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自然作文 >山作文 >

香山作文合集九篇

香山作文合集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香山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香山作文合集九篇

香山作文 篇1

拾起金湖金黃的葉片,拂去灰塵,歲月的年輪,給了它精美的紋理,終於,秋天到了!

多麼美的景色呀!今天我與爸爸媽媽來到了香山。低下頭,地上鋪滿了各色的落葉,好似大自然的地毯,望向遠處的山峯,高聳入雲,山上層林盡染,好似穿着花衣裳的巨人,抬頭向上看,天上晴空萬里,萬里無雲,天使湛藍的,像是用水彩在天空中渲染了一幅美麗的水墨畫。

下了車,下到山坡下,宛如置身於這幅美麗的畫卷中。大小不一的石頭縫隙中,清澈的泉水正在流動。石頭和小溪中滿是落葉,我想那些在水中的金黃的落葉,一定都有自己的夢想和職責,一定也有着那些它們眼中的遠大志向吧!

慢慢爬,向上爬……終於爬到了那堆大小不一的石頭堆的頂峯(不是山頂)。站在石頭上,微風輕拂,頭頂上是一望無際的天空,落葉。站在石頭堆頂,遠處的'山和房子,像披了一件紅色的披風,被微風吹着,都在顫抖。

到了山頂,海拔很高,但秋景非常漂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拾起金黃的葉片,拂去灰塵,歲月的年輪給了它精美的紋理,終於,秋天到了!讓香山更美了,秋山的美景,不可負!

香山作文 篇2

我説的香山可不是北京的香山,它是位於廈門市的東部,翔安區的東西部,坐落於鴻漸山南麓,主峯海拔176米,景區佔地10.38平方公里。

大年初九,我們一家和幾個親戚驅車去香山遊玩。車在彎彎曲曲的田間小路前行,只見兩邊長滿茂盛的青草,一片片金黃色的稻田,一片片綠色的胡蘿蔔地,還有茄子花、南瓜花……各種菜花爭奇鬥豔,分外妖嬈,許多蝴蝶和蜜蜂在花叢中飛舞,讓人陶醉其中……

大約過了半小時,我們來到香山腳下,眼前的情景讓我驚呆了,只見車輛從山腳下一直排到半山腰,一部挨一部的往前龜速的挪動。

大概過20分鐘,我們終於來到了香山巖廣場,只見廣場上人山人海,鞭炮聲、廣播聲、商販的叫賣聲交織在一起好不熱鬧。我們參觀了香山巖寺廟,這裏供奉着黑色面孔的清水祖師爺,香火十分旺盛,經久不衰。

順着台階而上,我們走到了木棧道上面,從高高的木棧道向遠處望去,只見海面上船隻來來往往,水面上泛起白白的水花,近處高樓林立,四通八達的.馬路縱橫交錯;再看腳下,一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迎風綻開,許多小蜜蜂在花叢中採蜜,忙得不亦樂乎,人們三五成羣的在花叢中拍照留念,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的畫卷。接着我們又參觀了大佛像和放生池就結束了美麗的香山遊。

香山真是太美了!它如詩如畫,讓人留連忘返,令人陶醉!

香山作文 篇3

今天,我和媽媽一早就去了香山公園,準備去爬山。剛開始我迫不及待地向上爬,精神勁十足。

爬了一會兒,天氣很熱,出了很多汗,我覺得有點累了,就對媽媽説:“媽媽,我們往回走吧!”媽媽語重心長地説:“不要半途而廢,媽媽跟你一起往上爬,鼓起勇氣,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聽了媽媽的話,我又繼續向上爬。路上我們經過了香山峯,累了就休息會,終於爬到了鬼見愁,下山的'路上,我們看見許多可愛的小松鼠,它們的大尾巴一搖一擺,好像在跟我們打招呼呢!我很捨不得他們,最後還是留戀的離開了。

最後我帶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裏。但是心情卻很愉快,因為今天我學到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貴在堅持,靠着堅強的毅力,就一定能夠達到最高峯。

香山作文 篇4

早上起來,陽光明媚。爸爸突發奇想説去爬香山。一説爬山,想着很長時間沒運動的肢體心理本着些不情願。但是在爸爸“強迫要求“下,後來還是同意了。一家人吃完早飯後,簡單的帶了些乾糧和準備了點水,一家人便出發了。

