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00字作文 >

關於寒衣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關於寒衣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習俗一】

關於寒衣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與清明節、中元節不同的是,十月初一除以燒的形式為死去的亡靈送紙錢外,因為正逢進入寒冬季節的第一天,由生者的禦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所以傳統的寒衣節還要送去五色紙做的寒衣,以表達後人對亡者的紀念

在民俗學中,這一活動歸於社會風俗中的“宗族·祭祀·墓祭”類中。主要習俗有煮紅豆飯以夜奠(亦有以烏糯飯祭墓的),在門前焚燒紙糊或彩印的衣褲鞋帽,也有去墳頭祭焚並用新土覆墓取意"保暖"的。奠祭時,還有男磕頭不哭、女哭不磕頭等規矩。清佚名《燕台口號一百首》雲:"寒衣好向孟冬燒,門外飛灰到遠郊。一串紙錢分送處,九原尚可認封包。"正是這種情景的寫照。

【習俗二】

古時,在十月初一的前一天,由家長率領兒孫們到祖墳添土。添土不用筐簍,要用衣服兜着,兜的土越多,族裏人丁越興旺。節日當天,則由族長帶領家族中的男姓,抬着食盒、大方桌和豐盛的供品(20至30個大碗),逐個到墳前祭拜,叫“上大墳”。現已改為一家一户攜帶少量供品(一般是餃子)“上小墳”了。

如今,十月初一上墳燒紙、燒寒衣的習俗已淡化,許多人特別是城裏人,只是到墳前默哀或獻上一束鮮花,來懷念逝去的親人。 過去,十月初一還是長工的下工日,所以又叫“散工節”僱主要在這一天設筵犒勞僱工、清算工錢,宣佈是否繼續留用,留下的叫“打冬”或“扛冬活”。 到十月初一,坡裏的莊稼都已收打完畢,即墨、嶗山、平度、膠州、膠南、萊西都有“十月一淨坡”和“十月一坡了(淨)場光”的俗諺。

春夏秋冬往復循環,十月為孟冬。十月一日是進入寒冬季節的第一天。由生者的禦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

【習俗三】

晉南地區送寒衣時,講究在五色紙裏夾裹一些棉花,説是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晉北地區送寒衣時,要將五色紙分別做成衣、帽、鞋、被種種式樣。甚至還要製作一套紙房舍,瓦柱分明,門窗俱備。這些紙製工藝品除體積縮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還要精緻漂亮。

標籤: 寒衣 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baizi/8jylr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