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清明節祭奠的演講稿(精選7篇)

清明節祭奠的演講稿(精選7篇)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祭奠的演講稿(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節祭奠的演講稿(精選7篇)

清明節祭奠的演講稿1

尊敬的師長、同學們:

緬懷古人,祭祀先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踏着習習清風,跟隨着春姑娘的芳香,我們許慎小學師生匯聚於漯河市許慎文化園,祭拜我們偉大的先賢——字聖許慎。一千九百年前的一個秋天,許慎手持着剛剛完成的不朽鉅著《説文解字》,站在此處——召陵城最高的地方,宣告了我國第一部字書誕生。這宣告的聲音長久的迴響在中華大地上,成就了許慎一代字聖的千秋偉業。

“字聖”似乎離我們很遙遠,其實並非如此,我們每天寫着的漢字,它們的讀音,字義,和字形幾乎每一個都凝聚着他的心血;我們讀書時遇到陌生的字詞,需要查閲字典,所使用的部首檢字法和部首就是許慎為我們創建的。他的偉大創造時時刻刻都在影響着我們的進步,滋養着我們的心靈。

為編寫《説文解字》許慎放棄了功名,奉獻了畢生精力。書中每一個漢字都象是他的孩子,為了這些“孩子”他甘願不眠不休。他查閲成堆的竹簡、木牘,發現了龐雜紛繁的漢字的造字規律,因此總結出了偉大的學説——“六書”理論,開創了中國文字學先河。近兩千年來千千萬萬個的文字學研究者,是追尋着許慎創建的事業,把古老的漢字傳承至今,也勢必將傳至未來。他用樸素的語言演繹漢字形、音、義的傳奇,但筆下九千三百五十三個優美的小篆,卻顯露了他乞求完美的篤定。

讓我們穿越兩千年曆史時空,去聆聽聖賢的聲音:“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後世學者端坐在中華文化的聖殿上緩緩接道:五經文字毀於暴秦,而存於《説文》;讀遍天下書,不讀《説文》者,猶不讀也。《説文》在傳統文字學領域絕對崇高的地位,一千九百年來沒有一部文字學著作能夠真正超越它。

追思文化先賢、傳承世紀偉業,讓我們努力向上、自強不息,學習和弘揚我國悠久而燦爛的漢字文化,讓聖賢們點燃的文明之火代代相傳。

清明節祭奠的演講稿2

本週四,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清明節既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憶往昔,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裏,無數優秀兒女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為了國家的和平統一,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為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站在國旗下,我們的心情是沉重的,因為這鮮豔的五星紅旗是無數的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們用鮮血染紅的。面對國旗,我們怎能不肅然起敬?烈士們是離開了我們,但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們的輝煌業績,他們的無私奉獻將彪炳史冊,萬古流芳。

正因為有了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他們的崇高品德,有了他們的無私奉獻,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生活在一個和平、美好的環境裏。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們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才會更加努力地去創造未來,再創更美好的生活。我們要弘揚先烈的崇高精神,革命傳統牢記心間;我們要互相團結,互相關愛;我們必須堅定熱愛黨,熱愛祖國的信念,珍惜美好時光,勤奮學習,準備着為祖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應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同學們,只爭朝夕,發奮努力吧!讓我們以優異的成績告慰青松下長眠的烈士。讓我們一起向革命先烈敬禮!向國旗敬禮!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清明節祭奠的演講稿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清明節裏祭忠魂》。

“人間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一個踏青遠足、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也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更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

懷想我們的祖先,不禁滿懷感恩之心,因為我們的生命來自祖先生命的延續,我們身上流動着他們的血。

懷想我們的先烈,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長城,與入侵者進行着殊死拼搏。在他們的鼓舞下,成千上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去繼承未盡的事業,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他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無名烈士,你們倒下的身軀為後來的革命者築起了堅韌的基石,你們的鮮血激活了祖國的山川河流,你們的忠骨養育了神州大地的青青芳草殷殷花朵,我們永遠懷念你們!

懷想至此,我們心中湧動的竟然並不全是痛苦悲慼,也不盡是憂傷惆悵,更多的是對辭世者的一種平靜牽掛。

烈士們走了,但我們分明看見,在烈士的墓碑上,在鮮豔的五星紅旗下,英雄們的靈魂連同精神正熠熠生輝,先烈們堅定的信念,執着的追求,為真理而流血,為祖國解放事業而獻身的民族精神,激勵着子孫後代去開拓更加美好的未來。

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積極努力的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立志成為優秀人才,為學校增光,為祖國添彩!

清明節裏祭忠魂,先烈豪氣耀崑崙。但使前輩英靈在,化作細雨潤鐘山。熱血拋灑,終換得江山如畫;我輩矢志,再鑄光輝中華。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清明節祭奠的演講稿4

各位同學、老師:

大家下午好。

又是一年清明節。今天,我們來到唐一岑墓前,憑弔烈士的英魂,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鬥爭歲月中,有多少英雄兒女,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鄉的土地上。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也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那就是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為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我們後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光榮。

小時候,媽媽常説,我們的紅領巾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那時候,我還不太瞭解其中的含義。現在,我長大了,也漸漸懂了,正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我們在這風和日麗的日子裏,雖然離硝煙滾滾、戰火紛飛的年代很遠了,也許無法體會那時的艱辛,但我們已經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肩負着祖國新時代建設的重任,雖然也有艱險和困難,但我們一定會學習先烈不屈不撓的精神,好好學習,隨時迎接困難的挑戰。

