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通用7篇)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通用7篇)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

一、寫教學反思的注意事項

1.注意反思的“落腳點”

教師們多數處於實踐研究層面,因此要重視發揮自己的優長,找準“反思”的落腳點。

首先要做好個人教學能力與教學風格的自我反思。如課堂教學設計是否過於單一,教學組織是否有序,激勵獎懲是否得法,課堂氛圍是否和諧。通過一番自我“反思”,明確自己“反思”的中短期目標、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結合實際教育資源意識。如學校環境、辦學條件、學生實際等,有了實際的教育資源意識,“反思”才能實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統化”

一堂課、一個教學細節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並不是僅僅只是為了一堂課或一個教學細節,而是為了更好地改造我們整個的教學理念,教學思維,説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學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還必須具備系統化意識。所有的學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統組成,都有其內在的規律特徵與傳統經驗積累。只有進行“系統”的反思、實踐,才能提高整體教學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實踐性”

新課標是一種理念,實踐是在理念的指引下進行的,理念又是在實踐的論證下發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為了改造教學實踐,在實踐中體現價值。

4.注意反思的“發展性”

經驗的積累與知識能力的更新,對於新時期的老師來説,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青蛙寫詩》教學反思(通用7篇)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麼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青蛙寫詩》教學反思(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1

《青蛙寫詩》是一首輕快、活潑的兒童詩。作者用豐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裏的美麗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擬人化,並把它們生動準確地想象成逗號、句號和省略號,從而組合成了一首生動有趣的小詩。借這樣生動、具體的事物來認識標點符號富有情趣,適合兒童學習。全詩共五小節,描寫了青蛙在下雨天用“呱呱”的鳴叫來做詩的情景。第一小節寫青蛙受到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的感染,產生了作詩的興趣。第二至四小節寫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要分別充當青蛙寫詩中的逗號、句號和省略號。第五小節寫青蛙的詩寫成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在詩中充當了標點符號。教學重點為認識“寫”“詩”等11個生字和禿寶蓋、四點底兩個偏旁;會寫“下”“個”等4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詩歌的生動有趣。藉助具體事物認識逗號和句號。上完課後,教學效果感覺良好,也有許多的感受、體會。回顧整堂課的教學,總結如下: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着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我的教學思路主要還是提示學生讀準字音。本課中一些生字聲母的發音容易與其他聲母混淆。如:“點、當”“過、給”,這樣分類朗讀易幫助學生區分。本課要求認識的兩個偏旁,禿寶蓋容易與第五課所學的寶蓋混淆,把這兩個偏旁放在一起,通過比較發現不同。在“串”字教學時,展示冰糖葫蘆圖片,幫助學生建立“串”的形象,大部分學生能瞭解到字形、字義。為了加強生字鞏固,有能力的同學除認識了課後第三題列出的詞語外,再組一些詞進行鞏固。本課有4個要求書寫的字,課前預習環節學生掌握了字音,課上指導學生書寫規範,重點引導豎這個筆畫,教師示範完後,走下講台,針對性地指導,因此學生字寫得規範認真。

2、朗讀指導。朗讀第一小節時,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説説小青蛙是什麼表情,它的心情怎樣,讓學生想着小青蛙的樣子讀第一小節,啟發學生體會小青蛙興奮的心情,讀出高興的語氣。第二、三、四小節,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把句子讀通、讀順,採取分角色朗讀。最後一小節,教師放手,學生組內合作,進行個性化朗讀,組與組之間評一評誰讀得好。這種形式,學生朗讀積極性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朗讀效果。

3、理解運用。用問題引導學生讀文思考。學習第二、三、四小節時問:青蛙寫詩的時候誰來幫忙了?它們怎樣幫忙?出示“我要給你當個小逗號”“我能當個小句號”“我們可以當省略號”三句話,學生體會表達同一個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接下來,讓學生根據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特點,到青蛙寫的詩中去找一找它們,看看它們有沒有幫上忙。用這種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到逗號、句號、省略號的樣子。讀第五小節,引導學生自主發現青蛙的詩的特點,只有一個“呱”字,同學們想象,小青蛙透過這樣的語言會傳達什麼呢?展開想象,通過個性化朗讀,把自己想到的讀出來。

