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300字作文 >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9篇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9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描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9篇,歡迎大家分享。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9篇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1

夜,早已來臨。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户灑進各家的房屋裏,照亮了人們的心房。就在這個時候,有多少人正與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在團圓的喜悦中吃着月餅,在月餅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輪圓圓的明月。

也在這個時候,又有多少的遊子們正站在窗前,也在看着那十五的月亮。不過,在他們眼裏出現的並不是一輪圓圓的明月,是親人們微笑的臉龐。在他們心底燃燒的並不是與親人團聚的喜悦,而是濃濃的思鄉之情。

我從來沒有過這種濃濃的鄉愁,因為我每天都與親人在一起。在我看來,天天都是中秋,日日都是十五。無論是晴天、陰天、還是雨天,我總能感到温暖的親情,總能看到一輪圓月。但我卻希望可以體會一下思鄉的感情。因為我知道我在想家的時候,家也在思念着我,所以我感到的並不是思鄉的愁緒,而是親情的温暖。

那些遊子們呀!在這中秋之夜,只要你們的心底可以感到家的温暖,那麼我相信一輪圓圓的明月也會在你們的心中升起,一種團圓的喜悦也會在你們的心中燃燒。

十五的月亮仍然掛在天上,在夜色的襯托下,是那麼的明亮。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2

我所盼望的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於到來了。我為之高興得壓抑不住心跳,心頭毅然地噴出燦爛而快樂的火花。這似乎要點燃,但是我管不着,我只清楚,它是最早點燃我的心的。

當日,無論是何時,我都逗留在外,被快樂所包圍,絲毫沒有回家的餘地。一心只想着黑夜的降臨,也就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的來臨。

夜晚的街道人山人海,到處只見人頭攢動動,熙熙攘攘,好不活潑熱鬧。漫步長青街,仰望夜空,星晨被一片濃黑所覆蓋。清幽使你不得不對過去的日子,惋惜。為時間過得飛快而恐懼。

嘿!我發現自己想得太多了,使到整、個氣氛變得悶沉,今天是中秋節,應該高興才對。哇!八月十五的月亮好美啊!我頓時整個人變得開朗,父母雖然為之驚訝,但也不少有一份愉快而滿足的心情。

這份心情持續到賞月之。靜月,原來是如此迷人,如果在加上五彩繽紛的燈籠的話————轉眼看到燈籠的點點餘光,拎着它們的是一班活潑的少年,青春的天使

終於我累得不能再動了,媽媽為我徐徐地蓋上被子,我也慢慢地進入的夢鄉。在夢中,我夢到了同一個節日,相同的人,玩着相同的遊戲

這天終於到來了。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3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4

早晨,我剛剛起牀,人就異常興奮。因為今天是八月十五日,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於來了。今天一大早,爸爸媽媽還有我一起到超市買菜,月餅等食物。下午,爸爸媽媽都在廚房裏忙着殺魚殺雞,切肉切菜,忙的真是不亦樂乎。

到了晚上,爺爺奶奶來到城市與我們共度中秋節。我第一個吃晚飯,準備好了賞月的工作。等啊等,等啊等,始終沒有揭開月亮那神祕的面紗。看着月亮我不禁想起了蘇軾的一首詩《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過了許久,月亮才輕輕地揭開它的面紗,漸漸的露出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着月亮,心裏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看看這我的腦海裏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有中秋節。於是我去問爸爸,爸爸説當時老百姓為了推翻元朝暴虐統治,滅元朝;到了八月十五的時候,家家户户齊動手,把紙條放進月餅裏互相傳遞,後來元朝被老百姓們推翻了。也許現在我們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也有人説中秋節在豐收的季節裏,使農民體驗豐收的喜悦與高興。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中秋節吧!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5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按照風俗習慣全家人在這一天都會聚在一起吃月餅,表示全家團圓的意思。

今年中秋節我們一家坐在月光下吃着月餅。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了空中,好象一個玉盆掛在天空。我們坐在月光下,一邊吃月餅一邊邊賞月。我問爸爸為什麼月亮上好象有棵樹啊,爸爸説“傳説那是廣寒宮門前的一棵樹,那是嫦娥居住的地方”我用很疑惑的眼神看着爸爸,爸爸好象知道我想問為什麼月亮住着嫦娥呢?爸爸説“嫦娥本來也是和我們一樣很平凡,後來因為吃了一顆仙藥就成仙了,從此住在月亮上回不到人間。可他丈夫很思念她,每年的今天他丈夫都會對着月亮來紀念嫦娥,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中秋節”。

