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植物作文 >樹作文 >

路邊的樹作文合集10篇

路邊的樹作文合集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路邊的樹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路邊的樹作文合集10篇

路邊的樹作文 篇1

我家小區外有許許多多的芒果樹,它們生長在馬路的兩邊。我每天上學放學的時候都會經過這裏,看着它們一點一點長大。它們陪伴着我走過春夏秋冬,就和我的朋友一樣。

春天,萬物復甦。芒果樹似乎也聞到了春天的氣息,在風中搖曳起嫩嫩的枝丫,像是在和我打招呼。樹上還開出了星星點點的小黃花。小黃花這兒一朵,那兒一簇,遠遠望去,熱鬧極了。有時候,我跑到芒果樹下,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花香呢!

夏天到了,烈日炎炎。微風一吹,芒果樹上的花兒便紛紛飄落。過了幾天,樹上結出了果實。剛開始,果實像小金桔般大小。日復一日,小芒果慢慢長大,長得像爸爸的手掌一般大時,就可以摘下來品嚐了。不過,這一排排芒果樹生長的速度並不一致,有的樹已經果實累累了,有的樹卻只結出了零星幾個果子。晚風吹來,芒果樹上發出沙沙的聲響,好像在招呼着我去摘呢。

週末,我便約了同學們一起來到芒果樹下。看到黃澄澄的芒果,我們的眼睛都發綠光了,好想把所有的芒果都摘下來吃掉。但是芒果大多長在高處,我們實在夠不着。我靈機一動,説:“我做個工具,這樣我們就可以摘到芒果了。”説着我就動起手來。我先把礦泉水瓶剪了一個洞,再用許多棍子拼了起來,然後把第一根棍子和瓶子的開口綁在一起。接着,我們用木棍上的瓶子套住芒果,用力一捅,芒果就掉進了瓶子的洞裏。就這樣,我們收穫了一個大芒果。切開芒果,我們很快就分着吃掉了,真是太美味了!

秋風習習,許多果樹上的葉子隨風飄落,只有芒果樹的葉子依舊綠意盎然,讓我感到心曠神怡。

冬天到了,寒風凜冽,樹木大多光禿禿的,只有芒果樹不怕風吹雨打,依然穿着翠綠的衣裳,像一個戰士一樣威風凜凜地站着。雖然光照不充分,但是芒果樹依然生長着,張開樹枝,去吸收陽光,為來年的開花結果做準備。

我喜歡路邊的芒果樹,喜歡和它在一起時的美好時光。

路邊的樹作文 篇2

同學,你注意過公路邊的大樹嗎?

在農業大廈前面的公路邊,長着六棵高大的梧桐樹,它們的高度都有三四層樓高了。梧桐樹的樹幹很粗壯,我用雙臂抱住一棵梧桐樹,竟然抱不住。這些樹很特別,樹皮也很光滑,而且還發白,不像附近的槐樹一樣,樹皮顏色又深又粗糙,還有裂開的地方。順着樹幹往上看樹枝,樹枝不是彎彎曲曲的,

枝枝叉叉很直,互相交錯在一起。樹枝的外表有些斑紋,就像

被人剝過一樣,其實這不是被人剝過的,梧桐樹本來就是這樣的。樹葉的樣子像人們的手掌一樣,每片葉子都是平平展展的,一片挨着一片,樹葉非常茂密,可以聽見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的叫,這裏是小鳥的樂園,密密麻麻的'樹葉把太陽光遮得嚴嚴實實的。

夏天,烈日炎炎,樹下卻很涼快,人們走在樹下總想多呆一會兒,愛下棋的人們還能在下面下棋,小商小販還可以在樹

下襬攤做生意,梧桐樹成了巨大的遮陽傘。下雨的時候,人們還可以躲在樹下避雨,這下梧桐樹又變成了人們的雨傘。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上街,忘了帶雨傘,結果下起了雨,我們就躲在樹下等雨停了以後才回家的,因為有了這些高大的樹,我們才免了一頓雨淋。平時這些大樹給城市帶來一片綠色,就像給城市穿了一件綠色的衣服,城市因為有了這些綠樹才變得更加的美麗。

很奇怪,在樹幹底部有被白石灰刷過一截,媽媽告我説那是為了預防病蟲害而刷的。原來這些大樹給人們造福,人們也想方設法的保護大樹。但我卻看見樹皮上有人用刀子刻的字,這樣真是太不應該了,我們都要愛護樹木,不去損壞它們。