4、根據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特點,到青蛙寫的詩中去找一找它們,看看它們有沒有幫上忙。用找一找、畫一畫,然後再全班交流。這種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到逗號、句號、省略號的樣子。鍛鍊了學生找出文中明顯信息的能力。

二、成功之處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把讀的時間留給學生,用問題引導學生讀文思考。如在學習二、三、四小節時問:青蛙寫詩的時候誰來幫忙了?它們怎樣幫忙?出示“我要給你當個小逗號”“我能當個小句號”“我們可以當省略號”三句話,學生體會表達,去文中找關鍵詞,引導學生朗讀想象,通過個性化朗讀,把自己想到的讀出來。

三、不足之處

雖然説,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了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但是反觀整節課堂,在教學實踐中還是有一些遺憾:學習標點符號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很好的地認識並運用標點,教學環節中缺少標點的實踐環節,如:這一段落中有幾句話?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來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進行完識字、朗讀任務後,最後檢測所學,出示《我的爸爸叫焦尼》中第二段,問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並標序號。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2

《青蛙寫詩》選自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是一首輕快的兒童詩。作為新教材的新篇目,突出想象這一主題,語言富有童趣,十分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今天,我進行了《青蛙寫詩》第一課時的講授。本課時以識字教學為重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正確朗讀課文。通過這節課的講授,一些感悟湧上心頭,希望可以和各位老師共勉。

首先,要把握學生特點,構建快樂課堂。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這與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不謀而合,他們對圖形、色彩、音樂的感知力比較敏鋭。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充分把握這一特點,設計符合學生興趣的課程,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講授“四點底”這個偏旁時,利用文章中的小雨點兒創設情境,拖動課件中的小雨點兒圖案,擺成四點底的形狀,並配以兒歌“小雨點兒排好隊,領頭點左甩頭,後面點右甩頭,寫在底部四點底”,學生自然認清偏旁形狀、記住偏旁名稱,進而認識一串帶有四點底的字。學生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時,十分好奇小雨點兒是怎麼排隊變成偏旁的,注意力自然集中,情緒飽滿,課堂也充滿歡樂的氛圍。

此外,還要重視學生閲讀,培養語文素養。閲讀教學作為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每一位老師都要重視起來。開展一年級閲讀教學要關注“讀準確”,要把朗讀有意識地安排到閲讀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讀字、讀詞、讀句子、讀段落、讀文章,層層遞進,建立充滿琅琅讀書聲的課堂。在《青蛙寫詩》一課中,小青蛙寫詩時有很多小夥伴幫助它,小夥伴説了什麼呢?我利用教師範讀、齊讀、男女生讀、扮演角色讀等多種方式開展朗讀教學,有效鞏固所學生字,讓學生讀正確,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閲讀素養。但在本課第五小節的朗讀指導中,我還有部分問題需要加強。第五小節主要由一個“呱”字組成,中間由逗號、句號、省略號間隔開,可見,標點符號在第五小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加強引導學生讀準標點,體味不同標點的不同作用,從而鼓勵學生進行思考,看到標點符號後怎樣停頓、怎樣讀出不同語氣。不僅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語文教學的這條道路上,我還是個剛剛出發的“新手”,但我一直在路上,希望和各位老師共同進步!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3

我們都知道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我們教學的時候都是先設定了教學目標,然後為實現目標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那麼選定了教學目標之後,我們怎麼設置有效的問題,圍繞問題達到教學目標呢?作為低段語文老師,我們明白低段課堂更不宜問題太多,影響學生的注意力,更不宜太瑣碎的問題讓課堂偏離了低年級要重在識字寫字的軌道。通過一年級課堂實踐,發現我們堅持圍繞目標設置有趣的問題,對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特別有效。

