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200字作文 >

【精選】春節的作文1200字彙總9篇

【精選】春節的作文1200字彙總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的作文1200字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春節的作文1200字彙總9篇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文化品質就是國家品質,文化發展關係國家發展。擁有怎樣的文化生活、文化品質,不僅決定了個人的幸福指數,也影響着一座城市、一個地方的發展水準。在建設文化強國的路途上,如何提升文化品質,是13億中國人的共同考題。

“過年就是過文化”,龍年春節期間,各地廟會紅紅火火,景點旅遊人潮湧動,關於央視春晚沒有趙本山的爭議持續發酵,有關年味“變淡”的話題此起彼伏。熱鬧的“中國年”,投下耐人尋味的文化剪影,從不同側面折射出國人對春節文化品質的在意與糾結。

每逢春節的文化之思,也是高速發展時代中國文化焦慮的一個縮影。物質潮流席捲而來,如何堅守心靈高地?觀念世界眾聲喧譁,如何定位價值座標?文化產品五光十色,如何攝取精神給養?

這樣看似宏大的命題,其答案不斷在我們身邊閃現。熱心慈善公益的“心靈富翁”多了起來,卻也不乏“開着寶馬住保障房”之輩,呈現着醒目的價值觀分野;“最美中國人”頻頻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但“扶老難題”也遲滯了一些人行善的腳步,訴説着複雜的道德困境;在眾多城市奇蹟般崛起的同時,隆隆推土機聲中傳來對歷史文脈斷裂的擔憂,“千城一面、萬樓一式”的單調、“幾根柱子託個球”式的雕塑氾濫,則暴露了城市文化內涵的蒼白。擁有怎樣的文化生活、文化品質,不僅決定了個人的幸福指數,也影響着一座城市、一個地方的發展水準。

恩格斯説過:文化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一步。有品質的文化,才能成為進步的基點;成色不足、品質低劣的文化,卻往往是心靈的枷鎖、進步的桎梏。一些人把過節簡化為送禮喝酒、麻將牌九,甚至“把清明節以外的所有節日都過成情人節”,消費狂歡掏空了文化內涵;一些地方熱衷於“名人故里”之爭,大搞有名無實的節慶會展,大建華而不實的仿古建築,功利思維製造了一個個文化空殼;一些媒體以暴力、情色、低俗吸引眼球,一些影視作品靠複製翻拍、穿越惡搞博取票房,一些青年人在網上曬名包炫豪車作為人生價值標籤,精神貧血、價值空心、信仰荒蕪,屢屢成為刺痛社會的文化病灶。

“品質為王”,這是文化發展的不二法門,也是中國文化向上突破的瓶頸所在。當人們納悶為什麼中國的花木蘭、大熊貓成了迪斯尼的搖錢樹,更應想想這種“洋拿來主義”所依託的創意設計力量;當人們驚歎蘋果專賣店門前的“果粉”排隊長龍,更應思考是怎樣的魔力“把公眾熟知的產品轉變成一個企業文化的象徵”。“誰佔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擁有了強大文化軟實力,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一位美國教授對“漢語熱”的看法值得深思:美國曾颳起一股“日語熱”,但很快就消失了。如果漢語背後沒有文化,文化背後沒有思想,思想背後沒有精神,這個神話也難免會消失。

這一切無不揭示一個當代中國文化發展的基本問題:文化品質就是國家品質,文化發展關係國家發展。正如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所強調的,“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

“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在建設文化強國的路途上,如何提升文化品質,是13億中國人的共同考題。作家怎樣書寫“民族心靈史”,導演如何奉獻“誠意之作”,企業怎麼詮釋“賣產品不如賣品牌,賣品牌不如賣文化”,各地能否走出“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執政黨如何建設“學習型政黨”,對這些問題能否不斷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檢驗着一個民族“發展起來以後”的文化自覺。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今天,聽婆婆説明天要帶我去趕集,我頓時樂得喜笑顏開,一蹦三尺高,活像只快樂的小兔子,情不自禁地高聲喊道:“哦,婆婆對我真是太好了!”婆婆忙説:“哎哎哎,別跳別跳,你別高興得太早了,我醜話説在前面,趕集是要早起的,你能起得來就去,起不來就別去了,趕集的人多又雜亂,你可能會走丟的!”我嘟囔道:“哎呀,婆婆,四天才趕一次集,好不容易才有一次機會,您就別掃我的興了,讓我去吧。”“好好好,明天早點起來”,婆婆颳了一下我的鼻子説。

