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植物作文 >水果作文 >

關於甘蔗的作文十篇

關於甘蔗的作文十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甘蔗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甘蔗的作文十篇

甘蔗的作文 篇1

那天,我和媽媽在街上閒逛,看見街邊有人賣甘蔗,那車上的兩捆甘蔗,紫裏透亮,是多麼誘人啊。我很喜歡吃甘蔗,於是就急忙對媽媽説,媽給我買甘蔗吧;還沒等媽媽回答我早就跑到那邊去了。那小姑娘急忙站起來,笑着説:“小朋友,你要買甘蔗嗎?我給你挑一根最甜的。”我看見她黑紅的臉上沾着塵土和汗水。

媽媽這時也跟了上來,問那小姑娘:“你這甘蔗新鮮嗎?” “可新鮮了,”她説着,隨手抽出一根,一邊用手指着上面的泥,一邊説,“是我昨天下午剛運來的,你瞧,這上面的泥還濕漉漉的。”媽媽看了看就對那小姑娘説:“稱一根吧。”小姑娘挑了一根又粗又長的甘蔗,她那麻利的動作顯出很能幹的樣子。稱好後又拿起刀削起皮來,甘蔗在小姑娘手中不停的轉動,甘蔗皮一片一片落在地上。

小姑娘把甘蔗削好後,又仔細瞧了瞧,皺起眉頭來,然後豪不猶豫地把削好的扔在一邊,又挑了一根又粗又長的削了起來。咦,這是怎麼回事?媽媽也搖搖頭。不一會兒一根又白又嫩的甘蔗削好了,小姑娘把它遞到我手裏。我奇怪的問:“為什麼把剛才的甘蔗扔掉?” “剛才的那根有點壞了,吃了要拉肚子。”我恍然大悟,臨走時,小姑娘只收了五元錢。

望着小姑娘,我心中忽然有個形象在漸漸變大。

甘蔗的作文 篇2

冬日的夜晚,寒風呼嘯着捲進每一個人的衣領,路人都縮着脖子,行色匆匆。他支着那條獨腿,坐在三輪車上,空蕩的褲管在十字街頭的風中搖晃……

這是我每天都能見到的場景,他在一場事故中失去一條腿,現在種點甘蔗出來賣,做點小本生意。

每天早晨上學,我都發現他早已守候在十字路口,等待買甘蔗的顧客。已經是立冬過後,他穿着厚厚的衣裳,鼓囊囊的,像一個大熊貓,胸前總系一條青色的圍裙,洗得發白,卻並不骯髒。他的頭髮有點亂,久經風霜的臉上寫滿滄桑。他看着路人從眼前走過,目光總是熠熠的,不帶一點諂媚與乞求,也沒有自卑與哀傷,就是這麼淡定地望着人來車往,望着這個世界。

也許是人們同情他,也許是他人緣好,人們經常到他那裏買甘蔗。週六下午,我和媽媽經過那裏,看到一個阿姨正在那挑甘蔗。“好嘞——”他一個欠身,一隻手拄着枴杖,另一隻手十分麻利地抽出甘蔗,再轉身,靠在三輪車上,放開枴杖飛快地削起皮來。一個阿姨與他聊起往事:“你的腳……”他的眼神黯了黯,淡定地説:“這都是很久的事了,十幾歲時出了車禍……”那個阿姨似乎覺得自己問得太唐突,又好像不願勾起他心中的痛,連忙改變話題:“你種了多少甘蔗?賣甘蔗一年能賺多少錢?”他的眼神明亮起來,咧開嘴、甩甩頭,臉上綻出微笑,那微笑把他那黝黑粗糙的臉裝點得可愛起來。“我種了三畝地的甘蔗,平常僱幾個人幫忙,要賣到元宵節以後,人雖然辛苦,但賺點錢供兒子讀大學……”他的語速輕快堅定、開朗自豪,似乎他就是全世界最開心的人。他侃侃而談,面帶微笑地聊起他的艱苦奮鬥史。他説,不管颳風下雨,每天都要晚上十點以後才會回家。那個阿姨説:“你真的好辛苦!”他説:“為了孩子,辛苦點,值!”