俗話説:家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希望公路邊這幾棵高大的梧桐樹,能使城市的容貌更加美麗,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路邊的樹作文 篇3

在馬路兩邊種植着高大粗壯的梧桐樹。它的樹葉很茂盛,密密麻麻的形成了一條林蔭大道。

春天,梧桐樹長出了嫩芽,瞧!那些嫩黃的小葉子,有的全展開了,像小鴨子的腳掌,有的還打着卷兒,象小姑娘的捲髮,還有的才長出一點小芽。梧桐樹的果子像那可愛的小刺蝟。

夏天,梧桐樹的葉子更綠了,葉子可不是像春天的時侯,才那麼大一點兒,而是像我們手掌那麼大了。你們看:那六七片葉子聚在一起,好象在開會;有的三四片葉子在一塊,好象在説悄悄話一樣;還有的一片葉子獨自站在那兒,好象看風景。老人在樹下下棋乘涼。

秋天,梧桐樹穿上了金黃色的衣服,一陣風拂過,梧桐樹葉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從樹上飄落下來。落在地上就像給大地鋪上一了一層金色的地毯。人們一腳踩上樹葉上,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

冬天,梧桐樹葉幾乎都掉光了,只有那幾片葉子在那和寒風對抗。一場大雪過後,樹又穿上了漂亮的白色衣服,小朋友們都愛在樹下堆雪人、打雪仗,玩得的可開心了!

看!梧桐樹漂亮吧!它是人類的好朋友呀!它用自己遮住太陽讓別人乘涼。我愛你—梧桐樹!

路邊的樹作文 篇4

一片身上帶有鋸齒邊的小樹葉在馬路邊出生了!

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看見了一輛馬車在他身邊停了下來,他問馬兒:“你要去哪兒?”馬兒説:“我要去北方。”他又問:“去北方要多久?”馬兒回答:“要兩三個月。”

當小樹葉長成小樹的時候,一輛人力車停在他身邊,他問拉車的人:“你要去哪兒?”拉車的人回答:“我要去北方。”他又問:“去北方要多久?”那個人説:“大概一個月的時間。”

小樹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時,一輛汽車停在他身邊,他問裏面的人:“你要去哪兒?”那個人回答道:“我要去北方。”他又問:“去北方要多久?”那個人説:“三天左右就到了。”

當小樹變成一棵老樹的時候,一架飛船飛到她身邊,他問裏邊的人:“你要去哪兒?”那個人回答:“我要去北方。”他又問:“去北方要多久?”那個人説:“只要一秒鐘。”所以時代在變我們的生活也在變。

路邊的樹作文 篇5

秋風,總是涼涼的。他總是喜歡往人的身上鑽,吹得脊樑骨都直不起來了。

“嘿!你看到了嗎?路邊有個揹着書包的小姑娘,這天兒涼的,她一個人在那石柱上待半天了!你看,她的手都凍紅了,她總是一個人在那兒等,在那兒焦急地等……”。

“喂,爸爸,你還沒到啊?我都打了4個電話了!”

“聽爸爸説,爸爸馬上到,馬上到,好了,爸爸現在有急事,先不和你説了,掛了啊!”

秋天,總是很快地到來;葉子,總是很快地枯落。“灰色”的枯葉零零散散地滑落下來,有風吹着,它們似乎滑得更快了。我緩緩接住了一片,脆弱的它一捏就碎,就像一個弱小的孩子。

我站在路邊的石柱上,有些累了,不想再焦急地等待。然後走到了樹下,靠到了樹幹上。天氣似乎隨着我的心情,也變得陰沉下來。整六點了,我竟不知不覺等了一個小時。我不想再給爸爸打再多的無用的電話,因為——那真的沒用。

“媽媽,你這一次來得好慢哦!我都等了兩個小時了。”一個稚嫩的聲音引起了我的注意。兩個小時!我暗自驚呼道,爸爸還從來沒有讓我等過兩個小時呢最多也就一個半小時,這樣一想,我等的這一個小時又算什麼呢?心裏竟升起一絲絲的愧疚感。她的媽媽對小女孩兒心疼地説“寶貝,對不起,讓你等那麼久,媽媽剛剛有重要的事情要辦,下次不會這樣了!”我又暗自“嘲笑”,爸爸第一次遲到一小時也是這樣説的。可是後來呢?他做到了嗎?沒有。我又暗自重複着這句話:“寶貝,對不起……”咦!這句話我雖聽得都磨出繭子了,但或許——爸爸,是真的有急事呢?他也是為我好呀!為什麼爸爸説了這麼多遍,我連這點道理都不懂呢?真後悔給爸爸打那麼電話啊!