在教學一年級上冊《青蛙寫詩》一課時,我精心設置了以下教學目標。

1.識字:用不同的方法識本課11個生字,會寫會用4個生字。

2.讀文:抓住模擬聲音的詞訓練學生的朗讀。

3.運用:能用“可以”和“一串”説話。

4.理解:會分詩歌的自然段,能根據板書説出詩歌的主要內容。

這四個目標包括了識字、讀文、運用、理解四個方面,全面清楚。一節課緊緊圍繞訓練點,紮實有效。

首先,我採用分散識字與集中識字相結合,設置問題圍繞識字方法的引導和寫字是你要提醒大傢什麼?比如教寫“雨”字,先觀察結構筆畫,然後問,要寫好這個字,我們要提醒大家注意什麼?提示四點的位置,框的大小,大家仔細觀察發言,一起編了一首兒歌,“上橫短下框長,左框略小右框大”,,接着閉上眼睛書空,反饋。這樣一到識字環節大家都自覺的舉手説出自己的發現。

其次,怎麼讀好這首詩歌,我設定的目標是抓住模擬聲音的詞訓練學生的朗讀。所以開始的時候我説青蛙要開演唱會,誰來學青蛙唱唱?呱呱 呱呱呱,發散了的思維,同學們用各種強調讀出了青蛙的叫聲,訓練了朗讀,其他的擬聲詞如淅瀝瀝 沙啦啦,大家在模擬中明白了淅瀝瀝是小雨,沙啦啦是大雨。

第三是説話練習。這個環節是在識字的基礎上進行的,我把“下雨 我們 可以”三個包含生字的詞語寫到一起,認讀後,我問大家下雨了,我們可以做什麼?同學們恨不得像小豬佩奇一樣現在就到雨裏去,説的熱火朝天。再講到“一串”時,我説同學們喜歡吃糖葫蘆嗎?同學們説想,我説那我每人送一串糖葫蘆,那你們打算送給我什麼呢?我只要一串的東西,結果同學們興致盎然,送老師一串項鍊,一串羊肉串,一串鞭炮等等,練習了説話,達成了目標。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4

11月28日,聆聽了陳xx老師執教的一年級的《青蛙寫詩》一課。課堂上,陳教師親切自然,富有童趣,學生學得津津有味。師生互動,使課堂教學達到了輕鬆愉悦、令人難忘的佳境。

1.導課環節新穎有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伊始,陳老師通過猜詩、背詩,認識了題目中的“詩”字。通過給“詩”組詞,認識了“寫詩”這個詞語。通過看圖説話,引出本文的主人公“青蛙”。這樣設計非常巧妙,新穎有創意。不僅複習鞏固了學過的古詩,同時還訓練了學生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識字教學紮紮實實

多種識字方法,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陳老師巧妙地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培養了學生主動識字、自主識字的興趣和願望。為了讓本課的生字教學有所側重,紮實高效,陳老師採用了隨文識字與集中識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集中識字時,運用比較法認識了“雨”和“點”的四個點的不同寫法;運用偏旁識字不僅鞏固了以前認識的偏旁,又通過偏旁認識了新字。隨文識字,運用象形字的特點,通過圖片“一串小水珠”認識了“串”,並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一串”。最後把識記“串”字同認識省略號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樣設計處理不僅突出重點,而且突破難點,使識字教學更加輕鬆愉快,課堂變得短時高效。

3.示範讀具有指導性。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説,做到有感情地朗讀,有一定的難度。老師的示範讀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課堂上,陳老師通過示範讀和聽錄音的形式,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朗讀,創設多情境體驗、想象、感悟,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讀得有聲有色。

當然一節課有得有失,我覺得陳老師在導入環節可以利用課前播放的兒歌《快樂的小青蛙》直接導入,可以節省一些時間。其次在集中識字環節,用先學習帶拼音的生字,再學習帶拼音的詞語,這樣做到從字到詞,由易到難。説的不到之處,請陳老師批評指正。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5

《青蛙寫詩》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動物天地》中的第一課。課文是一首短小精悍,生動有趣的小詩。文中以物擬人,生動地描繪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作詩的情景。這首詩除了承載14個生字的學習,同時還要讓學生初步認識和了解逗號、句號、省略號,體會標點符號的作用。教材內容富於童趣,富於想象,富於創造,同時也為教師創造性教學留下廣闊的空間。