晚上,我躺在牀上,想着明天就要趕集了,興奮不已,難以入眠。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興高采烈地搖醒還在睡夢中的婆婆,説:“好婆婆,快起吧,您忘了今天要去趕集嗎?”“別煩我,你看才幾點呀?”婆婆睡意惺鬆地從枕下掏出手錶,我一看才凌晨五點,便抱歉地扶婆婆躺下,説:“對不起哦,我不吵你了,只是我太興奮了,想早點去趕集,您再睡一會,我可睡不着了,我得起來了。”“呼—呼”,這定睛一看,哈,婆婆又像個孩子般地沉浸在夢鄉中了......

過了半小時,我們梳洗完畢就一人挎着個籃子出發了。到了街上,我叫道:“哇,只道行路早,更有早行人呀。才六點多一點,街上已經是人來人往、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水泄不通了耶!”婆婆説“別大驚小怪的,注意形象。”“對不起,我從來沒看見這麼早就有這麼多人的場面,一下子用了五個形容車多、人也多的成語了,失態失態。”“趕緊走吧,我們可不能落在後面了”,婆婆笑盈盈地説。於是,我們也不甘示弱地加入了搶購大軍。不一會兒,我們的籃子便快裝滿了,這時,我們走到了一個地方,只見裏三層外三層圍了很多人,我們好奇地走過去,婆婆好不容易才打聽到原來是賣葱的,因為價廉物美,才一元錢一斤,所以引來了許多買葱的人,婆婆見了也動了心,可是她因為心寬體胖,便叫我往人堆裏擠,我説:“這樣不太好吧,這麼做畢竟是不講文明禮貌的表現呀。”婆婆急急地説:“沒事,趕集是‘趕急’的諧音,意思是不僅要起得早,還要買得快,快擠進去吧”。我深知“婆命難違”,便靈機一動,使了個雕蟲小技,我先擠了進去,過幾分鐘便空手出手,對婆婆説:“人太多了,幾乎鞋子挨着鞋子,我拿不到”,説着自己也仍不住笑了起來,可不知是婆婆有特異功能深藏不露還是怎麼着,我説完話,她居然猜透了我的心思,摸了一下我的頭説:“我看,不是拿不到是不想和別人搶吧”。我伸了伸舌頭。婆婆説:“既然你不想和別人搶,那我們就排隊吧”。等我們買了葱,便急急忙忙地去賣肉的市場了。

過了一會兒,我忽然覺得少了什麼,仔細盯着婆婆看:啊,丟了一個籃子!“這下糟了,籃子丟了,婆婆!”“什麼,籃子丟了?”婆婆也大吃一驚。“我還以為您拿着呢”。我小聲説。“我還以為你一直拿着呢?快想想,會丟在哪兒?”婆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可能是在賣葱的那兒,我們回去找找吧”,我無可奈何地説。“算了,沒用了,肯定找不到了”,婆婆説。“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還是好人多”,我堅決地説,“我們還是去看一看吧”。婆婆總算同意了,我們立即“快馬加鞭”地趕到了賣葱的地方,只見這時只有老闆娘一個人站在那裏,面前端端正正地放着我們的籃子,老闆娘熱情地説:“是不是你們的籃子,在我這兒呢,我看到後,立即代你們保管好,菜一樣也不少,全在籃子裏”,説着便把籃子遞給了婆婆,婆婆和我一個勁地説“謝謝,謝謝”,她看見籃子都快滿了,菜都快掉了,便又盛情地拿出兩個新塑料袋讓我們把菜放在塑料袋裏。看到老闆娘這麼熱情、善良,我彷彿看到了新年的美好希望,人與人之間和平相處,多好啊。

回到婆婆家以後,我不禁思緒萬千:農村變化可真大呀,大家的日子好過了,社會風氣也改變了,真是太好了!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盼啊!盼啊,終於盼到了春節。想到這,我不由得開心起來。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家家户户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人們穿上新衣服,準備迎新年。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説一句:“上街啊!”大街上的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每個人都喜上眉梢,到處都洋溢着歡聲笑語。不光人多,車也多,一輛緊接着一輛,如同河水般,奔流不息。商店裏的物品琳琅滿目、一應俱全,讓人眼花繚亂,真是無所不有,人們恐怕想買什麼都難選擇!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至於買來的年畫怎麼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貼,有的倒着貼,還有的歪着貼,各有千秋。