我的腦海裏馬上浮現出一個畫面:當城中路這繁華的街道已經陷入沉寂,天上下着淅淅瀝瀝的小雨,路燈悽清地照耀着路面,只見一個獨腿的漢子,獨自騎着三輪車在回家的路上,漸行漸遠……

雖然他不能跟別人一樣正常行走,但他獨腿弱肩撐起了一片天空!他以堅強、自信、樂觀的精神行走在人生的康莊大道上!

甘蔗的作文 篇3

咔咔”陽光照耀在幾根甘蔗上,媽媽帶我來到了賣甘蔗的地方。

那位伯伯站在門口,拉着嗓子大喊:“賣甘蔗嘍!賣甘蔗嘍!新鮮的甘蔗嘞!十元一根!晚了就沒了!”媽媽拉着我的手,向賣甘蔗的地方走去。

伯伯見我們來了,馬上停止叫賣,興沖沖地朝我們這邊走來。他眼睛眯成一條縫,從嘴裏擠出一絲笑容問:“請問買些什麼?”“看看”媽媽邊回答邊走着。伯伯馬上收起了笑容,眼睛睜地大大的看,看起來有些生氣與不滿。

接着他又走過去叫賣了。“老闆,這根幾元?”那老闆像箭一樣衝上來,又擺出一副笑臉回答:“十元一根,新鮮的!”媽媽想了想,説:“好吧!來一根!”

伯伯接過甘蔗,把刀一拿起,在甘蔗的皮邊上飛快地舞動。甘蔗皮如下雪般紛紛飛落。我順手撿起一塊甘蔗皮仔細往上瞧了瞧,咦?,全是黑的,再看看甘蔗上,全是白的,毫無一處黑跡。

伯伯知道我在看他便笑着問我:“小朋友,你在看什麼呀!”我便回答他:“伯伯,你的刀工好厲害呀!”伯伯笑了笑,又取出一個袋子套住已削好的那一邊又去削另一邊。

削好後,他把甘蔗的一頭放在刀下邊,又見他抓住刀把,把刀上上下下地切着,一點也不含糊。

他把切好後的甘蔗用袋子裝好,雙手遞給我們。

至今,我還在想着,為什麼他會有這麼厲害的刀工。

甘蔗的作文 篇4

甘蔗,一種多麼普通的水果,卻是我最最喜愛的水果!

還記得我很的小時候,外婆家的甘蔗種的可好了:長長的、粗粗的、甜甜的!我最喜愛吃了!成熟的甘蔗比我還高一截,我的小手必需撐開,不然拿不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它的味兒:脆脆的,一口咬下去,甜甜的汁液溢滿嘴巴,比糖果還甜!

甘蔗大約十月中下旬上市,這時的甘蔗,又便宜、又好吃。外面一層深紫色的皮,可硬了!咬開後,露出雪白的肉,那味道:脆、鮮甜!吃甘蔗,也有講究:最甜的,非中段莫屬,中間的“高個子”,是整支甘蔗中最好吃的,要論咬勁,那下面的一段可排上號了,相比整體,它可真算硬的;至於上面的一段,不硬、也不甜,不過,在地底下埋一段時間後,那可就甜了。説起這個,許多老人應該都知道:秋天收穫的甘蔗,大部分根本吃不完,於是埋在地底下,想吃時,只需挖出來,洗乾淨後就可以吃了。

