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500字作文 >

小學生奮發向上崇德向善徵文500字

小學生奮發向上崇德向善徵文500字

【第一篇】

小學生奮發向上崇德向善徵文500字

本學期,我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閲讀了一本書——《奮發向上,崇德向善》,我受益匪淺。 對於“崇德向善,奮發向上”我有着個人的理解——“崇德向善”突出一個德,有德方能向善;“奮發向上”突出一個“上”字,我把它解釋為才能的“才”字,奮發努力方能成才,合起來説,即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德是指品德,是指一個人對社會、對他人責任心的一種表現。才是指才能,是指一個人實現自我價值的能力和手段。對一個人而言,德是靈魂,是嚮導;才是能力,是工具。我之所以把 “德”字放在前面,“才”字放在後面,是因為在我心中一個人的品德第一,才能居第二。

為什麼這麼説呢?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一個人的身上大體有四種德才關係,即有德有才、有德無才、有才無德、無德無才。

一、有德有才。這時,一個人既具有為社會和他人做貢獻的優秀品德,又具有為社會和他人做貢獻的才華。這是一種最好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的和諧程度最高,社會效益也高。

二、有德無才。一個人有高尚的品德,但才能平庸。這時,雖然一個人有為社會辦好事的願望,但因能力有限,所以對社會貢獻較小。這樣的社會和諧程度高,但是社會效益略低。

三、有才無德。這時雖然一個人想做壞事,但才能有限,做壞事手段不高明,對社會的破壞性就低。這樣的社會和諧程度低,效益低。

四、無才無德。這時,一個人既想幹壞事又具有幹壞事的能力。由於手段高明,其幹了壞事也不容易被人發現。這種情況對社會的危害是最大的。這樣的社會和諧程度低,且社會效益極低。

在我國歷史上,用人標準一直是按照德與才兩個大的方面來考慮的,這就很自然地要牽涉到如何處理兩者的關係。

劉邦打天下時,是把才能放在第一位的,陳平"盜嫂受金"照舊得到重用。曹操明確提出"唯才是舉",選拔人才主要看才能。唐太宗曾就用人問題與魏徵交談,魏徵很明確地講了一番話:“大體意思是説,在亂世爭雄的時候,用人往往顧不了許多,只求其才能,有利於打天下就行;但在治理國家時,就必須是德才兼備才能用。到了宋朝,《資治通鑑》的主編司馬光對德才關係有了更精確的論述,他説:“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意思是德行是才能的嚮導,有了好的德行,才能就會得到善用;才能是德行的輔助,有了好的才能才可以發揚大德。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努力做一個德才兼備, “德”字為先的人。

【第二篇】

當唐老師把《奮發向上,崇德向善》這本書發下來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打開書,像一匹餓狼一樣,一頁、二頁,貪婪地讀着。當我看到《別讓後悔來得太遲》這個小故事時,我的靈魂被深深的震撼了,我陷入了沉思:僅僅因為一個塑料袋的問題,就讓售貨員把手無寸鐵的老人連砍三刀刺死。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文明禮儀廉恥到哪裏去了?難道我們不應該懂文明、講禮貌,遇到問題時理智的處理。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衝動就做出違背道德,觸犯法律的事。

再看看我們的身邊,不文明的事時有發生:有的同學在樓梯上追逐打鬧、高聲喧譁,有的同學欺負弱小,還有的同學説一些不文明的話……

“明理知恥”、“崇德向善”、“仁愛和諧”,這些古人的先訓正是對我們最好的教育。奮發向上、崇德向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寶貴財富。沒有奮發向上的精神就會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打退堂鼓;沒有崇德向善的品德就會在大是大非面前失去做人該有的道德準則。奮發向上的精神,是激勵我們青少年兒童為實現“中國夢”而為之努力的方向;崇德向善的品德,是提高我們青少年兒童美好品德的明鏡。

其實做到奮發向上,崇德向善並不難。古有程門立雪的尊師,孔融讓梨的尊長,三顧茅廬的恭敬,負荊請罪的謙讓……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説過:“無論是別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單獨的時候不要做一點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道德。”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像一滴水,許多人的這一滴水匯聚起來就會成為文明的海洋。講文明,做一個正直禮讓的人;講誠信,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講善良,做一個互助友善的人。希望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的生活才能充滿友愛、誠信、和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wubaizi/erljv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