春節到了,小朋友們便早早起牀,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了。小朋友們對父母説着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以前,我以為春節就是過年,快樂地收壓歲錢,收了壓歲錢也意味着我長大了一歲。

壓歲錢在以前是用來讓孩子平平安安地過年,因為壓歲錢也叫“押歲錢”、“壓祟錢”。一直傳到現在,不過現在壓歲錢不僅是用來壓住邪祟,讓小孩平平安安過年,壓歲錢還可以讓我們學會理財,合理安排壓歲錢。就説我吧,今年我一拿到壓歲錢就列了一個壓歲錢安排表。我打算把一部分錢存入銀行,有利息可拿;一部分錢用來買自己需要的學習用品和一些課外書;剩下的一部分錢則用來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買小禮物。

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嚐着美酒佳餚,談着一些開心的話兒。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裏啃着美味水果,手裏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春節。春節在正月初一,又是一個快樂的日子。春節這個節日早在魏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以前,許多人趁着這天去市上趕集,所以春節是我國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熱鬧的節日。它標誌農曆舊的一年結束。新年已經開始。人們將告別寒冷單調的冬季,迎接生機盎然的春天。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爭了個第一,因為想聽鞭炮的聲音。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彷彿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户,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劈里啪啦的,熱鬧非凡。

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裏也很高興吧。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去貼“福”字,夠不着便拿了一把凳子貼上了春聯。我問:“爸爸,為什麼過年時,大部分東西是紅色的?”“因為,在中國紅色代表着吉祥、平安。”我又貼上了福字,我家變得煥然一新。媽媽吆喝了一聲:“吃飯了!”我和爸爸緊忙跑回屋,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桌豐盛的飯菜,一家四口圍着桌子吃起來。見桌上有一條香噴噴的魚,問:“爺爺,為什麼過年要吃魚呢?”爺爺滿臉笑容,和藹地説:“因為年年有餘,魚和餘字音相同。”看着春節聯歡晚會,吃着傳統的年夜飯,多愜意呀!“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我一下子從椅子上蹦起來,心裏無比地激動。我機靈的耳朵聽到了“啪、啪”的聲音,急忙奔到陽台一望,啊!是美麗的煙花,五彩豔麗的煙花把天空裝扮得更加美麗。白天很快的過去了,天黑了。孩子們興高采烈地開始放鞭炮、煙花,劈里啪啦……於是,整個廣場便成了鞭炮地海洋。春節真是一個讓人難忘的節日!我們小朋友算是一飽眼福二飽口福三飽手福了。真心希望今天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裏快快樂樂,沒有煩惱!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過春節,慶新春,年拜完了,親串遍了,肉吃過了,酒喝足了,還要盡情地玩一玩、樂一樂。人們對春節的興致一般要從正月初一延續到正月十五夜晚,將節日的氣氛推向高潮。既然是夜晚,就要有光亮,必然要張燈。

小時候,過完大年初一,便翹盼正月半。一俟到晚上,吃了圓子,便吵鬧着點上載統的兔子燈,或在大人的陪伴下,或與小夥伴們三五一羣、四個一黨地上街玩燈、觀燈去了。

那時不像現在的燈,五花八門,高檔得很。記得佔據我整個童年的,是那隻爸爸做的裝有四個小木輪的紅彤彤的五角星燈,恰恰迎合了那個時代的時髦和取向。因每年僅有四五天玩的機會,所以五角星燈保存得較好,偶有破損,父親就用紅紙重新糊一下,又成新的了。如此年復一年的,從我三四歲起一直到小學畢業,這一"紅星"成了我的"唯一",但我卻感到非常滿足、自豪和威風。因為那時不是每家的小孩都能擁有一盞屬於自己的燈的,大多隻是用河蚌殼做的"歪歪燈",或學着冰心文章中做的"小桔燈",更多的是空着兩手跟着有燈的孩子後面奔跑、吆喝了。

那時的我,每每拉着紅星燈,昂首行進在小夥伴隊伍前頭,總覺得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也在跟着我走。於是便很神氣,彷彿天與地、人與星已經融合在一起了。那神祕的氛圍至今還銘刻在腦海裏。

歲月在風雨中穿行。後來,當我也成了父親,一雙兒女蹣跚學走路的時候,每到正月,都要帶兄妹倆去買燈,但心境已經與我小時候有些不同。看兒子玩着"金猴",見女兒挑起"荷花",和小夥伴們一起玩燈嬉戲,心中湧起一股濃濃的'欣慰。節日是永遠屬於孩子們的呀。