記得有一年冬天,外面很冷,還下着大雨,大家都圍在一起,相互取暖。我嚷嚷着肚子餓了,要吃甘蔗。正巧燒飯的柴也沒了,於是,外婆頂着寒風,拿了一把破雨傘就出門了。我從窗户瞧見她佝僂着背,摸着牆走到甘蔗邊,好不容易挖出兩支甘蔗來,又打上一桶冰冷刺骨的井水,洗了起來……好一會兒,外婆才回房裏,只是她用凍紅的雙手哆哆嗦嗦地從胸前遞過兩支甘蔗,示意媽媽幫忙劈甘蔗,自己卻又抓起那把破傘去抱柴了……那次,不知為何,那兩支甘蔗是我吃過的甘蔗中最甜的……

此後,我再也沒吃過那麼甜的甘蔗,但那種甜味卻一直迴盪在我心裏……

甘蔗的作文 篇5

感動是無邊的暗夜裏的那一輪如鈎明月;感動是那無邊無際的一泓清泉;感動是荒蕪人煙裏的一户人家;感動是荒地中的一株嫩綠的小草……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感動就是一節節滿含着愛的甘蔗。

聽媽媽説,我一出生,就被抱到外婆家讓外婆外公撫養。因為爸爸的事業非常繁忙,連爺爺奶奶也要跟着忙。可是,爺爺奶奶總是忙裏偷閒,三不五時地來看我。每一次都要緊挨着我,從口袋裏悄悄拿出幾個糖果,塞到我的口袋子裏,我的口袋總是滿滿鼓鼓的,或是拿出五元十元,悄悄地説:心肝寶貝,奶奶要回家了,這些錢拿去買糖吃或買玩具。'可我在乎的不是這些,而是那一節節甜甜的甘蔗。閒暇之餘,爺爺喜歡種水果蔬菜。每一次甘蔗成熟,爺爺奶奶就騎着三輪車,載着十幾根甘蔗,風風火火地給我送來了。雖然爺爺奶奶家離外婆家並不是十萬八千里,可是,他們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而且騎的是三輪車,這段路途再加上甘蔗的重量夠他們累的了。每次吃到這甘蔗,滿嘴都是甜滋滋的,這甘甜的甘蔗汁,一直甜到我的心裏去,這中間還有一種味道會使人感動終身,那就是愛!

感動,在生活的道路中,每時每刻都存在。一雙牽掛的目光是温馨的感動;一句祝福的話語是温暖的感動。晨光中,看着一對陽光幸福的新人手牽手向大海走去,這是幸福的感動;黃昏裏,吃着那一節節甘蔗,流進心裏的是來自親情的感動……

甘蔗的作文 篇6

她是一位農村的小姑娘,十四、五歲。照她的年齡應在學校裏讀書,可因為家裏窮,只好出來賣甘蔗。

那天,我和媽媽沒有事在街上閒逛。我平時就很喜歡吃甘蔗,突然看見街邊有人在賣甘蔗,那自行車上的兩捆甘蔗,紫裏透亮,是多麼誘人啊!我就急忙地對媽媽説:“媽,給我買甘蔗吧!”還沒等媽媽回答,我早就跑到那邊去了。那小姑娘急忙站起來,笑着説:“小朋友,你要賣甘蔗嗎?我給你挑一根最甜的。”我看見她説話時總是有點怕羞似的,黑紅的臉上沾着塵土和汗水。

媽媽這時也跟了上來,問那小姑娘:“你這甘蔗新鮮嗎?”“可新鮮哩!”,説着,隨手抽出一根,一邊用手指着是面的泥,一邊説:“是俺昨天下午剛運來的,你瞧,這上面的泥還濕漉漉的呢!”媽媽看了看,就對那小姑娘説:“稱一根吧!”小姑娘挑了一根又粗又長的'甘蔗,忙着稱。她那麻利的動作,顯出很能幹的樣子。稱好後,又拿起刀,削起皮來。甘蔗在小姑娘的手中不停地轉動。甘蔗皮一片一片地落在地上。