到了香山公園,因為對公園的爬山路線不是很熟悉,就隨着大夥向上爬。沒想到我們走的是一條最陡、最難爬的路。很長時間沒有到野外與大自然接觸了,看到山坡上翠綠的樹木。豁然有一種很親切、很舒服的感覺;心理一下子輕鬆了許多。此刻什麼都忘了,就感覺自己的身體和大自然融為一體似的。一時按耐不住興奮、急切的心理。步子自然加快了不少。剛開始一家人有説有笑的輕快的往上爬着。畢竟很少爬山,沒什麼經驗,沒有掌握好節奏。剛沒爬多久爸媽就説“節奏有些快了,你和小妹先爬吧,我們慢慢爬,一會山頂見”。於是我和哥哥一馬當先奮勇往上爬。年輕人一般好鬥,我和哥哥跑着、比着往上攀。沒跑多久,就感覺腿好像掛了稱砣,胸口好像要炸開似的,難受極了。此時想到做什麼事都要遵循規律、量力而行,要不然會欲速則不達的。沒辦法只好放慢腳步,慢慢調整好呼吸,慢慢地往上爬着。

也許剛才體力超了負荷,現在越爬越費勁,邁着發軟的雙腿艱難地向上爬着。抬頭往上看,我的天啊!還有怎麼遠的路程呢。怎麼辦?放棄?!不行啊?!我可不能做一個半途而廢的人,如果人碰到困難就退縮、不堅持,我想這人肯定什麼事都幹不成的`。看到從山頂下來的人,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勝利的微笑。我想:哼!別美!我一會也會到山頂的!我再次調整好體力,一步一步的往上爬。這時想起長輩跟我説過的一句話“不怕慢,就怕站”。

離山頂越來越近啦。離目標越近心理越不穩定。非常的急切想一步到位。加快步伐剛走幾步,就感到有點力不從心,只好放慢腳步,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一步、兩步、三步......

哈!終於到山頂,站在山頂最高處真有點"山到絕頂我為峯"的感覺。等待爸媽的同時,環顧了下四周,真是“會當凌決處,一覽眾山小”。沒過多久爸媽、哥哥都上來了。看者剛才走過陡峭、崎嶇的山路。一家人臉上都掛着勝利的微笑......!

香山作文 篇5

這天星期六,一切準備就緒,帶着愉悦的心情,隨着汽車的引擎聲,向香山出發。

明明前一秒還在高速公路奔馳,下一刻已轉入蜿蜒坡陡的山路了。不久,進入香山地帶,我打開窗户,忽有一道鮮活的空氣灌入鼻息,那股清純,還真令我這個城市的孩子有點適應不來。到達目的地後,我們熟練的將帳篷搭起,並幫忙一些雜務後,便是自己的自由時間。我和弟弟一見到不久前修建好的籃球場,馬上衝上 前,一場鬥牛賽隨即開始。這場單挑,看了必然令人捧腹大笑,我真沒想到,都已初一了,弟弟逗趣的本性依然不改,仍用他那副“擠奶式”投法,我笑了整個下午,仍不覺莞爾。

一陣汗水淋漓後,我們倆衝了冷水澡,便出來一覽羣山,啊!唯有四字──心曠神怡,而在我放鬆身心之際,原本高掛的烈陽也悄悄往山的'另一頭落去,成了絢麗的餘暉,潑了我一身的金黃,感覺舒服極了。晚餐是豐盛的烤肉大餐,然後,便準備入帳而眠,突然斜角映入了點點亮光,我猛然一抬頭,一片銀河盡覽無遺,就 像天神灑了滿天的珍珠,將漆黑的夜晚粧點得耀眼奪目。我注視着這片星斗許久,許久,還遲遲不捨得入睡......

隔天清晨,不知為何突然一股腦兒醒來,我走出帳篷,發現霧先生竟為帳蓬拂了一層水紗,也使我稍感涼意。穿起夾克,佇立這片桃花源中,眺望那綿延不盡的山峯,期待早晨第一絲曙光。我在此等候了兩刻鐘,終於盼得朝暾升起,光芒如利箭般射穿雲層,形成一道道刺眼的光束,不久,太陽從棉軟而厚實的雲層裏,硬是 擠了出來,將和煦的陽光照在大地,喚醒自然萬物,並在我全身留下無數吻痕,使我有種被温柔呵護的感覺。