置身於元宵節街頭、廣場那燈火輝煌的海洋,觀賞着花樣繁多的花燈,不免感慨。民俗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積澱,有意義也有情趣。試想,正月初一十三億人都説吉利話,都穿漂亮衣,舉止都講文明,這不正是中華民族內在凝聚力的生動體現嗎?千燈競放,遊人如織,鑼鼓喧鬧,火樹銀花,令人疑是走進童話世界。我不禁想起古代文人騷客所作的如"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滿城燈火耀街紅,弦管笙歌到處同"等詩句。

民俗文化的沿襲與變更,也會刻上一個國家物質文明進程的年輪。譬如這元宵燈節,"十三上燈,十八落燈",為亙古的傳統;"上燈圓子落燈面",是久遠的食俗。我們小時候傳唱的"高燈圓子落燈面,今年吃了望明年"的童謠,放到現在,孩子們就很不以為然。圓子和麪條,有什麼望頭?是啊,生活困窘的時代,一年能有幾次吃到圓子和麪條呀?那就只能藉助節日來滿足生存的慾望了!

又如,在古人信念中燈星互代,放燈即為迎來諸星,求得豐收太平。現在,大街小巷、商店門樓霓虹閃爍、張燈結綵,文化外延大大豐富了,它昭示着現代文明和社會穩定。至於人們扶老攜幼,上大街玩燈、觀燈,歡歌笑語從內心深處飛出,則彰顯出社會的繁榮與祥和。

元宵街頭觀燈,尋找童年的歡樂,追憶似水年華。現今的孩子生活豐富多彩,小點的孩童也許不再會痴迷於那些傳統的手工製做的燈了,長大的孩子也許正迷戀於電腦網遊……然而,在天下父母心中,孩子永遠是最明亮、最好看的一盞燈。所以,現在看滿街的兒童挑燈嬉戲,看店面彩燈如火龍歡騰,看孩子們手中各種異彩紛呈的燈,感到極其親切,心中似乎也點燃了那盞最明亮、最好看的暖暖的燈。

於是,我彷彿又回到童年,拉着紅星燈,行進在小夥伴隊伍前,覺得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又在跟着我走……

作者介紹 倪道輝,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已出版散文、詩歌等文學專著9部。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又是新的一年,我們已經把20xx給“趕走”了。把20xx這個新的年氣給“迎來”了。它來臨之前便會送給我們一個大大的、神祕的“獎勵”。那便是眾人仰慕的,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春節。

這一天,我早早地起了牀,打開日曆,一眼望到的就是離得不遠的春節了。我太興奮了!春節穿新衣、剪春聯、放炮竹、吃餃子……這些都是過春節必備的要素。我急忙的像閃電一樣把我在網上訂購的新衣服拿出來看一下,這時候我媽和我爸也被我那洶湧的氣勢給“震”起來了。我把昨天在大街上買的紅紙拿出來了,讓我媽媽剪。我媽説:“就不是個春節嗎,就把你樂成這樣?”我反而有理的説:“春節是新一年來臨的預兆,家人團聚的日子,在外地幹活,想家的大好日子!也是最喜歡的節日!”我媽也被我無人能敵的精神“制服”了。於是我媽就去剪春聯了。

這一天便是除夕了,太棒了!明天就是春節了。我媽剪的春聯已經完成了,非常好看,上面是幾個小人在握手,上面還有一個福字。然後我爸就去街上買炮竹了,我特意的囑咐爸爸一句:“買大一點、長一點,把新年過得熱熱鬧鬧的!我爸説:“你小子,平時過什麼節日都聞之不理,過個春節,你倒是很有勁啊。好就買大的、長的!我的臉上笑意持久,心裏則更高興不過了。晚上,不是有個規矩嗎。除夕之夜,要守歲。我我媽和我爸一塊在那兒受歲,我們的電視也陪着一塊守歲。過一會兒不久。天上便多了一份大大的、美麗的色彩--煙花,可美麗了。一點火,“唰”的一下就飛上了天空!然後天上五彩繽紛,砰砰砰……我們家也不甘下風,早就準備好了煙花。我要明天回家放,因為明天放會更熱鬧!