所以,這一次我不再選擇站在石柱上焦急地等待,這一次,我選擇在路邊的樹下靜心地等待。

秋風好像不再那麼涼,天空也慢慢紅潤起來。一輛紅色的轎車緩緩地停在我面前,裏面的那個男人對我飽含歉意地説:“對不起,寶貝,爸爸……”

我雀躍地上了車。

下次,我也會選擇在路邊的樹下,靜心地等候……

路邊的樹作文 篇6

家鄉的路邊種了許多棵樹,每逢長到最茂盛的時候,長得最高的那些樹枝總要被砍掉一些。

小時候,稚氣未脱的我總愛纏着媽媽問着問那,有一次,我問媽媽:“媽媽,為什麼路邊的那些樹,長到最茂盛的時候,最高的那些樹枝都要被砍掉呢?”媽媽總是很耐心的跟我講解:“因為那些樹枝長得太高了,如果再長就要把電線給壓倒了,如果電線被壓倒的話,那麼就會電信短路了。”天真無邪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電信短路,只是微微一笑帶過了。

長大後,我懂事了,到了別處讀書,經常回想起家鄉路邊的樹。其實,樹和人何嘗又不是一樣呢?人越長越大,思想越來越成熟,有的人在這個過程中變得驕傲自滿,目中無人,心中滋長了一股傲氣。此時此刻,他們需要的是一頓狠狠的訓斥,才能讓他們清醒過來。樹也是一樣,只有經歷過風雨,才不會只知道往上長。這些人就正如那些越長越高的樹,需要把最高的那些樹枝砍下來,傲氣才會減少。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當我們遇到一些不愉快、不順心的事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要相信,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當我們受到表揚時,我們也不要沾沾自喜,得意洋洋,要知道,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退步。我們應該學着去克服困難,迎難而上,而不是臨陣退縮,畏首畏尾,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更輝煌,更燦爛。

如今,家鄉路邊的樹又長了。我的影子也長了。

路邊的樹作文 篇7

星期天,我在尚品易購的小廣場上看見了一排大楊樹。

這排大楊樹,長得又高又大,很茂盛,舒展着黃綠色的葉子,正在風中飄舞着。

遠遠望去,大楊樹像一塊抹茶味的棉花糖,看起來真誘人啊,像高山上飄動的綠色雲團,又像……

大楊樹上時常會有一些小鳥在這裏搭窩,幾隻勇敢的小蟲子,不怕危險,爬到又高又大的楊樹上尋找食物,結果沒找到,他們回家了。

大楊樹站在馬路旁邊,不怕灰塵矇住優美的身姿,不怕汽車尾氣,不怕人聲嘈雜,他每天屹立在路邊為我們打開一道綠色的風景線。我忽然覺得大楊樹不是樹,更像我們的爸爸,媽媽。為我們撐起了一片“綠天”。一個愛的港灣,綠色的家園,我愛我的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就是我們的保護傘,他們為我們做了這麼多,我們更應該尊敬他們。

路邊的樹作文 篇8

行道上無數的車輛經過我身旁,但人們總是視而不見,彷佛我是無影無形的。庇護人類如此多年,卻毫無代價,一絲感傷浮現出來,貢獻了這麼多,得到的回報竟就只有這樣……

雖然我的一生註定是一棵行道樹,沒辦法任意走動,但大家都不知道,我們也有自己的思想、靈魂、情緒和感受。每當小動物們在我們身上嬉戲,就彷佛有一股火熱的電流,通過這温馨的景像,使它們更加感到這洋溢的温暖;每當白髮蒼蒼的老人在路上散步,我替他們遮擋陽光和風雨,令他們在歲月飛逝的期間,伴我度過人生;每當川流不息的車潮流過我面前,我幫他們減少噪音,扶持他們通過行道。可是,即使我將全部身、心、力提供給人類,卻還是無法得到好的回報。

原本搖曳的秀髮已掉落,只剩下枯萎的枝幹;原本強而有力的軀幹,已成了瘦弱無比的細枝;在我漸漸衰老下,累積的氣憤燃成了怒火,我真想吹出致命的火花,發泄難解的心情!我真想大聲狂吼內心的感慨!可是,即使聲嘶力竭,人類依舊聽不見我的遺憾。到底要怎樣,才能幫自己爭一口氣?到底要怎樣,才能替我的朋友報仇?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人類聽到我的心聲、看見我的憤怒?

