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900字作文 >

【精華】春節的作文900字6篇

【精華】春節的作文900字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的作文900字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春節的作文900字6篇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1

“我贏了!”,我端着那隻空蕩蕩的碗,自豪地向爸爸宣佈。

我想我永遠不會忘了這個鏡頭。

我是一個挑食的人,面對春節時的那些大魚大肉,我會先仔細地掃視一番,然後無奈地搖搖頭,避而遠之順便帶幾桶方便麪。

讓王耕耘吃飯,無疑成了我大姑小姨二舅等人20xx年最具挑戰性的事,甚至有人感慨:“怎麼比國寶還難養?”

其實我自認為我很容易養,一碗紅繞牛肉,一碗香辣牛肉,一碗香菇燉雞,一碗濃湯大骨就行了,當然,還得再來點開水。

到姥姥家,姥姥姥爺用滷豬耳朵、山藥燜雞、韭菜炒千張和醬牛肉來挑戰我的味蕾,不得不説他們真的努力了,但很可惜,作為一個專業的挑食人士,我還是對這一桌子菜判了死刑;奶奶家也精心準備了白菜蘿蔔燉肉、滷雞爪、毛豆炒火腿、豬舌頭等,想對我進行一番狂轟濫炸,可惜,他們還是失敗了。在奶奶姥姥她們焦頭爛額的同時,也有幾起成功的例子,大舅用雞翅得到我的肯定,二舅用豬肝贏得我的稱讚。

有次爸爸突然對我説:“你不是一直想換台電腦嗎?只要你吃碗魚,我就給你換!”説實話,我幾年前就看家裏那台電腦不順眼了,它的配置在如今這信息電子科技智能時代早已落後十萬八千里了。我一直要求換台新電腦,可爸爸卻有一套完美的理由:“首先,我不經常用電腦;其次,你媽不怎麼用電腦;最後,你用電腦也只是為了玩遊戲,既然如此,我為什麼要換?”這次他居然主動提出來!機會啊!可是他也太狠了,居然讓我吃魚!熟悉我的知道咱耕哥有兩大不吃,不吃蛋、不吃魚。魚啊,諸位,它們自以為優美地扭動它們的身軀,卻散發出令人噁心作嘔的腥味,最不能讓我忍受的是,它們可以為了一點食物而毫不顧慮地撲上去和同伴接吻。可是我的確不想用那台老電腦了。在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中,我決定了!

“好,成交!”

第二天中午,他們便弄來一盤酸菜魚,給我盛了滿當當的一碗。我雙目緊鎖,眉頭緊皺,像是即將上前線的戰士。我不斷地給自己心理暗示,告訴自己在面前的不是魚,而是肯德基的香辣雞翅,不喜歡吃魚只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好吧,沒有什麼是我做不到的。

我緩慢而哆嗦舉起筷子,將米粒般的魚肉夾到眼皮子底下,一屏氣,一咬牙,一切齒,一閉眼,我拼了命般將魚肉送到嘴裏吞下去,在入喉的那一霎那我甚至想到了“遺言”二字。

我就以這樣的過程,艱難痛苦地撐下去,一個半小時過去,我豁盡全身力氣,將最後一口魚吞嚥下去,然後一把奪過爸爸的酒杯,將裏面的啤酒一飲而盡。

哈哈!我吃完了!我勝利了!哦耶!

我興奮地舉起碗向爸爸示意。這個瞬間將我成為我記憶星空中永恆的璀璨,因為這也算是我第一次挑戰自己的極限。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2

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是呀,按照山城的老規矩,新年差不多在冬至就開始了。一過冬至,人們就開始殺年豬,灌臘腸,薰臘肉,準備各種年貨,一直到臘月底。

臘月二十三是傳統的小年,人們在小年這一天要送灶神。大人們早早地買好糖,天一擦黑,人們就會把灶台打掃的一塵不染,把鍋洗的閃閃發光,將鍋裏的水擦乾,再在鍋裏點燃一盞油燈,並在灶台上點燃蠟燭、香,把糖果放在灶台上,然後燒紙錢、放鞭炮,把辛苦了一年的灶神送上天去過年、遊玩。在臘月三十這天,再把灶神接回來。聽大人們説,誰家要是這天不送灶神,否則來年你家的飯都煮不熟。