在開車回家的路上,這些人比我們起得更早,因為他們要放炮竹,一路上砰砰砰……大地上多了一層地毯!這層地毯是紅色的,這樣顯得年更美好了!不久便回到了家中,看到了我奶奶正在包水餃,奶奶説來啦。我們手中提着年貨回家啦!我也看到了我大爺和我大娘正在做飯菜,餃子包好了,開始下鍋了,香噴噴的餃子氣味,我的口水已經在蠢蠢欲動。看見水蒸汽越來越強大,我也知道餃子已經快熟了,開始出鍋啦。餃子已經從白色的麪粉變成了黃色的食物,開始上碟了,再配上奶奶釀的醋,簡直就是老鼠配大米!我們要開始吃團圓飯了,路上不僅只有餃子,還有魚、豬頭、鴨子、羊腿、雞肉、羊奶,包括飲料、果汁,還有我爸和我大爺老爺我奶喝的啤酒。我沒想到我大爺來也了,大娘、我姐、我哥都來了!這個年過的更有趣味了!我打開電視中央衞視裏全是各地方人過新年的熱鬧場面,還有一些在外地幹活的人們,也紛紛做火車回家了,太幸福了!飯後我們要放炮竹了,我爸剛想找打火機放炮竹,我説:“慢着,爸,今年的炮竹就由我來放吧!”我爸不放心,開始拒絕了。我堅持不懈,最終--打火機還是落到了我的手上。我戴上了帽子,捂上耳朵,一點火,我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的跑。砰砰砰……把我嚇到了。炮竹非常的長,有十幾米,其中大炮雷佔一半,放了大約半分鐘,我們的門口也鋪上了地毯。

其實我忘了説了重點--那就是磕頭。獲得紅包!我在早上起來後,這麼早的讓我媽爸起牀,就是為了獲得紅包。我説:“爸媽做好,我一人磕三個頭”。我一跪,一個、兩個、三個。然後我就起來了你充滿了“”。一會兒我媽抽出抽屜,拿出兩個紅包,我直流口水,拆開一看,一共四張大大的紅票。立馬送到我的存錢罐裏,然後開車回家第一件“大事”。就給爺爺奶奶拜年,又獲得了四張紅票。我的大爺大娘來的時候,我又磕了頭,又獲得了四張。我的存錢罐已經有了十二張啦!你會問,上年及好幾年的拜年錢哪去了?我只能説被媽媽給收走了,今年我可不會了!我要自己花,買炮竹玩,買新衣服穿!

晚上,天上砰砰砰……全是美麗的煙花,太美麗了,象徵着一年的幸福!

我喜歡的春節就是這麼隆重,幸福春節是新一年的開始,是家人團聚的日子,是個幸福的節日!我愛春節!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6

一般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裏,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着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湯圓的“圓”有“團團圓圓”之意,南方人過年時每家每户必定要吃湯圓。

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餃子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麪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除夕家宴菜餚

除夕的家宴菜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舊時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乾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陝西家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和涼菜,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安徽南部僅肉類菜餚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及豬肝、豬心、豬肚製品,另外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湖北東部地區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為蒸全魚、蒸全鴨、蒸全雞;“三糕”是魚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魚丸、肉丸、藕丸。哈爾濱一帶一般人家炒8個、10個或12、16個菜不等,其主料無非是雞鴨魚肉和蔬菜。贛南的年夜飯一般為十二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為“十大碗”,討“十全十福”之彩,以雞鴨魚肉及各種蔬菜為主。江西南昌地區一般十多道菜,講究四冷、四熱、八大菜、兩個湯。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種或幾種必備的菜,而這些菜往往具有某種吉祥的含義。比如蘇州一帶,餐桌上必有青菜(安樂菜)、黃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懇懇)。湘中南地區必有一條一公斤左右的鯉魚,稱“團年魚”,必有一個3公斤左右的豬肘子,稱“團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兩條魚,一條完整的鯉魚,只能看卻不許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餘,另一條是鰱魚,可以吃,象徵連子連孫,人丁興旺。祁門家宴的第一碗萊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筍、蝦米、鮮肉等製成,含義為“和氣生財”。合肥的飯桌上有一碗“雞抓豆”,意思是”抓錢發財”。管家人要吃一隻雞腿,名為“抓錢爪”,意味着明年招財進寶。安慶的當家人要在飯前先吃一碗麪條,叫“錢串子”。南昌地區必食年糕、紅燒魚、炒米粉、八寶飯、煮糊羹,其含義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魚、糧食豐收、稻米成串、八寶進財、年年富裕。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7