青山肅立,綠水長歌,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蹟,繼承先烈的遺志,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清明節祭奠的演講稿5

沐浴着温暖的春風,奏響雄渾高亢的《義勇軍進行曲》,莊嚴地升起我們的國旗。看,五星紅旗,我們心中的圖騰,她熱烈鮮豔,迎風飄揚,飄揚在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心中。

今天我們在鮮豔的五星紅旗下,懷着一顆感恩的心,緬懷我們的革命先烈。

歷史的長河記載了多少英雄的事蹟,革命先烈們,把對勞苦大眾的愛化為戰鬥時同敵人搏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起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革命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巨大危險的時候,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鋼鐵長城;革命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拋去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的大地。

如今,戰爭年代漸行漸遠,我們這些00後的孩子,過着無比幸福的生活,無法體會戰爭的困苦與磨難,最多隻能從書中,長輩的教誨和電視電影中去體會和感悟先烈們的愛國情懷。但我們知道,生命是最可貴的,為了我們這些後人的幸福,先烈們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這是何等的高尚?

同學們!我們都是幸運的,我們生長在新時代,擁有富足的生活。當年烈士們浴血奮戰的每一寸土地,今天已鮮花朵朵、綠草如茵。當年硝煙瀰漫的天空早已碧空如洗、紅旗飄揚。和平年代,雖然我們不需要像先烈們那樣拋頭顱、灑熱血,用身軀築起共和國的長城,但我們依然肩負振興中華的使命。

梁啟超曾説:“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同學們,就讓我們以先烈為榜樣,繼往開來,用自己的熱情、自己的血汗、自己的才智,把握住生命的每一個瞬間;用青春的承諾,放飛理想的風箏;用青春的自信,作義無返顧的搏擊;用青春的堅韌,不懈奮鬥,立志成材,超越自我,報效祖國!

清明節祭奠的演講稿6

尊敬的教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初二(xx)班的xxx,我今日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清明節》。

本週五我們即將迎來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清明節。除了三天的小假期,同學們是否瞭解清明節呢?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是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我國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則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清明節是傳承家庭人倫的重要載體,那麼清明祭祀就是文化表達,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每逢清明時節,人們無論身處何方,都會回鄉參加祭祖活動,緬懷祖先。這樣的禮俗文化就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人文精神。

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最佳時節。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可能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在生活節奏極快的現代都市已經沒有那麼流行,但在古代中國民間則長期堅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人們會掃墓之餘帶上一家老少在鄉野山間遊樂一番。程顥在《郊行即事》中寫到“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就是在清明節踏青時有感而發創作的。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

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過清明節,比如越南、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這些國家的清明節與中國的傳統既有相似之點也有不一樣之處。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在祖先祭祀儀式中慎終追遠,在踏青郊遊中享受春天樂趣,文化傳承與身心調適是清明禮俗文化的重要功能。當然,其中都體現出了緬懷先人功德,勉勵後輩努力學習、奮發圖強的傳統美德。

所以,在享受假期的同時,我們也要思考傳統節日對我們的重要意義。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有他們特有的傳統節日,這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清明節就是中國數千年來傳統文化的象徵。讓我們在以良好的姿態告慰祖先的同時,也承擔起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職責。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多謝大家!

清明節祭奠的演講稿7

同學們,教師們:

上午好!

今日,又是一年清明節。

最近一段時間,每一家人,都是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靈墓,目的是在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每一所學校,也都以不一樣的形式,在德育基地、或在國旗下,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着創造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的革命先輩。那裏,小家與大家,都有一個最樸素的思想,就是讓我們這些當代中國人,能夠永遠地烙印着愛國主義情懷,把我們都培養成具有愛國主義的中國人。有的同學説:什麼是愛國主義啊?對中小學學生來説,愛國主義就是愛家庭、愛學校,愛父母、愛教師、愛同學,就是我們“愛心學校·歡樂學校”裏同學們的禮貌行為,禮貌學習,禮貌成長。

愛國主義要有愛的品質,有的同學是教師的好幫手,認真值日,清除牆壁上的污垢,隨旨衿鸚t暗睦圾,不亂踏草地,這就是對豫英的愛,對校舭環境的愛,就是愛的品質,同學們説,對不對啊;有的同學亂丟食品包裝袋,飛起一腳,把自我的鞋印印在雪白的牆壁上,用拳頭把開關砸壞,這就不是愛的品質。

愛國主義要有愛的本事,本事來自今日的自覺規範、修養,來自刻苦努力的學習。有的同學不能好好地吃飯,挑食現象嚴重,這樣就不能長成強壯的身體;有的同學一有空就鑽進遊戲廳,玩壞了自我的眼睛,也染上了不良習氣;有的同學今日不愛學習,不好好學習;這樣下去,當我們長大以後,就是有愛父母、愛國家的心境,還有沒有愛的本事啊!僅有今日好好規範自我的行為,刻苦地努力學習,將來才能有更多的本事,創造更多的財富孝敬父母、報孝祖國。

此刻,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都新頒佈了《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期望德育、團隊教師和班主任能夠帶領同學們認真地學習,進取地開展養成活動,錘鍊優秀的品質,這就是今日打好愛國主義的重要基礎。

豫英有“愛心學校、歡樂學校”的理念和目標,需要全體教師和同學共同努力,這是愛國主義的最基本的付出,最現實的努力。僅有豫英的每一名師生都付出一點愛,豫英學校才能有更加完美的明天,每一名師生才能天天享有歡樂,所以,我滿懷真情地倡議:我愛豫英,我歡樂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2z49g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