過了小年大家更忙了,忙着買年貨,忙着大掃除,忙着叫親朋好友們吃團年飯,今天吃這家,明天吃那家。

到了除夕更熱鬧。家家户户門外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內貼上了各色的年畫。家家都在趕做年菜,到處瀰漫着酒肉的香味。一大桌豐盛的菜品真是色香味俱全,雞、鴨、魚肉、紅棗糯米飯必不可少。雞表示來年大吉(雞)大利,魚表示來年年年有餘,紅棗糯米飯表示子孫滿堂。在我們重慶,過年燙火鍋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滾滾的火鍋裏,紅的是辣椒,麻的是花椒,香的是香油,真是又麻又辣又香。麻得你舌頭打顫,渾身舒暢;辣得你涕淚交流,滿頭大汗;香得你頻頻回味,經久難忘。用“麻、辣、燙、鮮、香、嫩、脆”來點出我們重慶火鍋的妙處,真是概括絕了。一大家子圍着紅紅火火的火鍋,有説有笑,邊吃邊賀。吃完團圓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通常是一邊打牌聊天,一邊看中央電視台的新年聯歡晚會,等待新年鐘聲的敲響。到了夜晚,更是燈火通宵,各種照明燈、彩燈、燈籠,真是金碧輝煌。新年鐘聲一敲響,鞭炮聲此起彼伏,日夜不絕。院子裏,孩子們拿出準備好的花炮,什麼飛龍在天呀,直衝雲霄呀,長揮金鞭呀……真是五光十色。只聽“嘭、嘭、嘭”一朵朵煙花在天空中競相開放,真是五彩斑斕,笑聲、鞭炮聲、歡呼聲、尖叫聲,不絕於耳。

過了除夕就是年。大人、小孩兒們都興奮得睡不着覺,天不見亮就起了牀。孩子們穿上新衣,給長輩們拜年討紅包。個個口袋裏撐得鼓鼓囊囊的,臉上都笑開了花。大人們就起來忙着包湯圓,煮湯圓。吃完湯圓,大家相約來到街上看熱鬧。街上耍龍的,耍猴兒戲的,抬花轎的,扭秧歌的,賣玩具的,到處是談笑聲,到處是吆喝聲,好不熱鬧。大年初一家裏不能掃地和倒垃圾,據説這樣做會掃走家裏的財氣。還不能睡午覺,如果有人睡了午覺,人們就稱為“黴睡”,就是一年倒黴的意思。當然,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須説吉利話,不能説喪氣話,預示來年大吉大利。

正月初二,人們就開始走親戚拜年了,當地人稱為“走人户”,也稱吃“轉轉飯”,就是到親戚之間輪流吃飯,一家負責一天的飯菜。通常吃了飯後打牌,大家一邊打牌,一邊聊天,差不多要到正月十五才結束。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到處張燈結綵。人們在這一天要包湯圓、猜燈謎、逛廟會,熱鬧極了。我們當地還有一習俗,十五這天要“偷青”,就是正大光明地去別人家的菜地菜青菜,預示來年清清靜靜。

元宵節一過,也就意味着新年結束了,一切又回到了正軌,人們又開始新的一年的工作和學習。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3

今年冬天奇冷,風雪霧霾接連不斷,難得有兩天陽光,也是清冷冷的沒什麼温度。我一直不願意出門,但大年初一,還是很雀躍地跟着父親去拜年。

老家是農村,雖然最近也蓋了幾棟樓房,有兩個車站邊上的小區,但原來的屋子與生活都沒人去碰,我還能從完全不同的冬日看到原來模糊的初夏。像大多數農村一樣,這裏被大大小小的院落擠成了半棋盤式的樣子,歪歪斜斜的衚衕,通向一個轉角或下一個衚衕,有可能在盡頭被某家人的大紅鐵門與福字阻斷,也有可能在半路忽然斷開一個小口,通往一段相似卻完全不同的旅程。

淡紅色的磚因為時日太久而漸漸變黑髮青,大多髒兮兮地沾着泥土,有幾塊低矮的上面,可以看到小孩子的刻字。有些看上去很整齊,有些卻顯得凹凸不平,甚至有倒塌破損的痕跡,還有的被修復後再次被侵蝕,兩種不同顏色的舊磚石被日漸模糊的紋路分開,像一道漸漸淡去的傷口。