春節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去親戚與本家拜年。年初一就在村裏給直系親屬拜年,一大早起來就去爺爺、奶奶家拜年,還要帶上禮品,精果、紅糖什麼的,都可以;接着是其他的長輩家拜年,也要帶上禮品。初二就要到母親的孃家拜年,包括外公的哥哥弟弟、侄子家等。

每去一家,首先得受鞭炮。大方的人家就放長一點的鞭炮,要不就放短一點的,意思一下。鞭炮放完了,拜年的人還得高喊:“拜年了,恭喜發財!”對老人要説:“恭喜您哪,越活越鮮健!”老人家會親暱地在頭上摸一下,迴應道:“也恭喜你越來越聰明,將來考上大學!”接着就到一杯糖水;走的時候當然還會給一點壓歲錢,或者五毛,或者一塊,兩塊。一般會在祖父祖母家吃一頓團圓飯,這頓飯叫做喝年酒。擺了一桌豐盛的菜,魚圓子、肉圓子、紅燒肉、海帶、合菜(是用蓮藕絲、豆腐絲、芹菜絲、肉絲、黃花),魚圓子一般是所有人都愛吃的菜。一般一大碗是不夠的,所以會盛上兩碗。看廚藝的水平,主要就是看魚圓子做得好不好吃。我們都喜歡吃嫩脆的,那證明魚的含量比較多;如果有些粉,就是兑的澱粉較多,我們都叫這種圓子為“做得太假了。”

舅公在家裏地位極高,父親、叔父、姑姑們還有我們晚輩都要先給他老人家拜年。從記事起,直到上初中,每年初一一大早,我就要起很早,和父親、叔叔、大姑和小姑到幾十裏外的舅公(也就是父親的舅父家)拜年。

記憶中的初一早晨總是籠罩着迷朦的輕霧,父親帶着我們一大幫人長途跋涉去舅公家拜年。據祖母説,她的父親,也就是父親的外祖父是很有錢的地主,後來打牌全輸了,幸虧如此後來才沒有被化成地主富農。但是,她的父親並不主張孩子們讀書,雖然舅公貴為獨子,但卻是文盲。

舅公一般並不理會我們,大約父親會和他進行一些交流與溝通。舅婆據説年輕時是個美人,即便老了,依然乾淨清爽。舅婆對我們卻很熱情,滿口的“兒呀,兒”的叫個不停。這是我們家那邊是少有的,父母自然不會這樣親暱地稱呼我們,祖父母也不會這樣稱呼我們,他們只是喊我們的名字,有時候甚至是我的綽號“太陽”,或者很正規地“新梅大姐”。僅僅如此,我們都覺得舅婆非常和藹。臨走時,她還塞給我們每個小孩兩毛錢的壓歲錢,説是買鞭炮放着玩。

大姨婆,祖母的姐姐很能幹。大姨婆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後來嫁到了甘肅,做了工人,是我們這個家族唯一的吃商品糧的人,總給大姨婆寄藥什麼的,母親總是羨慕極了。小的是兒子,我們叫表叔,卻也是讀書人,在一所中學裏教書。娶的太太是極厲害的角色,大姨婆老和她吵架,偶爾也住到我們家。

細姨婆是祖母的妹妹。她總是最歡迎我們到她家拜年。小姨婆有四個孩子,大的是個女兒,跟大姑姑一樣大的年紀,長得也很漂亮,人更是機靈,大約是外祖父做的媒吧,後來嫁了外祖父家裏的一個親戚家的兒子,後來成為一個非常有錢的男人。大兒子二兒子卻跟小姑姑差不多大,小女兒秋芝則比我只大一歲。我還得稱呼她“秋芝姨”。

那聲勢浩大的遠來的親戚,其實宣示了某種地位。村裏人總是很羨慕小姨婆家有這麼多親戚。小姨婆總要招呼我們一頓年酒,想來對她那並不富裕的家來説,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可是,我們卻渾然不覺,直到我自己獨自一個人生活,發現招待一大批客人是多麼辛苦的事情時才理解她那熱情的可貴。綜合信息網