教師,依據教材及學生學習特點,教學設計以鮮明的圖畫、生動的詩歌為識字載體,將閲讀和識字教學相融合。立足學生豐富的生活,引導學生掌握漢字的構字規律,運用多種方法饒有趣味的、形象生動的識字。充分優化教學資源,樹立大語文觀念,對教材進行了適當拓展延伸,豐富教學內容。本課共有14個生字需要識記,如果每一個生字都採用隨文識字的方法進行教學,就會使整個教學環節過於零散,老師教得忙亂,學生學得疲勞,耗時而低效。為了讓本課的生字教學有所側重,紮實高效,教師採用了隨文識字與集中識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對於本課只認不寫的生字充分發揮學生自主互學的優勢,讓學生同桌之間合作讀一讀、認一認、考一考,然後以卡片抽測的方式檢查學生自學的結果,及時訂正字音,然後以開火車的形式給每個生字組詞,再互相交流識字方法,總結規律,高效識字。

這樣設計處理就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去完成會寫生字的教學,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克服了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減輕了教師與學生的雙重負擔,使識字教學更加輕鬆愉快,課堂變得短時高效。課堂上和學生互動自然,和諧。課堂上尊重了每一個學生,盡力體現了教師的愛,以情感人。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説的機會。識字教學落實得較好,巧妙地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培養了學生主動識字、自主識字的興趣和願望。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朗讀,創設多情境體驗、想象、感悟,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讀得有感情。在教學生字的過程中,可以讓同桌互相考考認字情況,也可以共同討論識字方法。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6

《青蛙寫詩》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動物天地》中的第一課。課文是一首短小精悍,生動有趣的小詩。文中以物擬人,生動地描繪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作詩的情景,依據教材及學生學習特點,我對本課教學設計以鮮明的圖畫、生動的詩歌為識字載體,將閲讀和識字教學相融合。立足學生豐富的生活,引導學生掌握漢字的構字規律,運用多種方法饒有趣味的、形象生動的識字。充分優化教學資源,對教材進行了適當拓展延伸,豐富教學內容。回憶上課的過程,因為這是第三次講這節課了,所以我對這節課很熟了,在教學時每一個環節我都感覺進行的很順利:

1、由於是在給自己班的學生講課我感覺很輕鬆自然,和他們交流互動很愉快順暢。在和學生共同學習過程中我努力的去關注每一個孩子,通過觀察他們的'面目表情來判斷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的程度。在他們回答正確時我會及時表揚,給他們肯定,讓他們知道老師是欣賞他們的。

2、教學環節中我根據我們班學生的特點和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生字感覺識字教學落實得較好,能巧妙地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培養了學生主動識字、自主識字的興趣和願望。

3、本節課我製作了課件來教學,孩子們學的不僅輕鬆了,而且能直觀的感受到很多事物的特徵,教學中我是讓學生自己發現事物與標點符號的聯繫,這樣直觀的展示給學生,使他們對所學的知識有所感觀並加深印象。

不足:從這節課的教學來看,我自己感覺投入還是不夠,沒有第一次那麼富激情,教學時我總是會想怎樣才能把別的教師給我的意見加在我的教學設計中去,所以我感覺對教材的理解還是有“吃不透”的現象。我想我會努力學習,在以後的教學中多方面的,多角度的去分析,理解教材。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7

今天,又重新上《青蛙寫詩》一課,感悟頗深,以記之。

一、備課最重要的是“備學生”

《孫子兵法》有云:“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每個班的孩子都存在其差異性,面對這種差異老師只有適時瞭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性格特徵等因素才能“看碟下菜”。如果只盯住手頭的教案,面對有差異的學生,教案不是太低就是太高,因此每一次備課都要為這一班的孩子“量身定做”才能有“剛剛合身”的效果。我在教學本課時,就沒有考慮學生的差異,因此造成給學生的台階太陡了,學生接招的速度有所欠缺。

二、關注學生

我們常説:“要讓學生立於課堂的正中央;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就需要教師課堂上時刻關注學生的語言、表情、動作等等,並且根據學生的反應做出相應的調整。這就需要老師在充分備課的同時,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僅僅關注“備好的教案”,很難發現學生語言的精妙之處,因而錯失教育良機。當然,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們反覆揣摩與思考,真正起到一個主導者的作用。