豔紅色的紙被粘在門框上,在風中嘩啦嘩啦響得脆薄,新年與這紙一樣,彷彿浮在這鄉村佈滿皺紋的臉上。

小時候,就在這一個轉角,忽然竄出來一條大狗,烏亮眼睛,烏亮皮毛,狂叫着向我們撲來,一羣人轟然四散,我也撒丫子猛跑,在瀰漫着塵土與折斷草莖的衚衕裏,跑得滿頭大汗。一溜煙兒回到小院,邊喘粗氣邊去裏屋冰箱裏拿冰糕吃。其實村裏連剛會跑的小孩子都知道怎樣對付房前屋後無處不在的大小土狗,“不要慌,撿石子”等囑咐更是聽了半條街,可惜當時沒有幾個孩子有膽量對自家以外的狗還能如此淡定,尤其是我,直到現在見了狗還是狼狽地溜走。

這些七拐八拐卻四通八達的衚衕,是當初我逃跑的最好屏障,不僅是躲狗,也躲被我們偷了棗或者捅漏了紗窗的人。

只不過當初漲紅了臉叉着腰大罵“小兔崽子”的幹練媳婦,現在臉上長了皺紋,人也和氣了,給她家老人拜年時,還很熱情的給我們端茶,説我從小就聽話。

當年三五一羣坐在石階上的姨奶舅奶們,與院子的牆垛一起佝僂下去,夠不着我的頭了,原來納涼的地方,新開了一家剃頭店,沒看見有人,收音機卻開到最大,河北梆子,半條街都聽到響。

我忘記了大多數人的名字,可他們還是很親切地記着叫我的小名。只是一年一年過來,拜年的時間越來越短,不是我們倉促,是能拜年的人家越來越少了。當年的大多數人,以緩慢卻殘忍的速度逝去,這樣的每次拜年都像一個總結——一段時間後,我們與時間的爭奪戰中,又輸了多少。長此以往,這份蒼涼的風景,將會徹底消失。

但只要還有一個人在,我們就會回來,那些被時光遺棄了的人們,不能也被我們遺棄。

離開時,坐進車子,感覺血脈中屬於這裏的特殊塵埃慢慢的再次沉寂。車窗外面,大片大片的田野,間隔在水塘與農舍之間。雪已不見,莊稼收穫後,剩餘的秸稈混在半人高的枯枝衰草裏,本應是蕭條景色,卻因了這冬日難得的熱烈陽光,散發出一種成熟而幹鬆的氣息。鄉村路旁的行道樹,也帶有鄉下的野性的茂盛,在陽光照耀下,枝幹中最密的一簇都變成了帶些橘色的金黃。這時再看那本不起眼的田間農舍,也隱去了簡陋,陷在一片寧和中,像油畫,也像童話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4

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春節,是高一時在外公家裏過的。

對於好奇心極強的我來説,到外公家過春節,可以説是我期待已久的了。我心裏早早地便憧憬起鄉村的春節是個怎樣的模樣來。

儘管如此,鄉村的春節還是讓我感到十分的新奇。且不説置辦年貨時的人潮湧動,且不説糖瓜祭灶時的炊煙繚繞,更不説熬粥烙餅時的香氣四溢,單説年三十貼那火紅的`平安符就極為有趣。小表弟小猴子般竄上竄下,憑藉嫻熟的“壁虎神功”,將平安符貼到了窗户高處,就連雞欄以及土胚砌成的豬圈、羊圈也都貼上了金光閃閃的大字——六畜興旺。我也興致大發,抹了一手糨糊,想將“出門見喜”貼到院門外的梧桐樹上,可由於手上黏,剛貼上的平安符就又被手粘下來,好一會兒也貼不住,舅媽見我狼狽的樣子哈哈大笑,過來幫助才算完成了任務。一會兒,我又瞄上了那已被剪成兩半的特大平安符,這該怎麼貼呢?還是舅舅有辦法。哦,原來是兩扇大門一邊一半,中間一合便是完整的“平安”二字。貼在小院各處的平安符像是綴在白絹上的紅花,顯得格外耀眼,就連雪花貼近它時彷彿也會被鄢抹熱烈的紅融化掉。“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不正是它的真實寫照麼?