我最喜歡小姨婆的是她的大方。每年到她家拜年,她總是給我們嶄新的一塊錢的鈔票,比祖母給五毛錢自然要大方多了。只是到很久以後,我才知道,其實小姨婆也是家境艱辛。後來她病入膏肓時,我也曾到她家給她拜年,她拉着我的手,熱情地説着話,那麼慈祥和藹。我那時沒有掙多少錢,給了她50塊錢,她執意不要,在我的堅持下,她接受了,口裏直唸叨我的好,依然滿口“兒呀,兒”的叫着。

後來,祖父母相繼去世了,舅公舅婆也相繼去世了,小姨婆也去世了。這世上便沒有了那麼慈祥地愛我的祖輩人了。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8

正月初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佳節——春節,家家户户都忙碌着,我家也不例外。看!一大早,爸爸媽媽忙得不可開交。只見媽媽利索地擦洗着桌椅、門窗、地板,屋子的裏裏外外都被媽媽擦洗得閃閃發光。再看看爸爸,他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膠把春聯貼在大門的牆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爸爸貼春聯的技術可是一流。

一上街,街上可熱鬧了。人們手提着大袋大袋的菜,孩子們手上握着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着。可熱鬧了!

好不容易到了除夕,吃團圓飯了,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他們殺豬宰羊,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桌子上擺滿了美味佳餚,什麼清蒸蟹,油炸蝦,糖醋排骨他們品嚐着美酒佳餚,談着一些開心的話兒。

“叮——咚”,啊!春節晚會開始了!我們一家人興致勃勃的看起了春節聯歡晚會,可我卻不停地看着時間,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心急放炮的時間快點到來。快十一點了,我們迫不及待地帶着一大袋子的鞭炮下了樓。首先,放了一掛“大地紅”。在樓上觀看,它像一條巨龍,舞動着身上的金鱗片。從下面觀看,它像一朵朵金盞花盛開。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的焰火,把漆黑的夜空打扮得格外美麗,它如同一串串珍珠,如一顆顆流星、一朵朵金菊、一條條瀑布,讓人目不暇接。瞧,“鑽天猴”拖着長長的尾巴,“小蜜蜂”嗡嗡地打着轉,“銀龍”呼嘯着遊向天空,“閃光雷”亮得讓人睜不開眼。各種造型的煙花如一聲聲悶雷在天空中想起,聲響過後,各色煙花在空中飛灑飄落,如同天女散花,五彩斑斕。有的如繁星點點,有的如盛開的鮮花,有的如少女的身姿可謂紅彤彤,綠瑩瑩,金燦燦交織在一起!那雪亮的光照得四周亮如白晝,與燈火相映成輝,真是漂亮呀!“過年了!過年了!”我們都開心的叫了起來,我想,這就是宋代詩人王安石詩中描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吧。

光陰領着快樂奔跑;幸福伴着激動飛翔。時間擋不住,快樂留不下,但我的心裏刻下了這難忘的一天。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可愛的春節,那可是我們小朋友最愛的節日啊!因為這節日可以領取很多很多的壓歲錢,還可以吃餃子,吃湯圓讓我們大飽口福,春節真的讓我們開心啊!!

大年三十,全家放鞭炮,守歲.你看,年夜飯端上來了,有餃子,有香腸,還有水果沙拉,數不勝數.媽媽笑着對我們説:開飯。”媽媽的菜的味道不會亞於5星級飯店。有紅燒丸子,清蒸甲魚,紅燒大排等可口的飯菜。我收到人家送得許許多多的巧克力、糖果和零食。吃完飯,該去放鞭炮了,只聽見外面“嗖,啪,轟”地響成了一片。在一看,東南西北到處都閃耀着各種花炮的亮光。各種不同形狀的花炮在天空中爭奇鬥豔,像春天裏開放的鮮花迎接着新年的到來,之後,我們又打開電視機看《春節聯歡晚會》啊,某人表演的小品真的是太好看了,到了零點,我又聽見外面響成了一片。再一看,東南西北到處都閃耀着各種花炮的亮光。各種不同形狀的花炮在天空中爭奇鬥豔,像春天裏開放的鮮花迎接着新年的到來,第二天,春節來了,

外面噼裏啪啦的響了一陣,我連忙起牀去看,啊,一掛又一掛的鞭炮響徹雲霄,吃完飯,我和父母衝出了家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袋裏裝着父母給的零花錢,甭提多高興了。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裏也很高興吧。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樣樣俱全。看到的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數麻辣攤的生意最好:“我要一串年糕!”一個胖孩子叫道。再去別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攤前,我又停下了腳步。那裏有各種玩的東西:飛機模型、望遠鏡、電動汽車……盡是一些玩的東西。我發現最受歡迎的是那些玩的東西。在其它地方,我還看見有的在賣氣球、槍、跳繩,有的在賣小吃、點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樣樣俱全,真是無奇不有。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