待家人起身後,我們煮了一鍋泡麪分着吃,當時還未回温,温度只有十五、六度,熱騰騰的麪條伴着蒸氣送入口中,為新的一天注入一股股暖流,使我們再度充滿生氣與活力。早上十點多,終於要告別這片淨土,我依依不捨的到處看看、到處嗅嗅,看那雄偉的山、愜意自若的雲,嗅那清心怡人的草香及那滿山滿谷的舒暢氣 息,最後全家在如此詩情畫意的天地間拍了合照,將這片人間仙境存封起來,使我們在都市閒暇之餘,也能藉由照片感受到大自然的一呼一吸。

香山作文 篇6

張家港香山的梅嶺,是那麼美,美得無與倫比。

來到大門口,只見兩個閃着金光的大字:梅嶺。走進棕色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遠處那連綿起伏的山巒,不高,但鬱鬱葱葱,生機勃勃,這就是香山。往下一點,是山坡,山坡上,那一片片梅花,彷彿一條長長的、柔柔的絲綢。在我的正前方,是一個圓形的湖泊,散發着迷人的淺藍色。啊,山擁抱着梅,梅擁抱着湖,這簡直就是一個人間仙境!

沿着湖,往前走,右邊,湖面微風拂過,湖面泛起了微波,層層疊疊。陽光鋪在湖面上,把湖水照得暖洋洋的。湖岸邊兩排楊柳,高大又纖柔。它們像一個個高大挺拔的巨人守護着湖泊;又像一個美麗的姑娘扭動着纖柔的腰枝滿臉羞色的照着鏡子,梳理那長辮子,她好想摘一朵美麗的梅花插在她的辮子上啊!

左邊的山坡上,那淺粉色的梅花如同一片晚霞,在夕陽的餘暉下,變成了粉色,漂浮在空中;又宛如一幅油畫,土黃的地面,黑色的枝丫,粉色的梅花·······梅花一眼望不到邊。遠看,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綠的像玉·····深深淺淺,濃濃淡淡。還有最神奇的“混血兒”——一棵梅花上開出兩種顏色的花。一陣調皮的風兒吹過,梅花在空中搖擺,夢幻極了。走近一點,一棵棵梅花清晰地呈現在眼前,它的枝幹稀稀疏疏,滿是一個個疙瘩,如龍盤鳳舞,蒼勁有力。它們有的卧,有的仰,有的躺······

梅花的枝幹雖然飽經風霜,上面卻仍然開滿了密密麻麻的花兒,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像一座座噴花的飛泉······湊上去仔細一看,一朵朵千姿百態,有的已經全開了,微風一吹,像舞者在翩翩起舞;有的開了一半,如同一個個羞答答的姑娘,不肯盛開;有的還是花骨兒,彷彿一個個小精靈正蜷着身體呼呼大睡······瞧,勤勞的蜜蜂它們一會兒飛到這一朵,一會兒又飛到那一朵,好像在叫醒一個個貪睡的小精靈。

我最喜歡的還是白梅。它們像雪,潔白無瑕,晶瑩剔透。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梅花的香味,芬芳濃郁,深深吸一口氣,更是清香滿口,沁人心脾。“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在冬天開放,不怕嚴寒,與嚴冬頑強抗爭,散發着她那迷人的香味。梅飄香而送暖,梅花開時,正預示着春天的到來。

從香山梅嶺出來,我沉醉在它的美中,在我心中,它的美無與倫比!

香山作文 篇7

不是頭一次到老家北京,到香山了,早看慣了漫山紅楓的熾熱。但冬日到此,還是頭一遭。

清晨就動身了,從太爺爺家最老一間廂房的後門,拾級而上,便有一條小徑,可以上山。聽爺爺説,這條道,他小時候是走慣了的。冬日的早上,乾燥而寒冷,幾縷涼絲絲的陽光從枝椏橫生的老樹上打下來,驚走了一對蹲在枝上的老鴰,落下一聲寥落的啼叫。山林漸曉,耳中的聲音也多了起來,似乎還有終年不凍的小溪的汩汩水聲。

一路向上走去,路漸寬闊,眼中景物也闊大了,所見不再是一樹、一石、一徑,而是層疊的羣山。目之所及,大片被皚皚白雪覆蓋的山林籠罩在一片寂靜中,山路彎彎,闃然無人。此時的香山,捨去了繁花的明豔,芳草的倩影,紅葉的熱烈,而只留下冬雪、松柏來做山魂。

一路走走停停,又想起看日頭時,已經是正午了。我們一行人找了塊雪化了的大青石坐下,隨便吃了些打包好的.稻香村點心,草草解決了午餐,又向上走去,説笑間,便來到一片地勢平緩的地方。這一處的景緻更好,樹木繁茂,以鬆、柏居多,姿態各異:有的直插雲天,好似一把利劍;有的虯幹彎曲,好像風骨老人;有的橫生低垂,有如老嫗負水;有的粗壯低矮,猶疑和尚坐禪。在冬日裏,它們不謝不敗,煥發出勃勃生機,它們,是這山間的精靈!