白天忙乎了一天,眼見天色暗了下來,也到了吃年夜晚飯的時間。餃子下鍋了,外公一大家子其樂融融墟地圍坐在了一起。跟我平日裏的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的精製美食不同,這裏擺上飯桌的是翻騰着熱氣的豬肘子,孩子們一哄而上,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不一會兒豬肘子便被瓜分乾淨,我打量着埋頭苦吃的小表弟,豔羨他吃嘛嘛香的好胃口。

“啪——啪——”五彩絢麗的煙花點亮了墨一般黑的夜空,時而隱現出一張張仰望天空的笑臉。

天上的美景稍縱即逝,地上的驚喜卻在蔓延……

除夕之夜並不漫長,火紅的爆竹“噼噼啪啪”地掀開新的一天。 年初一的早上,我就是被爆竹聲震醒的,端起熱騰騰的餃子,哎,怎麼還和除夕夜一樣是素餡的呢?我將自己的疑惑説出來,外公笑着説,素餡餃子代表健康長壽,初一時吃的餃子一定要是除夕時沒煮完剩下的,取吉慶有餘之意,並且除夕和初一吃的餃子必是素餡,取來年平安,素素淨淨之意。餃子裏往往還要包上糖果、鋼鏰兒、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按民間的説法是,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聽着有趣的民俗,感受別樣的氣氛,讓我回想起自己以往所過的十幾個春節來,節前穿梭於專賣店購置高檔物品,節時一家三口寂寞地圍坐在餐館的山珍海味旁,象徵性地給親友發個短信,打個電話。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時,似乎也沖淡了春節的傳統習俗;時尚的潮流湧人城市,沖淡的是濃烈的年味兒。

今年春節臨近,我又回憶起那年在外公家過的春節了。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5

春節,是我國最古老的節日,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也是我最喜愛的節日,沒有什麼能比它更讓我覺得快樂的了。

今年的除夕,人們還在最後的忙碌,有的剖魚、有的殺雞,有的宰羊。大街小巷早已披上了紅色節日的盛裝,樹上掛滿了紅燈籠、中國結;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了大大的福字,對聯、窗花,把房子打扮得像一個個俏姑娘,祖國各地,沉浸在一遍喜慶之中。

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天矇矇亮,奶奶就開始忙着大掃除了,聽奶奶説,除夕的“除”字,原意是除去,家家都要在今天大掃除,把所有的窮運、晦氣統統掃出家門。我急忙搶過奶奶手裏的抹布,把家裏所有傢俱門窗抹得油光發亮,就像新的一樣,地也被我掃得乾乾淨淨,祈福明年有個好運氣。

吃過中飯要準備年夜飯了,我的老家是南通,年夜飯一定要吃團圓,寓意着團團圓圓。爺爺做團圓餡兒,爸爸揉米粉,我、媽媽、奶奶搓團圓。媽媽提議,我們三個來個搓團圓比賽,看誰搓得團圓又好又快,結果奶奶手藝最佳,圓子個個精神抖擻,而我做的團圓,就像泄了氣的皮球,扁扁的,我只好甘拜下風,媽媽説:“團圓裏包個棗子吧,誰吃到今年就是最幸運的人,”説完她往團圓裏包了個棗子,我心想希望吃到那一個的人是我。

到了晚上吃年夜飯了,爺爺這個特級大廚師早就做好了菜,一桌香噴噴的菜呈現在我們眼前,每個菜名都帶着吉祥的名字“年年有魚”“長壽粉絲”“步步糕”等可以説是山珍海味無所不有。吃團圓了,突然,我嘴裏嚐到一股甜棗味兒,我驚喜地叫了起來,“我吃到棗團圓了”,大家都用羨慕的目光望着我,媽媽説:“祝賀你,你是我們家幸運的人。”甭提我有多高興了。