在教學本課時,當學生讀到青蛙的一連串的叫聲後,有的孩子竟然答不出他的感受,他們只會説“感覺很長、長、還是長……”,我想要的答案他們根本就沒有回答出來怎麼辦?一直等待嗎?當然不是,而是用這樣的方法一筆帶過,如:“孩子,你是不是覺得喘不來氣呀,一定很累吧”。教師説的每一句話並不一定要和教案一模一樣,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一些調整。語言本來是精確而妥帖的表達,因此要説到該説處,點在精要處。

三、評價的重要性

如今,“棒棒你真棒,繼續努力會更棒……”這樣寬泛而不實際的評價語顯然已經失去了教育的意義。我們要發現孩子具體棒在哪裏?如:“你真會思考!你真是一個會學習的好孩子!老師也是這麼想的……”這樣的評價語指向性就比較明顯,能夠為孩子指明努力的方向。另外,教師不要吝嗇真誠的讚美。教師由衷地讚美對學生來説是一種莫大的鼓勵和信任,有時候,教師一句真誠的讚美可以改變孩子的命運。作為教師,更應該做一個伯樂,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可能會收穫一種別樣的幸福。

四、永遠保持“學習者”的心態

教師和學生是相互依存的整體。沒有教師就沒有學生,沒有學生也同樣沒有教師。教師在古代稱為“先生”,“先”就是比別人知道的早,“生”就是你永遠也是個學生。當今信息化社會,孩子們可以從各個方面獲取知識,學生知道的知識教師未必知道。正如韓愈所説:“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因此,學生也是我們的老師。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擺出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認為我就是教師你就得聽我的,這樣的課也很難走進學生的心田,更不要説收穫什麼樣的教學效果了。

五、閲讀,還是閲讀

每當教師上一節優質課時,往往是精心備課,預設了相當多的學生答案,但是智人千慮也必有一失的時候,這個時候教學機智就顯得特別重要。教學機智從哪裏來?當然從平時的積累中獲取,當你具有足夠多的知識儲備時,可能就會在千鈞一髮的時候巧妙地處理相對棘手的問題,這叫“渾然天成”。因此,作為教師首先應做讀書人,博覽羣書,方能厚積而薄發。

六、思改

本課需要改進的地方如下:

1、上大課時,學生往往在眾多聽課老師的包圍之下顯得有些拘謹,教師應設計足夠讓學生放鬆的開場白,使氣氛放鬆下來才能保證相對自然的課堂氛圍。如果沒有行雲流水般的溝通技巧,就要提前設計並且爛熟於心。

2、語文學科“揭題”的方式有很多,本課適合從題目入手。本課的題目是《青蛙寫詩》,乍一看題目有點胡扯,青蛙怎麼會寫詩?讀過課文之後發現青蛙寫的詩更離譜:“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可是,人家青蛙就寫詩了呀?這就是一種不平衡。怎麼在不平衡中找到平衡是重點,但是加入一些文學素養再分析這首詩,發現青蛙可以不用手寫,可以用聲音寫詩呀!這不正是兒童詩的魅力所在嗎?因此,在這一階段可以引導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如:“青蛙為什麼要寫詩?青蛙寫的什麼詩?青蛙寫詩的時候有朋友幫忙嗎?”當學生提出這些問題的時候自然充滿好奇、疑問,再次讀題目時會很自然地讀出有趣的感覺。

3、教師要做一個評價者和總結者。當學生自己已經習得知識之後,教師應該隨機做出總結,這樣能夠加深學習的印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課中,當學生知道逗號、句號、省略號應該停頓多久的後,教師應當總結:“遇到逗號時,説明一句話還沒有説完就停一小會兒;當遇見句號時,説明一句話説完了就多停一會兒;當遇見省略號時,説明這句話怎麼説也説不完也多停一會兒”。

4、和低年級的孩子對話,語言要儘量兒童化,比如“安全着陸”“有趣”這些話他們是不大好理解的,因此在措詞上一定要接地氣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ypw98p.html
專題