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500字作文 >

【精選】奶奶的作文500字3篇

【精選】奶奶的作文500字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奶奶的作文500字3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奶奶的作文500字3篇

奶奶的作文500字 篇1

有人喜歡球場上叱吒風雲的羅納爾多;有人喜歡戰場上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人喜歡賽場上健步如飛的劉翔……我卻喜歡鄰居張奶奶。

大自然的守望者

張奶奶愛好花草鳥獸,是大自然的守望者。鳥兒們總能幸福地生活。早上,常常能聽見張奶奶的陽台上各種鳥鳴,“布穀,布穀”“嘰嘰喳喳”“咕咕”……像一個大合唱團,又像一個天然的鬧鐘,把我叫醒。晚上,出去飛翔的鳥兒,總會飛回鳥籠,等待張奶奶放食。放食時張奶奶也會時不時摸摸鳥兒,鳥兒也會友好地叫兩聲“嘰嘰”。

張奶奶家不僅是鳥兒的樂園,還是植物的天堂。綠蘿、山茶花、牽牛花、迎春花……數不勝數。瞧!綠蘿長長垂蔓圍住了防護網,遠遠望去好似一道綠色的屏障。月季花在寒風中怒放,與梅花爭豔,美不勝收。張奶奶的家是一個別樣的天堂,讓人心曠神怡!

智勇雙全老奶奶

張奶奶不但是大自然的守望者,還是一位智者。有一次,媽媽叫我去買菜。在這車水馬龍的菜市場,我遇到了張奶奶。在她的幫助下,我買了不少菜。馬上就要回家了,“哧哧”,我回頭一看,見到一箇中年男子拿着小刀在割一個女子的包。我見狀趕緊悄悄告訴了張奶奶,説我們快走。張奶奶見了不慌不忙,拍了一下中年男子的肩膀,裝作迷路的樣子問他:“我想去超市,怎麼走?”中年男子聽了,結結巴巴地説:“直走……到前面轉彎……”張奶奶聽了帶着我慢悠悠地走了,那個中年男子見行跡敗露,趕緊落荒而逃。

這就是我的鄰居張奶奶,平凡而又偉大,是我喜歡而敬佩的人。

奶奶的作文500字 篇2

年華似水,歲月如梭。生活中的好多人,好多事,只給我留下了模糊的影子。但奶奶為我做的紅豆沙,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它的味道。

每逢週末,我都會纏着奶奶,讓她給我煮一碗紅豆沙。這件事我每週都會做,不分四季。所以我深知四季的紅豆沙,絕對不能混為一談。因為,四季,分別有四種專屬的味道。

春天的紅豆沙,要煮上一整天。在漫長的等待之後,就會有一碗軟綿綿、甜膩膩的紅豆沙,它像棉花一樣綿軟、細膩。嚥下肚後,口中還留着紅豆獨有的香味。

夏天的紅豆沙,卻不需要煮上一整天,只要在紅豆即將成沙時,就可以細細品味一番。但夏天的紅豆沙,有個獨特的吃法,可以放進冰箱中凍上一會兒。可以想象,如果在烈日之下,品嚐一碗剛從冰箱中取出,與炎炎夏日格格不入的紅豆沙一口一口送入嘴中,那脣齒留香的美感,把酷暑的炎熱之感化作虛無。

秋天的紅豆沙,並無什麼特別之處,中火慢燉。八成變成沙的紅豆,吃起來柔滑細膩,像極了秋天涼風吹拂臉頰的感覺,一絲絲淡淡的甜味,讓人頓時毛孔舒張,暢爽的感覺頓時襲遍全身。

而冬天的.紅豆沙,要用文火慢煮。五成變成沙的紅豆,嚼起來又有不同的感受。一口咬下去,撐開了紅豆的外皮,而裏面沙狀的紅豆頓時在味蕾上炸開,甜味濃郁極了。嚥下去的紅豆在胸腔處變成了一般暖流,順着腸道流入腹中,讓寒意瞬間消散,只剩下甜味在口中。

以前,我總認為外面賣的紅豆沙,和奶奶的紅豆沙總差一點什麼,可是差在那兒呢?我現在才知道,差了一份愛啊,愛的味道與眾不同。

雖然現在奶奶已經不煮紅豆沙了,因為她老了,所以這份“重任”便落在了我的肩上。現在換成我給奶奶煮紅豆沙了,我總會將自己的一份愛注入紅豆沙中,讓奶奶慢慢品嚐。

奶奶的作文500字 篇3

我的奶奶今年七十多歲了,她很慈祥,心地善良,和鄰居和睦相處,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多少年來,我的奶奶為了這個家,一直都是省吃儉用,從不浪費財物,做什麼事情都精打細算。

記得去年暑假的一天,爺爺走路時不小心,腳上的鞋被釘子劃破了。回家後,爺爺換了一雙,正想把那雙破鞋往垃圾箱裏扔時,被奶奶看見了。奶奶急忙走過去,一把搶下那雙鞋,氣呼呼地説:“破了,補過後還可以在家裏穿穿嘛!”爺爺卻説:“我有這麼多鞋,就差這一雙嗎?”奶奶説:“就算你是百萬富翁,也得勤儉節約。讓我來給你補一補吧!”説完,奶奶戴上老花眼鏡,拿出針線盒,一錢一線地縫了起來。補好以後,奶奶在臉盆裏放了一盆清水,把爺爺劃破的鞋洗了又洗,直到洗乾淨為止。

洗完後,奶奶發現還有一處破了,又拿起針線縫了起來......鞋子補好了,奶奶對爺爺説:“這樣不是又可以穿些時嗎?做什麼事都要勤儉節約,那些鋪張浪費的人就是不會過好日子的人。以後,你也應該學着節約些。”爺爺聽了,樂呵呵地對奶奶説:“還是你説得有道理,我以後也要注意節約呀”。

其實,我的奶奶不僅是個勤儉節約的人,她的身上還繼承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很多優良

傳統,我以後也要向奶奶學習勤儉節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wubaizi/g27y3q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