大年初一,一次又一次的炮竹聲喚醒了我,推開門,外面白茫茫的,彷彿一片雪海,“下雪啦!下雪啦!”我驚呼,雪下得很大,整個大地銀裝素裹,個個神采奕奕,粉粧玉砌,樹枝蓋滿了一層毛茸茸軟綿綿的雪末兒,像一根根彎曲的銀條,而那些冬青樹上的積雪像似掛滿了一粒粒綠白相間的寶石,一棵棵樹木,在潔白的雪花襯托下,好像一個個仙女下凡。

風一吹,輕輕搖晃的枝條,猶如仙女舞動着的玉手,散下了顆顆珍珠,我不自主想起唐朝詩人岑參的一首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場大雪更增添春節的氣氛,我從地上抓起一把雪向爸爸砸去,爸爸躲閃不及,“啪”正好打在背上,“哈哈”我頓時興奮起來,又從地上抓起一把雪,扔了出去,擊中媽媽的頭上,滿頭都是雪花,我們三個打起了雪仗,雖然手被凍得通紅,但心裏很開心。

不知不覺七天很快過去了,春節的快樂讓我久久不能平靜,伴隨着新年的漸漸遠去,我又憧憬着新的希望,期盼着新的一年的到來。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6

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年又一年的春節飛快地過去了。我們“告別了20xx”年的足跡,喜氣洋洋的迎來了20xx年的春節。春節是我們鄉村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更是我們小孩子最開心的日子。

除夕是我們鄉村傳統佳節——春節的第一個高潮。此時此刻,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的、高高興興的,我家也不例外。瞧!一大清早,全家人就忙得不可開交。只見媽媽拿着一塊抹布手腳麻利的擦洗着地板、門窗、桌椅,屋子裏的裏裏外外都被勤勞的媽媽擦洗的閃閃發光,在太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晶瑩剔透。再看看老爸,他小心翼翼的用透明膠把春聯貼在大門的牆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是啊,我爸爸貼春聯的技術可是一流的哦。

除夕的晚上是最熱鬧的場景。首先是家家户户都穿上了新衣裳,家家户户都吃團圓飯,我家也不例外。吃好團圓飯聽到“叮咚”一聲響,我們一家人興高采烈的看起了春節聯歡晚會,而我卻不停的關顧着時間的過去,心裏總默默唸叨着:“時間為什麼過得這麼慢,偏偏在我要時間走得快的時候卻慢慢吞吞的。”眼看時間快到了十二點,我就心急如焚的跑上樓去拿着各種各樣的煙花爆竹,急急忙忙地跑到家門口放了一大串“滿地紅”。此時此刻,我又匆匆地跑到樓上觀看着,它像一條雄偉無比的巨龍,舞動着身上金色的鱗片。我又急急忙忙地跑到下面看。啊,它像一朵朵金色的花兒在夜晚裏盛開。是啊,五顏六色、絢麗多彩的煙花,把漆黑一片的夜空打扮得格外美麗。它如同一朵朵美麗無比的玫瑰、如同一條條川流不息的瀑布、如同一串串晶瑩剔透的珍珠、又如同一顆顆閃閃發光的流星,讓人目不暇接。鄉村除夕夜的十二點是最熱鬧的。此時此刻,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彷彿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户啊!

正月初一至正月初十是春節的第二個高潮。在這個時間段裏,家家户户都要拜年、招待客人。過了正月初十,鄉村的龍燈就要來了。我清清楚楚的記着有一天晚上,我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聽見砰的一響,抬頭一看,呀!我無時無刻不期盼的龍燈來啦!看,龍燈是多麼的威武,紅紅的龍頭特別精緻,整個龍頭都是傳統文化的象徵。而龍燈,它是由竹絲紮成竹圈作為龍身的骨架,再糊上紙,畫上圖案,或套上有圖案的布,因竹圈可伸可縮,可搖晃,因此活動起來很方便。龍燈前有人舉着一個大綵球,球動龍動,龍隨球舞。這種龍以耍為主,活動中邊走邊舞,自由靈活,動感很強、很灑瀟,很有氣勢。聽説人們通過迎龍燈,以示驅邪除瘟,祛災祈福呢!是啊,春節的第三個高潮是正月十五鬧元宵。

是啊,家鄉的春節是多姿多彩的,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這些小朋友了。過年既有壓歲錢,又有各種各樣的好東西吃,還有許許多多的煙花爆竹放。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鬆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裏,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着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jiubaizi/orwkk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