情感是否具體生動。

(4)讀後是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3.四人一組互改。

 四、評一評。

1.在組內交流一下自己的導遊詞,互相聽一聽,評一評,看誰寫得最完整。

2.小組長推薦組內同學,讀一下自己的習作,大家欣賞。

3.教師推薦幾篇有代表性的和大家交流。

作文範文:我是小導遊

各位尊敬的遊客你們好!很榮幸可以陪同大家領略拉法山的風光.

拉法山它為於蛟河市的北邊,它以雄偉險峻、古洞清幽、花木奇異、怪石嶙峋、趣味無窮的自然風光而遠外聞名,拉法山呈等腰三角形平地而起,高大而秀麗,它有“七十二洞,八十一峯”之説,在1995年拉法山就被評為國家森林公園。

首先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太和洞,太和洞大概有五間房子的大小,洞內供奉太上老君,在它的左邊是銀爐童子,右邊金爐童子,傳説太上老君騎着青牛來這裏講道,還在太和洞附近的一個洞練制仙丹,仙丹煉成後,香氣繚繞,沁人心脾,人稱它為“遺香”。

然後我介紹的是通天洞,通往通天洞的唯一一條路必須過懸崖走絕壁,人稱“七步險”,雖然近在咫尺,但是腳下的路卻極其艱險,路寬不足一尺,而且還起伏不平,你諾是想要通過,就要像壁虎一樣向前蹭,並且還要跨過一條山澗,跨過山澗就到達了通天洞,通天洞大概有兩間房子的太小,先高後低,它的左上方有一條大縫,露出了一片青天,如你站在通天洞的洞前,就會看見在通天洞山中建有畫廊,在畫廊中記錄了連環畫,畫中講的是紀小堂和黑魚精的故事。

黑魚精,興嬌作怪,得到成仙的紀小堂雲遊到此,紀小堂把黑魚精鎖到了黑魚泡裏,紀小堂怕黑魚精再次出來殘害人間,所以他就住在了黑魚泡裏,所以黑魚泡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紀仙洞”。

最後我要介紹的是雲罩峯,雲罩峯是拉法山最高的一個峯,它經常雲霧獠繞,所以人稱雲罩峯。

今天我們的拉法山之遊就已經結束了,希望大家能再次來到拉法山遊玩。

小學學作文1200字 篇5

馬不會像袋鼠那樣跳遠;不會象鳥一樣滑翔;不會象熊一樣爬樹;不會象蛇一纏蜒。它沒有尖牙、沒有利爪、沒有清晰的視力、沒有矯健的翅膀、更沒有堅硬的鱗片。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完美的動物,也就是自己心中最喜愛的動物,而在我眼裏的馬,不是完美而是美好。

我個人認為,世界上沒有最完美的事物,包括人類。任何東西都是有缺陷的,俗話説:“人有喜怒哀樂,月有陰晴圓缺。”這句話句足以證明世間萬物都不是完美的,包括那些曾被我認為是完美的動物——馬。

馬不會像袋鼠那樣跳遠;不會象鳥一樣滑翔;不會象熊一樣爬樹;不會象蛇一纏蜒。它沒有尖牙、沒有利爪、沒有清晰的視力、沒有矯健的翅膀、更沒有堅硬的鱗片。但沒有這些條件,卻依然讓野馬成了草原上的國王。因為馬不會為一食物而互相撕打,它們團結友善,從不發生內戰。它們美好是因為它們品德高尚,它們善良是因為它們願意幫助別人。《白馬飛飛》看過吧,飛飛忠心耿耿,愛憎分明,毫不屈服於敵手。野馬在我國境內僅剩50匹,望大家可以多關照,不要去傷害它們,因為它們從來沒有想過要傷害其他動物,除非它先被惹怒了—不過頂多也就是將入侵者趕出去或踏傷,很少有被馬羣踏死的動物。馬還會捨己為羣,這正是它的高尚品德之一,當馬羣被肉食者追趕得有些疲憊時,馬羣中會有一匹老馬停下來,成為捕食者的食物,犧牲自己,為馬羣的逃跑延長了時間。在馬羣中,不同級別的馬會受到不同的關懷,小馬被保護得最嚴密,經常在馬羣中央,隨後是母馬。年輕力壯的雄馬和雌馬會擔任保護小馬的工作。而最倒黴、最容易受到的關懷最少的老馬站在最外層,擔任隨時犧牲自己,保護其他馬的工作;而雄性首領則會在頂前頭領隊,雌性首領則斷後察看敵情,若有強敵,嘶鳴一聲後加快速度奔跑,同時一匹老馬也會留下來當誘餌困住捕食者。為馬羣爭取時間逃跑。

馬的意志堅定,不會因為一個小意外而放棄自己的目標,《小馬王》肯定很少有人看,雖然只是一部動畫片,但描述的卻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小馬王被人類抓走後,一直堅持自己可以回家。到最終,小馬王果真回到了大草原的懷抱、回到了家鄉,還帶回了一匹美麗、温柔的小母馬。雖然在這期間小馬王歷經千辛萬苦有一次甚至面對死亡都毫不畏縮,並解救了數百匹馬。但意志太過堅定反而對馬的自身有害,有的馬要那兒吃草;有的馬要去小溪喝水。這樣一來,一個原本團結強大的馬羣一下子變成了一盤散沙,難攻難守。只要獵食者一到,再精明強幹的馬也無法挽回死亡的悲劇。馬通人性,在主人傷心時用臉去撫摸一下主人的臉;在主人開心時,與主人一起分享歡樂、一起上戰場、一起遊覽山河。戰馬聽慣了沙場撕吼、兵器擊撞的聲音,戰死沙場,它覺得光榮;犧牲自己被獵食者吃掉,它覺得英雄。馬有自己的想法,正因為這樣,它有時在主人面前耍大牌、賴皮、倔、不聽命令,大多數的雌馬都是這樣的。正因為這樣,馬在馬羣裏才能“各抒己見”,“發揮特長”。雄馬最容易被雌馬弄得神魂顛倒,所以,首領要經常換,不然,“庸王”統治國度,誰都不會答應。在像沙漠那樣極度缺水的環境下,首領會將一部分到了一定年齡的小馬趕出馬羣,任它自身自滅,但這也是迫不得已,馬多了,水不夠喝,大家都會渴死,而被趕出去的小馬會與從其它羣體趕出的小馬匯合,重新組織成一個新的羣體。