小姑娘把甘蔗削好後,又仔細瞧了瞧,皺起眉頭來,然後毫不猶豫地把削好的甘蔗扔在一邊,又挑了一根又粗又長的甘蔗削了起來。“咦?這是怎麼回事?”我拉了拉媽媽的手,媽媽也莫明其妙地搖搖頭。不一會,一根又白又嫩的甘蔗滲着晶瑩甜汁的甘蔗削好了,遞到我手裏。我很奇怪地説:“為什麼要把剛才的甘蔗扔掉呢?”“剛才的那根甘蔗有點壞了,吃了要拉肚子。”我恍然大悟。臨走時,小姑娘只收了8毛錢。

望着小姑娘,我心中突然有個形象在漸漸變大……

甘蔗的作文 篇7

一天放學回家,我看見奶奶給我買了幾根我最愛吃的甘蔗,開心地跳了起來。因為甘蔗又甜(含有三種糖分——蔗糖、果糖、葡萄糖)又有營養(有鐵、鈣、磷、錳、鋅等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有“補血果”的美稱,因此我特愛吃甘蔗。我對奶奶説:“奶奶,這些甘蔗您幫我削掉皮,我自己咬吧!”“好的,先給你削一根,剩下的你要吃再給你削。”奶奶答。

削好了一根甘蔗,奶奶又把那一大根甘蔗切成了三小段——上段、中段和下段。我拿起上段甘蔗,一咬,“咦,這次的甘蔗為什麼不甜?”上賣家的當了?於是我打算寫好作業再吃。

寫完了作業,我又想吃甘蔗了。於是我拿起下面一段的甘蔗,一咬,啊這次的甘蔗甜得不得了!我狼吞虎嚥地把那段甘蔗吃完了。吃完了甘蔗,我冒出來一個問題:“為什麼上面的甘蔗不甜,下面的甘蔗甜呢?”我去問奶奶,她也不清楚,於是我決定上網查資料。

網上説,這是因為甘蔗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持續消耗養分。小甘蔗含糖量少,長大以後,一方面製造出來的糖分增加,同時消耗的養分減少,多餘的糖分就貯存在甘蔗的下段,因此甘蔗的下面部分甜。

甘蔗的祕密被我發現了哦!所以,同學們,你們只要肯動腦筋,一定會有新發現!

甘蔗的作文 篇8

今天上午,我正在專心致志地寫作業。媽媽給我送來了一盤甘蔗。那盤中的甘蔗沒有節頭也沒有皮,塊頭不大卻很均勻,吃到口中既甘甜又爽口。

我津津有味地吃完了整盤甘蔗,無意間發現媽媽在門外肯着甘蔗節頭。

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你的牙不疼了嗎?我清楚地記得你前幾天牙疼得很厲害,還流了好多血呢!難道這麼快就好了麼?”“好多了!”媽媽回答。“那你為什麼只吃甘蔗的節頭呀?”我追問媽媽,“這個節頭也能吃嗎?”“能吃!還很好吃很甜呢!”媽媽一邊吃邊回答我的疑問。

我半信半疑,趁媽媽沒注意時,偷偷地吃了一口甘蔗節頭……呸呸呸!又硬又粗糙真難吃!

後來我明白了:原來媽媽是把好吃的都留給我了,自己吃那些剩下的。我從中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媽媽,你真好!

甘蔗的作文 篇9

我的老家在閩侯縣祥謙鎮,它位於閩侯縣東南部,背靠着巋然屹立的五虎山,氣勢磅礴的烏龍江猶如一條巨龍從門前滔滔不絕地向東流淌,碧綠的稻田、鮮紅耀眼的杜鵑花、高大挺拔的大榕樹、成羣的鴨子自由嬉戲、白鷺在綠洲間展翅飛翔……而最讓我流連的卻是老家那片綠綠的甘蔗林。