下午四點多,我們開始下山,與上山走的並不同路,不再駐足,一路下山來。值得一提的是路過一個小潭,潭中竟有絲縷綠色的、細長的水草,在水中拉伸開來,頗有一番“百尺清潭瀉翠娥”之韻。

到家時,天已入暮。風很涼,月光很亮,冬日香山,別有意味!

香山作文 篇8

香山公園位於首都北京的西山東麓,距市20千米。秋天的風景馳名中外,尤其是秋天的紅葉節最為著名。

週末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隨着熙熙攘攘的人流來到了香山。一進門,半空中懸掛着用絲綢做的“銀杏葉”吸引了我。有半紅的、半黃的、紅黃相間的。陣陣微風吹來,銀杏葉“嘩嘩”地響着,好像在歡迎我的到來!

沿着右側的'小徑,我們來到了知鬆園。最醒目的是塊4米高的巨石,石上雕刻着“知鬆園”三個鮮紅的大字,蒼勁有力。這裏栽種着十棵巨鬆,樹幹粗壯而高大,樹冠像巨大的車蓋伸展在空中,四季常青,傲然挺立,就像英雄的解放軍戰士手持鋼槍,一點兒也不害怕風霜的襲擊。

繞過知鬆園,我們開始爬山了。走不多遠,只見前面有幾棵紅櫨,紅的像燦爛的晚霞。我趕緊跑過去,細細端詳起來。紅櫨的葉子圓圓的,有的是整個葉片是鮮紅的,像紅通通的小圓餅;有的大半個葉片紅了,有些中間還有幾絲深綠,斑斑駁駁的;有的甚至是綠色的,一縷陽光射在葉子上,閃閃的發着晶瑩的光亮。紅櫨的顏色真美!我們再向上爬,一路上,我還看見了幾棵紅櫨或黃櫨,紅色的葉子把秋天點綴得流光溢彩。

我們順着人流一直向上爬,走着走着,前面的人們漸漸慢起來,原來到“鬼見愁”了。筆陡的石級,讓我心驚膽戰。我奮力向峯頂爬去,手腳並用,像小猴子一樣。一小時後,我們都爬上了山。我站在峯頂向下望,北京城盡收眼底,太美了!

我愛香山的秋天,我愛香山的紅葉!

香山作文 篇9

初到北京,一直聽説北京的名勝風景頗多,前幾日,適逢局裏組織登山比賽,於是我們隨車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香山。 其實香山並不算是名勝,亦算不上雄峻的大山,只是懷着一種迴歸自然,放鬆身心的心態來到這裏,下車後, 大家一邊攀談,一邊欣賞路旁的景色,似乎完全忘記了此行的目的。

香山不是什麼名山,但並不代表它沒有什麼特色。香山與其稱之為山,還不如稱之為陵,其主峯海拔高不過五百餘米,主路路面較寬,坡度不大,路旁樹木繁茂,景色貽人,充滿了自然的色彩。

北京的天氣如同小孩子的臉,説變就變,行至一半,飄飄雪花,從天而降,我們着實享受了一次雪中登山的禮遇,似乎大家此時才記起此行的初衷,紛紛加快了腳步。

老天像和我們開玩笑一般,登到山頂,雪也慢慢地停了下來,此時大家渾身都已濕透,但享受着俯瞰 山腳的特權,登山成功後的喜悦,一切都顯得不再重要了!

下山則完全是另一種心情了,此時大家才有機會一睹香山的美景。雪後的'香山別有一番風味,微風中,盛開的花朵,晶瑩剔透,珠淚瑩瑩,梅花的俏,桃花的媚,櫻花的香,沁人心肺,令人流連!孕於自然,育於自然,生於自然,融於自然,樂於自然,一切都是那麼的寧靜,那麼的祥和!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魅力,不知不覺間,自己的心神已經完全放鬆了下來,不再有負累,不再有煩惱,有的只是一顆輕靈的心。

離開香山,回首曾經攀爬過的山峯,心中充滿了恬靜,充滿了留戀。輕鬆的心態驅走了身體的疲倦,自然的神韻,心的淨滌成為這次出遊的最大收穫,這就是香山,這就是我的一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ranzuowen/shanzuowen/3y942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