啊,我愛春節。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9

過春節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每到春節,人們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這時是小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悦。

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準備做年夜飯。街道上處處張燈結綵,十分熱鬧,家家户户貼着“倒福”、掛着燈籠。人們穿着節日的盛裝,紛紛面帶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場,有的購物,有的遊玩。這樣熱烈祥和、繁華喜慶的節日氣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晚上,全家人團團圓圓地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男女老少歡聚一堂,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共享新春之樂。當晚,煙花怒放,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等到半夜零時,爆竹齊鳴,歡慶新年的到來,那是多麼激動人心呀!我想此時此刻,全國各族人民一定都在歡慶新年的到來吧。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湯糰,即希望“年年高、團團圓”的意思;大年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們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時,首先要到最親的長輩家裏拜年,然後是平輩間互相拜年。長輩們都給我們小孩子發紅包,我們可高興啦!哦!我差點忘了告訴你們,過春節時,家家户户的房子裏都要放兩三根甘蔗,因為甘蔗代表“節節高”;年夜飯中也總有一道菜是魚,因為“魚”和“餘”是諧音,表示“年年有餘”的意思。當然,在春節裏,千萬不要説不吉利的話,否則會被長輩埋怨,説你不懂規矩的。

過春節讓我瞭解了春節時各種各樣的習俗,體會到了人世間的親情,也體會到了朋友們之間那種純潔無瑕的友情。雖然我的口袋裏裝滿了的紅包,有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後的打算,你們想知道嗎?

古人曾曰:“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我要在歡樂的節日過後,在20xx年的開始,向着新的目標前進,開創我的美好未來!包餃子

時間過得真快,還差一天就過年了,大家都知道,大年三十晚上要吃餃子,今年也不例外,吃餃子之前要包餃子,以前都是媽媽包餃子,我在旁邊看,而今年,我也要幫媽媽包餃子。

不一會,一切都準備好了,媽媽拿着一個盆來,只見裏面有一些餃子餡。然後,媽媽讓我擀皮,我以前擀過皮,擀得特別好。媽媽見我擀皮擀得特別快,便讓我學包餃子,説真的,我從沒包過餃子,看着媽媽的手,靈巧的將一個個餃子包好。我特別佩服,一個個餃子像小人似的立在上面,真好看。,過了一會,我開始包了,我在一堆皮裏找了半天,好不容易找來最圓的,便把餡往裏放,可是,不知道怎麼的,就是捏不住皮,我特別生氣,於是,便把餡倒出來一點,可是怎麼也捏不住皮,媽媽看見了,笑着説:“不要着急慢一點包,捏緊一點。”聽了媽媽的話,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捏得不緊呀!於是,我照着媽媽的話包,沒想到,終於包好了。有時候,我包累了,就想放棄,不包了,可是,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呀,我又靜下心來,好好包,但有的餃子不容易包好,就像一條小船,又瘦又長,我乾脆把兩頭捏在一起,變成了帽子餃子,終於包完了,看着一個個奇形怪狀的餃子,雖然比不過媽媽包得又圓又均勻。但,心裏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吃餃子的時候,我特別開心,特別是吃到了自己包的餃子。通過這次包餃子,我也體會到其中的快樂,我也知道吃餃子容易,包餃子難,以後,我要多幫媽媽包餃子。

關於拜年的作文: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回龍海,去給龍海爺爺拜年。

一大早,我們就坐着汽車出發了。到了龍海鄉下,我看見無邊田野裏的麥苗,綠油油,清爽爽,清風吹來陣陣的油菜花香。農民伯伯用自己的汗水澆灌着田地,他們就像蜜蜂,為了祖國辛勤地勞動着。

來到爺爺家的院子裏,爺爺早就等在門口,我走過去,叫了聲:“爺爺新年好!”爺爺樂得合不攏嘴,連聲説:“好,好。”爺爺的院子裏有一隻母雞帶着一羣小雞在找蟲子吃,小雞的絨毛黃黃的可好玩了;還有一隻大狗,一看到我們就“汪汪”地叫起來,可怕極了。爺爺告訴我們,狗在農村可是看家的好幫手。

這一次回龍海,我覺得到處都很新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erbai/e22d0k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