聽到這裏我才明白原來中秋節是這樣來的,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漸漸的夜深了,可月亮上的神祕卻深深的打動了我,我相信以後在我抬起頭看月亮的時候,一定可以想起,那段美麗的神話故事!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早上,綠樹成陰的柏油馬路上車水馬龍、一輛輛絢麗多彩、形狀萬千的轎車、大客車猶如一條閃着五彩繽紛顏色的彎曲長龍。商店裏、超市內一個個的月餅盒紛紛上場,她們十分美麗,禮盒小姐們也不堪示弱,穿上了華麗的禮服爭先恐後的上了“舞台”。超市裏張燈結綵的掛起了裝飾品,還打起了優惠的牌子招攬顧客。城市的上空飄滿了氣球就像是人們的心願飄向遠方。

往年晚上,居民們在山上邊觀賞圓月邊吃圓圓的月餅。今年天氣不合我們的口味兒——下雨了,大家都沒有看月亮的機會了,我們一家也不例外。我吃着月餅看着圓月腦子裏突然想到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呢?媽媽告訴我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人他在夢裏看見自己上了月宮,嫦娥盛情款待,並端出了酥酥甜甜的仙餅,還讓眾仙女載歌載舞的慶祝他們的到來。那人暗暗地記下了音樂,然後讓人整理出了優美動聽的“霓裳羽衣曲”還讓人仿製了仙餅因為它來自月宮,又形如滿月大家就叫它月餅。而且月餅出於中秋,所以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

圓圓的月亮,圓圓的.月餅代表着人們的願望能一一實現得很圓滿!日子越過越充實!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7

中秋,中國傳統節日之一。而在中秋節裏,不同的人會“嘗”出不同的味道。在家裏和一大家子人一起吃團圓飯的人“嘗”出的味道是甜蜜的,是温馨的;而在外漂泊的遊子“嘗”出來的味道是苦澀的,傷心的。

團圓是中秋的味道。中秋節裏,小孩子們在院子裏談笑風生,説着學校裏發生的有趣的事情,談着自己現在玩的遊戲。一談到這個,大家就都來勁了,你一句我一句,好像三天三夜都講不完。大人們在屋子裏一邊吃着瓜子,一邊看着電視,一邊聊着天。一説到自己孩子的成績時,一個個都眼神發亮,都為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在他們眼裏,孩子就是他們的全部。而老人們則坐在桂花樹下,喝着茶,下着棋,閉着眼睛想着很久很久以前發生過得事情,想着他們曾經的童年,他們曾經的青春。

思念是中秋的味道。在外漂泊的遊子們每逢佳節倍思親,看着圓圓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遠方的親人。想起了親人的關懷,親人的教誨,更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在自己出遠門前對自己的絲絲關照。

中秋裏的味道真是數不勝數,你還“嘗”出了別的什麼味道了嗎?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8

八月十五月兒圓我和姐姐做月餅,天上的月兒有多圓,我們的月餅就有多圓。不信你看看,偷偷地告訴你,我們是有模子才做出這樣的效果。你看是不是很大很圓啊!那一天早上,五點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做第一塊月餅了,首先把面給和一和。然後用不同的圖案一個個的扭在面上,最後放在模子裏放入烤箱裏烤五分鐘一塊月餅就完成了。這可是在我媽媽認真負責地指導下做出來的。不信你嚐嚐是不是很香啊!

一聞到香味就馬上跑到桌子旁邊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這是我的爸爸和奶奶,他們吃完了月餅還想再吃,我也只好重新為他們做了。等到只剩下最後五個時,我也只能吃到兩個因為又有三個被我姐給吃掉了。真的好開心我做出的月餅那麼受大家的歡迎。夜,早已來臨。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户灑進各家的房屋裏,照亮了人們的心房。就在這個時候,有多少人正與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在團圓的喜悦中吃着月餅,在月餅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輪圓圓的明月。

描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 篇9

“今天是什麼日子?”剛一回到家,媽媽就急忙問我。我不解地説:“八月十五,中秋呀!怎麼了嗎媽媽?”“哎呀,我就記得好像是過節!可是我忘記買月餅了!”媽媽懊惱地皺了皺眉。我聽了媽*的話,頓時明白了,原來是我這個忘性極大的媽媽把今天這個重要的節日給忘記了。

中秋節由來的傳説有很多種,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不過我最喜歡的是嫦娥跟后羿的神話故事。這麼重要的團圓佳節媽媽居然也能忘記,我無奈地歎了一口氣。“我想起來啦,今天我買了餃子皮跟鮮肉、香菇,還有你最愛吃的馬蹄跟蝦!我們乾脆包餃子吧!”媽媽興奮地説。包餃子?我疑惑地看着媽媽。媽媽得意的告訴我:“餃子表示了一家人團團圓圓。餃子中的肉餡就代表了我們,用餃子皮來包餃子就代表吧我們和起來——團圓起來!”哦,原來這樣,我恍然大悟,對媽媽豎起了大拇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sanbaizi/34xzd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