馬不是最完美的動物,但世界上也沒有比它更完美的動物(我個人認為),馬的精神一直影響着人類直至今日。團結友善、關心愛護、意志堅定、鐵面無私、忠心耿耿、愛憎分明、纖細善良等等。良好的精神讓人類的文明更上一層樓。它難道不是美好的動物嗎?

小學學作文1200字 篇6

我在生日那天意外收到了一份快遞。裏面裝有一支叫“花仙子”的筆。他很別緻:筆帽上有個底座,末端透明的空腔中有幾粒種子,濾網可以透水。信上沒有留下真名,只是寫道:只要堅持用心照顧它,按時澆水,就會有奇蹟發生。

這真是一份精緻巧妙的禮物,可惜這位送我禮物的朋友卻沒有留下任何線索可以讓我聯繫上,哪怕只是一句感謝。雖然不明白這人為什麼不留名,我還是饒有興趣地向空腔裏註上水,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充滿陽光的窗台上,期待它給我一個奇蹟。

過了幾天,期冀中的花仙子卻還在睡她的懶覺,任憑太陽曬到臉上,也不顧清水澆在臉上,它,就是不起!我懷疑這裏面是不是種子,或者只是個沒用的西瓜子。也不知是哪個不願透露姓名的好心人上了當?我把它扔到一旁,準備任憑它自生自滅。

沒過多久,有個初中小我一屆的女生問我開花兒了嗎。她説,那支神奇的筆是她初中的一個好朋友送的,而且是一個認識我而且崇拜我,我卻還不認識的一個女孩兒。我心中一驚,竊喜之時卻仍想不明白怎麼會有人崇拜我、更不明白送禮為何不留名。我聽得雲裏霧裏,好一陣兒才明白過來。

原來,在我初中畢業後,幾科老師老唸叨我,使我不知不覺地有了點兒小知名度。據轉述,化學老師常説:“我有個願望是中考出一個化學滿分,他沒幫我實現……”而且據説我的名字經常被貼在樓道,於是,這個女孩兒便與我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此暗暗地崇拜上我。現在她在北京一所知名高中就讀。

聽到這兒,我已經喜上眉梢,洋溢着一種幸福滿足燦爛的笑,原來我竟成了學妹心中神聖的榜樣!我不禁開懷大笑起來。不過,我還是不解,在網絡、通訊如此發達的今天,為什麼她都能找到我的地址了,兩年來卻一直默默不語?還有那種子,為何到我手裏卻不開花?我問到了她的電話,準備直接與潛伏兩年之久的那位學妹對話釋疑。

電話撥通了,那頭傳來一個悦耳動聽的聲音向我問好。她看到陌生的號碼,也許是慌張,也許是猜出是那個她崇拜兩年卻還未曾交談過的學長,有些緊張,在夢想照進現實之際一時語塞,場面十分尷尬。我也竟一時不知從何説起,把種花的事兒拋到腦後,直入主題:“謝謝你的禮物。請問你見過我嗎?我可以問一下原因嗎?”

她一本正經地回答説:“我真的特別崇拜你。”她停頓一下,繼續説:“雖然我是升入初三後才瞭解你的故事,以前也只是在表揚名單上常看到你的名字而已。我覺得你各方面都很強,老師們都説你好。”

我聽了心花怒放,美得我的心都要飄起來了。可我卻更加不解:“可是,你根本沒見過我啊!你又是為什麼等了兩年才找到我?”

“哈哈”,她温柔地笑了一聲,“這不重要。你就像是一粒種子,深埋在我心裏。我把你當作榜樣崇拜,希望能長成像你一樣燦爛的花。種子埋到土裏,是不需要挖出來看的,對嗎?”

“嗯……”,她好像一個喜迎豐收的農民一樣,繼續向我訴説着沉積在心靈厚土中埋藏許久的心裏話,“我中考實現了你沒有實現的理想,化學得了滿分……”。

她還説,“或許看似不經意的相遇,實則是在不斷的尋找與期盼下產生的必然。儘管你最終還是會任自飛去,但於我,一霎那已永恆……”我盡情享受着做別人心中一顆種子的快樂,也同時被她的種子精神深深地感染了。這一刻,我忽然懂得,孕育希望的種子是要埋在土裏的,是需要獨自忍受發芽前的寂寞的。回想我自己起初得意的樣子,頓時感到慚愧不已。

那一次我們暢談了很久。欣然掛下電話,雲消霧散,我豁然開朗。我想起了那張字條,“只要堅持用心照顧它,按時澆水,就會有奇蹟發生。”

我望着天上的雲彩,將一顆理想的種子深埋在心裏。用心靈的營養滋潤,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用持之以恆的付出,換回我想要的那個奇蹟!我彷彿看到雲變成了花仙子,在天上朝我微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erbai/q0p70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