細雨如絲的春色裏,一根根甘蔗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着。初夏,甘蔗林一片翠綠。一陣風習習吹過,甘蔗林好似大海泛起綠色的浪濤,一起一伏。盛夏,甘蔗林綠得更加濃烈。秋天到了,甘蔗長高長熟了,層層疊疊挨挨擠擠的葉子,把甘蔗遮得嚴嚴實實的,密不透風。成片成林的甘蔗挺得筆直筆直的,好像一排排站崗的士兵挺立不動,守護着美好的家園。每次放假回家,我總喜歡和夥伴們躲進甘蔗林去,與那裏的甘蔗們比一比,看誰粗誰高,可每次我們這些小屁孩總是敗下陣來。瞧它們:有的細長的,有的粗壯,有的矮胖。一節一節的,每一節都有十幾釐米長,每根總有十幾到二十多個節,拖着婀娜多姿的草綠色的尾巴,裹着一層深紫色的外衣,看起來就像是妙齡少女,亭亭玉立。一陣風吹過,嚓嚓嚓,沙沙沙,咔咔咔,那是甘蔗們在齊聲歡唱,好像在歌唱今年豐收的喜悦!

我們這些調皮鬼像小田鼠一樣在甘蔗林中鑽來鑽去,去尋找心目中最粗最長最甜的甘蔗。不一會兒,蔗林裏“噼裏啪啦”聲此起彼伏。又過了一會兒,大家出來了,嗬,手裏握着甘蔗,一邊走一邊吃,那甘甜的汁水沁入心田,那得意洋洋的臉上,還抹了一道泥巴,既可愛又令人難堪。地頭,一場激烈的“擊劍”正在舉行的時候,常常有不少助威的人。如果誰輸了,就被蔗葉上面的鋸齒刮一下鼻子,真是有趣極了。

家鄉的甘蔗林,綠綠的甘蔗林,那裏有陽光、沙灘、綠洲,那裏有我童年美麗的幻想,那裏還有我勤勞善良的鄉親們!

甘蔗的作文 篇10

春節的一天,我和媽媽在街上逛,突然看見街上有一輛破舊的三輪車,裝着滿滿一車長長的粗壯的甘蔗,皮色米黃透亮,真誘人。我看見過綠皮甘蔗、紫皮甘蔗,卻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黃皮甘蔗,看得我口水直流。我急忙跟媽媽説:“媽媽,My mouth is watering,我可以買根甘蔗嗎?”沒等媽媽回答,我便跑向了那輛三輪車。

三輪車旁站着一位老爺爺,他的臉佈滿皺紋。看見我,他便笑着問我:“小朋友,你要買甘蔗嗎?”我點點頭,問道:“甘蔗幾塊錢一根呀?”“二十塊。”老爺爺答道。“那我就買一根吧。”老爺爺聽完我的話,便挑出一根甘蔗削了起來。可當他削到一半的時候,老爺爺皺起了眉頭,然後搖了搖頭,毫不猶豫地把甘蔗扔在了一旁,又挑起一根又長又粗的甘蔗削了起來。我納悶起來:老爺爺為什麼把削好的甘蔗扔了呢?不一會兒,新的甘蔗削好了,只見他麻利地用絞甘蔗機將甘蔗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裝進袋裏遞給我,這時我注意到了他的手。他的手很粗糙,手指上還有許多裂痕,也許是歲月和艱辛那個小偷,偷走了他曾經擁有的美好。看着他的手,我忍不住問:“爺爺,你為什麼把那根削好一半的甘蔗扔了呢?”爺爺回答道:“因為那根甘蔗有兩節已經發紅了,發紅的甘蔗已經黴變,吃了會中毒的,所以不能賣給你。賣甘蔗雖然是小本生意,但我們也不能昧着良心賺錢。如果我把壞的甘蔗賣給你,這樣賺來的錢我心裏也會不踏實的。”聽了老爺爺的話,我突然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付完錢後,我急忙打開袋子,拿了一小節送到嘴裏,一咀嚼,那甘甜的汁水就順着喉嚨溜進我的肚子裏,再遍佈全身。老爺爺的甘蔗真的很甜很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wuzuowen/shuiguozuowen/rkle0x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