我,付出了全部生命,卻只能呆若木雞地望着人們摧殘我們,無能為力,他們任意妄為,不斷地侮辱我們;而我們為人類做牛做馬,卻得不到一點感激或同情。難道……樹,就一定得過得這麼悲慘嗎?但願人們能發現我們的哀傷,給予支持與鼓勵,讓我們活得更加勇敢、快樂!

路邊的樹作文 篇9

時間過得可真慢,星期天終於到了!我又可以去夢寐不忘的靈芝坡遊學營了。

可今天早上,我剛醒來就聽見叮咚叮咚的雨聲。

下雨了!今天還去靈芝坡嗎?我有點兒不想離開那温暖的被窩,老師上次還告訴我們:少年君子要能忍受風雨的洗禮,所以我們的活動風雨無阻。

我就趕緊穿好衣服,去叫我老爸,我大聲喊道:“爸爸!爸爸!快起牀送我到靈芝坡遊學營!

正在熟睡的爸爸被我叫醒了,有點兒不滿意説:“外面還下雨呢,今天肯定不去了。”但是我硬堅持讓爸爸把我送到靈芝坡遊學營。

當我到達靈芝坡鄉村圖書館的時候,其他學員都已經站好隊了,他們穿着雨衣,帶着雨具,竟沒有一個人來遲到,他們身上這種不怕苦的精神讓我欽佩。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開始向山上走去。抬頭望去,遠處兩座山之間一層白茫茫的大霧,像給大山披上了一層白紗。

經過秋雨的洗禮,樹上的樹葉已經開始紛紛飄落。下了一天的雨,路道路變得濕滑難走,這次徒步的速度比上次慢了許多。

我們跟着老師迎着風,冒着雨,一步步逼近目的地。

在將要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我們在老師的指引下看到了路旁邊小山溝的一棵柿子樹。

這棵柿子樹十分瘦弱,它像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孩兒站立在這裏。

上次我們到這裏的時候並沒有怎麼注意到它,只有幾個同學發現了它,聽説上次見到這棵柿子樹的時候,上面的柿子還是綠色的,僅僅一週的時間它的果實就已經發黃了。

有幾個貪吃的男孩兒已經等不及了,搖晃着柿子樹,老師及時制止。老師對我們説:“這棵是柿子樹可真頑強,儘管風雨交加,它還能依然挺立在這裏,結出果實。”

我從老師的話語中受到啟發,作為少年君子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學習這棵柿子樹的精神嗎?它在這裏不被人重視,沒人為它澆水,沒人給施施肥,但是它不僅經受住了風吹雨淋的考驗而且還把結出的果實燦爛的掛在枝頭。

以後在生活中,我也要如同柿子樹一樣不逃避風雨,面對困難無畏無懼,積極而樂觀地面對生活。

路邊的樹作文 篇10

樹是長在山上。

樹也長在原野。

還有一些樹,長在路旁。

路邊的樹,絕大部分不是土生土長的;而是人為種植的。

路邊種樹幹嘛?

綠化;好看;吸塵;給路人遮蔭;可能還有其他許多用處,可我不知道。

綠化得人為,這樣的綠化,永遠都不會跟原始森林或者説原生態媲美。好看?着實。路邊的樹木如果成行成排,真的很養眼。我曾經在外出的大巴上,看到路旁成排的楊樹綠油油地從車窗前掠過,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小白楊》。吸塵的作用,似乎對樹木不公正。為什麼人類造成的灰塵,要讓樹木來吸收呀?還有那些這污染那尾氣的,都指望樹木來消化!如果樹木能夠消化還好,可任何東西到了極致都會走向反面。空氣中的灰塵濁氣還有其他的污染如果都讓樹木來消化,恐怕樹木除了死來明志再沒有其他選擇了。

給路人遮蔭的作用,我覺得好人性化。

路邊的樹無言。路邊的樹卻有生命。

有生命的樹,給有生命的人遮蔭。是不是一種無私還高尚的行為?

有生命的人給有生命的樹做了什麼呢?做的事情好想不是讓樹呼吸困難,就是要樹的生命!

這就是現實版的眼睜睜卻誰都不在乎的殘酷。

殘酷的,經常在發生。不殘酷的,特別難尋。無論殘酷還是不殘酷的,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是生活的全部。

不信?路邊的樹可以作證!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wuzuowen/shuzuowen/yj2zm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